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者认为现实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第二性。女权主义的本质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女权主义分为后现代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流派,由于激进女权主义的表达方式最为突出和最具挑战性,使得大家更多地听到激进女权主义的声音。于是大众将女权主义误读,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主张女权凌驾于男权至上,甚至大多数男性对女权主义望而生畏。
媒介培养了女性“第二性”
在传媒时代,大众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信息,始终生活在传媒的拟态环境之中。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根据培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培养受众的世界观。那么如果大众媒介总是在女性受众面前呈现的是女性处于“第二性”位置,那么女性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也会倾向于认同自己的从属地位,即媒介培养了女性“第二性”。下面从不同呈现方式的媒介内容上来分析这一问题。
根据广告界广泛流传的3B原则,大部分广告以女性身体作为呈现方式,以吸引受众眼球。在平面和影视广告中,经过后期处理的女性形象本身就是对女性形象的误解。这些媒体形象告诉人们:女人的形体离自然越远,就越迷人;女人的形体离自然越远,就越女人。那些完全不存在的女性形象让很多女性形成了追求这种形象的观念。她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腿不够细、不够长,汗毛太多,体重太重。而科学家把这种不正常的过度关心外貌中自认的缺陷现象称为身体畸形恐惧症。为了促成眼球经济,商业广告利用不真实的女性形象造成视觉效果。虽然近几年涌现出了一些女性意识较强的广告,如台湾中兴百货“有了胸部之后,你还需要什么——脑袋”等系列广告,但广告的主流形式还是消费女性形象,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出现时大多以家庭身份,而男性形象则以商务形象出现。广告告知女性要为了美貌而消费,而不是忽略美貌,培养能力,去创造财富。
媒介之所以姓“男”
现在,我国女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接近40%,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劳动大军的行列。而媒介对现实生活中妇女的社会角色形象描述是过时的,有人用“文化滞后”解释这一现象。
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男性从业人员占据了媒介机构的主要位置,所以导致了媒介呈现出女性角色和女性话语的缺失。
尽管由于少数的女性从业人员的存在,我们从影视剧中可以看到些许的女性意识。如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武则天这样一个孤独而高高在上,在其他剧中不可原谅的一个女性角色。也有少数的男性导演开始从女性视角来展开故事,以求故事更加细致、生动、感人。然而女性从业人员由于成长背景都在男权社会,且为了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往往也选择了在叙事过程中或是结局时回归男性思维。所以女性话语的媒介呈现少之又少。
商业化的女权主义
最近的媒介上不乏有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节目,然而其实质更多的是为了博得收视率,寻求商业效果。“谁说只有男人可以养女人,现在女人也可以上网公开养男人”,2000年7月,台湾的女性网站www.shesay.com打出以上广告语,并创造出了风行台湾的“养男人游戏”。游戏规则为女性自由选择男性作为自己的宝宝,宝宝只能按主人规定的话或20字以内的话与主人沟通。
星空卫视推出的《美人关》则开始消费男色:10位性感的男士在清一色女性观众的现场,接受艺术才华、体力和智力等考验。以闯关失败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推入冰冷的水池之中作为残酷的惩罚。
这类商业化的女权主义违背了女权主义追求平等的本质,偏离了女权主义的内涵,造成了受众对女权主义的误读。
平权社会,任重而道远
由于媒介的男性视角叙事,以及商业化女权主义行为,女权主义还未发展便受到了各方面的制约。而中国社会又有着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历史,男权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女性走出家庭,已经是女权主义走出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女性在一些经济上和政治上仍没能占据重要位置,女性话语权仍然被边缘化,女性的声音依旧微弱。而综上所述。这一声音却很难借助强大的媒体进行传播。所以,女权主义在现阶段仍没有过时,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社会问题。正是因为在男权社会,女权主义的举步维艰,所以真正的平权社会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平权社会,任重而道远。
编校:郑艳
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者认为现实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第二性。女权主义的本质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女权主义分为后现代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流派,由于激进女权主义的表达方式最为突出和最具挑战性,使得大家更多地听到激进女权主义的声音。于是大众将女权主义误读,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主张女权凌驾于男权至上,甚至大多数男性对女权主义望而生畏。
媒介培养了女性“第二性”
在传媒时代,大众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信息,始终生活在传媒的拟态环境之中。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根据培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培养受众的世界观。那么如果大众媒介总是在女性受众面前呈现的是女性处于“第二性”位置,那么女性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也会倾向于认同自己的从属地位,即媒介培养了女性“第二性”。下面从不同呈现方式的媒介内容上来分析这一问题。
根据广告界广泛流传的3B原则,大部分广告以女性身体作为呈现方式,以吸引受众眼球。在平面和影视广告中,经过后期处理的女性形象本身就是对女性形象的误解。这些媒体形象告诉人们:女人的形体离自然越远,就越迷人;女人的形体离自然越远,就越女人。那些完全不存在的女性形象让很多女性形成了追求这种形象的观念。她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腿不够细、不够长,汗毛太多,体重太重。而科学家把这种不正常的过度关心外貌中自认的缺陷现象称为身体畸形恐惧症。为了促成眼球经济,商业广告利用不真实的女性形象造成视觉效果。虽然近几年涌现出了一些女性意识较强的广告,如台湾中兴百货“有了胸部之后,你还需要什么——脑袋”等系列广告,但广告的主流形式还是消费女性形象,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出现时大多以家庭身份,而男性形象则以商务形象出现。广告告知女性要为了美貌而消费,而不是忽略美貌,培养能力,去创造财富。
媒介之所以姓“男”
现在,我国女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接近40%,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劳动大军的行列。而媒介对现实生活中妇女的社会角色形象描述是过时的,有人用“文化滞后”解释这一现象。
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男性从业人员占据了媒介机构的主要位置,所以导致了媒介呈现出女性角色和女性话语的缺失。
尽管由于少数的女性从业人员的存在,我们从影视剧中可以看到些许的女性意识。如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武则天这样一个孤独而高高在上,在其他剧中不可原谅的一个女性角色。也有少数的男性导演开始从女性视角来展开故事,以求故事更加细致、生动、感人。然而女性从业人员由于成长背景都在男权社会,且为了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往往也选择了在叙事过程中或是结局时回归男性思维。所以女性话语的媒介呈现少之又少。
商业化的女权主义
最近的媒介上不乏有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节目,然而其实质更多的是为了博得收视率,寻求商业效果。“谁说只有男人可以养女人,现在女人也可以上网公开养男人”,2000年7月,台湾的女性网站www.shesay.com打出以上广告语,并创造出了风行台湾的“养男人游戏”。游戏规则为女性自由选择男性作为自己的宝宝,宝宝只能按主人规定的话或20字以内的话与主人沟通。
星空卫视推出的《美人关》则开始消费男色:10位性感的男士在清一色女性观众的现场,接受艺术才华、体力和智力等考验。以闯关失败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推入冰冷的水池之中作为残酷的惩罚。
这类商业化的女权主义违背了女权主义追求平等的本质,偏离了女权主义的内涵,造成了受众对女权主义的误读。
平权社会,任重而道远
由于媒介的男性视角叙事,以及商业化女权主义行为,女权主义还未发展便受到了各方面的制约。而中国社会又有着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历史,男权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女性走出家庭,已经是女权主义走出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女性在一些经济上和政治上仍没能占据重要位置,女性话语权仍然被边缘化,女性的声音依旧微弱。而综上所述。这一声音却很难借助强大的媒体进行传播。所以,女权主义在现阶段仍没有过时,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社会问题。正是因为在男权社会,女权主义的举步维艰,所以真正的平权社会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平权社会,任重而道远。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