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历史教育的本质所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困扰着许多历史教师。本文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为例,从确定合理的目标、设计煽情的课堂语言以及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
前 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这些规定凸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核心地位,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所在。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就结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
1、通过回顾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感受祖国分裂给中华儿女带来的痛苦与屈辱,激发其爱国热情以及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讨论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式以及概括“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我党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也是世界政治文明史中的一大进步。
3、通过认真细致地刻画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判的场景,感悟我们国家领导人统一祖国的坚定决心。立场坚定的背后是国力的不断增强。再通过播放香港回归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自豪感,也意识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盛是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二、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
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入正题。随后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沉浸在这首诗所营造的离愁别绪中,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顺利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后面的内容。
(二)借势入题——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梳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香港往事: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列强瓜分狂潮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2、澳门沧桑: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登陆;1845年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87年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对澳门的占领“合法化”。3、台湾问题: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形成对峙局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问题由此产生。在回顾这段山河破碎的往事中,学生非常气愤,表情凝重,感受到国家分裂带来的屈辱与痛苦。同时也明白分裂的原因在于国力的衰弱、政府的无能。一股爱国热情以及要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
(三)转承下文——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教师设问:在历经了百年屈辱与抗争之后,当1949年天安门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实现祖国统一的重担落在了新中国的肩上。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港澳台问题?不同的方式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讨论: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在讨论中学生比较认同和平方式。教师追问:但港澳台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和平统一方式才能避免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港澳台地区的和平回归与顺利发展呢?学生回答:“一国两制”。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整理“一国两制”的基本线索及内涵。在讨论、归纳思考中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兼顾了各方的利益,既坚持了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了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从而体会到一国两制所体现的鲜明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四)走向实践——港澳问题的解决
“一国两制”构想能否行得通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展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情况,着重通过四组图片细致描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针锋相对的较量。第一组:针对铁娘子提出的“必须遵守香港问题三个条约”,邓小平的回应是“中国政府是清政府,我就是李鸿章!”第二组:“三个条约是有区别的”——“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第三组:“用主权换治权可以吗?”——“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主权治权都要收回”;第四组:“不要向香港派驻军队,可以吗?”——“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定要驻军。”最后展示图片:当撒切尔夫人走出会场后差点从台阶摔倒幸亏被身边的工作人员扶住的场景,并打出“东方矮个子打败了西方铁娘子”文字。学生从中体会香港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也感悟到我们国家领导人统一祖国的坚定决心,而坚定立场的背后是国力的不断增强。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展示香港回归的盛大场景,当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时,举国上下同欢庆。从我方昂首挺胸的神态表情与英方代表落寞留恋的神态中学生感受到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体悟到国力的强盛是香港得以胜利回归的保障。
(五)结语
教师总结:在即将结束本课学习时,我的耳畔又回荡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2003年9月17日,在福建泉州永春县城的云龙桥上,75岁高龄的余光中老先生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前来迎接的侄儿余汉星的手,眼里噙满了泪水,久久无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半个世纪的分离,五十载的隔海相望,现如今我们能否续写《乡愁》?(展示新诗 续写《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未来啊/乡愁是一座桥梁/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三、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心得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既是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改视野下历史教学的诉求,也是有效教学的诉求。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情感教育,让充满血肉情感与人生智慧的历史唤醒学生的内心触动。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确定合理的课堂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学生、教材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目标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设计煽情的课堂语言
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小结”语言的理性,“过渡”语言的巧妙,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课堂的美妙。
(三)創设恰当的历史情境
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重塑过去的历史情境,架起一道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唤起学生的“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的感受。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
前 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这些规定凸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核心地位,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所在。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就结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
1、通过回顾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感受祖国分裂给中华儿女带来的痛苦与屈辱,激发其爱国热情以及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讨论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式以及概括“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我党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也是世界政治文明史中的一大进步。
3、通过认真细致地刻画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判的场景,感悟我们国家领导人统一祖国的坚定决心。立场坚定的背后是国力的不断增强。再通过播放香港回归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自豪感,也意识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盛是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二、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
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入正题。随后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沉浸在这首诗所营造的离愁别绪中,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顺利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后面的内容。
(二)借势入题——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梳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香港往事: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列强瓜分狂潮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2、澳门沧桑: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登陆;1845年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87年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对澳门的占领“合法化”。3、台湾问题: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形成对峙局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问题由此产生。在回顾这段山河破碎的往事中,学生非常气愤,表情凝重,感受到国家分裂带来的屈辱与痛苦。同时也明白分裂的原因在于国力的衰弱、政府的无能。一股爱国热情以及要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
(三)转承下文——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教师设问:在历经了百年屈辱与抗争之后,当1949年天安门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实现祖国统一的重担落在了新中国的肩上。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港澳台问题?不同的方式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讨论: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在讨论中学生比较认同和平方式。教师追问:但港澳台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和平统一方式才能避免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港澳台地区的和平回归与顺利发展呢?学生回答:“一国两制”。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整理“一国两制”的基本线索及内涵。在讨论、归纳思考中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兼顾了各方的利益,既坚持了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了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从而体会到一国两制所体现的鲜明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四)走向实践——港澳问题的解决
“一国两制”构想能否行得通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展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情况,着重通过四组图片细致描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针锋相对的较量。第一组:针对铁娘子提出的“必须遵守香港问题三个条约”,邓小平的回应是“中国政府是清政府,我就是李鸿章!”第二组:“三个条约是有区别的”——“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第三组:“用主权换治权可以吗?”——“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主权治权都要收回”;第四组:“不要向香港派驻军队,可以吗?”——“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定要驻军。”最后展示图片:当撒切尔夫人走出会场后差点从台阶摔倒幸亏被身边的工作人员扶住的场景,并打出“东方矮个子打败了西方铁娘子”文字。学生从中体会香港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也感悟到我们国家领导人统一祖国的坚定决心,而坚定立场的背后是国力的不断增强。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展示香港回归的盛大场景,当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时,举国上下同欢庆。从我方昂首挺胸的神态表情与英方代表落寞留恋的神态中学生感受到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体悟到国力的强盛是香港得以胜利回归的保障。
(五)结语
教师总结:在即将结束本课学习时,我的耳畔又回荡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2003年9月17日,在福建泉州永春县城的云龙桥上,75岁高龄的余光中老先生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前来迎接的侄儿余汉星的手,眼里噙满了泪水,久久无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半个世纪的分离,五十载的隔海相望,现如今我们能否续写《乡愁》?(展示新诗 续写《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未来啊/乡愁是一座桥梁/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三、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心得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既是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改视野下历史教学的诉求,也是有效教学的诉求。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情感教育,让充满血肉情感与人生智慧的历史唤醒学生的内心触动。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确定合理的课堂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学生、教材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目标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设计煽情的课堂语言
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小结”语言的理性,“过渡”语言的巧妙,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课堂的美妙。
(三)創设恰当的历史情境
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重塑过去的历史情境,架起一道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唤起学生的“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