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县高降衡编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五)
【摘 要】
:
【出 处】
:
精武
【发表日期】
:
2009年9期
其他文献
刚刚送走参加世界小姐大赛的106位佳丽,新年旧岁更替之际,迷人的海南,“美丽之冠”文化会展中心,又迎来了10位生龙活虎的散打高手,拼牌 2003年散打王争霸赛总决赛”火爆登场。伴随着轻量级、重量级、中量级三位散打王逐个诞生,无数散打迷度过了一个激情之夜。对于刘献伟、柳海龙、杨晓靖三人而言,海南岛的空气都是醉人的。相对于镜头前的掌声、鲜花、金腰带、金杯,场下更多的则是遗憾、泪水或者希望。20场激烈的
期刊
“学会六手翻,打架把人掀”这句八极拳谚,直白地揭示了六手翻就是用摔法赢人。武术中讲“打”的对练不胜枚举,而讲“摔”的对练却寥若晨星,由此可见六手翻的宝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顶、抱、单、提、挎、缠”是八极拳的技术核心,“挨、傍、挤、靠、崩、撼、突、击”是八极拳的技击特点,它们都在六手翻中有所体现。可以说,六手翻是一个能够显示八极拳风格特点的短小精悍的对练。它易学易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六手翻侧重
期刊
“通背天王”韩鹏尧 韩鹏尧(1900~1974年)山东莱西人,身高1.78米,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一副书生面孔,自童年时随父亲来大连在西岗区东关街菜市场开了一家磨坊,吃穿有余,按现在话说应为“小康”生活,韩鹏尧从小就喜好听武林游侠之故事,整天缠着父亲要习武功,其父便出资将他送到在大连设场专教通背散手的密友吴振东门下,吴振东河北文安人,是最早到大连传播少祁派通背之一的名家高手,吴的散手击技极强
期刊
回顾2003年国内外重大散打赛事,散打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我们根据2003年散打比赛应用技术动作做出分析,总结出应用最多、效果明显的七种武器。 1.长生剑——鞭腿。 长生剑,快如闪电,一击毙命。鞭腿好似长生剑,速度快,凶狠凌厉,经常KO对手。“白眉大侠”苑爪宝在 2000年散打王开赛中,用高鞭腿击碎河北小将李帅的下巴,令散打界为之一震,鞭腿也成了许多选手的必杀技,8月8日(以下
期刊
山西常有心意门历代先辈,为光大本门技艺,博采众长,结合自身特点,精心编排了大量的套路,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演手拳就是结合长拳特点,为舒筋活血而创编的精彩套路,它以常有师父最擅长的五花炮搅勺子(挖根子)为主,扭身调膀、上打下踢,旋风加二起脚,是常有心意门散打功夫。 一、无极式 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前方(图1) 二、上步关公理须 上左步再上右步,两脚平行落稳
期刊
2004年1月2日,在美丽的海南三亚举行了2003年散打王争霸赛压轴大戏——总决赛。美丽三亚温婉柔美的碧波之水,光热升腾的性情火焰,刚刚吸引了106位花枝招展、美目流盼的世界小姐踏浪而来,又召唤了 6位英武阳刚的散打英雄,顶尖高手,月夜豪决。正是:美女英雄汇三亚,激情动感洒海南。 参加散打王总决赛的三对选手分别是65公斤级擂主“轻骑剑”刘献伟和70公斤级擂主“钱塘刀”徐延飞; 75公斤级擂主“玉
期刊
刀,系燕青门主要长兵器。燕青隐居清平山后,创编了这套刀法,故名“清平大刀”。此路刀法,在燕氏家族中流传几百年,通过祖辈的不断完善,集众家刀法、棍法、枪法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此路刀法主要技法有劈、扫、扎、压、按、挑、挂、推、砍、云、背、拨、架、撩等。其运动特点为灵活轻快,舒展大方,动如闪电,快如疾风。练习时,要求刚柔并重,窜蹦跳跃,形神兼备,吞吐自然,刀身合一。 1.起式:两脚并步站
期刊
听父辈们讲,上世纪中叶,邻居相遇或是朋友见面,都要问上一句:吃了吗?就像现在人们打招呼说“您好”一样自然。可是如果现在谁在见面时说“吃了吗?”准保让人觉得这人智商还有发展空间,或是过于迂腐,当然在食堂相遇的除外。 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特定的流行,流行语也是这样。这不,当历史的时针指向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流行语变了,不过流行语中还包含着食品的概念:今天你喝了吗?喝什么?其实是一种营养品,可是总让
期刊
第一周周一 在第三月里,我们除了加强硬度锻炼,并用所学的动作练习击靶,还要理解每个动作的作用及用力方式。本月课程是你学习搏击的开始,让我们一起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2000米+400米全速跑。2.跳绳20分钟以上。3.桩功:做6组,每组至力竭为止。注意:每完成一组后,应散步或放松两腿。4.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各做3组,每
期刊
我因为先天不足,自幼便体弱多病。上初中时,有位同学送我一本《少林连手短打》,一本武术杂志,并说如能照此练习,身体一定会强壮。我曾读过《三侠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少年心性,自然十分向往,因此视其为至宝。不想,按图索骥练下来,身体竟一天天健康起来。从此便痴迷此道,从读书到参军,以至后来经商,一直不曾间断。光阴似箭,算来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五师自学的日子里,和千千万万武学爱好者一样,经历着中国武林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