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之大众传媒均衡发展路径探讨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二是要增加农业增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农民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无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非常重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知识和信息分布不均衡,应强化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城乡均衡发展促成知识和信息的城乡均衡分布,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人力资本;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知识和信息分布;大众传媒;城乡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1004106
  
  Discussion on Masses Media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Path of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nking on Urban and Rural Dual Allocation of Clas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Based on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
  LIAO Yu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Abstract: The practice in the reform for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quires us to continuously mak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expanding. The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predicts the direction for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is to narrow th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ga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n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firstly, rural surplus labors should be transferred, the dual economic theory of Lewis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on this, and secondly, value-added of agriculture should be increased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is field, the thoughts of Schultz on restructur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by investment in peasants based on human capital theory provide feasibility path for us. Peasants obtain sufficient knowledg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or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and is the key to raising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Currently, more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not even, so China should consolidate education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spreading function of masses media and use the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masses medi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reach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 as to realiz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 words: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 theory; dual economy; human capital;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rural labor transfer;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asses medi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一、引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却存在巨大差距,“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中的现代产业和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同时并存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改革开放消除城乡发展中的二元体制障碍,逐步缩小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使城市和农村共同现代化。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是先试点改革再在全国推广的。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和成都市的统筹城乡改革具有试验性、试点性和开拓性,需要有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廖宇翃:统筹城乡发展之大众传媒均衡发展路径探讨
  在设立“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前,国内外就有许多学者对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过研究,并做出了很多理论上的贡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以后,又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成果和各种政策方案。尽管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理论和政策主张,但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如何消除城乡发展中的二元体制障碍?如何缩小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解决这些问题还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被实践验证过的完全成熟、科学的理论,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和拓展。
  本文将在对我国当前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以及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改造传统农业”思想等经典理论的回顾,探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路径,并结合我国知识和信息城乡二元分布的现实,探讨大众传媒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二、我国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关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文献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就其内容来说,除了对城乡差距的原因、现状及其影响进行描述和分析外,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国内众多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转移区域和转移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蔡昉和都阳(2003)在《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书中,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力的流动,并通过经验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户籍歧视是劳动力流动的障碍,通过改革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途径。周振华(2002)在《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一文中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依靠农业收益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边际可能性趋于零。而通过非农收益来改善其收入水平的潜力也不大。唯一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城市化的大规模转移,改变农民的身份,进入城市非农化部门。因此,加大城市化力度(其中有可能包括土地制度调整),打破人口流动壁垒,实行大规模的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是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2010)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扶贫需要新思维》一文,提出了以下观点:“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恐怕今后会逐渐转移到城市。一些制度调整到位以后,农业会变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农村会变为专业农民的居住区域,农民则变为‘城外市民’,失业人口将居住在城市,或者归城市系统来管辖。实现这个目标固然要用很长时间,但趋势不会改变。”
  二是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主要归结为城乡二元体制,主张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体制等各项制度进行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李津逵(2008)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建设有产者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表面看来,二元结构不公平体现在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身份隔离上,但实际上二元结构对于农民最大的不公,体现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生交换的环节上;在该环节中,由国家单方面定价,剥夺了农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平等交换的权利。这种由国家垄断全部基础性资源配置权利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妨称之为“国家工业化”和“国家城市化”。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让农民通过土地获得财产性收入。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2008年9月3日的《人民政协报》撰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主要是农村产权制度、宅基地管理制度、金融服务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2010)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和误区》一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在政策部署上应当把握好的三大问题:一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二是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三是农民的土地权益维护问题;误区主要在农民的土地问题上:片面强调土地的规模经营,片面强调以土地换社保,片面强调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此外,青岛社会科学院赵明辉(2008)在《论实现城乡统筹中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一文中提出要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重庆社会科学院许玉明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中,改革的关键是户籍制度改革;等等。
  三是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途径。林凌(2008)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一文中认为:城乡发展失衡是我国经济社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日益增大;城乡失衡是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加深引起,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但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农”倾斜,还要靠工农、城乡间的直接互动,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戴宾也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构建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与融合。洪名勇(2009)认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技农村”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有国际经验可供借鉴。
  四是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迟福林(2008)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文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农村潜在的基本公共需求开始变成全面的现实要求。适应这个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现实多方面的情况表明,基本公共服务是缩小城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五是从“农民的转型”角度探求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李成贵(2008)在《统筹城乡工作要有历史观和大局观》一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就是要重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就是要对农民赋权、平权和维权,让农民分享收入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分享共同的未来、利益和尊严,就是追求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利;要“资本下乡,农民进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柯高峯(2008)在《农民转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理论视角》一文中提出:现代化的含义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农民转型”的内容非常丰富,除农民生产转型外,还包括农民就业、生活、消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型,农民转型理论与农民分化、分层、农民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等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文献众多,涉及面也很广,但系统性不够,仍然存在一些盲点。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理论以及相关理论,仍然可以从其深邃的经济思想中吸取营养、得到启发,进而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统筹城乡发展实践。
  三、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理论及其启示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启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城乡关系有较系统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他们进一步认为,在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改变以后,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途径是“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失”。
  概括来讲,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城市是由劳动分工的发展产生的;(2)城乡关系从产生到城乡差别消灭将会经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和城乡结合四个阶段;(3)消灭城乡差别的基本途径是将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深刻地指出城乡差别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其根源在于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消除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基本路径。这也为我们当前的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认为,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两者的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农业从业人数,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加农业增加值,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减少农业从业人数,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就业人数与农村规模经济相适应。关于后者的研究,最著名的经典理论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及其启示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1964)的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其二元经济模型有三个特征:(1)在城市和乡村中,包括“现代的”和“传统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以发展;(2)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资;(3)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对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超过其劳动力需求,发展之初非熟练劳动者是充裕的。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以无限的供给弹性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
  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存在两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在国民收入中,利润所占份额将会增加;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资本的供应赶上劳动力的供给时,各种生产要素都会短缺,这时,劳动力的供给不再是无限的,工资不再保持不变。当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变化时,就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在论述城市和乡村的就业时认为,城市中大量的临时性失业和农村中的隐蔽性失业同时并存,涌向城市的人口浪潮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二是乡村学校教育的加速发展;三是发展和福利开支不成比例地集中于城市,使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不仅揭示了城市和农村中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二元特征,还研究了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原因,因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之一。无论是重庆,还是整个中国,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处于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都表现出显著的刘易斯所描述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因此,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我国的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然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核心是“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对怎样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发展中国国家农业问题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而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独树一帜,为我们探索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与“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及其启示
  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增长看成为一个生产函数,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却大于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耗费速度。在解释国民财富和资源耗费问题时,舒尔茨认为投入与产出之间增长速度之差,一部分是由于规模经济收益,另一部分是由于人力资本
  舒尔茨给人力资本的定义是: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是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等方面价值的总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途径,教育不仅能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它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原因。
  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使单位劳动、土地和资本产生更多的效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基础受到巨大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恢复需要很长时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舒尔茨经过研究后认为,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力资本充足。战争虽然使这两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受到破坏,却并没有破坏其人力资本基础。由于德国和日本通过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因而便有了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力基础。
  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舒尔茨(1964)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正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通过向农民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增加其人力资本来改造传统农业的观点。
  舒尔茨虽然没有直接研究城乡关系,但他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改造传统农业”思想,无疑对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实际上,城乡之间教育和医疗保健的差距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实现城乡教育和医疗保健的均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已成为共识。然而“向农民投资”仅是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吗?
  舒尔茨(1964)149150将“向农民投资的类别”归为5类:(1)对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如农民学校、社区计划、农业推广站、短期培训班、技术示范等,也包括出版物、广播、电视等媒体;(2)在职培训及学徒制;(3)基础教育(正式建立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4)保健设施和服务;(5)工作转移成本。但他主要是针对教育进行研究,其他方面未做深入探讨。
  “向农民投资”的目的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拥有更多的信息,那么,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标,都值得我们“投资”。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大众传媒”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知识和信息在我国城乡分布不均的现实,提出“通过大众传媒的城乡均衡发展促成知识和信息的城乡均衡分布,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有关研究的展开与深化。
  五、知识和信息的城乡二元分布与大众传媒的均衡发展
  无论是中国的城乡关系,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都存在这样一种现实:城市的收入较高,农村的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存在巨大的差距;城市存在现代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村存在传统的农业,城市的现代产业和农村的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城市集中了较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资源,农村的资源则较少,城乡之间存在着发展条件的巨大差距。
  正是由于城乡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距,才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可以把城乡收入差距看成是结果,把城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看成是原因。再进一步分析,我认为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是结果,城乡发展条件差距是原因。发展条件包括人的素质和物质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物质生产资料不过是知识和劳动的物化形式,可以说城市的生产资料中凝聚的知识和信息较多,农村的物质生产资料中凝聚的知识和信息较少。而从人的素质看,城市劳动者掌握着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农村劳动者占有极少的知识和信息。因此,知识和信息在城乡中的“二元分布”也是一种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再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来看,一方面,提高农业增加值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水利、机耕、良种等物质条件;二是使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和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如何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言,也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城市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拥有足够的进入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知识技能和信息。所以,农民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无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非常重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对于劳动者,特别是对于农村劳动者来说,如何获得知识和信息呢?本文认为:城市劳动者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是国民教育,获得信息的主渠道是大众媒介;而农村劳动者,除少数人有系统接受国民教育的机会,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是大众媒介。
  大众传媒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网络学校;(2)知识传播功能,如各种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传播;(3)信息功能,如就业信息、各种生产要素的供需和价格信息、收益信息、政策信息等;(4)公共通知和公共交流功能;(5)娱乐功能;(6)维权功能;(7)监督功能;(8)引导功能。上述所有功能都包含对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即使是娱乐功能,也会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并不是完全免费的,它区分成公益性大众传媒和经营性大众传媒两类。无论是公益性大众传媒还是经营性大众传媒,在我国的城乡分布都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的媒介分布便成为知识和信息在城乡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识和信息是可以流动的,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和制度创新使大众传媒在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使城乡劳动者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机会逐渐协调和均等,从而共同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进而缩小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城乡发展条件差距。当然,大众传媒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但它是缩小城乡知识和信息分布差距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条需要我们重视和积极开拓的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阿瑟•刘易斯.1954.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M]∥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46.
  蔡昉,都阳.2003.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迟福林.2008.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M]//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强农、惠农—新阶段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党国英.2010.扶贫需要新思维[J].中国新闻周刊(30):83.
  韩俊.2010.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和误区[J].中国发展观察(3):911.
  洪名勇.2009.城乡统筹与协调: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与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3):6469.
  柯高峯.2008.农民转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理论视角[C]//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国城乡统筹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成都.
  李成贵.2008.统筹城乡工作要有历史观和大局观[C]//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国城乡统筹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成都.
  李津逵.2008.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建设有产者的社会主义[C]//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国城乡统筹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成都.
  林凌.2008.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C]//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国城乡统筹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成都.
  马克思,恩格斯.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57、490.
  西奥多•W•舒尔茨.1961.向人力资本投资[M]//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西奥多•W•舒尔茨.1964.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赵明辉.2008.论实现城乡统筹中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C]//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国城乡统筹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成都.
  周振华.2002.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J].改革(4):1217.
  (责任编校:夏冬)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
期刊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
期刊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受FDI流入特点和东道国自身状况的影响,因而会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实证分析表明:1999—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挤入效应,其中,1999—2004年影响并不显著,而在2005—2010年表现出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域,“经济圈”地区和西南地区有挤入效应,而“非经济圈”地区和西北地区表现出中性效应。西部地区应该继续
期刊
摘要: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框架下,建立交易者结构为“知情交易者、理性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的股票市场均衡价格博弈模型,研究精练贝叶斯均衡下知情交易者的分离、混同定价策略。分析表明:当收到利好信息时,知情交易者偏好分离均衡,将完全揭示信息;而收到利空信息时,知情交易者偏好混同均衡,将隐藏部分信息。这为“个股收益正偏”现象及“酌情揭示”假说的理论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精练贝叶斯均衡;分离均
期刊
摘 要:农业支持政策在发达国家有着很长的历史,而且和工业支持政策保持基本相同的变动规律,属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手段。“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国城乡统筹战略选择下的特有经济范畴,其实质是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的土地产出贡献率基本上达到了目前技术允许的极限,单纯依靠进一步发展农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是一条有效途径;现代农业补贴政策的大部分功能在于保障粮食安全,并且
期刊
摘 要: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驱动和“民众诉求”推动两种。温州“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其典型特点是政府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题,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温州征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
期刊
摘 要: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
期刊
摘 要: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应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加权处理;从决策单元、子集和总集的层面对索洛增长核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进行加权处理(权重即地区总产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产出的比重
期刊
摘要:农村公路的修建及建成初期,对农村发展具有吸附效应和投弹效应。农村公路的建成,使沿线地带具有了一定比较优势,促使本地和外地资源、要素向公路沿线和交汇点聚集,改变生产、生活布局,进而整合、诱发、创造需求,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成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结构升级。  关键词:农村公路;吸附效应;投弹效应;潜在需求;交通运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