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度血症的食疗与自我保健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黏度血症俗称“血黏度增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导致人体血管内的血脂变稠变黏,积淀在血管的内壁,使原本光滑顺畅的血管变得凹凸不平,血管壁迅速增厚,血管失去弹性和柔韧性,管腔缩小,血管中血液流量减小,流速减慢,严重时可能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黏度增高最大的危害在于对人体微循环的侵蚀。毛细血管负责与外界的物质代谢与废物排出,但由于血液被“脂肪”污染,不仅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同时被脂肪的微粒包裹的血红细胞无法顺利通过毛细血管“网眼”,导致毛细血管堵塞,久而久之,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变成了一条泊满“垃圾”的血液通道,造成严重堵塞,导致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健康与生命。为此,应高度重视血黏度增高的危害,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血液为何会黏稠
  血液黏稠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水 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剂、腹泻等引起的身体失水,都可使血容量减少,此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相对增多,血液黏稠度自然增加。
  有形成分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越多、脆性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血浆中的蛋白质、脂肪、糖越多,血液越黏稠。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质含量增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
  环境 有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稠度高,清晨和上午高,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高,厚味饮食后高等。
  了解上述一些因素,有利于防治血液黏稠,进行自我保护。
  血黏度高有何特征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早晨起床后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饭后犯困 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
  蹲着干活气短 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流量减少,加上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
  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视神经和视网膜会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如果存在上述症状,说明血黏度升高,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降低血黏度的食疗与自我保健
  饮食原则 应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日常膳食应清淡,少吃高脂高糖食物,多吃鱼类等水产品及新鲜果蔬。应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
  多饮水 补充水分可稀释血黏度,饮水时间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每餐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一天应饮2 000毫升。最理想的饮用水是20℃~40℃的凉白开水或淡茶,因为这种水的张力、密度、生物活性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液,有助于保持体内血循环顺畅。
  可常食的食物 黑木耳、青葱、洋葱、大蒜、柿子椒、香菇、柠檬、菠萝及具有降脂作用的胡萝卜、香芹、魔芋、螺旋藻、紫菜、海带、山楂、核桃、玉米和具有类似阿司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如西红柿、红葡萄、桔子、生姜等。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人的一天中早晨易使血小板凝集,血黏度明显升高,有些不吃早餐又不喝水的人,最易造成体内血液中的血小板活性增加。嗜烟者常会使血液黏度增高,使血液中形成血液凝块,情绪不好的人发怒时也可使血压骤升、血液变稠。
  坚持适合自身体质状况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体内脂类的代谢。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主创新战略列入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成为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中心环节.本文围绕加快宁波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提出了三种主要
期刊
为获得我县春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确定肥料配方的基本参数.rn试验点设在大河镇机井地.试验区年平均降雨量为20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64 mm,海拔高
乳铁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铁结合性糖蛋白,对细菌、真菌、病毒等有广谱的防御能力,对感染、炎症、癌症等有明显的宿主保护功能。综述口服乳铁蛋白的生理功效及其独特的营养、抗
期刊
为进一步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剔除H7N9禽流感病毒,切实保障养禽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根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以吸附法制备草香型香精母粒,考察了吸附温度和时间对香精吸附量的影响,并对母粒进行了表征,再采用共混法制备了释香型人造运动草丝.结果表明,香精和EVA之间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