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外来食材如何融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成为中国人乡愁的一部分
世界是平的。站在国内街头,只要举目四望,就可从市招中体会一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美式炸鸡、法式糕点,现在到处都有越南小吃、泰缅料理、韩国石锅拌饭,更不消说新疆大盘鸡、蒙古手抓肉了。
真要细数生活与饮食的变迁,大家不免惊讶,原来古人也时时都有新体验,并不稍逊现代。
汤饼其实是面条
一万年前,西亚地区居民首先驯化野生小麦,不但制成各种主食,也用来酿酒。西方啤酒的年岁,比起咱们的杜康还要久些。此后,小麦不断向各地传播,六千多年前,出现于欧洲。三千多年前,到达东亚地区。大概殷商时期,华北地区居民已经逐渐将麦子作为主食。
尽管都是麦子,各地食用的方式还不一样:西亚与埃及的居民用保温耐热的石材砌成炉子,柴火烧热后,把擀平的面团放入,一会儿就烤出一张张薄饼,统称为面包。中亚游牧民族经常迁徙,炉子搬运不易,就发展出变通之法:先在地上挖个窄口广腹的大洞,称为坦都尔(Tandoor),无论面团或是食材,都由横放改成直立烧烤,面饼则称之为馕(Naan)。最早波斯人这么称呼,至今仍广泛流通于西亚到南亚各地,印度、新疆,都称之为馕,也都以之为主食。
咱中国发展出来的烹饪技巧不同,打石器时代开始,国人便使用陶制的“甑”。陶土制成的两截锅具,下头烧水,上头有一口打了眼的土锅,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入甑中蒸着吃,流行数千年而不衰。《西游记》中,各种妖怪想方设法诱捕唐僧,却不约而同都要把法师蒸了,就是这个道理。
国人还会拿一口大锅(鼎),将各种食材一块放入,煮成一大锅,统称为羹。肉多些,叫肉羹;菜多些,自然算是菜羹。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太公给煮了,刘邦还不忘调侃,咱们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麦子进入中国以后,也还是磨成粉,揉成面团。东汉刘熙写的《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烹调时,一方面迁就既有的工具,也为了节省燃料,老祖宗就把面团放入甑里头蒸,是为蒸饼,要放到鼎汤中,就是汤饼,都是简单、省事而且经济的做法。
蒸饼,现在称为馒头;汤饼自然与面条关系匪浅。魏文帝曹丕要试试人称“敷粉何郎”的何晏是否真的擦脂抹粉,宣他大热天入宫,还赏吃汤饼。何晏汗流浃背,用袖子擦拭,不但没有“糊妆”,还“色转皎洁”,说明他没有敷粉。咱们也因此知道,何晏吃的应该是热汤面。
到了汉代,跟外国接触变得频繁,浸染不同文化,饮食的内容与方法也有些变异。馕也在此后大量进入中国,当时称为胡饼或炉饼,以别于汤饼、炊饼。制馕的方法也开始在中国推广,各地都有贴炉烧饼。坦都尔式烧烤其实不难,找口大缸,模拟窑的状态,炭火烧热后,面团贴到炉壁上,利用辐射热,一会儿就能香味四溢。这种窑烤坊方式自西而东,由北向南,走入群众。除了各地都有的烧饼油条、锅盔之外,还有些地方特色,陕西的泡馍、北京的芝麻烧饼、山东的杠子头,江苏的黄桥烧饼都是。南方烤饼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是魏晋时期南迁的移民传入,也可能与宋代以后海上交通发达,阿拉伯人在华南聚居有关。
10世纪以后,泉州成了世界贸易中心之一,许多阿拉伯商人到此经商,也得吃饭。馕不仅便于保存,取用也方便,因此广受欢迎。明朝中叶,戚继光长期练兵抗倭,常以馕为军粮。往后,闽南地区就将烤小圆饼命名为继光饼,或者就称之为“光饼”,大清朝中,又随着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可是鲜少有人知道光饼因何得名。
原本我国各地都有馅饼,无论猪、羊、牛肉皆可为馅,或油煎为馅饼;或干锅烙成烙饼、盒子;如果贴炉烘烤,则成了烤饼。上世纪60年代,有些渡海来台的居民还会烤饼手艺,弄一个大汽油桶,内层敷上水泥,加个上盖,就是座简便的坦都尔烤炉。把瘦肉切块调味,可得多放些糖、酱油,包入面皮中,洒上少许芝麻,进炉烧烤。一下子就肉香四溢,点心、正餐皆宜,吸引许多客人等着出炉。
这种贴炉烤饼大约最早是几位福州老乡经营,“福州饼”听在本地人耳中,竟成了“胡椒饼”。不少人还纳闷,为何胡椒饼中胡椒不多?现在台湾各地的胡椒饼,都应当正名为福州饼才是。
古人也有个思乡的胃
西方传入的胡食种类甚多,在本土化过程中也产生一些的适应问题。许多人习惯祖辈相传的味道,对洋食物还真有些排斥。《太平御览》记载,东汉灵帝好胡风,不仅喜欢中亚风情的装扮,还吃胡食、听胡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洋玩意蔚然成风,京师中的达官贵人纷纷仿效,乐此不疲。南方人到了北方,就颇不以为然,晋朝的张翰,任官中央,没事总要想起故乡吴郡(苏州)的莼羹、鲈鱼。
4世纪以后,匈奴、羌等外族纷纷进入中国建立政权,他们的文化也成了主流,除了胡饼以外,其它各色食物也都能上桌。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更有大批胡人进入京师,城中充满异国美食,热闹非凡,当时有个“四夷里”,就像是清朝末年的东交民巷,专门接待外族,市面上贩卖的也多为胡食。
魏孝文帝时的王肃是王导的后代,幼年时居住南方,饮食习惯不同于洛阳。初到洛阳之际,不惯胡式羊肉、酪浆,经常想念鲫鱼羹与茶。日子长了以后,虽然渐渐习惯,大家还是知道他的好恶。一回,王肃陪孝文帝吃饭,羊肉与酪粥当前,孝文帝不免好奇问:羊肉与鱼羹孰美?茗饮与酪浆又是哪一个好?王肃回答巧妙,两不得罪,史家特为书之。
不只是王肃,其它居住在洛阳的南方人也都思念家乡饮食。商人灵机一动,就在洛阳城边的伊水、洛河边上,捕捞贩卖鱼虾,称为“鱼鳖市”。洛阳本地人并不喜欢,且颇不值,每每称南方人为“吴儿”,甚至称为“鱼鳖之徒”。士族杨元慎批评这些吴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认为他们在都城中,各种美食都有,还这么怀念家乡食物,不如回去南方,继续“网鱼漉鳖”,没事还可以整些蛙羹、蚌臛,果腹充肠。
到了唐代,中国面对中亚地区,文化更为开阔,外国食物纷纷进入中国,甚至改变了贵族阶级的饮食习惯,《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其中还有些罕见食材,骆驼蹄子就相当著名。杜甫诗中提到过“驼蹄羹”,拿骆驼蹄子炖羹,想来不假。可另一道西域传入的“浑羊殁忽”,就有点玄。一般认为,这道菜做法类似“三套鸭”:将鹅洗净、调味,套入羊腹中,上火烧炙。不过真相如何,就没法细究。 除了新食材,还有新技法。中国原本有甘蔗,也知道利用甘蔗的甜味调理食物,周代御厨都使用柘(甘蔗)浆熬煮八珍,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但甘蔗汁制糖之法,却要到唐代,才自西域引入,从此,国人的甜食花样又多了许多。
辣椒传入之前,国人吃什么
16世纪以后,欧洲商人跟着阿拉伯人的脚步到了世界各地,将各地的物种到处搬移,人类历史进入“物种交换”时期。现在国人常吃的马铃薯、花生、玉米、蕃茄等,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这些作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不妨碍庄稼。原本不能种稻的隙地、碛地,都可以长粮食,解决许多地方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光有主食,也得要有下饭的菜,辣椒便可派上用场。
《笑林广记》有这么个笑话:某人因家中贫穷,光有饭而无菜,只好置一木制咸鱼,进餐时看着咸鱼吃饭。一天,小儿子告状,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此人甚为生气,怒道:咸死他。这个故事应当发生在辣椒成为食材之前,否则,备一碗辣椒油,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辣椒并不是灌木的椒科,应当与蕃茄、青椒一样,属茄科作物,我们应当称为辣茄才是。可是国人觉得辣椒和茄子没法联系到一起,叫成辣茄,恐不称头。唯一可以联想的,只有花椒一项,认为这种新植物本质属辛辣一路,与椒相似,因而称为辣椒。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
多年前到西安旅游,见识了辣椒的饮食意义。西安有“辣子一道菜”的说法,所有馆子都备有油泼辣子,可是本地人并不买现成,都喜欢自制。市面上有许多贩卖干辣椒的店家,将电动磨子一转,干辣椒立马磨成不同粗细的辣椒面。配上八角、花椒、桂皮、胡椒、茴香、肉寇、丁香等香料,拿油一过,就成了自制的油泼辣子。平时吃面下饭都可,一碗光面,淋上两匙油泼辣子,就是一餐。“辣子一道菜”并非浪得虚名。
不只是陕西,西南省份许多人都能吃辣。四川同胞三伏天吃麻辣烫,算是好样的,而湖南、湖北也不遑多让,有“辣不怕、不怕辣和怕不辣”的说法。这些地方吃辣椒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东南省份的饮食就少了辣味。究其原因,应当是鱼米之乡,食物供应较为充裕,并无以辣、油等物下饭的必要。江浙、闽南地区的食物向来不使用辣椒,真要提味,顶多是葱姜两味。千字文中的“果珍李萘、菜重芥姜”,正是江南实情。
抽文
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
世界是平的。站在国内街头,只要举目四望,就可从市招中体会一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美式炸鸡、法式糕点,现在到处都有越南小吃、泰缅料理、韩国石锅拌饭,更不消说新疆大盘鸡、蒙古手抓肉了。
真要细数生活与饮食的变迁,大家不免惊讶,原来古人也时时都有新体验,并不稍逊现代。
汤饼其实是面条
一万年前,西亚地区居民首先驯化野生小麦,不但制成各种主食,也用来酿酒。西方啤酒的年岁,比起咱们的杜康还要久些。此后,小麦不断向各地传播,六千多年前,出现于欧洲。三千多年前,到达东亚地区。大概殷商时期,华北地区居民已经逐渐将麦子作为主食。
尽管都是麦子,各地食用的方式还不一样:西亚与埃及的居民用保温耐热的石材砌成炉子,柴火烧热后,把擀平的面团放入,一会儿就烤出一张张薄饼,统称为面包。中亚游牧民族经常迁徙,炉子搬运不易,就发展出变通之法:先在地上挖个窄口广腹的大洞,称为坦都尔(Tandoor),无论面团或是食材,都由横放改成直立烧烤,面饼则称之为馕(Naan)。最早波斯人这么称呼,至今仍广泛流通于西亚到南亚各地,印度、新疆,都称之为馕,也都以之为主食。
咱中国发展出来的烹饪技巧不同,打石器时代开始,国人便使用陶制的“甑”。陶土制成的两截锅具,下头烧水,上头有一口打了眼的土锅,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入甑中蒸着吃,流行数千年而不衰。《西游记》中,各种妖怪想方设法诱捕唐僧,却不约而同都要把法师蒸了,就是这个道理。
国人还会拿一口大锅(鼎),将各种食材一块放入,煮成一大锅,统称为羹。肉多些,叫肉羹;菜多些,自然算是菜羹。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太公给煮了,刘邦还不忘调侃,咱们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麦子进入中国以后,也还是磨成粉,揉成面团。东汉刘熙写的《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烹调时,一方面迁就既有的工具,也为了节省燃料,老祖宗就把面团放入甑里头蒸,是为蒸饼,要放到鼎汤中,就是汤饼,都是简单、省事而且经济的做法。
蒸饼,现在称为馒头;汤饼自然与面条关系匪浅。魏文帝曹丕要试试人称“敷粉何郎”的何晏是否真的擦脂抹粉,宣他大热天入宫,还赏吃汤饼。何晏汗流浃背,用袖子擦拭,不但没有“糊妆”,还“色转皎洁”,说明他没有敷粉。咱们也因此知道,何晏吃的应该是热汤面。
到了汉代,跟外国接触变得频繁,浸染不同文化,饮食的内容与方法也有些变异。馕也在此后大量进入中国,当时称为胡饼或炉饼,以别于汤饼、炊饼。制馕的方法也开始在中国推广,各地都有贴炉烧饼。坦都尔式烧烤其实不难,找口大缸,模拟窑的状态,炭火烧热后,面团贴到炉壁上,利用辐射热,一会儿就能香味四溢。这种窑烤坊方式自西而东,由北向南,走入群众。除了各地都有的烧饼油条、锅盔之外,还有些地方特色,陕西的泡馍、北京的芝麻烧饼、山东的杠子头,江苏的黄桥烧饼都是。南方烤饼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是魏晋时期南迁的移民传入,也可能与宋代以后海上交通发达,阿拉伯人在华南聚居有关。
10世纪以后,泉州成了世界贸易中心之一,许多阿拉伯商人到此经商,也得吃饭。馕不仅便于保存,取用也方便,因此广受欢迎。明朝中叶,戚继光长期练兵抗倭,常以馕为军粮。往后,闽南地区就将烤小圆饼命名为继光饼,或者就称之为“光饼”,大清朝中,又随着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可是鲜少有人知道光饼因何得名。
原本我国各地都有馅饼,无论猪、羊、牛肉皆可为馅,或油煎为馅饼;或干锅烙成烙饼、盒子;如果贴炉烘烤,则成了烤饼。上世纪60年代,有些渡海来台的居民还会烤饼手艺,弄一个大汽油桶,内层敷上水泥,加个上盖,就是座简便的坦都尔烤炉。把瘦肉切块调味,可得多放些糖、酱油,包入面皮中,洒上少许芝麻,进炉烧烤。一下子就肉香四溢,点心、正餐皆宜,吸引许多客人等着出炉。
这种贴炉烤饼大约最早是几位福州老乡经营,“福州饼”听在本地人耳中,竟成了“胡椒饼”。不少人还纳闷,为何胡椒饼中胡椒不多?现在台湾各地的胡椒饼,都应当正名为福州饼才是。
古人也有个思乡的胃
西方传入的胡食种类甚多,在本土化过程中也产生一些的适应问题。许多人习惯祖辈相传的味道,对洋食物还真有些排斥。《太平御览》记载,东汉灵帝好胡风,不仅喜欢中亚风情的装扮,还吃胡食、听胡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洋玩意蔚然成风,京师中的达官贵人纷纷仿效,乐此不疲。南方人到了北方,就颇不以为然,晋朝的张翰,任官中央,没事总要想起故乡吴郡(苏州)的莼羹、鲈鱼。
4世纪以后,匈奴、羌等外族纷纷进入中国建立政权,他们的文化也成了主流,除了胡饼以外,其它各色食物也都能上桌。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更有大批胡人进入京师,城中充满异国美食,热闹非凡,当时有个“四夷里”,就像是清朝末年的东交民巷,专门接待外族,市面上贩卖的也多为胡食。
魏孝文帝时的王肃是王导的后代,幼年时居住南方,饮食习惯不同于洛阳。初到洛阳之际,不惯胡式羊肉、酪浆,经常想念鲫鱼羹与茶。日子长了以后,虽然渐渐习惯,大家还是知道他的好恶。一回,王肃陪孝文帝吃饭,羊肉与酪粥当前,孝文帝不免好奇问:羊肉与鱼羹孰美?茗饮与酪浆又是哪一个好?王肃回答巧妙,两不得罪,史家特为书之。
不只是王肃,其它居住在洛阳的南方人也都思念家乡饮食。商人灵机一动,就在洛阳城边的伊水、洛河边上,捕捞贩卖鱼虾,称为“鱼鳖市”。洛阳本地人并不喜欢,且颇不值,每每称南方人为“吴儿”,甚至称为“鱼鳖之徒”。士族杨元慎批评这些吴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认为他们在都城中,各种美食都有,还这么怀念家乡食物,不如回去南方,继续“网鱼漉鳖”,没事还可以整些蛙羹、蚌臛,果腹充肠。
到了唐代,中国面对中亚地区,文化更为开阔,外国食物纷纷进入中国,甚至改变了贵族阶级的饮食习惯,《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其中还有些罕见食材,骆驼蹄子就相当著名。杜甫诗中提到过“驼蹄羹”,拿骆驼蹄子炖羹,想来不假。可另一道西域传入的“浑羊殁忽”,就有点玄。一般认为,这道菜做法类似“三套鸭”:将鹅洗净、调味,套入羊腹中,上火烧炙。不过真相如何,就没法细究。 除了新食材,还有新技法。中国原本有甘蔗,也知道利用甘蔗的甜味调理食物,周代御厨都使用柘(甘蔗)浆熬煮八珍,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但甘蔗汁制糖之法,却要到唐代,才自西域引入,从此,国人的甜食花样又多了许多。
辣椒传入之前,国人吃什么
16世纪以后,欧洲商人跟着阿拉伯人的脚步到了世界各地,将各地的物种到处搬移,人类历史进入“物种交换”时期。现在国人常吃的马铃薯、花生、玉米、蕃茄等,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这些作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不妨碍庄稼。原本不能种稻的隙地、碛地,都可以长粮食,解决许多地方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光有主食,也得要有下饭的菜,辣椒便可派上用场。
《笑林广记》有这么个笑话:某人因家中贫穷,光有饭而无菜,只好置一木制咸鱼,进餐时看着咸鱼吃饭。一天,小儿子告状,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此人甚为生气,怒道:咸死他。这个故事应当发生在辣椒成为食材之前,否则,备一碗辣椒油,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辣椒并不是灌木的椒科,应当与蕃茄、青椒一样,属茄科作物,我们应当称为辣茄才是。可是国人觉得辣椒和茄子没法联系到一起,叫成辣茄,恐不称头。唯一可以联想的,只有花椒一项,认为这种新植物本质属辛辣一路,与椒相似,因而称为辣椒。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
多年前到西安旅游,见识了辣椒的饮食意义。西安有“辣子一道菜”的说法,所有馆子都备有油泼辣子,可是本地人并不买现成,都喜欢自制。市面上有许多贩卖干辣椒的店家,将电动磨子一转,干辣椒立马磨成不同粗细的辣椒面。配上八角、花椒、桂皮、胡椒、茴香、肉寇、丁香等香料,拿油一过,就成了自制的油泼辣子。平时吃面下饭都可,一碗光面,淋上两匙油泼辣子,就是一餐。“辣子一道菜”并非浪得虚名。
不只是陕西,西南省份许多人都能吃辣。四川同胞三伏天吃麻辣烫,算是好样的,而湖南、湖北也不遑多让,有“辣不怕、不怕辣和怕不辣”的说法。这些地方吃辣椒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东南省份的饮食就少了辣味。究其原因,应当是鱼米之乡,食物供应较为充裕,并无以辣、油等物下饭的必要。江浙、闽南地区的食物向来不使用辣椒,真要提味,顶多是葱姜两味。千字文中的“果珍李萘、菜重芥姜”,正是江南实情。
抽文
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