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无哀乐论》体现了嵇康对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关系的认识,对于推动声乐指挥技术的发展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论文主要以“声无哀乐”作为研究视角,对声乐指挥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自己在声乐指挥过程中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水平。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声乐;指挥; 情绪; 情感
一、《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思想的产生
《声无哀乐论》中嵇康对情感和情绪关系进行了深刻思考。嵇康在创作的过程中指出:音乐听觉上具有审美力,与指挥者自身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认为:指挥者在情感上所表现出来的哀乐是因为指挥者心中先存有哀乐,在音乐情感的表现方面,音乐的情感则主要起着诱导和表达媒介的作用,通过音乐情绪的变化性才能将音乐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最后,在对这部音乐作品创作,作者对汉代以来将音乐政治化行为进行了批评。嵇康认为声乐的创作过程中,不能完全的忽视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性,更不能纯粹性的将音乐创作作为社会占卜的一种方式,这一对音乐创作过程中“情绪与情感关系的辩证思考”,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意义。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主张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主张人物情感在演唱中的重要性,这种对音乐创作环节中情感、情绪关系辩证思考,对声乐指挥艺术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浅析声乐指挥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关于《声无哀乐论》中情感的辨析
对嵇康创作的这部《声无哀乐论》情感进行辨析之前,我们需要对这部作品中情感的含义和情感的具体分类进行有效的辨析,进而才能有效的对《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进行有效的界定,并由此有针对性的对《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在对其中“情”的含义进行分析中,我发现其中的情不是指我们心理应急反应,而是源自于自己对音乐作品与生活联系的情感思考,运用情绪对音乐所富含的音乐情感进行辩证分析。
(二)声乐指挥中情感与情绪关系辨析
在对嵇康这部音乐作品《声乐哀乐论》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也会得到关于情感的不同定义。审美学和心理学对情感的定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审美学对情感的定义是在心理学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完善的。通常认为,情感不等同于情绪,两者之间既有关联性又具有区分性。
对于情绪的定义,我们大致上可以认为情绪是人们在特定自然情境下心理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急反应。在心理表现方面,情绪往往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质,当某种自然情境加强的时候,特定的情绪也会随之得到加强,当某种情境渐弱或者消失的时候,这种特定的情绪也会伴随着其消失或者得到渐弱。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说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话,情绪更多的是一种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改变。情绪主要指的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自然人面对自然界的一些客观事物时候,按照自己的对该客观事物的感知程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声乐指挥中,对于能够满足人们自身需求或者符合人们自身需要的客观事物,指挥者往往会表现出愉快、心悦、认可、高兴等积极的情绪;但是对于不能满足其内心需要的音乐,指挥者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从内心深处表现出讨厌、悲伤、排斥等消极的情绪。在性质上进行划分,情绪具有积极性的一面和消极性的一面,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正能量行为的情绪就是积极性情绪,相反使人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就是消极性情绪。所以说,不同的情绪对于个体的情感表达作用和功能是不一样的,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作为指挥者需要积极按照音乐主题思想的变化调整好情绪,使得情感能够随着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除此之外,情绪与情感又有紧密的联系性。在《声无哀乐论》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声乐指挥中情感的表达,都是凭借情绪的变化进行表现和展开的。而在声乐指挥过程中,指挥者各种即时性的情绪又要受制于指挥者内心已经形成的情感。在指挥者对音乐作品情绪感知中,我们内心情感往往会对其中情感进行联通:即:指挥者在特定的自然情境的刺激下得到内心情绪的体验,并且能够通过情绪的心理认知和联想机制导致指挥者内心已存在的情感内容能够得到唤起。运用情绪的变化,来推动音乐指挥过程中情感变化。
三、声乐指挥过程中情绪与情感关系的体会和认识
对于登台演出来说,指挥者能否根据音乐作品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做好指挥工作往往成为衡量一首音乐演唱是否有情感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在声乐指挥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充分调动身体和音乐指挥技能,而如果声乐指挥者在参与音乐指挥前没有熟悉音乐内容和情感,就很难在登台指挥的环节中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积极有效的调动歌唱者的情感。所以说根据声无哀乐论的观念来看,在登台指挥前,不仅仅需要不断的强化自己指挥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关鍵的在于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知能力,从而才能够通过音乐指挥,促进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声无哀乐论》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思维,不能孤立的看待其中任何一方,对情绪来说,我们在参与音乐指挥的过程中,不能想当然,随着自己性子指挥,而应该先熟悉音乐作品的特征,对音乐作品整体风格进行感知,在理解音乐作品情感后,才开始将自己指挥技能融合进去;其次,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好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调动演唱者情感的变化。实现音乐作品与指挥者、演唱者以及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嵇康的声乐中情绪与情感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2).
[2]马欢欢.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的价值与审美[J].中国音乐学,1996(03).
[3]戴明泽.嵇康价值情感与音乐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郭庆嘉.嵇康音乐中的情感表达[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骆兰帅(1991.03-),汉族,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合唱指挥。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声乐;指挥; 情绪; 情感
一、《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思想的产生
《声无哀乐论》中嵇康对情感和情绪关系进行了深刻思考。嵇康在创作的过程中指出:音乐听觉上具有审美力,与指挥者自身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认为:指挥者在情感上所表现出来的哀乐是因为指挥者心中先存有哀乐,在音乐情感的表现方面,音乐的情感则主要起着诱导和表达媒介的作用,通过音乐情绪的变化性才能将音乐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最后,在对这部音乐作品创作,作者对汉代以来将音乐政治化行为进行了批评。嵇康认为声乐的创作过程中,不能完全的忽视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性,更不能纯粹性的将音乐创作作为社会占卜的一种方式,这一对音乐创作过程中“情绪与情感关系的辩证思考”,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意义。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主张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主张人物情感在演唱中的重要性,这种对音乐创作环节中情感、情绪关系辩证思考,对声乐指挥艺术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浅析声乐指挥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关于《声无哀乐论》中情感的辨析
对嵇康创作的这部《声无哀乐论》情感进行辨析之前,我们需要对这部作品中情感的含义和情感的具体分类进行有效的辨析,进而才能有效的对《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进行有效的界定,并由此有针对性的对《声无哀乐论》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在对其中“情”的含义进行分析中,我发现其中的情不是指我们心理应急反应,而是源自于自己对音乐作品与生活联系的情感思考,运用情绪对音乐所富含的音乐情感进行辩证分析。
(二)声乐指挥中情感与情绪关系辨析
在对嵇康这部音乐作品《声乐哀乐论》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也会得到关于情感的不同定义。审美学和心理学对情感的定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审美学对情感的定义是在心理学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完善的。通常认为,情感不等同于情绪,两者之间既有关联性又具有区分性。
对于情绪的定义,我们大致上可以认为情绪是人们在特定自然情境下心理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急反应。在心理表现方面,情绪往往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质,当某种自然情境加强的时候,特定的情绪也会随之得到加强,当某种情境渐弱或者消失的时候,这种特定的情绪也会伴随着其消失或者得到渐弱。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说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话,情绪更多的是一种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改变。情绪主要指的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自然人面对自然界的一些客观事物时候,按照自己的对该客观事物的感知程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声乐指挥中,对于能够满足人们自身需求或者符合人们自身需要的客观事物,指挥者往往会表现出愉快、心悦、认可、高兴等积极的情绪;但是对于不能满足其内心需要的音乐,指挥者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从内心深处表现出讨厌、悲伤、排斥等消极的情绪。在性质上进行划分,情绪具有积极性的一面和消极性的一面,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正能量行为的情绪就是积极性情绪,相反使人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就是消极性情绪。所以说,不同的情绪对于个体的情感表达作用和功能是不一样的,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作为指挥者需要积极按照音乐主题思想的变化调整好情绪,使得情感能够随着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除此之外,情绪与情感又有紧密的联系性。在《声无哀乐论》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声乐指挥中情感的表达,都是凭借情绪的变化进行表现和展开的。而在声乐指挥过程中,指挥者各种即时性的情绪又要受制于指挥者内心已经形成的情感。在指挥者对音乐作品情绪感知中,我们内心情感往往会对其中情感进行联通:即:指挥者在特定的自然情境的刺激下得到内心情绪的体验,并且能够通过情绪的心理认知和联想机制导致指挥者内心已存在的情感内容能够得到唤起。运用情绪的变化,来推动音乐指挥过程中情感变化。
三、声乐指挥过程中情绪与情感关系的体会和认识
对于登台演出来说,指挥者能否根据音乐作品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做好指挥工作往往成为衡量一首音乐演唱是否有情感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在声乐指挥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充分调动身体和音乐指挥技能,而如果声乐指挥者在参与音乐指挥前没有熟悉音乐内容和情感,就很难在登台指挥的环节中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积极有效的调动歌唱者的情感。所以说根据声无哀乐论的观念来看,在登台指挥前,不仅仅需要不断的强化自己指挥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关鍵的在于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知能力,从而才能够通过音乐指挥,促进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声无哀乐论》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思维,不能孤立的看待其中任何一方,对情绪来说,我们在参与音乐指挥的过程中,不能想当然,随着自己性子指挥,而应该先熟悉音乐作品的特征,对音乐作品整体风格进行感知,在理解音乐作品情感后,才开始将自己指挥技能融合进去;其次,在进行声乐指挥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好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调动演唱者情感的变化。实现音乐作品与指挥者、演唱者以及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嵇康的声乐中情绪与情感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2).
[2]马欢欢.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的价值与审美[J].中国音乐学,1996(03).
[3]戴明泽.嵇康价值情感与音乐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郭庆嘉.嵇康音乐中的情感表达[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骆兰帅(1991.03-),汉族,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