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建设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的运动过程。在党内民主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如果思想理论、目标模式、方法措施等方面出现偏差、片面甚至错误,就可能出现与党内民主建设初衷背道而驰的破坏性后果,导致风险的发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党内民主风险是党内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国际国内的大环境,既为我们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党内民主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民主政治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我们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的重要时期,美欧等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没有硝烟的战争”,竭力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民主问题已成为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西方国家占有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比较优势,一些否定共产党民主性质和执政合法性、鼓吹西方政治文化进步性的言论在网上快速传播,对广大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思想产生了较大冲击。
  从国内社会状况来看,改革进人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给党内民主建设带来多方面影响。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更趋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为推进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保持党的思想统一、改革工作体制机制的难度,带来了许多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
  从党内情况来看,我们对于党内民主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仍然处于逐步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在战争环境下党内民主建设基本处于初创阶段。建国后特别是近3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从总体上讲,我们对民主包括党内民主的认识和探索还是初步的。广大党员的民主素质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参差不齐,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做法,缺乏民主作风。党内理论界对发展党内民主的认识还不完全统一,“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同时存在。
  
  二、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调研中,同志们依据国内外历史上发生过的风险和当前我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分析认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应对以下风险高度警惕、注意防范。
  一是党组织出现信任危机的风险。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如果一些地方采取的方法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党员民主权利停留在形式上而得不到真正落实;或者党组织负责人不是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发展党内民主,甚至采取欺瞒手段利用民主程序实现个人意图,都会使党内民主建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这种状况如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严重影响党员和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从而导致党组织的信任危机,削弱党的执政基础。2008年夏发生的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等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但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样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是党内政治局面出现混乱的风险。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如果对目标任务认识不清,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或者对发展阶段、发展策略、推进步骤把握不当,都有可能使党内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出现混乱局面,甚至造成党内生活不能正常开展、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效率,削弱党的执政能力。调研中有的同志还提出,如果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不注意控制节奏和维护党的权威,一味地求新、求快,推行激进民主,也有可能使我们再次承受政治局面失控的“大民主”的教训。
  三是党发生分裂的风险。这种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思想上发生分裂。即党在形式上还是统一的,但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基本理念上出现了分化,党内形成不同的思想派别,造成工作不配合、行动不统一,甚至互相指责、互相对立。另一种是组织上发生分裂。思想分裂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或不恰当地推进竞争性选举,就有可能因诉求不同而导致派别活动,影响党的团结统一,甚至使整个党发生分裂。苏联共产党在推行“民主化”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抛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搞乱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为苏共走向分裂、丧失政权埋下了隐患。近年来,思想理论领域鼓吹“天赋人权”、推崇普世价值的专家学者十分活跃,各种各样的“潜规则”被一些领导干部奉为行为准则,一些人拉山头、搞贿选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些不良倾向必须引起我们党的高度重视。
  四是党发生质变的风险。调研中许多同志认为,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各种民主思潮、意识形态、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或者党内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逐渐淡化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能会导致党逐渐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原则,使执政党的性质发生蜕变,失去先进性。西方一些国家原共产党的蜕变,就属于这种情况。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民主主义等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在我们党内少数同志中有一定市场。一些忘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领导干部,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口头上讲的是当人民公仆,骨子里已把自己当成了群众的主人;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严重危害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足够的警惕。
  总之,党内民主建设中风险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虽然不具有必然性,但具有可能性。如果出现了上述几个方面的诱因,则各种类型的风险既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发生。任何方面的风险如不加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都会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甚至会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导致社会的动荡。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保证党内民主积极稳妥健康发展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统一也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既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又要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1 牢固树立科学的防控风险意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过程,是改革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兴利除弊的过程。相伴而生的有成就和经验,也可能还会有很多风险。邓小平在谈到改革时曾指出,“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应对风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善于总结经验”;改革带来的风险,最终要靠深化改革来抵御和化解。邓小平应对改革风险的一系列思想,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党内民主风险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科学的党内民主风险意识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正确识别、积极面对、预 防为主、措施得当。正确识别,是指要从党的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鉴别党内民主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并找准其形成的原因;积极面对,是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沉着冷静地应对党内民主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不回避、不掩盖,实事求是地解决导致风险的各种问题;预防为主,是指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充分做好风险防范预案及风险评估,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措施得当,是指因势利导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已发生的风险,把危机转化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2 加强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谈到苏共垮台时曾说:“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万不能重蹈苏共的覆辙。加强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观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的实践,深入探索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规律,加强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党内民主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中去考虑、去谋划,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党内民主新模式,确保沿着正确道路稳步前行。二是在增强党的创新活力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又要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行动上的一致,否则党就会失去战斗力。要警惕“党内可以分派”的论调,党内讨论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但决不允许形成派别。对于有企图、有组织、有预谋的派别活动,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于在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过程中拉山头、搞宗派或以其他方式干扰党内民主建设进程的,要坚决予以惩治。三是将自上而下的示范与自下而上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防止党内民主建设风险的有效措施。只有将上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不断拓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信息渠道,才能有效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 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有序推进。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愿望日益增强的新情况,加快党内民主建设进程。在保障党员权利上有新举措,在党内选举制度上有新探索,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上有新进展。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地位,要求党内民主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完备的形式,要对人民民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党的“五大建设”全过程,层次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党内民主采取的方式、涉及的内容、推进的程度,都要统筹考虑。忽视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忽视不同层次党员素质的不平衡性而盲目求快会欲速而不达,甚至产生新的风险。三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竞争机制的两重性,谨慎引入竞争性选举。一方面要重视选举,完善选举制度,使选举包括竞争性选举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竞争性选举具有金钱政治、扩大分歧、高额成本等先天的局限性,须根据党内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谨慎地运用这种民主形式。
  4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评估与处置机制。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加强风险预警、评估和处置机制建设。一是明确风险防范主体,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党内民主建设风险防范的主体与党内民主的主体是一致的,即广大党员、党的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其中各级党组织是风险防范的指挥部。建议在各级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中,充实有关党内民主建设风险防范的内容和要求,并在其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中党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研究咨询作用。要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自觉同各种损害和破坏党内民主的行为作斗争。二是建立党内民主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党内民主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信息,尤其是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满意度和有关意见建议。下级党组织要定期将有关情况及分析意见报上级党组织,确保党内信息沟通顺畅。中组部自2008年起实施的“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工作的有益尝试,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党的其他方面工作中推行。三是建立党内民主风险评估与处置机制。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下级党组织呈送的预警信息,要结合党的建设全局进行科学评估,判断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原因、类型及可控程度,作出适当的应对措施。调研中许多同志反映,中央应高度关注各地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探索、新举措,对方向正确、效果显著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推广,对不符合党内民主发展方向的要及时予以纠正,防止形成更大风险。
  5 积极借鉴吸收国外政党的经验教训。近年来,国外一些政党在民主建设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如扩大直接民主范围、重视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权力监督等,有许多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它们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中的一些深刻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比如,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时指导思想上犯了多元化的错误,在战略步骤上犯了盲目激进的错误。再如,中亚国家在美国“民主输出”战略支持下发生的“颜色革命”,带来的只是“早产的”民主,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深刻认识、充分借鉴这些经验教训,科学判断党内民主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党内民主的历史进程,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党内民主建设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全面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文心]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当前理论界对中国模式普遍持谨慎态度,但也有不少乐观的声音值得重视。从国内外众多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中,可以归结出对中国模式的三种解读范式:恶、善、中。当前的中国模式热,是由于其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都为世界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面对国内外种种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与评价,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态度,保持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模式 态度 范式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
期刊
[内容提要]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素的诱导。在探索委内瑞拉发展道路上,查韦斯吸收了多种思想,并在实践中初步尝试,但“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实施的成功与否仍受到许多不确定变量的制约。  [关键词]委内瑞拉 查韦斯 21世纪社会主义 发展前景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5-0064-03    1998年12月6
期刊
[内容提要]奥巴马政府巧实力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战略的实质,是把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起来。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所谓“世界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将这一战略运用于中蔓关系,“软”“硬”兼施,交替运用,导致了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我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要根据奥巴马政府巧实力战略的实质和手法,巧妙地加以应对。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巧实力战略 中美关系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内容提要]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政治实践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是获得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是取得政治权威的前提,是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的统一体。在中国,共产党是政治权力的主要执掌者,人们对党的认同是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基本前提,是党执政能力的核心要件。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是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
期刊
[内容提要]国际文化新秩序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逻辑延伸。当今国际文化秩序存在文化传播的技术性资源分布不均衡、文化信息流量与流向不对称、文化传播为政治服务、文化信息的内容存在偏见等“旧秩序”特征。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应确立相互包容、和而不同,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等价值目标,从调适文化外交秩序、规范文化贸易秩序、改革文化传播秩序等方面积极推动。  [关键词]国际文化 新秩序 文化主权
期刊
[内容提要]国家构建是一个培育和增进国家能力的过程,它是实现社会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俄罗斯转型危机的重要成因在于不利的结构性约束和错误的策略选择导致国家制度解构与能力衰败。中国转型成功的经验则体现为根据特定的结构性约束选择适宜的国家构建策略,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国家制度构建与能力培育。在转型的深化阶段,中俄两国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建立起一种制度完备、组织合理、能力充分、治理有效的现代国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当下社会结构的多重性使协商民主同时面临着困境和希望。中国基层民主中的协商民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应,但个案研究的批判性不足。越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回顾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互动过程,观察民主协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沟通功能,反思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过程和前提条件。能够为基层的协商民主实践提供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对照。  [关键词]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改
期刊
[内容提要]改革认同是人民对改革系统的态度和感情,是民众社会心理的积极形态,实际上是民意的某种表现。改革认同的心理基础是信任,逻辑支撑是共识;改革认同的形成具有多重意义。对改革认同生成条件进行学理概述,能够提供一种基础视角与逻辑理路,建基式地回应改革中的思想扰动以及文化困境。  [关键词]改革认同 改革共识 公信力 生成条件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
期刊
就本质而言,“新恐怖主义”概念捕捉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恐怖主义的本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支持此概念的人认为,当代恐怖主义组织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行着并且表现为一种全新的恐怖主义威胁。对许多观察者而言,证明这种“新恐怖主义”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基地组织和2001年9月11日那次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恐怖袭击。尽管“新恐怖主义”这一概念对政策制定者和学者而言都是对某种观念的简便的缩写,但是其整体准
期刊
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特色党内民主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曲折前进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党内民主理论与时俱进,党内民主实践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制度逐步完善,为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    新时期我们党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内民主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