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话题”,显然是指谈话的中心。而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式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也没有限制,体裁也不限。提供了一个话题,是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学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想说的事。当然,也可以自行选择文体,表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下面试举一例:
作文题:
森林里,参天大树不屑一顾地瞥了柔弱的藤蔓一眼,轻蔑地说:“嗤!没出息的家伙!居然要攀附着别人生存!”
藤蔓微微一笑:“是的,我需要依靠别人,但那不是没出息的表现啊!你不也是要依靠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吗?”
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相互依靠着的。山没有水,便缺乏了灵性;将军没有了士兵,又如何称其为将军……
请以“依靠”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
话题作文“依靠”是属于考场经常出现的带材料的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的审题要兼顾材料和话题,不可偏废。
阅读完材料之后,我们可以找出这么几个关键词:轻蔑、攀附、生存、依靠、别人、出息、羞愧、回报、联系。从材料内容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借参天大树和柔弱的藤蔓的对话,来阐述一定的人生道理。从关键词的感情色彩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树和藤蔓最初在作者眼里形象的高低,这和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自立、自强的精神息息相关。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材料中的我们脑海中固有的“正面形象”——参天大树的态度变化,由最初的理直气壮的“瞥”、“轻蔑”。到最后的“满脸羞愧”,说明了大树对于“需要依靠”这一观点的认同。两方面一结合,审题得出的结论就是:依靠有理。
而话题“依靠”,则给了我们一个更为明确的思考对象。像这一类以单个词语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在审题上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作发散性的思考,只要是和“依靠”能扯得上关联的人、事、物、理,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来写。
但是,对于这类既有材料,又有话题的作文题,在审题上如何把握呢?我觉得应该坚持一个原则——求同存异。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向来就有“自强、自立”一说。在我们日常的交往中,我们对于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向来是赞誉有加,而对于那些依靠祖辈的庇佑而平步青云者,则总是鄙夷不堪。其实,从骨子里来说,中国人向来钦佩有真才实学的孤胆英雄,而对于那些靠裙带关系,靠世袭得来荣华富贵的纨绔子弟则从来都是不屑一顾。这是源于我们对真英雄、真君子的崇拜,对伪君子、假丈夫的蔑视。所以,单是从民族情感上来说,一提到“依靠”,我们首先想到还是“不要依靠”这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显然是和材料精神“依靠有理”相违背。材料精神“依靠有理”是以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为哲学基础,在哲学上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也就成了真理。而同样从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基础出发,说“不要依靠”就说不通了。显然,材料和话题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就存在了差异。那么,单从话题“依靠”中能不能审出“依靠有理”的主题呢?还是能的,因为在民间留传的谚语、俗语中同样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红花还要绿叶配”的说法。显然,单从话题也是可以审出“依靠有理”的主题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求同,以材料为主,从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出发来考虑“要不要依靠”的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的第一个主题,也是最表层的主题——要依靠,依靠有理,依靠无罪。显然,这时再鼓吹什么“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自己”的孤胆英雄那就只能是自绝于天地,为天地所不容了。
遵照材料和话题的共同精神,“依靠”就只能是积极利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为自我的生存服务的意义。这样,别人、别物便成了自我生存、发展的工具和条件,而人不是万能的,因此利用一些工具、条件去达成某种目的,也就无可非议了。
那么,单从话题审题得出的“不要依靠,要自立自强”的主题,是否还有价值呢?有!从表面上来看,这个主题是和材料、话题的共同主题是相违背的,但是却从另外一个方面挖掘出了一个更深、更有价值的主题。这就是存异的价值。
我们平常所说的“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其中的“靠天、靠地”虽然可以理解成依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则是一种依赖。我们所鄙夷的“靠天、靠地、不靠自己”是指的一味依赖“天、地、父母、外物”这些不可预期的因素,不积极主动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去创造、去开拓。从本质上来看,依靠外物时,主体是人,外物是客体,是人利用外物;而依赖外物时,人是客体,外物是主体,是外物支配人的命运,决定命运。因此,当依靠变成了依赖的时候,“依靠”便成了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应当摒弃。而这种主题,是一种隐含的,很有价值的主题,应当保留。
而事实上,保留这种主题和材料精神,也是一致的。在材料的第一段,参天大树在说“柔弱的藤蔓”时曾说藤蔓只知道一味“攀附”。而这一味“攀附”则是说藤蔓对外物是一种失去自我尊严,以外物为主的依赖的表现,而不是将外物作为生存的条件,因此大树对藤蔓的鄙视也就应该被理解了。而后来在藤蔓的回答中,避开了“攀附”,改用了“依靠”,并且说这种依靠是如同利用光和水一样,只是为了我的成长,不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则很好的说明了材料中隐含的“依靠不是依赖,依赖不可取,依赖应该被鄙视”的主题。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我们应该依靠外物,但却不能将这种依靠变成一味的依赖”的主题。
那上面的主题,是否就是材料和话题精神的全部呢?不!在材料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这句话是叙事的写法,没有表达观点。但是参天大树用自己的表情和实际行动诠释了“要不要依靠、如何依靠的话题”。
说到这里,还得回到“依靠”的哲学基础。万事万物都是彼此联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应当大胆的去依靠外物,那么反过来,我们就成了外物的外物。因此,我们也就应该被外物所依靠。这就是材料中所提到的“回报”。只有在依靠别人之后,回报他人,也能成为他人的依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依靠。因为依靠是相互的!而这层意思,在材料中是有体现,属于“异”的范畴。
所以,这个既有材料又有话题的话题作文,它的完整的主题应该是“我们应当大胆的去依靠外物,但却不能将这种依靠变成一味的依赖,而且我们的依靠是相互的,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还应该懂得回报,不能一味的索取”。
对于既有材料也有话题的作文题,坚持求同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审题不会出现偏差,这样的文章不会离题、跑题、偏题。而坚持存异的原则,则可以让我们在审题时全面把握,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体,更有深度。
作文题:
森林里,参天大树不屑一顾地瞥了柔弱的藤蔓一眼,轻蔑地说:“嗤!没出息的家伙!居然要攀附着别人生存!”
藤蔓微微一笑:“是的,我需要依靠别人,但那不是没出息的表现啊!你不也是要依靠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吗?”
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相互依靠着的。山没有水,便缺乏了灵性;将军没有了士兵,又如何称其为将军……
请以“依靠”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
话题作文“依靠”是属于考场经常出现的带材料的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的审题要兼顾材料和话题,不可偏废。
阅读完材料之后,我们可以找出这么几个关键词:轻蔑、攀附、生存、依靠、别人、出息、羞愧、回报、联系。从材料内容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借参天大树和柔弱的藤蔓的对话,来阐述一定的人生道理。从关键词的感情色彩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树和藤蔓最初在作者眼里形象的高低,这和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自立、自强的精神息息相关。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材料中的我们脑海中固有的“正面形象”——参天大树的态度变化,由最初的理直气壮的“瞥”、“轻蔑”。到最后的“满脸羞愧”,说明了大树对于“需要依靠”这一观点的认同。两方面一结合,审题得出的结论就是:依靠有理。
而话题“依靠”,则给了我们一个更为明确的思考对象。像这一类以单个词语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在审题上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作发散性的思考,只要是和“依靠”能扯得上关联的人、事、物、理,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来写。
但是,对于这类既有材料,又有话题的作文题,在审题上如何把握呢?我觉得应该坚持一个原则——求同存异。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向来就有“自强、自立”一说。在我们日常的交往中,我们对于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向来是赞誉有加,而对于那些依靠祖辈的庇佑而平步青云者,则总是鄙夷不堪。其实,从骨子里来说,中国人向来钦佩有真才实学的孤胆英雄,而对于那些靠裙带关系,靠世袭得来荣华富贵的纨绔子弟则从来都是不屑一顾。这是源于我们对真英雄、真君子的崇拜,对伪君子、假丈夫的蔑视。所以,单是从民族情感上来说,一提到“依靠”,我们首先想到还是“不要依靠”这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显然是和材料精神“依靠有理”相违背。材料精神“依靠有理”是以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为哲学基础,在哲学上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也就成了真理。而同样从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基础出发,说“不要依靠”就说不通了。显然,材料和话题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就存在了差异。那么,单从话题“依靠”中能不能审出“依靠有理”的主题呢?还是能的,因为在民间留传的谚语、俗语中同样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红花还要绿叶配”的说法。显然,单从话题也是可以审出“依靠有理”的主题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求同,以材料为主,从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出发来考虑“要不要依靠”的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的第一个主题,也是最表层的主题——要依靠,依靠有理,依靠无罪。显然,这时再鼓吹什么“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自己”的孤胆英雄那就只能是自绝于天地,为天地所不容了。
遵照材料和话题的共同精神,“依靠”就只能是积极利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为自我的生存服务的意义。这样,别人、别物便成了自我生存、发展的工具和条件,而人不是万能的,因此利用一些工具、条件去达成某种目的,也就无可非议了。
那么,单从话题审题得出的“不要依靠,要自立自强”的主题,是否还有价值呢?有!从表面上来看,这个主题是和材料、话题的共同主题是相违背的,但是却从另外一个方面挖掘出了一个更深、更有价值的主题。这就是存异的价值。
我们平常所说的“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其中的“靠天、靠地”虽然可以理解成依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则是一种依赖。我们所鄙夷的“靠天、靠地、不靠自己”是指的一味依赖“天、地、父母、外物”这些不可预期的因素,不积极主动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去创造、去开拓。从本质上来看,依靠外物时,主体是人,外物是客体,是人利用外物;而依赖外物时,人是客体,外物是主体,是外物支配人的命运,决定命运。因此,当依靠变成了依赖的时候,“依靠”便成了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应当摒弃。而这种主题,是一种隐含的,很有价值的主题,应当保留。
而事实上,保留这种主题和材料精神,也是一致的。在材料的第一段,参天大树在说“柔弱的藤蔓”时曾说藤蔓只知道一味“攀附”。而这一味“攀附”则是说藤蔓对外物是一种失去自我尊严,以外物为主的依赖的表现,而不是将外物作为生存的条件,因此大树对藤蔓的鄙视也就应该被理解了。而后来在藤蔓的回答中,避开了“攀附”,改用了“依靠”,并且说这种依靠是如同利用光和水一样,只是为了我的成长,不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则很好的说明了材料中隐含的“依靠不是依赖,依赖不可取,依赖应该被鄙视”的主题。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我们应该依靠外物,但却不能将这种依靠变成一味的依赖”的主题。
那上面的主题,是否就是材料和话题精神的全部呢?不!在材料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这句话是叙事的写法,没有表达观点。但是参天大树用自己的表情和实际行动诠释了“要不要依靠、如何依靠的话题”。
说到这里,还得回到“依靠”的哲学基础。万事万物都是彼此联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应当大胆的去依靠外物,那么反过来,我们就成了外物的外物。因此,我们也就应该被外物所依靠。这就是材料中所提到的“回报”。只有在依靠别人之后,回报他人,也能成为他人的依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依靠。因为依靠是相互的!而这层意思,在材料中是有体现,属于“异”的范畴。
所以,这个既有材料又有话题的话题作文,它的完整的主题应该是“我们应当大胆的去依靠外物,但却不能将这种依靠变成一味的依赖,而且我们的依靠是相互的,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还应该懂得回报,不能一味的索取”。
对于既有材料也有话题的作文题,坚持求同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审题不会出现偏差,这样的文章不会离题、跑题、偏题。而坚持存异的原则,则可以让我们在审题时全面把握,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体,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