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428册图书遍布校园每个角落,65台计算机、12套电子白板进入教室,各类仪器贴近学生,各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这就是阳城县凤城镇下孔完小,一所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二轨寄宿制山村学校的崭新面貌。“三靠近”工作开展以来,下孔完小不忘初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做到“打开柜子摆出来,打开锁子用起来”,使教学设备最大程度的“靠近教师、靠近学生、靠近课堂”,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核组,建立了教学设备“三靠近”全员管理网络,领导教师分工协作、全员参与,为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学校制定了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的各种方案和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科学设置区域,搭建活动平台
为保证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三年来陆续投入20余万元用于教学设备的补充和活动氛围的营造。进入教学楼,大厅两侧摆放的科学仪器和标本靠近了学生,为学生观察和了解提供了便利;每个教室都配置了“三靠近”专用柜,让各科教学仪器及设备零距离靠近课堂和学生;楼道内设置了个性化的班级书架,并配备了舒适的坐凳,方便学生课间阅读;教学楼东侧设置了“科技角”,陈列了各种模型及标本,并配备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大厅设置了开放的“漂书台”,使学生可以在温馨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学楼中的科学教室,给了学生们施展创意的空间;利用智能留言机等科学实验仪器,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呈现于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位学生说:“我们喜欢智能留言机,喜欢在科学教室上课,在这里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三靠近”的落实,不仅使教学设备与师生零距离接触,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更让全体师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为确保“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的有效落实,下孔完小合理安排、创新管理。“三靠近”仪器及图书的选配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与学期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结合,与学生兴趣爱好有效结合。他们构建的“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协同指导、学校统筹监管”的三级管理模式,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学校统筹监管方面,首先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管,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各个功能室的教学情况,专用教室能用必用,保证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能在相应的功能教室上课。其次是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监管,针对寄宿制学校特点,除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社团活动外,还能满足住校生晚上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活动。在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指导方面,学校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管理的良好格局。
如“图书进教室”,为确保学生能够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学校发放《图书剔旧增新意见表》,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分年龄段购买各类图书,特别是对于教材中推荐的经典好书和能弘扬时代主题的优秀读物,学校及时进行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润。
在图书管理方面,设立班级图书角、班级书架、漂书台、宿舍期刊架等读书平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各班选出图书管理员,对各自班级读书平臺的图书管理实行定人定岗、专人负责,做到日整理、周清点,尽量避免图书丢失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图书资源定期更新,确保学生能够随时、随处读到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正如四年级班主任燕云霞老师所说:“图书进教室,方便学生课间借阅,语文课上学生精彩的回答都源于平时的日积月累。由于我们是农村学校,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没条件买太多的图书,但是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专门开设阅读分享课,在班里形成了你争我抢的阅读氛围。我们班有专门的管理员,她每天都很忙,有一次她跟我说:‘老师,我可以不做管理员吗,因为我很忙,看书的时间就少了!’后来我也想办法,让学习小组长轮流管理,学生们在管理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注重教学设备“三靠近”工作的过程性考核,定期检查反馈,将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的绩效挂钩,促进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步入高效长久的发展轨道。如在“图书进教室”方面,采取了班级晋级评价方式。学校制定了阅读晋级评价标准,由班级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考核评定,评选出班级“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并在班级文化专栏进行展示;学校每年“六一”“元旦”举行读书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凝聚校园读书活动的正能量,让学校充满浓浓书香,让好书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驻足于漂书台、科技角、创意区、运动场,我们深感教学设备“三靠近”带来的便捷。正如学校教导主任卫立峰所说:“‘三靠近’的开展对学生来说,零距离、无阻碍,随时随地与所有教学设备仪器接近,所有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提高了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科素养得到提高。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由于音、体、美、科学等专职、专业教师缺乏,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弥补了师资不足的现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学科仪器在办公室提前备课,在课堂上操作演示,课后组织社团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核组,建立了教学设备“三靠近”全员管理网络,领导教师分工协作、全员参与,为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学校制定了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的各种方案和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科学设置区域,搭建活动平台
为保证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三年来陆续投入20余万元用于教学设备的补充和活动氛围的营造。进入教学楼,大厅两侧摆放的科学仪器和标本靠近了学生,为学生观察和了解提供了便利;每个教室都配置了“三靠近”专用柜,让各科教学仪器及设备零距离靠近课堂和学生;楼道内设置了个性化的班级书架,并配备了舒适的坐凳,方便学生课间阅读;教学楼东侧设置了“科技角”,陈列了各种模型及标本,并配备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大厅设置了开放的“漂书台”,使学生可以在温馨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学楼中的科学教室,给了学生们施展创意的空间;利用智能留言机等科学实验仪器,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呈现于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位学生说:“我们喜欢智能留言机,喜欢在科学教室上课,在这里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三靠近”的落实,不仅使教学设备与师生零距离接触,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更让全体师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为确保“三靠近”管理和应用工作的有效落实,下孔完小合理安排、创新管理。“三靠近”仪器及图书的选配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与学期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结合,与学生兴趣爱好有效结合。他们构建的“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协同指导、学校统筹监管”的三级管理模式,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学校统筹监管方面,首先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管,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各个功能室的教学情况,专用教室能用必用,保证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能在相应的功能教室上课。其次是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监管,针对寄宿制学校特点,除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社团活动外,还能满足住校生晚上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活动。在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指导方面,学校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管理的良好格局。
如“图书进教室”,为确保学生能够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学校发放《图书剔旧增新意见表》,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分年龄段购买各类图书,特别是对于教材中推荐的经典好书和能弘扬时代主题的优秀读物,学校及时进行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润。
在图书管理方面,设立班级图书角、班级书架、漂书台、宿舍期刊架等读书平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各班选出图书管理员,对各自班级读书平臺的图书管理实行定人定岗、专人负责,做到日整理、周清点,尽量避免图书丢失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图书资源定期更新,确保学生能够随时、随处读到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正如四年级班主任燕云霞老师所说:“图书进教室,方便学生课间借阅,语文课上学生精彩的回答都源于平时的日积月累。由于我们是农村学校,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没条件买太多的图书,但是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专门开设阅读分享课,在班里形成了你争我抢的阅读氛围。我们班有专门的管理员,她每天都很忙,有一次她跟我说:‘老师,我可以不做管理员吗,因为我很忙,看书的时间就少了!’后来我也想办法,让学习小组长轮流管理,学生们在管理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注重教学设备“三靠近”工作的过程性考核,定期检查反馈,将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的绩效挂钩,促进教学设备“三靠近”管理及应用工作步入高效长久的发展轨道。如在“图书进教室”方面,采取了班级晋级评价方式。学校制定了阅读晋级评价标准,由班级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考核评定,评选出班级“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并在班级文化专栏进行展示;学校每年“六一”“元旦”举行读书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凝聚校园读书活动的正能量,让学校充满浓浓书香,让好书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驻足于漂书台、科技角、创意区、运动场,我们深感教学设备“三靠近”带来的便捷。正如学校教导主任卫立峰所说:“‘三靠近’的开展对学生来说,零距离、无阻碍,随时随地与所有教学设备仪器接近,所有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提高了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科素养得到提高。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由于音、体、美、科学等专职、专业教师缺乏,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弥补了师资不足的现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学科仪器在办公室提前备课,在课堂上操作演示,课后组织社团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