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有的在外奔波奋斗,缺少对子女的教育,部分孩子是隔代管教,使现在的孩子容易养成依赖性、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尤其缺乏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意识。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笔者认为在初高中阶段进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还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虽未被朝廷重用,多次罢官闲居,在病榻弥留之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爱国主义的强烈责任感,古往今来有几人能与他相比?鉴湖之水以出绍兴老酒而扬名天下,但鉴湖这个地方,东汉之时,却是一片沼泽,公元140年(永和五年),会稽人民在太守马臻带领下,在境内创建一座周围三百余里的灌溉蓄洪水库,即镜湖,灌溉农田达九十多万亩。马臻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感,永远值得纪念。
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条件让学生以组织的形式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国历史教材的地图中知道,我国的黄河原不叫黄河,而叫河水。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今日竟被视为“中国的忧患”,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知识,告诉学生,在战国秦汉时期,好多朝代建都在渭河流域,在黄河上游大搞开荒造田,破坏植被,从《社会图册》知道,到了两晋南北朝,河水就改为黄河了。通过补充知识及社会图冊的学习,学生知道:由于古代的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致使后代人吃尽了苦头,黄河在历史上不知决堤多少次,给中华民族带来数不尽的灾难。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千万不能做千古罪人。
三、通过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的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则是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好时机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和连绵不断的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历史文献的民族。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首先要求学校行政在这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作专题讲话,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而对高中学生,则把这个历史事件提前教学,在课堂上,讲解九一八事变的过程,要求音乐教师教学生高唱《松花江上》,用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提高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的责任感。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来临,更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题纪念的必修课,与班主任协作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五四”纪念晚会,出纪念五四专刊,学生写出专题纪念文章在校播音室广播等,用以激励青少年学生发扬五四爱国精神,提高为国出力的责任感。
四、针对学生消费现状,运用对比教育,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把社会责任感落实到行为中
我们的祖先把勤劳视为一种最根本的美德,与勤劳相互辉映的是节俭。人们常把“勤、俭”这两种美德相提并论,视为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勤劳是对财富的创造,节俭是对财富的爱惜,一是开源,一是节流。做到了这两方面,才能实现国强民富。然而,现在有部分学生吃要高级、穿要名牌,学校食堂伙食差些,还会说出难听的话。明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在告诫人们节俭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在历史课教学中,一方面表扬那种把勤俭作为立身的美德、持家的信条、治国的法宝的各朝各代的劳动人民以及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另一方面鄙视两晋的石崇、王恺斗富夸豪,导致身死族灭。
五、通过社会课的机动活动时间,写些历史小论文,排演一些历史短剧在课内演出,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好途径
复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后,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现状,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我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告诉学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国在新世纪里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然后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以解决台湾问题为题的历史小论文。好多学生在文章结尾中写道:“当有一天,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将坚决响应祖国的召唤,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而战斗,就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社会责任感溢于言表。同时,我还在社会课内要求学生演一些历史短剧。如有的女同学扮演“鉴湖女侠”,高唱:“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有的男同学扮演“戊戍六君子”的谭嗣同,高呼:“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中国今天没有人为变法流过血,所以国家不能昌盛,现在就算从我开始吧!”这些英雄人物为了挽救祖国危亡,振兴中华,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面不改色。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通过这些活动,把历史上优秀人物的言行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从学生心理、精神品格的人格养成的目标出发,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情感不断升华。提高社会责任感,起着很好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齐健在谈历史教育时说:“要求我们的学生应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之中,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历史事物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进行一种心灵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和传承,实现人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历
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升华。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由历史知识内化后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源,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加强教育,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人才,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伟大责任。
一、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虽未被朝廷重用,多次罢官闲居,在病榻弥留之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爱国主义的强烈责任感,古往今来有几人能与他相比?鉴湖之水以出绍兴老酒而扬名天下,但鉴湖这个地方,东汉之时,却是一片沼泽,公元140年(永和五年),会稽人民在太守马臻带领下,在境内创建一座周围三百余里的灌溉蓄洪水库,即镜湖,灌溉农田达九十多万亩。马臻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感,永远值得纪念。
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条件让学生以组织的形式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国历史教材的地图中知道,我国的黄河原不叫黄河,而叫河水。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今日竟被视为“中国的忧患”,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知识,告诉学生,在战国秦汉时期,好多朝代建都在渭河流域,在黄河上游大搞开荒造田,破坏植被,从《社会图册》知道,到了两晋南北朝,河水就改为黄河了。通过补充知识及社会图冊的学习,学生知道:由于古代的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致使后代人吃尽了苦头,黄河在历史上不知决堤多少次,给中华民族带来数不尽的灾难。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千万不能做千古罪人。
三、通过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的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则是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好时机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和连绵不断的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历史文献的民族。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首先要求学校行政在这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作专题讲话,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而对高中学生,则把这个历史事件提前教学,在课堂上,讲解九一八事变的过程,要求音乐教师教学生高唱《松花江上》,用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提高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的责任感。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来临,更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题纪念的必修课,与班主任协作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五四”纪念晚会,出纪念五四专刊,学生写出专题纪念文章在校播音室广播等,用以激励青少年学生发扬五四爱国精神,提高为国出力的责任感。
四、针对学生消费现状,运用对比教育,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把社会责任感落实到行为中
我们的祖先把勤劳视为一种最根本的美德,与勤劳相互辉映的是节俭。人们常把“勤、俭”这两种美德相提并论,视为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勤劳是对财富的创造,节俭是对财富的爱惜,一是开源,一是节流。做到了这两方面,才能实现国强民富。然而,现在有部分学生吃要高级、穿要名牌,学校食堂伙食差些,还会说出难听的话。明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在告诫人们节俭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在历史课教学中,一方面表扬那种把勤俭作为立身的美德、持家的信条、治国的法宝的各朝各代的劳动人民以及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另一方面鄙视两晋的石崇、王恺斗富夸豪,导致身死族灭。
五、通过社会课的机动活动时间,写些历史小论文,排演一些历史短剧在课内演出,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好途径
复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后,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现状,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我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告诉学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国在新世纪里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然后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以解决台湾问题为题的历史小论文。好多学生在文章结尾中写道:“当有一天,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将坚决响应祖国的召唤,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而战斗,就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社会责任感溢于言表。同时,我还在社会课内要求学生演一些历史短剧。如有的女同学扮演“鉴湖女侠”,高唱:“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有的男同学扮演“戊戍六君子”的谭嗣同,高呼:“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中国今天没有人为变法流过血,所以国家不能昌盛,现在就算从我开始吧!”这些英雄人物为了挽救祖国危亡,振兴中华,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面不改色。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通过这些活动,把历史上优秀人物的言行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从学生心理、精神品格的人格养成的目标出发,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情感不断升华。提高社会责任感,起着很好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齐健在谈历史教育时说:“要求我们的学生应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之中,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历史事物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进行一种心灵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和传承,实现人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历
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升华。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由历史知识内化后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源,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加强教育,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人才,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伟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