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探究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读书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阅读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在语感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就可以细细品味语言的音韵美、语义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教师的讲授可以帮助指导学生从某些词语或句式中体察出其内含的感情、语言美,然而想要确切地把握语气、语调、深层意蕴,却离不开个性化的阅读。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个体的主观体验,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作品的精髓,只有通过个性化阅读,才能领略作品的真谛,才能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进而在交际或作文中创造美的语感、美的意境。学生通过阅读精美的文章,积累精词佳句,领会布局谋篇的章法技巧,就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写作“范型”,一旦构思作文,自会厚积薄发,妙笔生花。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收集处理文字信息、认识现实世界、发展批判思维、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文章深意;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发展批判辩证思维,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理解社会现实和文学欣赏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进传授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新课标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为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文本提供了更为生动、更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也为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探究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充沛的情感。
问题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引导下,通过阅读相关文本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在高中语文问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问题的设置者,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解决预设的阅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阅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们在遇到可通过理论来解释的现象与相关的阅读问题时,给他们布置解释现象、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实际现象的作业,促使学生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对照阅读、比较分析并完成相关规划,立足问题情境去思考相关问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们仅靠现有知识难以有效解决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阅读文章中的相关矛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实际错误,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探究式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以设计阅读问题为起点,以创造相关问题情境为基础,以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和一些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品格,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探索研究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问题设置要有整体性和集中性,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序列要科学有序、环环相扣。从课内探究问题到课外延伸拓展,形成层次清楚衔接有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所探究的问题要有张力和生命力,阅读问题思维的指向应该是发散开放的,而不是聚敛封闭的。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积极求索。在探究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地提供一些探究方法的指导,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到茫然无助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以点拨。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成立对话小组,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补充和完善探究成果,解决阅读遗留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达成阅读探究教学目标。阅读批判是一种对阅读文本进行质疑或评价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批判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文本,拓展思维,进而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对文本的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批判更有质量,更有说服力,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丰富阅读背景知识,通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阅读批判。阅读批判不仅是学生对所阅读文本观点的解读与批判,更是超越阅读文本而又不游离于阅读文本的理性思考,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也不是信马由缰的,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批判话题,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引领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感受的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不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平台,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组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读书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阅读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在语感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就可以细细品味语言的音韵美、语义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教师的讲授可以帮助指导学生从某些词语或句式中体察出其内含的感情、语言美,然而想要确切地把握语气、语调、深层意蕴,却离不开个性化的阅读。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个体的主观体验,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作品的精髓,只有通过个性化阅读,才能领略作品的真谛,才能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进而在交际或作文中创造美的语感、美的意境。学生通过阅读精美的文章,积累精词佳句,领会布局谋篇的章法技巧,就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写作“范型”,一旦构思作文,自会厚积薄发,妙笔生花。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收集处理文字信息、认识现实世界、发展批判思维、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文章深意;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发展批判辩证思维,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理解社会现实和文学欣赏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进传授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新课标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为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文本提供了更为生动、更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也为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探究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充沛的情感。
问题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引导下,通过阅读相关文本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在高中语文问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问题的设置者,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解决预设的阅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阅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们在遇到可通过理论来解释的现象与相关的阅读问题时,给他们布置解释现象、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实际现象的作业,促使学生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对照阅读、比较分析并完成相关规划,立足问题情境去思考相关问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们仅靠现有知识难以有效解决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阅读文章中的相关矛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实际错误,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探究式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以设计阅读问题为起点,以创造相关问题情境为基础,以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和一些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品格,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探索研究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问题设置要有整体性和集中性,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序列要科学有序、环环相扣。从课内探究问题到课外延伸拓展,形成层次清楚衔接有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所探究的问题要有张力和生命力,阅读问题思维的指向应该是发散开放的,而不是聚敛封闭的。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积极求索。在探究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地提供一些探究方法的指导,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到茫然无助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以点拨。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成立对话小组,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补充和完善探究成果,解决阅读遗留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达成阅读探究教学目标。阅读批判是一种对阅读文本进行质疑或评价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批判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文本,拓展思维,进而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对文本的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批判更有质量,更有说服力,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丰富阅读背景知识,通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阅读批判。阅读批判不仅是学生对所阅读文本观点的解读与批判,更是超越阅读文本而又不游离于阅读文本的理性思考,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也不是信马由缰的,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批判话题,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引领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感受的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不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平台,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组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