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刍议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文学作品具体可感、生动形象、感染力极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感受、经验、创造,是审美心理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从相对意义上讲,感受层主要是摄取形式美,经验层和创造层则着重吸收、鉴别和改造内容美。要让学生对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形神兼备的审美对象产生美感,就必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审美创造诸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一、拥有敏锐的慧眼
  
  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第一个前提是“人的感觉是美感的源泉”,第二个前提是“客观世界是人的感受的源泉”。人的感官是美的世界向美感过渡的“窗口”,人的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叫作审美感受性。这正是美感赖以萌生发展的生理、心理基础。审美者的感官没有敏锐的感受性,就不能把包孕丰富的形式美极其迅速地输入大脑。要获得完善的美感,必须具有完善的审美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惟其“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觅求美、捕捉美。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练就一双特别敏锐的慧眼呢?
  
  1.审美感受能力是在平时的耳濡目染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文课以其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提供了舞台,且不说那文质兼美的课文,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课本中那些精美的画幅、插图就能给学生许多美的教育。可以说,每讲一篇课文,每教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2.介绍一些形式美的知识,更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谈到文字可以介绍其造型结构之美,如:一(横),如勒马用缰;√(提),如策马用鞭; 、(顿),如高峰坠石;ノ(撇),如竹篦掠发;〡(坚)如万岁枯藤; 乀 (捺),如崩浪奔雷; 乚(斜钩),如百钧弩发; ㄅ (折钩),如劲弩筋节。谈到诗歌,可介绍其音韵节奏之美,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全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最有意思的是每行四个节拍,或长或短,错落有致:“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杨家岭的/红旗呵/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既有疾徐相替之美,又有刚柔交织之妙。
  
  3.语文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感,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感受美。《社戏》中江南水乡夜景的描写,让学生知道了要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去感受生活的美。苏轼小时候的一段趣事,启发了学生懂得粗心马虎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是无法写出佳句妙语的,只有“看得出了神”的静观默察,才能写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样美妙的诗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夏秋景色的描写既有花草树木又有飞禽走兽,且写得声情并茂,色彩鲜艳,动静相宜,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更教会了学生观察必须是跳跃式、立体的、全方位的,且只有经过融会贯通,才不致于散乱、杂芜、支离破碎。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
  
  如果说,感受性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那么,经验性则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内容美的反映能力,它们着重吸收、鉴别内容美。当审美对象经过感官进入大脑,刺激审美者特定的内在经验,外因和内因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性、一致性时,美感就产生出来了。由此可见,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审美者进入美感共鸣状态的内在根据。“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惟其有“灵犀”才能在一刹那间沟通情感交流的渠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迅疾的直觉和舒缓的联想中更多更好地得到美的享受呢?
  1.尽可能地完善学生的信息宝库。信息从哪里来?接触生活、扩大阅读是获取感受材料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引导学生用理智的思考来克服经验的局限性,避免感受的表面化。必须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端正他们的思想立场,纯净他们的情感趣味,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准,以协调完善学生的经验层次,使联想由浅薄向深广方面发展。
  3.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美感共鸣。利用课文与经验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接近引发联想。如教学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让学生先讲述他所了解的抗美援朝英雄的故事:奋不顾身堵住敌人碉堡枪眼的黄继光;为了不使部队暴露宁可被烈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为了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献身的罗盛教……联想到了这些,学生就可以充分体会到课文中所表现的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之美。
  利用课文与经验之间性质上的相似引发联想,如《内蒙访古》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多么宁静的原野!作者极力描写今天这原野的宁静,是为了反衬历史上民族关系紧张时期这一地区的不安宁,从而表达对民族团结的珍视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深入体会“拖”、“安闲地躺”、“沐”等关键性字句的内涵,然后让他们从我所出示的几幅图片中挑出与他的理解最相近的一幅来,结果,有许多同学并没有选择那些表现山川等自然风光的图片,却选择了黄河母亲怀抱婴儿的侧卧雕像图。我请一个同学解释其中的原因,他说这二者外形并不相似,一是自然风光,一是人物雕塑,但他们的内在神韵是极为一致的,都是那么地宁静安详。多么精彩的回答!他联想的意象非常准确地展示了审美对象的本质,显示出作为欣赏者的这位同学高度的审美经验力。
  利用课文与经验之间具有相反的特点引发联想。如欣赏王维的送别诗名篇《渭城曲》,大多的同学不能理解古人送别时何以如此感伤,我就让他们设想假如你现在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非常思念亲朋故友时,你怎么办?有学生说写封信直接发Email倾诉思念之情,也有人说打个电话直接与对方交谈,更有人说干脆坐飞机回来看看。进一步启发他们,古时候通讯、交通不便,一封信常常要辗转数月乃至经年才能送达,更不要说打电话坐飞机了,所以古人才会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叹,通过对比学生就充分领会到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蕴含的意义。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经验基础上萌发的直觉和联想一般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要突破经验的局限,想象出带有新特点的形神兼备的意象,要使审美在新意象的想象过程中朝着更加完善的趋向进行,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审美创造的能力。在整个审美心理结构中,创造是最重要的层次,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四个区域:感觉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然而,人们至今尚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大脑的想象区。如何发挥人脑想象的潜在能力呢?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想象的过程,就是将原有的感性形象进行重新组合,以构成新形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挖掘和体验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意象。
  根据独创性程度的高低,可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一,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脑海中总会出现所描述的人物或情境。这种想象有时极为丰富,但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文字的描述,这种想象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蕴含于文章中的深层意义。《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文章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传神的对话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特别是原小说中对水生嫂的外貌未作一字描述,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那么,水生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在指导学生欣赏这篇小说时,我采用了以下三步法:先让学生“顺藤摸瓜”,即“顺”外在形象特征之“藤”,去“摸”其内在性格情思之“瓜”。学生通过眼前的有限形象,捕捉和领会到许多更深远的东西,初步获得了美感享受。然后让学生“按图索骥”,即“按”体验到的水生嫂的内在情思之“图”,“索”经验“仓库”里积累的有关材料之“骥”,找到我们周围生活中与水生嫂相近的形象,有的学生联想到她的邻居,有的联想到她的亲戚,不少同学想到了电影演员王馥荔创造的一些影视形象等等。最后让学生“推陈出新”,即“推”经验性联系之“陈”,“出”创造性意象之“新”。融会创造出与水生嫂的个性相契合但又带有自己独创性的新形象,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在学生笔下一个个神采各异的“水生嫂”跃然纸上,向我们走来。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想象不以现成的语言描述为依据,而是在已感知各种材料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读完《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为这篇课文写一个续篇,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之后,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异想天开”,有的写皇帝滥杀无辜,激怒了百姓,老百姓起来造反,推翻了皇帝的统治;有的写皇帝又羞又怒竟病倒了,一命呜呼;有的写皇帝被孩子的真诚感动了,改过自新,不再爱穿新装,专心治理朝政,从此国泰民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努力使我们的感受更敏锐,经验更充盈,创造力更丰富。
  
  (朱亚平江苏省扬州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转换器和光纤延迟线的全光分组交换结构,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报道相比,该结构提供了更灵活的冲突解决措施.为了获得与在交换系统输入级分别为每个
本文用积分方程和矩量法分析具有任意线、面、体组成的理想导体目标的电磁散射和辐射特性.其中统一采用RWG基函数对线、面、体导体上的电流进行展开;对于任意的线-面,面-面连
本文实现了一个采用三位三阶Δ∑调制器的高频谱纯度集成小数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采用了模拟调谐和数字调谐组合技术来提高相位噪声性能,优化的电源组合可以避免各个模块
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偏移相位量化方法,它是在传统相位量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相位偏移而得到.通过傅立叶分析,得到了其谐波寄生信号性能计算公式,结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基础教育课课堂应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发展方向迈进,这些年来在改革实验区有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有许多新的、好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改进利用。笔者无
本文应用光子晶体光纤(PCF)的本地正交函数模型和Maxwell方程的比例性质分析了PCF有效模场面积,给出了三角格子与四方格子PCF的数值结果,得到了归一化有效面积与归一化波长及
本文利用二维循环统计量方法对乘性噪声之间相关、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之间也相关这种复杂噪声背景下的谐波恢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二维噪声互可混的概念,用它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