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子——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物实在太多了。我们勤俭而诚恳,友善而勇敢……这是叫亿万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传统美德。
  “勤”,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闻名于世的。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
  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的爱国志士。
  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個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而现今的社会是什么样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际关系,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都可在报纸上读到,在新闻报导中儿女一朝飞黄腾达后,便对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风餐露宿的事已屡见不鲜;人们的浮夸作风,自以为是、吊儿郎当的处世态度随处可见……
  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其他文献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舍己为人、公而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寓德于美,实现德育的内化,主要依靠情感的熏陶,而不只是靠理性的说教。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把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和审美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从传统德育的“他律”转变成自我完成的“自律”。这种“自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是终生享用的。通过审美教育,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重视审美教育,借以唤起学生审美的情感和创造美的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
期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杨中学是地处桃浦地区的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具有“导入人口集中、弱势群体集聚、城郊结合集弱”三个显著特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更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既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工程”;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道德风景线”。在“尊重教育”的学校文化的浸润下,我们以“传统美德教育”为基本点、核心点、生长点,架构行为规范教育的网络,引导
期刊
鲁迅言: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所以,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当也必须具备的美德。  但人人都说能孝顺父母,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古代汉文帝公务繁忙,也特别抽出时间,陪伴在母亲左右,听母亲的教导,听母亲的唠叨。在汉文帝心中,始终把孝敬母亲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亲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他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快乐。后来汉文帝母亲病倒,他不宽衣解带,侍奉了母亲整整三年,为母亲亲尝汤药,被列为二十四孝之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为了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提升现代公民素养相结合,将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与提高师生文化品位相结合,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我校响应教育局号召,积极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滋养,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重视教育内涵发展的理性探索  
期刊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何挖掘教科书感恩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此,把本人多年的教学体验略谈如下:  一、弄清——知恩  感恩教育必须先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弄明白文章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好怎么样的文章表现怎样的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的质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告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等等。如何让经典浸润孩子的童年?怎样在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艺术?我尝试通过美术课上的国画教学,让孩子们体验笔墨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它艺术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我认为小学生特别适合画国画,因为怎么画都不会难看,国画讲究的是笔墨
期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989年,央视的春晚上,歌手韦唯一曲《感恩的心》催人泪下,传唱至今。这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告诉我们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而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感恩:感恩生命,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而我深知最需要感恩的人便是我的亲人和那些特别需要关心的孤寡老人。  我是玉华中学大队文艺委员。除了出色地组织学校各类少先队活
期刊
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等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承接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基本人格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解作用。如何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发扬光大。做为一名品德教师下面谈谈我校的安排以及我的的几点做法:”  一、诵读文化经典,增强美
期刊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我们还有精神财富: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能成大业者,先从小节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以其儒雅风度征服了整个世界。他还在读中学时,每天早上起床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