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內固定术(MIPO)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病例数:80例,实验对象病症:四肢骨折患者,实验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0例患者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关键词:四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23-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8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四肢骨折,实验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研究组(n=40)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73岁,均值(44.85±2.13)岁;对照组(n=40)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7-74岁,均值(45.02±2.41)岁,基础资料差别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将首创区域清理干净,于骨折位置行10-15cm切口,逐层将软组织分离,并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出来,复位骨折线,用螺钉将预弯的接骨板于骨折端固定,将切口逐层缝合。
研究组实施MIPO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先在牵引床上给予患者间接复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在获取满意的间接复位效果后,在于股外侧纵向行3-5cm切口,在显示出骨折端后,剥离肱骨外侧的肢骨及骨膜,在将胫腓骨、股骨等骨折位置血块清理干净后,以克氏针进行固定。获取满意复位后,从肌肉下骨膜外隧道于骨折位置穿过,在股骨干远端插入锁定加压钢板,以克氏针进行近端固定。之后对骨折复位线效果进行检查,在达到满意的内固定物位置及骨折复位效果后,则无需置管引流,直接进行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估
依据骨折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分为各个维度,包括优、良、中、差。
1.3.2手术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医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26.0对数据展开研究,计量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绘,以t验证,计数资料利用频数(%)描绘,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5),见表1所示:
2.2手术情况
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骨折指的是直接或间接性导致破坏人体骨骼,造成积累性劳损等因素。四肢骨折常用四肢部位发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机械受伤、高海拔坠落等直接、间接的外力因素。病理性骨折也会因较小的外力破坏[2]。患者在发病后,会限制四肢活动,应尽早治疗,在治疗期间的切口复位会对受伤肢体的血液供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无法保证骨折愈合效果。
MIPO属于小切口经皮内固定方法,有着出血少,愈合速度快及创伤小的优势,相比传统术式,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在康复期的负面心理。不仅如此,MIPO术式可经闭合复位充分发挥复位效果,预防骨膜破坏,缓解组织压迫,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情况更优,且研究组获取了更显著的治疗优良率(P<0.05)。可见,MIPO术式可发挥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保证安全治疗,预防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军辉, 华丽.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17):3135-3137.
[2]童军, 李跃红, 舒帆.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J]. 浙江创伤外科, 2018, 23(3):577-579.
[3]庄鹤, 田晓东.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5):111-112.
作者简介:黄志伟(1980-06-),男,汉族,本科,云南江川人,研究方向:脊柱结核,运动医学,四肢创伤,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关键词:四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23-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8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四肢骨折,实验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研究组(n=40)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73岁,均值(44.85±2.13)岁;对照组(n=40)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7-74岁,均值(45.02±2.41)岁,基础资料差别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将首创区域清理干净,于骨折位置行10-15cm切口,逐层将软组织分离,并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出来,复位骨折线,用螺钉将预弯的接骨板于骨折端固定,将切口逐层缝合。
研究组实施MIPO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先在牵引床上给予患者间接复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在获取满意的间接复位效果后,在于股外侧纵向行3-5cm切口,在显示出骨折端后,剥离肱骨外侧的肢骨及骨膜,在将胫腓骨、股骨等骨折位置血块清理干净后,以克氏针进行固定。获取满意复位后,从肌肉下骨膜外隧道于骨折位置穿过,在股骨干远端插入锁定加压钢板,以克氏针进行近端固定。之后对骨折复位线效果进行检查,在达到满意的内固定物位置及骨折复位效果后,则无需置管引流,直接进行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估
依据骨折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分为各个维度,包括优、良、中、差。
1.3.2手术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医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26.0对数据展开研究,计量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绘,以t验证,计数资料利用频数(%)描绘,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5),见表1所示:
2.2手术情况
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骨折指的是直接或间接性导致破坏人体骨骼,造成积累性劳损等因素。四肢骨折常用四肢部位发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机械受伤、高海拔坠落等直接、间接的外力因素。病理性骨折也会因较小的外力破坏[2]。患者在发病后,会限制四肢活动,应尽早治疗,在治疗期间的切口复位会对受伤肢体的血液供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无法保证骨折愈合效果。
MIPO属于小切口经皮内固定方法,有着出血少,愈合速度快及创伤小的优势,相比传统术式,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在康复期的负面心理。不仅如此,MIPO术式可经闭合复位充分发挥复位效果,预防骨膜破坏,缓解组织压迫,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情况更优,且研究组获取了更显著的治疗优良率(P<0.05)。可见,MIPO术式可发挥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保证安全治疗,预防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军辉, 华丽.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17):3135-3137.
[2]童军, 李跃红, 舒帆.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J]. 浙江创伤外科, 2018, 23(3):577-579.
[3]庄鹤, 田晓东.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5):111-112.
作者简介:黄志伟(1980-06-),男,汉族,本科,云南江川人,研究方向:脊柱结核,运动医学,四肢创伤,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