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天真无邪、思想最单纯的,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幼儿的成长容易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家长还是社会都十分关注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并且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十分宝贵的财富。本文将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幼儿教育 启示
一、引言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核心,主张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以生活作为教学素材,在幼儿的教育中要贴近生活。幼儿教育主要是帮助和引导孩子接受新事物,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幼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方式,可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锻炼幼儿的独立性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选择让孩子做一些其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鼓励和引导孩子去独立完成,慢慢让孩子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做好,最后做到最好。教师要尽到教育的责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即使有的孩子难以管理,也要慢慢引导。日常洗漱和叠被子教师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但却是独立完成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成长特点,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面对同一知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按照不同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能力,设定不同的任务。
三、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是脆弱、单纯的,对好与坏并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对周围人的言谈举止都会进行学习和模仿。由于孩子思想单纯,因此幼儿教师在面对不听话孩子时,不能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坏孩子,要积极挖掘不听话孩子身上的优点。[1]对其表现好的地方加以鼓励,对存在的问题与坏习惯要注意方式方法,加以正面引导。例如,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虽然不爱遵守课堂纪律,但很爱干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这个男孩做班级的小榜样,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爱干净,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有些孩子能够很快地吃完饭,并将自己的桌子收拾干净,教师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充当小先锋,来带动其他小朋友。幼儿有着他们独特的思维,大部分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让孩子当小榜样、小先锋都是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而其他孩子在他们的带领下也一样愿意得到表扬和鼓励,也会学习小榜样、小先锋所做到的事。而这样的好习惯,孩子一旦养成,就终身受益。在幼儿教育中,同伴和教师是最好的榜样,也是幼儿学习的对象,无论是好是坏,只要在幼儿的接触范围内,幼儿就会模仿学习,因此教师要起到好习惯的示范,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教给孩子认识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哪些习惯能够学习和模仿,哪些要及时改正,避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让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2]
四、加强图示引导习惯教育
幼儿时期,孩子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感知和认识事物,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喜欢的生动图片来引导学生,让幼儿的良好习惯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孩子去理解掌握。[3]小图标能够起到提示、强化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图标与行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图示引导习惯养成教育能够使幼儿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图示分为实物式、符号式、流程式和行为暗示等。实物式图示采用与实物相匹配的图片作为标志,如在图书架上贴上各种图案,便于幼儿归还相应图书;符号式图示即利用原点、直线、脚印等符号,作为设计,提醒幼儿按照标记行动;流程式图示是根据生活设计的操作过程图示,幼儿根据图示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行为暗示图示,通过形象的图画,引导幼儿模仿其良好的习惯。如幼儿教师在孩子们生活和玩耍的生活区域,根据功能区域特点,粘贴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图示,在这些卡通图示中加入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让孩子们在图示的引导和影响下养成好习惯。张贴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行为习惯图片,不仅美观,而且贴近小朋友的生活,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意模仿和学习。如图1所示,就能有效引导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示,通过模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教育回归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兴趣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理论思想的中心。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积極建立和创造孩子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有效地提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即教育”理论落到实处,积极收集和整理与孩子生活贴近的教学素材,应用生活化游戏方式进行教育,把教育中的知识融合在游戏中,让幼儿带着兴趣学习。例如,幼儿喜欢玩具,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来幼儿园时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教师在教室中设置可以摆放玩具的存储柜或储物箱,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哪一类的玩具需要放在哪里,这样就能够让幼儿了解到物品分类。在取玩具时,因为孩子们的心情是激动的,因此会比较混乱,这时教师要在管理秩序的过程中和孩子互动。如有小朋友的玩具掉在地上了,教师可以说“某某小朋友的‘小伙伴’好像摔伤了”,通过这样的话题展开互动,然后和孩子们一起为受伤的“小伙伴”进行伤口处理,利用创可贴、胶布进行处理。在互动中,不仅能够让孩子把教室当作另一个家,把自己的“小伙伴”带到另一个家中,还能够让孩子们知道受伤后如何进行伤口处理。游戏结束,教师要引导孩子将物品归类摆回相应的存储柜或储物箱里。通过游戏,孩子在能够整齐摆放玩具的同时,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识,实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六、结语
在现代化教育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起着引领作用,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能有效提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让幼儿教育更加有质量、有效率。幼儿教师要以生活为幼儿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创建生活情境来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独立性,在实践中积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理论教育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现代化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华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2]杨培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周刊,2018(25).
[3]朱丹.小小图标会“说话”——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环境[J].当代学前教育,20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南通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0205)。
(作者简介:施凌凌,女,本科,南通市崇川区新华侨世濠幼儿园,二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幼儿教育 启示
一、引言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核心,主张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以生活作为教学素材,在幼儿的教育中要贴近生活。幼儿教育主要是帮助和引导孩子接受新事物,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幼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方式,可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锻炼幼儿的独立性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选择让孩子做一些其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鼓励和引导孩子去独立完成,慢慢让孩子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做好,最后做到最好。教师要尽到教育的责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即使有的孩子难以管理,也要慢慢引导。日常洗漱和叠被子教师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但却是独立完成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成长特点,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面对同一知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按照不同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能力,设定不同的任务。
三、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是脆弱、单纯的,对好与坏并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对周围人的言谈举止都会进行学习和模仿。由于孩子思想单纯,因此幼儿教师在面对不听话孩子时,不能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坏孩子,要积极挖掘不听话孩子身上的优点。[1]对其表现好的地方加以鼓励,对存在的问题与坏习惯要注意方式方法,加以正面引导。例如,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虽然不爱遵守课堂纪律,但很爱干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这个男孩做班级的小榜样,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爱干净,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有些孩子能够很快地吃完饭,并将自己的桌子收拾干净,教师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充当小先锋,来带动其他小朋友。幼儿有着他们独特的思维,大部分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让孩子当小榜样、小先锋都是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而其他孩子在他们的带领下也一样愿意得到表扬和鼓励,也会学习小榜样、小先锋所做到的事。而这样的好习惯,孩子一旦养成,就终身受益。在幼儿教育中,同伴和教师是最好的榜样,也是幼儿学习的对象,无论是好是坏,只要在幼儿的接触范围内,幼儿就会模仿学习,因此教师要起到好习惯的示范,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教给孩子认识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哪些习惯能够学习和模仿,哪些要及时改正,避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让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2]
四、加强图示引导习惯教育
幼儿时期,孩子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感知和认识事物,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喜欢的生动图片来引导学生,让幼儿的良好习惯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孩子去理解掌握。[3]小图标能够起到提示、强化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图标与行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图示引导习惯养成教育能够使幼儿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图示分为实物式、符号式、流程式和行为暗示等。实物式图示采用与实物相匹配的图片作为标志,如在图书架上贴上各种图案,便于幼儿归还相应图书;符号式图示即利用原点、直线、脚印等符号,作为设计,提醒幼儿按照标记行动;流程式图示是根据生活设计的操作过程图示,幼儿根据图示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行为暗示图示,通过形象的图画,引导幼儿模仿其良好的习惯。如幼儿教师在孩子们生活和玩耍的生活区域,根据功能区域特点,粘贴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图示,在这些卡通图示中加入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让孩子们在图示的引导和影响下养成好习惯。张贴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行为习惯图片,不仅美观,而且贴近小朋友的生活,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意模仿和学习。如图1所示,就能有效引导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示,通过模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教育回归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兴趣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理论思想的中心。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积極建立和创造孩子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有效地提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即教育”理论落到实处,积极收集和整理与孩子生活贴近的教学素材,应用生活化游戏方式进行教育,把教育中的知识融合在游戏中,让幼儿带着兴趣学习。例如,幼儿喜欢玩具,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来幼儿园时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教师在教室中设置可以摆放玩具的存储柜或储物箱,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哪一类的玩具需要放在哪里,这样就能够让幼儿了解到物品分类。在取玩具时,因为孩子们的心情是激动的,因此会比较混乱,这时教师要在管理秩序的过程中和孩子互动。如有小朋友的玩具掉在地上了,教师可以说“某某小朋友的‘小伙伴’好像摔伤了”,通过这样的话题展开互动,然后和孩子们一起为受伤的“小伙伴”进行伤口处理,利用创可贴、胶布进行处理。在互动中,不仅能够让孩子把教室当作另一个家,把自己的“小伙伴”带到另一个家中,还能够让孩子们知道受伤后如何进行伤口处理。游戏结束,教师要引导孩子将物品归类摆回相应的存储柜或储物箱里。通过游戏,孩子在能够整齐摆放玩具的同时,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识,实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六、结语
在现代化教育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起着引领作用,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能有效提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让幼儿教育更加有质量、有效率。幼儿教师要以生活为幼儿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创建生活情境来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独立性,在实践中积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理论教育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现代化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华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2]杨培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周刊,2018(25).
[3]朱丹.小小图标会“说话”——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环境[J].当代学前教育,20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南通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0205)。
(作者简介:施凌凌,女,本科,南通市崇川区新华侨世濠幼儿园,二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