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和习惯用法等),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阅读欣赏)上得到提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一、采用语篇教学法把握文章内容
一篇文章是具有内在逻辑相关性的结构系统。如果我们把语言基础知识从它的载体(篇章)上剥离下来,教学中的一个个语言点,所理解到的知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无助于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因此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我们在看到一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略读一遍,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再细读,把握文章更深层的内容,同时处理几个细节题;下一步,可以处理几个语言点;最后,听录音或读文章,再一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二、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
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检查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准备情况,发动学生回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理解,在提问时教师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前两种问题要求学生有低层次的阅读技巧,通常的问题如下: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
Who/where/when/what/why/how…
According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atement?
后两种问题需要学生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巧,通常可以提出推断型的问题,如: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
三、通过练习巩固语言知识
阅读可以结合听、说、写来加强训练。目前,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完成,而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常言道:“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认知图式。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教师对所学文章要点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所在,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前教师应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的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老师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而语言知识的运用又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教师要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教师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以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所谓联想思维,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设疑,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从观察、猜想中提出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参与到结论产生的过程中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重视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创设一种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轻松课堂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借助教育机制和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展开交际活动,组织比赛、猜谜、游戏等活动,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一、采用语篇教学法把握文章内容
一篇文章是具有内在逻辑相关性的结构系统。如果我们把语言基础知识从它的载体(篇章)上剥离下来,教学中的一个个语言点,所理解到的知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无助于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因此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我们在看到一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略读一遍,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再细读,把握文章更深层的内容,同时处理几个细节题;下一步,可以处理几个语言点;最后,听录音或读文章,再一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二、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
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检查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准备情况,发动学生回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理解,在提问时教师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前两种问题要求学生有低层次的阅读技巧,通常的问题如下: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
Who/where/when/what/why/how…
According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atement?
后两种问题需要学生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巧,通常可以提出推断型的问题,如: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
三、通过练习巩固语言知识
阅读可以结合听、说、写来加强训练。目前,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完成,而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常言道:“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认知图式。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教师对所学文章要点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所在,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前教师应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的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老师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而语言知识的运用又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教师要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教师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以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所谓联想思维,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设疑,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从观察、猜想中提出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参与到结论产生的过程中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重视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创设一种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轻松课堂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借助教育机制和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展开交际活动,组织比赛、猜谜、游戏等活动,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