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內固定术(MIPO)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病例数:80例,实验对象病症:四肢骨折患者,实验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0例患者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关键词:四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23-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8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四肢骨折,实验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研究组(n=40)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73岁,均值(44.85±2.13)岁;对照组(n=40)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7-74岁,均值(45.02±2.41)岁,基础资料差别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将首创区域清理干净,于骨折位置行10-15cm切口,逐层将软组织分离,并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出来,复位骨折线,用螺钉将预弯的接骨板于骨折端固定,将切口逐层缝合。
  研究组实施MIPO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开始获取麻醉效果后,先在牵引床上给予患者间接复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在获取满意的间接复位效果后,在于股外侧纵向行3-5cm切口,在显示出骨折端后,剥离肱骨外侧的肢骨及骨膜,在将胫腓骨、股骨等骨折位置血块清理干净后,以克氏针进行固定。获取满意复位后,从肌肉下骨膜外隧道于骨折位置穿过,在股骨干远端插入锁定加压钢板,以克氏针进行近端固定。之后对骨折复位线效果进行检查,在达到满意的内固定物位置及骨折复位效果后,则无需置管引流,直接进行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估
  依据骨折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分为各个维度,包括优、良、中、差。
  1.3.2手术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医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26.0对数据展开研究,计量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绘,以t验证,计数资料利用频数(%)描绘,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5),见表1所示:
  2.2手术情况
  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骨折指的是直接或间接性导致破坏人体骨骼,造成积累性劳损等因素。四肢骨折常用四肢部位发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机械受伤、高海拔坠落等直接、间接的外力因素。病理性骨折也会因较小的外力破坏[2]。患者在发病后,会限制四肢活动,应尽早治疗,在治疗期间的切口复位会对受伤肢体的血液供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无法保证骨折愈合效果。
  MIPO属于小切口经皮内固定方法,有着出血少,愈合速度快及创伤小的优势,相比传统术式,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在康复期的负面心理。不仅如此,MIPO术式可经闭合复位充分发挥复位效果,预防骨膜破坏,缓解组织压迫,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情况更优,且研究组获取了更显著的治疗优良率(P<0.05)。可见,MIPO术式可发挥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保证安全治疗,预防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军辉, 华丽.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17):3135-3137.
  [2]童军, 李跃红, 舒帆.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J]. 浙江创伤外科, 2018, 23(3):577-579.
  [3]庄鹤, 田晓东.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5):111-112.
  作者简介:黄志伟(1980-06-),男,汉族,本科,云南江川人,研究方向:脊柱结核,运动医学,四肢创伤,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开展超声引导密闭式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与开放式留置针的对比性研究,探讨超声引导密闭式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在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住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ICU, 需要放置静脉留置针且外周静脉肉眼观察不到、手指触摸不到的10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超声寻找静脉、评估静脉、超声引导穿刺及穿刺后留置针位置的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神经阻滞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一共选择了10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患者分成了传统组和B超组,每组50例,其中传统组接受传统的盲穿法行区域神经阻滞,B超组接受B超引导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的MMSE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B超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传统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抽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为常态组和综合组,每组各28例患者,常态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分别为(140.89±3.86)mmHg、(82.02±2.51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药物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術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药物组和手术组HSS和OKS评分对照中,药物组分别为86.27±4.19(分)、35.73±3.56(分),手术组分别为72.63±4.22(分)、27.13±
期刊
摘要:因3D打印技术可制造极具个性的产品,能发挥出多种材料特性,同时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所以在现代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口腔医学发展。本文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26-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对照组(34例)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6MWD、HIF-1α、ET-1、AD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多酚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
期刊
摘要:临床中丙泊酚也叫做异丙酚以及普利麻,属于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物,该药物见效快并且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使用后可快速恢复,当前丙泊酚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中。越来越国家将丙泊酚作为维持和镇静治疗的首要选择,此外也普遍运用于椎管内麻醉、电休克治疗等领域,但是在充分发挥丙泊酚医疗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丙泊酚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丙泊酚;不良反应;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本院在行开胸手术前采取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手术临床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2019年间收治肺癌、肺囊肿等,经专家确诊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根据麻醉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分为常规全身麻醉组,下文中均简称全麻组,与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下文中均简称复合组,全麻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复合组患者术前应用麻醉新模式,实施科学规范的全麻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在妊高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2021年3月,纳入我院78例妊高症患者,按随机法分均分为A组合B租。B组使用硫酸镁,A组则联用硝苯地平,对比A、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以及总有疗效。结果:治疗前对两组的血压水平展开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总有疗效(97.44%)高于B组(76.92%)
期刊
摘要:目的:将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单一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单一治疗的患儿来说,联合治疗的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消退快(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