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走进喜洲,除了领略到大理天地人的精气之外,还会油然产生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宁静似乎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呼啸,岁月风雨的洗礼,显得异常自然、沉稳。
喜洲是大理的一座古镇,离大理古城不远,只有半小时多车程。被称做“街子”的那条南北向老街古香古色,逼仄而幽长,有些深邃。虽然老街的现代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开店老板们的口音也换成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南腔北调,但毕竟只是一条街,喜洲的总体依然是静谧的。
在背街背巷,耳畔有居家小院传来鸟的啁啾、沟泉的轻唱,偶过巷子马蹄的嘚嘚和远处飘来的一两声牛哞……而这一切都是从伴随了多少代人的庭院、街巷中产生的。那些叫三坊一照壁或不是三坊一照壁的庭院有的已经很陈旧,有的翻了新,但整体仍有的苍桑感在一砖一石间浓凝着。
喜洲很古老。据说从隋朝开始,喜洲就有名气了。因为隋文帝派一个史姓的将军到此镇守,因此喜洲又称做“史赕”。皮罗阁一统六诏之后,背靠苍山、环抱洱海、脚踏黑油油肥沃土地的喜洲自然被统治者纳入了视线,所以,此地成了南诏王公贵族饕餮狂嚼、公主仕女们踏青寻欢的陪都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想像,由贵族群体煸动起来的极富张力的挥霍与消费是何等了得,让喜洲在不长的时间就“城郭邑居,棋布山底”了。大致是规模成了大气候的缘故,古镇地名又改而称做“大厘城”。
照理说,南诏王朝坍塌之后,“近墨者黑”的喜洲应该因遭“腐蚀”而萎靡了。结果却不然,在改朝换代后的大理国、喜洲不仅风光依旧,而且地位愈发地尊贵了。究其原因:斯地孕育出大理国的一代君主,因其而起的一批桑梓英杰也逐渐走进了权力中心,因此,喜洲也顺理成章成为大理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风水宝地了。可以这样说,在风驰电掣般逝去的时光中,喜洲着实热闹过一阵。
但是,貌似无序的历史到了它独特的临界点,就要表现自身规律的,这种规律就连集大理精华于一身的灵秀之地——喜洲也躲不过。在忽必烈金戈铁马扣问云岭之后,喜州寂静了。
寂静走向冷落就变成一种落寞。
往昔如梦如幻、像海市蜃楼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留下的断编残简在残垣断壁中高贵地闪烁,那古逸隽美永恒的头颅还在独立地昂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看来,只有文化最忠诚不过。于是,落寞得不足千户的喜洲,从周易、老庄、阴阳五行转而研读儒家文化。这回,寂寞状态中的古镇端正了态度,喜洲真宁静了。
且不说御笔钦点还是殿试几何?仅中国科举最盛的明清两朝中,古镇进士、举人有名有姓的竟有百人多,喜洲因此躁动、兴奋、踌躇不已。这种踌躇与坚持生活的宁静并不冲突,因为生活需要尊严、需要品位、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当然,更多的读书人等来的结果还是落第。这不是读书人生命祈向的个人悲剧,因为封建时代选拔入仕人才的方法、无论其形式如何繁芜,八股文内容做得如何精细,都掩饰不住腐败堕落文化气息的散落,所以,酿就这样的文化社会悲剧应该是早已注定的。不过,落第的喜洲人很务实,并没有中国知识分子仰天长叹、遁世隐时的怪癖;他们驱散了内心的慵懒和失落,决然走向茶马古道的深处,专心念起了中国士子们所不屑的生意经……直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完整存留的古宅、古建筑还一色地屹立在古镇,这些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群便是当年落第的儒商们发迹之后回乡所做的“考卷”。
喜洲的尚学之风自然也牵连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因果,这种关系不论时空跨度孰长孰短,到了该链接的时候就自然链接了。果不其然,将至二十世纪中叶、喜洲发大财了,只不过喜悦的成色中增添了许多悲壮。如同苍山留住了晚霞、洱海留住了风帆,古镇把南迁的华中大学留住了。当这群不愿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摁趴下跪的民族精英、在始建于南诏的大慈寺安顿下来之后,白族的多元文化和当时中华最先进的文化有了更紧密地结合。这以后,古镇上的大学者、大教授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大名人——喜洲人举手投足稍不留神就能触摸到一个。
喜洲是陶醉了,但没有满足于面子上的自豪。当它提供好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宁静的办学环境后,又不失时机地把学者、教授甚至大学生们请进了自家的五台中学。古镇不想在蜗居西南的半封闭自我中坚守,它从《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旋律和抗日前线血与火中飞扬的生命里体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古镇人的生命价值取向也因此朝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利益的高度迅速攀爬了。此后,五台峰麓、海心亭间,土生土长的喜洲人开阔通达走出去很多,他们中的许多成为革命者、成为民族英雄,有许多也成为学者、名人了。
坚守文化是对往事荣耀的挣脱,而有的往事却是挣不脱的。它们像沃土需要的肥料,经过不断积贮、发酵,把生于乡土、民族间的文化之树滋养得常绿常青、枝繁叶茂。
到了“绕三灵”节日来临的时候,软风吹绿了一湖春水,杜鹃闹红了半个苍山,但此时喜洲对风景的感受意义已经不大,它专注在“绕三灵”中弥合岁月的裂缝,温习远古涌动的激越,在追忆往昔中吟唱生活。也正是此时的喜洲,真正成为整个大理民间文化追忆的焦点,那古老的圣元寺成就了大理“绕三灵”的一次大聚合。
“绕三灵”形式千年不变,只是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夸张、不断抽象化,在时光中改变着。你瞧,引导队伍的树枝被虚化了,似乎远古的石、陶、青铜器的纹理虚化成了简明的线条。枝上掛的葫芦也虚化了,它被音乐旋律恣肆推搡成顺向、逆向或不成方向,故意地不象太极八卦了。祈雨舞蹈的舞步也少了对称,少了许多原始的阳刚,多了几分阴柔的意向,节拍也自由多了。一切成份都在渲染愉快,整个喜洲被愉快主宰着。四天的“绕三灵”人们用民族母语毫不掩饰地谈情说爱、幽默逗乐;如今的人们在内容里又增加些对日子富足的炫耀,而对原始宗教、神、佛顶礼膜拜的初衷却是淡忘了许多。
如果祭神、神话故事是文化之源,那么千百年白族“绕三灵”就是用口头的方式一直在表达着,就像是用虹吸的方法把古和今联系在一起。方式虽然与众不同,但人类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相通的,因为人类都向往美好和谐的社会。
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强调自然的和谐安宁,反对人为的过多雕琢。喜洲的宁静是自然的,有“天地有大美”的祥和,因此,古镇大可以为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宁静骄傲。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抓机遇创新求发展的同时,千万不可破坏了这份宁静!因为在这种祥和、宁静的地方伫立,心灵如同从喧嚣、浮躁的状态下得到救赎;人,会甘心情愿地在这里抛下净化灵魂的锚绳。
喜洲是大理的一座古镇,离大理古城不远,只有半小时多车程。被称做“街子”的那条南北向老街古香古色,逼仄而幽长,有些深邃。虽然老街的现代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开店老板们的口音也换成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南腔北调,但毕竟只是一条街,喜洲的总体依然是静谧的。
在背街背巷,耳畔有居家小院传来鸟的啁啾、沟泉的轻唱,偶过巷子马蹄的嘚嘚和远处飘来的一两声牛哞……而这一切都是从伴随了多少代人的庭院、街巷中产生的。那些叫三坊一照壁或不是三坊一照壁的庭院有的已经很陈旧,有的翻了新,但整体仍有的苍桑感在一砖一石间浓凝着。
喜洲很古老。据说从隋朝开始,喜洲就有名气了。因为隋文帝派一个史姓的将军到此镇守,因此喜洲又称做“史赕”。皮罗阁一统六诏之后,背靠苍山、环抱洱海、脚踏黑油油肥沃土地的喜洲自然被统治者纳入了视线,所以,此地成了南诏王公贵族饕餮狂嚼、公主仕女们踏青寻欢的陪都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想像,由贵族群体煸动起来的极富张力的挥霍与消费是何等了得,让喜洲在不长的时间就“城郭邑居,棋布山底”了。大致是规模成了大气候的缘故,古镇地名又改而称做“大厘城”。
照理说,南诏王朝坍塌之后,“近墨者黑”的喜洲应该因遭“腐蚀”而萎靡了。结果却不然,在改朝换代后的大理国、喜洲不仅风光依旧,而且地位愈发地尊贵了。究其原因:斯地孕育出大理国的一代君主,因其而起的一批桑梓英杰也逐渐走进了权力中心,因此,喜洲也顺理成章成为大理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风水宝地了。可以这样说,在风驰电掣般逝去的时光中,喜洲着实热闹过一阵。
但是,貌似无序的历史到了它独特的临界点,就要表现自身规律的,这种规律就连集大理精华于一身的灵秀之地——喜洲也躲不过。在忽必烈金戈铁马扣问云岭之后,喜州寂静了。
寂静走向冷落就变成一种落寞。
往昔如梦如幻、像海市蜃楼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留下的断编残简在残垣断壁中高贵地闪烁,那古逸隽美永恒的头颅还在独立地昂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看来,只有文化最忠诚不过。于是,落寞得不足千户的喜洲,从周易、老庄、阴阳五行转而研读儒家文化。这回,寂寞状态中的古镇端正了态度,喜洲真宁静了。
且不说御笔钦点还是殿试几何?仅中国科举最盛的明清两朝中,古镇进士、举人有名有姓的竟有百人多,喜洲因此躁动、兴奋、踌躇不已。这种踌躇与坚持生活的宁静并不冲突,因为生活需要尊严、需要品位、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当然,更多的读书人等来的结果还是落第。这不是读书人生命祈向的个人悲剧,因为封建时代选拔入仕人才的方法、无论其形式如何繁芜,八股文内容做得如何精细,都掩饰不住腐败堕落文化气息的散落,所以,酿就这样的文化社会悲剧应该是早已注定的。不过,落第的喜洲人很务实,并没有中国知识分子仰天长叹、遁世隐时的怪癖;他们驱散了内心的慵懒和失落,决然走向茶马古道的深处,专心念起了中国士子们所不屑的生意经……直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完整存留的古宅、古建筑还一色地屹立在古镇,这些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群便是当年落第的儒商们发迹之后回乡所做的“考卷”。
喜洲的尚学之风自然也牵连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因果,这种关系不论时空跨度孰长孰短,到了该链接的时候就自然链接了。果不其然,将至二十世纪中叶、喜洲发大财了,只不过喜悦的成色中增添了许多悲壮。如同苍山留住了晚霞、洱海留住了风帆,古镇把南迁的华中大学留住了。当这群不愿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摁趴下跪的民族精英、在始建于南诏的大慈寺安顿下来之后,白族的多元文化和当时中华最先进的文化有了更紧密地结合。这以后,古镇上的大学者、大教授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大名人——喜洲人举手投足稍不留神就能触摸到一个。
喜洲是陶醉了,但没有满足于面子上的自豪。当它提供好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宁静的办学环境后,又不失时机地把学者、教授甚至大学生们请进了自家的五台中学。古镇不想在蜗居西南的半封闭自我中坚守,它从《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旋律和抗日前线血与火中飞扬的生命里体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古镇人的生命价值取向也因此朝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利益的高度迅速攀爬了。此后,五台峰麓、海心亭间,土生土长的喜洲人开阔通达走出去很多,他们中的许多成为革命者、成为民族英雄,有许多也成为学者、名人了。
坚守文化是对往事荣耀的挣脱,而有的往事却是挣不脱的。它们像沃土需要的肥料,经过不断积贮、发酵,把生于乡土、民族间的文化之树滋养得常绿常青、枝繁叶茂。
到了“绕三灵”节日来临的时候,软风吹绿了一湖春水,杜鹃闹红了半个苍山,但此时喜洲对风景的感受意义已经不大,它专注在“绕三灵”中弥合岁月的裂缝,温习远古涌动的激越,在追忆往昔中吟唱生活。也正是此时的喜洲,真正成为整个大理民间文化追忆的焦点,那古老的圣元寺成就了大理“绕三灵”的一次大聚合。
“绕三灵”形式千年不变,只是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夸张、不断抽象化,在时光中改变着。你瞧,引导队伍的树枝被虚化了,似乎远古的石、陶、青铜器的纹理虚化成了简明的线条。枝上掛的葫芦也虚化了,它被音乐旋律恣肆推搡成顺向、逆向或不成方向,故意地不象太极八卦了。祈雨舞蹈的舞步也少了对称,少了许多原始的阳刚,多了几分阴柔的意向,节拍也自由多了。一切成份都在渲染愉快,整个喜洲被愉快主宰着。四天的“绕三灵”人们用民族母语毫不掩饰地谈情说爱、幽默逗乐;如今的人们在内容里又增加些对日子富足的炫耀,而对原始宗教、神、佛顶礼膜拜的初衷却是淡忘了许多。
如果祭神、神话故事是文化之源,那么千百年白族“绕三灵”就是用口头的方式一直在表达着,就像是用虹吸的方法把古和今联系在一起。方式虽然与众不同,但人类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相通的,因为人类都向往美好和谐的社会。
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强调自然的和谐安宁,反对人为的过多雕琢。喜洲的宁静是自然的,有“天地有大美”的祥和,因此,古镇大可以为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宁静骄傲。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抓机遇创新求发展的同时,千万不可破坏了这份宁静!因为在这种祥和、宁静的地方伫立,心灵如同从喧嚣、浮躁的状态下得到救赎;人,会甘心情愿地在这里抛下净化灵魂的锚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