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脚手架理论是以建筑行业中的建筑脚手架为蓝本的一种支撑教学活动的框架。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是指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手段或方式。教师在脚手架的帮助下,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现有水平引领到即将达到的一个更高的水平,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在脚手架的帮助下一步步向上攀升。而上海市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完成既定任务,让英语真正实现语用。本研究在进行脚手架的理论梳理后,通过各类课例调查和研究脚手架理论在任务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脚手架理论;任务型教学
一、研究背景
“脚手架”原指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脚手架,最初是被美国著名心理和教育学家布鲁纳借用而来的一个术语,此处借以形象地将教师的“教”比喻为学习者在积极建构意义知识过程中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教学脚手架的功能就在于帮助学生扩大其能力范围,为学生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提供辅助性的支持。在中国,英语是第二语言,它缺乏语言环境的支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脚手架”来支撑学生学习新知识,力求使学生能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二、关于“脚手架”
“脚手架”是一种比喻,原是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教学中是用来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形象地说明教师为学生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
通过检索,近几年来,数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教学脚手架的形式进行了分类。从具体的行为来看,教学脚手架可以分为示范、解释、纠错、提供词汇、简化任务、重述、反馈等。从表现形式来看,教学脚手架被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形式。从来源看,可以分为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同伴提供的脚手架、学习者自己构建的脚手架。从教学目标来看,将脚手架分为认知技能脚手架,情感脚手架、过程与方法脚手架。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一:
3BM3U2 Period1 Colours I see 詞汇教学,以旧句型作为“脚手架”
本課时以Little Ant在春天出门寻找食物为语境,通过模仿为主的机械性练习、记忆为主的巩固性练习、操练为主的意义性练习和应用为主的语义性练习四个环节,学习有关自然的单词。
分析:本课是一节中年段的词汇教学课,老师将旧句型I can see… It’s /Thye’re...作为学习新授词汇的“脚手架”。通过学生在四个环节中对于句型I can see… It’s /Thye’re...的不断复现和操练,掌握新授词汇,同时能够输出小语段。
在第一环节中,学生学习了语段表达,并基本理解句序。第二环节中,练习的难度加大了,学生要学会从填空到在游戏sentence relay直接表达。在第一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给予了学生较多的帮助,媒体上也提供了较多的句型提示,word bank等辅助工具。通过前两个环节的铺垫,通过旧句型作为学生学习新词汇的“脚手架”,在最后的输出环节中,学生将所学语段整体表达以达到语言的巩固。此时教师完全撤除脚手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最后的评价环节,评价内容主要涉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交流作学习所做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起到了反馈的作用。
(二)案例二:
1BM3U3 Period2 Clothes I need 句型教学,以练习纸作为“脚手架”
老师为一年级的学生们设计了英语语用功能强劲的练习纸,练习纸的使用分为正反两方面的介绍,一面是学生看了就能说的语用材料,另一面则是一项项任务。
分析:显而易见,练习纸就是老师设计的“脚手架”。学生通过语言材料就能更好的完成每一项任务,以此来达到语言使用的真实效果,而不是机械的无意义的模仿,操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个“脚手架”贯穿了学生在这一单元三课时的学习,而并非一个课时甚至一个活动换一个“脚手架”。一份好的练习纸设计不仅是本节课的课堂实录再现,更是学生理清话语脉络,把握重点的有效脚手架。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练习纸在设计的时候就以图片加句型的方法呈现,在话语再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好图片这一支架,在学生直观感知话语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案例三:
5BM3U2 Period5 Weather 语篇教学,以表格作为“脚手架”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然而,这些词汇和句型依然是“单薄”的,且学生依然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局限和影响,因而在语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教师设计在复习语段、输入语段、练习语段和输出语段,学生都要将不同的语段内容填入相同的表格内,将表格作为教学脚手架。
分析:表格式支架适用于语篇内容零散琐碎的语篇,教师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对其整理、归纳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语篇内容,把握重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为本课设计了相似的三张表格,并将这三张表格分别运用到三个活动中去。相似的内容为学生的语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指示”。学生运用表格材料能更高效地完成每一活动,并最终达到语言使用的真实效果。这些活动看起来相似,实则各不相同,层层递进。
四、反思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泰斗David Nunan在经典著作《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中曾有过以下论述:“课程与材料应该对学习狂接提供支持。在学习过程的开始阶段,不应当期望学生输出既没有明白介绍过、也没有无意中碰到过的语言内容。”作为典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小学英语课堂中,脚手架的使用不可谓不多,先给学生给你看到、听到完整的语言,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先给出能够使练习正常进行下去的必要语言支持,然后逐步减少所提供的语言支持部分,直到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生成目标语言为止。总而言之,脚手架理论在任务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张青云.原型视角下中学英语多义词的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钱魏魏.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口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姜媛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冯陟博.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沈红.“支架”式教学理论与外语写作教学策略[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6]秦晓峰.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及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7]谢慧萍.支架理论在英语合作学习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8(03)
[8]尹青梅.“支架”理论在CAI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01)
关键词:小学英语;脚手架理论;任务型教学
一、研究背景
“脚手架”原指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脚手架,最初是被美国著名心理和教育学家布鲁纳借用而来的一个术语,此处借以形象地将教师的“教”比喻为学习者在积极建构意义知识过程中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教学脚手架的功能就在于帮助学生扩大其能力范围,为学生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提供辅助性的支持。在中国,英语是第二语言,它缺乏语言环境的支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脚手架”来支撑学生学习新知识,力求使学生能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二、关于“脚手架”
“脚手架”是一种比喻,原是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教学中是用来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形象地说明教师为学生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
通过检索,近几年来,数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教学脚手架的形式进行了分类。从具体的行为来看,教学脚手架可以分为示范、解释、纠错、提供词汇、简化任务、重述、反馈等。从表现形式来看,教学脚手架被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形式。从来源看,可以分为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同伴提供的脚手架、学习者自己构建的脚手架。从教学目标来看,将脚手架分为认知技能脚手架,情感脚手架、过程与方法脚手架。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一:
3BM3U2 Period1 Colours I see 詞汇教学,以旧句型作为“脚手架”
本課时以Little Ant在春天出门寻找食物为语境,通过模仿为主的机械性练习、记忆为主的巩固性练习、操练为主的意义性练习和应用为主的语义性练习四个环节,学习有关自然的单词。
分析:本课是一节中年段的词汇教学课,老师将旧句型I can see… It’s /Thye’re...作为学习新授词汇的“脚手架”。通过学生在四个环节中对于句型I can see… It’s /Thye’re...的不断复现和操练,掌握新授词汇,同时能够输出小语段。
在第一环节中,学生学习了语段表达,并基本理解句序。第二环节中,练习的难度加大了,学生要学会从填空到在游戏sentence relay直接表达。在第一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给予了学生较多的帮助,媒体上也提供了较多的句型提示,word bank等辅助工具。通过前两个环节的铺垫,通过旧句型作为学生学习新词汇的“脚手架”,在最后的输出环节中,学生将所学语段整体表达以达到语言的巩固。此时教师完全撤除脚手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最后的评价环节,评价内容主要涉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交流作学习所做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起到了反馈的作用。
(二)案例二:
1BM3U3 Period2 Clothes I need 句型教学,以练习纸作为“脚手架”
老师为一年级的学生们设计了英语语用功能强劲的练习纸,练习纸的使用分为正反两方面的介绍,一面是学生看了就能说的语用材料,另一面则是一项项任务。
分析:显而易见,练习纸就是老师设计的“脚手架”。学生通过语言材料就能更好的完成每一项任务,以此来达到语言使用的真实效果,而不是机械的无意义的模仿,操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个“脚手架”贯穿了学生在这一单元三课时的学习,而并非一个课时甚至一个活动换一个“脚手架”。一份好的练习纸设计不仅是本节课的课堂实录再现,更是学生理清话语脉络,把握重点的有效脚手架。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练习纸在设计的时候就以图片加句型的方法呈现,在话语再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好图片这一支架,在学生直观感知话语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案例三:
5BM3U2 Period5 Weather 语篇教学,以表格作为“脚手架”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然而,这些词汇和句型依然是“单薄”的,且学生依然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局限和影响,因而在语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教师设计在复习语段、输入语段、练习语段和输出语段,学生都要将不同的语段内容填入相同的表格内,将表格作为教学脚手架。
分析:表格式支架适用于语篇内容零散琐碎的语篇,教师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对其整理、归纳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语篇内容,把握重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为本课设计了相似的三张表格,并将这三张表格分别运用到三个活动中去。相似的内容为学生的语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指示”。学生运用表格材料能更高效地完成每一活动,并最终达到语言使用的真实效果。这些活动看起来相似,实则各不相同,层层递进。
四、反思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泰斗David Nunan在经典著作《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中曾有过以下论述:“课程与材料应该对学习狂接提供支持。在学习过程的开始阶段,不应当期望学生输出既没有明白介绍过、也没有无意中碰到过的语言内容。”作为典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小学英语课堂中,脚手架的使用不可谓不多,先给学生给你看到、听到完整的语言,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先给出能够使练习正常进行下去的必要语言支持,然后逐步减少所提供的语言支持部分,直到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生成目标语言为止。总而言之,脚手架理论在任务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张青云.原型视角下中学英语多义词的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钱魏魏.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口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姜媛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冯陟博.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沈红.“支架”式教学理论与外语写作教学策略[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6]秦晓峰.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及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7]谢慧萍.支架理论在英语合作学习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8(03)
[8]尹青梅.“支架”理论在CAI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