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静心论养生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从古到今,“气候—物候—病候”成为中医养生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六月,也应顺应节气,调理饮食与作息,方可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心静自然凉的养心法则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在五行中,夏季属火,对应的人类脏腑为“心”。因此中医专家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这里所讲的“心”,指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及心理精神因素。因夏季天氣炎热,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所谓的“情绪中暑”即是在夏季并不鲜见的不良情绪状态。相信每个人都多少体会过在炎热环境下由于身体的不舒适引发的情绪问题。专家提出“心理养生”的概念,旨在保持平和的心态及愉悦心情,有益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同时也是对夏季养“心”的最好实践。
  夏季抑郁烦躁时,不妨听舒缓音乐,室内的装饰也应采用浅色系,以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人本身来说,在炎热的环境下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力求“心静自然凉”。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一些“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充足的睡眠亦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临睡前也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炎夏凉意吃出来
  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夏季在北方容易造成“暑热”,在南方多是“暑湿”。饮食养生上,南北方就要各有侧重。如北方“暑热”,中医认为“暑热”会伤“津液”,导致人们出现乏力、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在饮食上,人们就应该重视养肺润燥,多补充水分,多食用一些养阴生津、养肺润燥的水果,如西瓜、梨、提子等。用菊花、绿豆,百合、芦根来熬粥,能起到清热养阴的效果,也可用枸杞和白菊花(或金银花)泡茶。
  而在南方,夏季人们容易遭到“暑湿”的侵袭,饮食最好以健脾、清热、去湿为主。多吃陈皮、薏米,或用赤豆、绿豆、黑豆或薏苡仁三种食物煮后饮用,可健脾祛湿。荔枝、龙眼、杧果、榴梿等容易导致湿热产生的热带水果,则不宜多吃。猪肉排骨汤里含有大量电解质、氨基酸,这些成分恰恰是高温的夏天人体最缺少的东西;在炖汤的时候,把浮油去掉,加些冬瓜、葫芦、海带等,这样炖一锅排骨汤,喝汤吃肉就是最简单易行的夏季养生之法。
  有些食物,无论在南北方都可用来清热消暑。如西瓜、冬瓜、苦瓜、蒲公英、绿豆粥等,但绿豆粥熬制的时候最好添加一些粳米,这样保健效果更佳,且有保护脾胃的作用。一些野菜,如马齿苋也有散热消肿、解毒去湿的作用。在夏季可以多吃这类的蔬菜水果。
  中医认为夏季的高温会耗气,对于气虚的人,建议吃一点西洋参。
  全面调理安然度夏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令。人体阳气外浮,内部阴气暗伏,因此人们不适合在夏季吃很多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否则易于损伤脾胃,引起腹泻。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也忌多吃生冷食物。
  在气候炎热,挥汗如雨,唇干舌燥,心中烦热的时候,如果吃上一块西瓜,或喝上一杯冰凉的冷饮,又解渴,又去暑,确实惬意。但有的人贪图一时痛快,近则立即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远则秋季生病“报复”。肠胃受冷刺激过度,还可使胆道痉挛,导致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使心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很不利。
  热衷健身的朋友应注意,夏季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容易损伤心阴,尤其对于体虚的中老年人伤害尤大,应以运动后出少许汗为宜。运动项目可选择相对平和的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以补充体液。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不宜当水喝。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冬去春来,寒暑更替,时令的风雨,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烦恼和疾病。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的整体观,因此顺应节气、适时适度,也是夏季养生必须牢记在心的原则。
其他文献
一颗芝麻粒大的谐振器能把液体缩小到“一滴水的十亿分之一”;一把“声波镊子”能精准操控细胞和微纳米颗粒;一种新技术能够“吸引”分子聚集,将癌症抗原的浓度提升十万倍……你可知道,这些神奇的技术都是借助超声波实现?  近日,天津大学微机电系统团队胡小唐教授、庞慰教授和段学欣教授联手,围绕“高频超声波器件”研究,取得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三项重大突破,被国际一流期刊选为封面文章重点推介,未来有望在生物医药领
期刊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前拐棒胡同最近发生了件新鲜事,东城区实施的惠民项目—“诚和美美”中央厨房老年配餐中心正式营业了,周边居民第一次吃到了机器人做的饭!  新亮相的老年配餐中心很快成为胡同里的“网红”,吸引来不少居民。今年72岁的李淑茹大妈怀着好奇来到这里。刚进大厅,就听到亲切的问候:“李淑茹老人您好,欢迎来到东城老年配餐中心,请您用餐!”一打听,原来是大厅里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所有在这里登记过的
期刊
蹦床深受孩子們喜爱,但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蹦床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居高不下,美国儿科学会再三告诫家长,儿童玩蹦床很危险。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玩蹦床受伤情况统计发现,因玩蹦床受伤的患儿中,踝关节扭伤等下肢伤最常见,占50%以上,头部和颈部伤分别占10%和17%,其他损伤包括脑震荡、扭伤、拉伤和刮伤。  美国儿科学会专家米歇尔?拉博茨博士表示,大多数受伤发生于多人同时玩蹦床时,个头较小的孩
期刊
蒸饭、煮饭都是淘米后放冷水再烧开,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事实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将水烧开,用开水来煮饭。  1.開水煮饭可以缩短蒸煮时间,保护米中的维生素。由于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只有水温在60℃以上时,淀粉才会吸收水分膨胀、破裂,变成糊状。  大米含有大量淀粉,用开水煮饭时,温度约为100℃(水的沸点),这样的温度能使米饭快速熟透,缩短煮饭时间,防止米中的维生素因长时间高温加热而受到破坏。 
期刊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一边吃饭一边喝水、汤或饮料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到底好不好呢?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专家认为,“边吃边饮”虽不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但有一些研究表明,吃饭的时候喝少量的水、汤或饮料是有一定益处的。首先,它能让胃里的食物变松软,能起到润滑、分解作用,对食物消化有帮助。其次,适当的水分還可以减少食欲,避免吃得过多,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少量的水对胃液的成分、浓度、pH
期刊
流言  将创可贴中间的药棉处对着芯片所在位置贴住,这样将身份证跟手机放一起就不会消磁了。真相  这是一种误读。身份证是“非接触式IC卡”的芯片结构,并没有磁性,更不会被“消磁”。  目前我国公民所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属于射频卡。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cm)靠近讀写器表面时,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
期刊
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早餐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知道,可是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是匆忙了事或者品种单调,甚至不吃,长此下去不利于身体健康。我对早餐持有一种毕恭毕敬的态度。我认为早餐是一天感恩和修行的开始,是每天对家人关爱的头一件事,也是好心情的开端,不仅仅只是吃饱肚子,预防胆结石,有力气上班。  每天清晨我都要早起,精心为自己和家人准备早餐。  早晨起来通常食欲会不太好,所以早餐就得格外注意在搭配上
期刊
气温的骤降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太友好,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身体零件“老化”,活动量减少,脂质代谢改变,容易引起肥胖和高脂血症,导致各种慢性病发病。因此,许多老年人将脂肪视为健康的“头号大敌”,有些人甚至完全拒绝摄入动物性食物脂肪。但是,这样真的可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吗?过度限制脂肪会引起身体器官的损害  首先,脂肪到底是做什么的?生命的脂肪,有益于健康。它存在于食物和身体内,是重要的能量来源;是机
期刊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通常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会引起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但据美国媒体2018年11月6日报道,最新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以往的认识不同,开心也可能导致心碎综合征发作。  研究人員针对全球1750名心碎综合征患者开展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其中485名患者(以绝经期女性为主)是在经历过明确的情绪触发后出现的心
期刊
我14岁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我的参赛项目是800米跑步,也是整个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  体育馆四周的看台上座无虚席,我努力从中寻找父亲和母亲,但他们似乎没来,不过没关系,我一样会全力以赴去完成比赛。然而当跑到一半时,我却重重地摔倒了。雖然我忍痛爬起来接着跑,但我毫无疑问地成了最后一个。  比赛结束后,看台上的观众和同学都离开了体育馆,但我不想回去,我很难过,一个人坐在跑道上哭泣。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