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宁静的喜洲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走进喜洲,除了领略到大理天地人的精气之外,还会油然产生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宁静似乎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呼啸,岁月风雨的洗礼,显得异常自然、沉稳。
  喜洲是大理的一座古镇,离大理古城不远,只有半小时多车程。被称做“街子”的那条南北向老街古香古色,逼仄而幽长,有些深邃。虽然老街的现代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开店老板们的口音也换成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南腔北调,但毕竟只是一条街,喜洲的总体依然是静谧的。
  在背街背巷,耳畔有居家小院传来鸟的啁啾、沟泉的轻唱,偶过巷子马蹄的嘚嘚和远处飘来的一两声牛哞……而这一切都是从伴随了多少代人的庭院、街巷中产生的。那些叫三坊一照壁或不是三坊一照壁的庭院有的已经很陈旧,有的翻了新,但整体仍有的苍桑感在一砖一石间浓凝着。
  喜洲很古老。据说从隋朝开始,喜洲就有名气了。因为隋文帝派一个史姓的将军到此镇守,因此喜洲又称做“史赕”。皮罗阁一统六诏之后,背靠苍山、环抱洱海、脚踏黑油油肥沃土地的喜洲自然被统治者纳入了视线,所以,此地成了南诏王公贵族饕餮狂嚼、公主仕女们踏青寻欢的陪都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想像,由贵族群体煸动起来的极富张力的挥霍与消费是何等了得,让喜洲在不长的时间就“城郭邑居,棋布山底”了。大致是规模成了大气候的缘故,古镇地名又改而称做“大厘城”。
  照理说,南诏王朝坍塌之后,“近墨者黑”的喜洲应该因遭“腐蚀”而萎靡了。结果却不然,在改朝换代后的大理国、喜洲不仅风光依旧,而且地位愈发地尊贵了。究其原因:斯地孕育出大理国的一代君主,因其而起的一批桑梓英杰也逐渐走进了权力中心,因此,喜洲也顺理成章成为大理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风水宝地了。可以这样说,在风驰电掣般逝去的时光中,喜洲着实热闹过一阵。
  但是,貌似无序的历史到了它独特的临界点,就要表现自身规律的,这种规律就连集大理精华于一身的灵秀之地——喜洲也躲不过。在忽必烈金戈铁马扣问云岭之后,喜州寂静了。
  寂静走向冷落就变成一种落寞。
  往昔如梦如幻、像海市蜃楼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留下的断编残简在残垣断壁中高贵地闪烁,那古逸隽美永恒的头颅还在独立地昂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看来,只有文化最忠诚不过。于是,落寞得不足千户的喜洲,从周易、老庄、阴阳五行转而研读儒家文化。这回,寂寞状态中的古镇端正了态度,喜洲真宁静了。
  且不说御笔钦点还是殿试几何?仅中国科举最盛的明清两朝中,古镇进士、举人有名有姓的竟有百人多,喜洲因此躁动、兴奋、踌躇不已。这种踌躇与坚持生活的宁静并不冲突,因为生活需要尊严、需要品位、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当然,更多的读书人等来的结果还是落第。这不是读书人生命祈向的个人悲剧,因为封建时代选拔入仕人才的方法、无论其形式如何繁芜,八股文内容做得如何精细,都掩饰不住腐败堕落文化气息的散落,所以,酿就这样的文化社会悲剧应该是早已注定的。不过,落第的喜洲人很务实,并没有中国知识分子仰天长叹、遁世隐时的怪癖;他们驱散了内心的慵懒和失落,决然走向茶马古道的深处,专心念起了中国士子们所不屑的生意经……直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完整存留的古宅、古建筑还一色地屹立在古镇,这些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群便是当年落第的儒商们发迹之后回乡所做的“考卷”。
  喜洲的尚学之风自然也牵连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因果,这种关系不论时空跨度孰长孰短,到了该链接的时候就自然链接了。果不其然,将至二十世纪中叶、喜洲发大财了,只不过喜悦的成色中增添了许多悲壮。如同苍山留住了晚霞、洱海留住了风帆,古镇把南迁的华中大学留住了。当这群不愿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摁趴下跪的民族精英、在始建于南诏的大慈寺安顿下来之后,白族的多元文化和当时中华最先进的文化有了更紧密地结合。这以后,古镇上的大学者、大教授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大名人——喜洲人举手投足稍不留神就能触摸到一个。
  喜洲是陶醉了,但没有满足于面子上的自豪。当它提供好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宁静的办学环境后,又不失时机地把学者、教授甚至大学生们请进了自家的五台中学。古镇不想在蜗居西南的半封闭自我中坚守,它从《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旋律和抗日前线血与火中飞扬的生命里体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古镇人的生命价值取向也因此朝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利益的高度迅速攀爬了。此后,五台峰麓、海心亭间,土生土长的喜洲人开阔通达走出去很多,他们中的许多成为革命者、成为民族英雄,有许多也成为学者、名人了。
  坚守文化是对往事荣耀的挣脱,而有的往事却是挣不脱的。它们像沃土需要的肥料,经过不断积贮、发酵,把生于乡土、民族间的文化之树滋养得常绿常青、枝繁叶茂。
  到了“绕三灵”节日来临的时候,软风吹绿了一湖春水,杜鹃闹红了半个苍山,但此时喜洲对风景的感受意义已经不大,它专注在“绕三灵”中弥合岁月的裂缝,温习远古涌动的激越,在追忆往昔中吟唱生活。也正是此时的喜洲,真正成为整个大理民间文化追忆的焦点,那古老的圣元寺成就了大理“绕三灵”的一次大聚合。
  “绕三灵”形式千年不变,只是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夸张、不断抽象化,在时光中改变着。你瞧,引导队伍的树枝被虚化了,似乎远古的石、陶、青铜器的纹理虚化成了简明的线条。枝上掛的葫芦也虚化了,它被音乐旋律恣肆推搡成顺向、逆向或不成方向,故意地不象太极八卦了。祈雨舞蹈的舞步也少了对称,少了许多原始的阳刚,多了几分阴柔的意向,节拍也自由多了。一切成份都在渲染愉快,整个喜洲被愉快主宰着。四天的“绕三灵”人们用民族母语毫不掩饰地谈情说爱、幽默逗乐;如今的人们在内容里又增加些对日子富足的炫耀,而对原始宗教、神、佛顶礼膜拜的初衷却是淡忘了许多。
  如果祭神、神话故事是文化之源,那么千百年白族“绕三灵”就是用口头的方式一直在表达着,就像是用虹吸的方法把古和今联系在一起。方式虽然与众不同,但人类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相通的,因为人类都向往美好和谐的社会。
  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强调自然的和谐安宁,反对人为的过多雕琢。喜洲的宁静是自然的,有“天地有大美”的祥和,因此,古镇大可以为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宁静骄傲。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抓机遇创新求发展的同时,千万不可破坏了这份宁静!因为在这种祥和、宁静的地方伫立,心灵如同从喧嚣、浮躁的状态下得到救赎;人,会甘心情愿地在这里抛下净化灵魂的锚绳。
其他文献
一    村子脚的磨房,始终在记忆中时隐时现。  村子通电之前,磨面靠的就是水磨。故乡山高箐深,水资源异常丰富,差不多每个寨子都有一到二座磨房,甚至有些冒尖儿的人家自己就拥有一座磨房。这些磨房在河谷里零散地藏着。十冬腊月粮食晒干了,磨房就忙了起来。整个河谷滚着闷雷似的声音,那是村里的人在轮流着磨刚晒干的玉麦、小麦、豆子。  我们社里就只有一座磨房。这座磨房大约有百十年的历史了。爹说,连爷爷都不知道
期刊
七十六年的风雨兼程    “洱水西源第一流,川名沃野稻先秋”。洱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风淳厚、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地方。30万各族人民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十个乡镇星星点点散落在这阡陌交通、汊港交错、河流如织、湖泊众多的洱海源头。洱源美丽迷人,像一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
期刊
三    世纪初某个多雨的秋季,我站在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用含义复杂的目光,回望千里彝山深处,五十年前古寨暮色苍茫的那个夏日黄昏,我看到灾难的阴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乌鸦,正缓缓向古寨上空逼近。  苍老的毕摩纳洛嘎苦拄着拐杖,矗立在落日黄昏里,像一只衰老的山羊,用阴沉的目光凝视着暮色苍茫中的古寨,他的目光心事重重,充满了忧虑,他还听到灾难破空的萧萧嘶鸣声从远方断断续续传来。但老毕摩纳洛嘎苦无法判定灾难
期刊
我曾经并不喜欢玫瑰,觉得玫瑰媚俗,还多少有些矫情。在每年的某些特别的日子里,也会收到一些玫瑰,寓满关爱和祝福。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真情与玫瑰无关。  刚从外国语学院到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时,常常听到教留学生的老师们抱怨他们的学生如何不遵守纪律,如何难以进行教学。早上八点上课,每天都是老师一个人在教室里等学生,到八点半左右才陆续有人来,并且毫无愧意,似乎他们从来不知道学校是一个有规则的地方。由于语言的障
期刊
我叫杨清峰,这个名字是爷爷取的,小的时候我问爷爷“清峰”的意思,他很耐心地解释,可我还是云里雾里。我不怎么喜欢这个名字,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叫杨清峰?而不是别的名字?”我的爷爷不但会读还会写汉语的繁体,他说要想真正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就要学习汉语,因为我的名字来自于汉语。现在我很遗憾爷爷在世的时候没有跟他好好学习汉语。随着一天天长大,我想知道爷爷取名的用意,想了解汉语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在越
期刊
题记:如果说喜洲是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者,那么,镜庐则是喜洲聪明的三儿子。在喜洲,我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被大理的风吹着,托着,飘荡着,满怀的阳光,使我的心里溢满了一种温暖。在喜洲弯弯曲曲的巷道里,我的想象如同一片辽阔的森林,被大理的微风吹着,仿佛那洱海里鱼鳞一样的波涛,层出不穷。喜洲的巷道,在它的曲折里,把我送到了镜庐的门前,惊喜,书页一样翻开了,那泛黄的纸张,敞开了一个院落的魂。    1、水缸里的大
期刊
和熙的阳光中,小镇开始躁动不安了。  孩子们的书声从校园的上空升起,  来自桥头村方向早发的客车的鸣号声  传入每一扇刚刚开启的窗棂,  卖菜,卖早点,卖烧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是沉寂了一夜的小镇,  在晨光中,伴着人们的苏醒复又沸腾起来。  农人们扛着犁耙,赶着健壮的耕牛,  穿过街道,走向田野,他们  腰间的酒壶散发着阵阵醉人的香味。   小贩们似乎又忙碌了起来,他们  没有忘记这是乡下
期刊
大理国时期,文学创作较之南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保存下来的资料更加丰富。大理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大理国多次向宋索求经籍,并于边市大量购买汉文书籍,用汉字抄写了大批佛经,均说明大理国人运用汉字相当熟练。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侬智高兵败逃入大理国,其部属大多投靠大理,其中就有广州进士黄玮,以擅长文学而得到了大理国的重用。宋崇宁二年(公元1
期刊
曾读过辛弃疾“点火樱桃”之美句,常神往那种意境。岁末来到大理,突然有了那份体验。  樱花开了,冬天的樱花。  腊月的大理点着了火,像雪山下的一个火盆,热力四射。古城引来了避寒的天边客。  谁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这樱花开始开得这么惹眼,也许是那古老的青石板铺下第一块的时候,先祖们就下了种。也许苍山洱海混沌初开时,花仙子便撒了籽 。也许第一道石墙砌下时,樱花树便亭亭玉立在墙边,和古城相生相伴。  翻遍名
期刊
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上记载着一条洪荒年代就有的黑水河。在黑水河上段泾流过的区间,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的弹丸小镇,她就是地处滇西北大山深处的剑川县沙溪古镇。沙溪盆地四周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色的青砖、灰瓦、白墙营造的白族村舍,又众星捧月似地拱卫着跨越了两千多年时间的古道上的寺登街。寺登街这个跨越二千多年时间、连结西藏和东南亚近万里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下的古集市,因了四千年白族文化历史的见证,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