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中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设改革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高职专业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建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给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定位
1.专业建设背景
重庆市多山,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效缓解了核心地区地面交通拥堵的迫切需要,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急需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才,这就促使各专业院校积极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
2.专业定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相关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思路
根据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特点,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保障,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思想,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建设内容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关键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在校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内涵和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注重“创业”培养,结合行业的特点,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建设思路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多样性与专业个性培养相统一的教学机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建设内容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确定《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工程施工》等三门课程作为专业优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和教学业务骨干积极发动,集思广益,带领本专业教师,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集体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将优质专业课程建成为市级、院级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中心开展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以及质检员、施工员、造价员等职业工种和上岗证书的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实训环节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来提高和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注重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能通过考核获取本专业相关的技能或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率。
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的应用;强化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实物、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力求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按专业群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配套、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实训中心建设土工、力学、材料实验室;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典型工法)施工工艺、构造展示中心;钢筋、模板、抹灰、砌筑工种实训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实训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实验实训运行、管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实验实训改革,并依据岗位要求确定实训实习标准,开发实训实习指导书。
4.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及所在专业群专业带头人。根据师资梯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建设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5.专业群建设
以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行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搞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材建设。
6.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评价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制度,这样初步构成了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
三.结束语
现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将全面提升学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集教学、人才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企业的技术人员输出基地。
在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达到“工学结合、交替渐进”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切以一线服务为目标,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
参考文献:
[1]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58-60.
[2]杜美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办公自动化;2011.(6):53-54.
[3]李章琼.浅析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J].才智.2012.(4):255.
作者简介:冯雨实,男,1981年6月生,大學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 高职专业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建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给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定位
1.专业建设背景
重庆市多山,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效缓解了核心地区地面交通拥堵的迫切需要,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急需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才,这就促使各专业院校积极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
2.专业定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相关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思路
根据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特点,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保障,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思想,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建设内容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关键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在校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内涵和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注重“创业”培养,结合行业的特点,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建设思路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多样性与专业个性培养相统一的教学机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建设内容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确定《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工程施工》等三门课程作为专业优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和教学业务骨干积极发动,集思广益,带领本专业教师,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集体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将优质专业课程建成为市级、院级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中心开展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以及质检员、施工员、造价员等职业工种和上岗证书的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实训环节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来提高和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注重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能通过考核获取本专业相关的技能或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率。
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的应用;强化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实物、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力求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按专业群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配套、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实训中心建设土工、力学、材料实验室;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典型工法)施工工艺、构造展示中心;钢筋、模板、抹灰、砌筑工种实训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实训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实验实训运行、管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实验实训改革,并依据岗位要求确定实训实习标准,开发实训实习指导书。
4.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及所在专业群专业带头人。根据师资梯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建设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5.专业群建设
以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行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搞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材建设。
6.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评价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制度,这样初步构成了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对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
三.结束语
现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将全面提升学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集教学、人才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企业的技术人员输出基地。
在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达到“工学结合、交替渐进”的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切以一线服务为目标,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
参考文献:
[1]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58-60.
[2]杜美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办公自动化;2011.(6):53-54.
[3]李章琼.浅析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J].才智.2012.(4):255.
作者简介:冯雨实,男,1981年6月生,大學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