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8日晚间,美元大幅度走强,当晚的上升幅度超过1%,按照一般的思维惯性,隔天早晨的人民币中间价,应该出现一定程度的走弱。
然而,3月9日的人民币中间价,却大幅走强了162个基点。3月9日是星期五,当晚美元小幅贬值。到了3月12日星期一早晨,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非但没有升值,却大幅走贬了209个基点。
人民币中间价开始“波动性十足”,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区间扩大,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多位央行官员在公开场合提到的“0.7%”的交易波动区间,也暗示中国央行有意小幅扩大人民币交易波动区间。在2007年,央行曾经将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波动区间从此前的0.3%扩大至0.5%,0.2%的扩大幅度,与此前的调整也“暗合”。
增大人民币的交易波动幅度,是中国官方希望增强市场活跃度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是因为如果人民币的波动幅度扩大,那么交易商和企业的参与度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活跃与人民币相关的外汇交易。
在这一点上,央行显得用心良苦——通过主动调整中间价,来让市场逐步适应,但目前来看,人民币显得更加波动,但市场参与度却似乎在下降。
由于人民币中间价的可预测性越来越低,导致了市场交易者不愿持有过多的隔夜头寸,毕竟“夜长梦多”,如果第二天一开盘就上升或者下跌数百个基点,那么其风险控制将变得非常困难。
这里面还有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是人民币的交易不连续,每天闭市后到隔天,有十几个小时无法交易,而中间价的制定显得有点“无厘头”,其间产生的风险无法控制和对冲,因此交易商们在闭市后不愿持有过多的头寸;另一方面,相关监管要求,为防止单边升值预期过大,银行不能持有隔夜净人民币多头头寸,这意味着,银行在闭市后,只能持有人民币兑美元的空头头寸,此前人民币的中间价波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市场还愿意去赌一把,而现在动辄数百个基点的波幅,让交易者觉得难以承受。
人民币的中间价的无序波动,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风险:即有海外实体的企业,会更多地将人民币外汇管理的职能放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香港市场虽然波动幅度更大一点,但相对市场化和透明。这也可能造成在岸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度降低。
当然,中间价的定价是否合理,是一个微观问题,除此之外,外汇管理等宏观政策也值得市场关心。
从近期外管局和相关部门的很多举措来看,在长年“偏紧”的外汇管理之后,中国对于外汇流入的管理,似乎出现了一定的放松。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近期不少QFII被放行,放行的节奏也明显快于前几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中国证监会即在4月3日宣布,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500亿美元。同时,很多银行的外债额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放松,不少银行的外债额度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与之对应的是,在过去数年,银行的整体外债额度几乎都是小幅下降。
在整体外汇流入减速、外汇占款减少的大背景下,允许更多的资本流入,似乎无可厚非,甚至深有必要,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外汇管理是否应该简单实行“逆周期”的管理模式,即升值压力大时,就紧一点,而升值压力小时,就相对松一点。
这种模式是否合理,仍有很多讨论的空间,但一旦外汇流入“被加速”,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可能又开始增加,这是否又意味着未来的外汇管理又要收紧呢?
对于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透明度,对于中间价来说,笔者建议应该向市场公布各做市商的报价,既然中间价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化”,那么就需要让市场了解各做市商的供需状况,并真正了解中间价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目前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就已经做到了向市场公布各做市商的报价,这样的一个模式应该被引入人民币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中,并不断增强市场的透明度。而外汇管理也应该有更加市场化的模式,按照目前的“事前批准,一事一批”的模式,其受到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比较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近期提出,外汇监管要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测”,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然而,3月9日的人民币中间价,却大幅走强了162个基点。3月9日是星期五,当晚美元小幅贬值。到了3月12日星期一早晨,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非但没有升值,却大幅走贬了209个基点。
人民币中间价开始“波动性十足”,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区间扩大,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多位央行官员在公开场合提到的“0.7%”的交易波动区间,也暗示中国央行有意小幅扩大人民币交易波动区间。在2007年,央行曾经将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波动区间从此前的0.3%扩大至0.5%,0.2%的扩大幅度,与此前的调整也“暗合”。
增大人民币的交易波动幅度,是中国官方希望增强市场活跃度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是因为如果人民币的波动幅度扩大,那么交易商和企业的参与度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活跃与人民币相关的外汇交易。
在这一点上,央行显得用心良苦——通过主动调整中间价,来让市场逐步适应,但目前来看,人民币显得更加波动,但市场参与度却似乎在下降。
由于人民币中间价的可预测性越来越低,导致了市场交易者不愿持有过多的隔夜头寸,毕竟“夜长梦多”,如果第二天一开盘就上升或者下跌数百个基点,那么其风险控制将变得非常困难。
这里面还有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是人民币的交易不连续,每天闭市后到隔天,有十几个小时无法交易,而中间价的制定显得有点“无厘头”,其间产生的风险无法控制和对冲,因此交易商们在闭市后不愿持有过多的头寸;另一方面,相关监管要求,为防止单边升值预期过大,银行不能持有隔夜净人民币多头头寸,这意味着,银行在闭市后,只能持有人民币兑美元的空头头寸,此前人民币的中间价波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市场还愿意去赌一把,而现在动辄数百个基点的波幅,让交易者觉得难以承受。
人民币的中间价的无序波动,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风险:即有海外实体的企业,会更多地将人民币外汇管理的职能放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香港市场虽然波动幅度更大一点,但相对市场化和透明。这也可能造成在岸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度降低。
当然,中间价的定价是否合理,是一个微观问题,除此之外,外汇管理等宏观政策也值得市场关心。
从近期外管局和相关部门的很多举措来看,在长年“偏紧”的外汇管理之后,中国对于外汇流入的管理,似乎出现了一定的放松。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近期不少QFII被放行,放行的节奏也明显快于前几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中国证监会即在4月3日宣布,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500亿美元。同时,很多银行的外债额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放松,不少银行的外债额度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与之对应的是,在过去数年,银行的整体外债额度几乎都是小幅下降。
在整体外汇流入减速、外汇占款减少的大背景下,允许更多的资本流入,似乎无可厚非,甚至深有必要,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外汇管理是否应该简单实行“逆周期”的管理模式,即升值压力大时,就紧一点,而升值压力小时,就相对松一点。
这种模式是否合理,仍有很多讨论的空间,但一旦外汇流入“被加速”,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可能又开始增加,这是否又意味着未来的外汇管理又要收紧呢?
对于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透明度,对于中间价来说,笔者建议应该向市场公布各做市商的报价,既然中间价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化”,那么就需要让市场了解各做市商的供需状况,并真正了解中间价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目前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就已经做到了向市场公布各做市商的报价,这样的一个模式应该被引入人民币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中,并不断增强市场的透明度。而外汇管理也应该有更加市场化的模式,按照目前的“事前批准,一事一批”的模式,其受到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比较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近期提出,外汇监管要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测”,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