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实质在于它是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它既是汉民族的母语,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发展的源流。因此,语文课程的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分。
一、人的发展价值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是生命的课程。语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①这是他对教育,特别是对母语教育本质的表述,揭示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关系。语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真正脱离动物的性质,脱离低级趣味,更好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的标志。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②语言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双向建构积淀的产物,人只有依赖语言才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成为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态,成为万物之灵。理解“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存”是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认识“生命”是语文课程的最大价值所在。人的发展正是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得以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而这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借助言语作品进行言语行为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过程。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把言语行为当成生命现象,立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这便是语文教育的逻辑起点。语文教育伴随着每个人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语文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全民的基础教育,又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素养的价值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外显的功用性和内隐的发展性。语文素养内涵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是指对语文有长久的修习和训练,并内化为一种良好的行为、品性。
语文知识是对语文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指导和规范语文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形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和原因。语文知识从学科角度可以分为:语音汉字及词汇,语法,修辞及逻辑知识,文学及文章知识。从认知学角度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语文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知”而在“行”,不在于了解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掌握这些知识去指导实践,有效地提高读写听说能力。
语文能力的形成内含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储存的内化和通过操作、言语展开、呈现的外化两个过程。语文能力的形成得益于对知识的有效习得、保持与提取。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的,语文知识是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这种转化一定得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个体通过汲取、内化外在的语文知识,将其转化为个体的语文能力;个体又通过已形成的语文能力更有效地汲取或运用语文知识,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语文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并在运用语文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和成熟起来的。语文能力的生成关键因素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但这又必须以个体语言生活经验为前提,教师要通过总结程序性知识,尤其语言运用规律方法的知识,将学生掌握的静态知识和内部“操作”能力转化为外显的“产品”,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语文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相互剥离的局面,使知识与能力相互为用,相互促进。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获得,语文能力的生成要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探究过程与方法内在于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之中,并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能力结构的合理而不断变化。探究过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语文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知识、能力系统虽然经过了抽象、概括、生成,但其中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语文知识一旦被理解,就与个体已有知识同化、建构而转化为个体经验的一部分。语文知识所含有的特定内容和掌握方式,不仅可以成为一种认识、实践的语文工具和能力,而且还会触及情感层面,影响到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引起个体意识和心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并外化为新的行为方式。语文课程也正是从这一些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自身的价值。
三、文化传承的价值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语文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得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③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汉语,它不仅是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文化的构成。汉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是通过汉民族语言来传播和发展的,汉民族语言浸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汉语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投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文名句、佛教教义等融汇渗透到数以万计的词语、俗语和成语典故之中,使之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竹”字的语文教学若能从单纯的多节长绿植物概念拓展到气节、风度、清高、隐士等丰富的文化气韵,在学生日后读到咏竹的诗文自有情感共鸣。也就是说“竹”这一汉字符号进入学生心灵的不仅是字义,同时还有一种处世的哲理与态度。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语文教育,我们就会看到语文教育是一个用文化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图像、文化的情致、文化的意识、文化的意蕴。当我们走进语文的世界,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化气息,触摸到的它的文化脉搏,使我们感动的是它的那种文化的情怀和文化构成的生命。
四、审美陶冶的价值
语文审美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强化与促进语文学科智育与德育的功能效应,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汉字不仅具有文化的意义,同时还具有审美的意义。汉字本身的图形特征使书面汉语具有对于语音而言的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语音并不是汉字识别的惟一途径,字形的视觉特征同样具有识别作用。另一方面,汉字多是一字一音节,大多数字本身就是词,它没有严格的形态和数的变化。加上汉语构句以意合为原则,注重语言的表达功能,不拘泥于形式上的逻辑性,因此,汉字在句子中活动的自由度很大,使它可以追求一种奠基在纯粹的汉字视觉基础上的以意象为核心的修辞境界:言简意赅、义近旨远;同时它又可以超越口语的琐碎与粗俗,追求一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表达功能。不难看出,从汉字的产生到文言的形成,中国文化是一以贯之的,走的是一条重视形象思维和审美体验的道路,而不是西方以知性分析为主的路线。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大都是堪称典范的语言精品。由于不同作家语言风格的个性差异,更是人各一面,文各一味,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好的语言还有整齐之美、错综之美、音乐之美。语言的音乐美,除了音韵的铿锵、协调之外,主要通过节奏来体现。有规律的反复,语音的平仄交替,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引起美感,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字无处不显现出美的趣味和意蕴。美的事物之所以能感染人,固然与美的形式有关,但在根本上是由于其内在品格,即蕴含在美的事物中的人自身的创造和本质力量,美的事物的这种性质,是形成审美教育情感愉悦性的客观基础。
汉语言的美学属性无可置疑。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依据汉语文内容与形式相互和谐统一的审美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语言文字的深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3.《乌申斯基教育学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一、人的发展价值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是生命的课程。语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①这是他对教育,特别是对母语教育本质的表述,揭示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关系。语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真正脱离动物的性质,脱离低级趣味,更好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的标志。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②语言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双向建构积淀的产物,人只有依赖语言才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成为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态,成为万物之灵。理解“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存”是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认识“生命”是语文课程的最大价值所在。人的发展正是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得以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而这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借助言语作品进行言语行为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过程。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把言语行为当成生命现象,立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这便是语文教育的逻辑起点。语文教育伴随着每个人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语文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全民的基础教育,又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素养的价值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外显的功用性和内隐的发展性。语文素养内涵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是指对语文有长久的修习和训练,并内化为一种良好的行为、品性。
语文知识是对语文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指导和规范语文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形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和原因。语文知识从学科角度可以分为:语音汉字及词汇,语法,修辞及逻辑知识,文学及文章知识。从认知学角度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语文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知”而在“行”,不在于了解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掌握这些知识去指导实践,有效地提高读写听说能力。
语文能力的形成内含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储存的内化和通过操作、言语展开、呈现的外化两个过程。语文能力的形成得益于对知识的有效习得、保持与提取。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的,语文知识是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这种转化一定得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个体通过汲取、内化外在的语文知识,将其转化为个体的语文能力;个体又通过已形成的语文能力更有效地汲取或运用语文知识,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语文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并在运用语文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和成熟起来的。语文能力的生成关键因素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但这又必须以个体语言生活经验为前提,教师要通过总结程序性知识,尤其语言运用规律方法的知识,将学生掌握的静态知识和内部“操作”能力转化为外显的“产品”,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语文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相互剥离的局面,使知识与能力相互为用,相互促进。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获得,语文能力的生成要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探究过程与方法内在于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之中,并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能力结构的合理而不断变化。探究过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语文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知识、能力系统虽然经过了抽象、概括、生成,但其中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语文知识一旦被理解,就与个体已有知识同化、建构而转化为个体经验的一部分。语文知识所含有的特定内容和掌握方式,不仅可以成为一种认识、实践的语文工具和能力,而且还会触及情感层面,影响到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引起个体意识和心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并外化为新的行为方式。语文课程也正是从这一些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自身的价值。
三、文化传承的价值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语文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得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③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汉语,它不仅是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文化的构成。汉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是通过汉民族语言来传播和发展的,汉民族语言浸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汉语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投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文名句、佛教教义等融汇渗透到数以万计的词语、俗语和成语典故之中,使之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竹”字的语文教学若能从单纯的多节长绿植物概念拓展到气节、风度、清高、隐士等丰富的文化气韵,在学生日后读到咏竹的诗文自有情感共鸣。也就是说“竹”这一汉字符号进入学生心灵的不仅是字义,同时还有一种处世的哲理与态度。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语文教育,我们就会看到语文教育是一个用文化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图像、文化的情致、文化的意识、文化的意蕴。当我们走进语文的世界,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化气息,触摸到的它的文化脉搏,使我们感动的是它的那种文化的情怀和文化构成的生命。
四、审美陶冶的价值
语文审美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强化与促进语文学科智育与德育的功能效应,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汉字不仅具有文化的意义,同时还具有审美的意义。汉字本身的图形特征使书面汉语具有对于语音而言的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语音并不是汉字识别的惟一途径,字形的视觉特征同样具有识别作用。另一方面,汉字多是一字一音节,大多数字本身就是词,它没有严格的形态和数的变化。加上汉语构句以意合为原则,注重语言的表达功能,不拘泥于形式上的逻辑性,因此,汉字在句子中活动的自由度很大,使它可以追求一种奠基在纯粹的汉字视觉基础上的以意象为核心的修辞境界:言简意赅、义近旨远;同时它又可以超越口语的琐碎与粗俗,追求一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表达功能。不难看出,从汉字的产生到文言的形成,中国文化是一以贯之的,走的是一条重视形象思维和审美体验的道路,而不是西方以知性分析为主的路线。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大都是堪称典范的语言精品。由于不同作家语言风格的个性差异,更是人各一面,文各一味,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好的语言还有整齐之美、错综之美、音乐之美。语言的音乐美,除了音韵的铿锵、协调之外,主要通过节奏来体现。有规律的反复,语音的平仄交替,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引起美感,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字无处不显现出美的趣味和意蕴。美的事物之所以能感染人,固然与美的形式有关,但在根本上是由于其内在品格,即蕴含在美的事物中的人自身的创造和本质力量,美的事物的这种性质,是形成审美教育情感愉悦性的客观基础。
汉语言的美学属性无可置疑。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依据汉语文内容与形式相互和谐统一的审美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语言文字的深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3.《乌申斯基教育学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