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需要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知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论,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用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中的“焦点意识”和“附属意识”理论来解决。
波兰尼理论中的焦点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认识对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目标意识。附属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于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其他认识或实践基础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工具意识。波兰尼举了一个“楔钉”的例子说明这两种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落下锤子的时候,我们并不去感觉锤把紧贴我们的手掌,而是去感觉锤头敲击着钉子……我们对于我们手掌的感觉有一种附属意识,它被统合到我们对于敲击钉子的焦点意识之中。”
在波兰尼看来,这两种意识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关联。相互排斥是指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手掌的感觉上,那么他就根本不能楔钉子;相互关联是指楔钉子的人必须不断地将注意力从手掌转移到钉子和需要楔进钉子的物体上才能楔进钉子。
如果把这个理论放到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应该怎么读”上,那么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或者用叶老的话来说就是,阅读时临时搬出些知识来就会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尽管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阅读上,但是他还必须时刻在附属意识中关注“应该怎么读”的知识,并不断地将视线从知识转移到阅读上。所以知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化为习惯”。
基于知识与阅读的这种关系,我们认为知识应该是一种前积累,阅读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之前学习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知识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做法:
1.“明示式”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课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而不必追求知识的完整和体系。比如笔者在教《花未眠》时就随文引进了“审智散文”这一概念。如果按照知识体系来说,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重在抒情,作者所要抒的情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韵味或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婉转而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这种情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但是《花未眠》这篇散文的精要却不是抒情而是说理,作者把生活中一个很感性的现象“花未眠”上升到“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样一个理性的高度。我给学生介绍了“审美”和“审智”的区别,指出学习“审智散文”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也就是作者的观点。
2.关于知识短文的学习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2003年版)的第一单元附了一篇知识短文——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但是全文讲的是读诗对培养文学兴趣的重要性,至于怎样读诗、怎样运用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却只字未提,这样的知识短文对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读诗知识,如怎样从意象的分析、语言的品味入手学习。当然合理的知识短文我们仍可以借鉴。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2004年版)第三单元的戏剧教学附了一篇《现当代戏剧鉴赏》,它就比较集中地介绍了戏剧冲突、怎样鉴赏剧本等知识,并且在介绍每一种方法时都引入了例文来分析。这样的短文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鉴赏剧本。
3.隐性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也可以把知识化到练习中去,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这些知识。
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从林冲和林黛玉身上分析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影响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要他造反是不容易的。小说通过“岳庙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让他与环境发生强烈的冲突,一步一步走上梁山。这充分显示了环境对人物行动的制约、决定作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是环境造成的。她自小读诗书,才思敏捷,使她善于思考;幼年失去母亲,礼教的约束相对少一些,使她有了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寄居贾府之后,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造成了她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不利的环境使她敏感的神经常常产生种种不祥的预感,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凄苦与孤独,她便常常“临风落泪,对景伤情”。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小说中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的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波兰尼理论中的焦点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认识对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目标意识。附属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于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其他认识或实践基础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工具意识。波兰尼举了一个“楔钉”的例子说明这两种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落下锤子的时候,我们并不去感觉锤把紧贴我们的手掌,而是去感觉锤头敲击着钉子……我们对于我们手掌的感觉有一种附属意识,它被统合到我们对于敲击钉子的焦点意识之中。”
在波兰尼看来,这两种意识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关联。相互排斥是指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手掌的感觉上,那么他就根本不能楔钉子;相互关联是指楔钉子的人必须不断地将注意力从手掌转移到钉子和需要楔进钉子的物体上才能楔进钉子。
如果把这个理论放到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应该怎么读”上,那么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或者用叶老的话来说就是,阅读时临时搬出些知识来就会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尽管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阅读上,但是他还必须时刻在附属意识中关注“应该怎么读”的知识,并不断地将视线从知识转移到阅读上。所以知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化为习惯”。
基于知识与阅读的这种关系,我们认为知识应该是一种前积累,阅读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之前学习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知识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做法:
1.“明示式”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课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而不必追求知识的完整和体系。比如笔者在教《花未眠》时就随文引进了“审智散文”这一概念。如果按照知识体系来说,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重在抒情,作者所要抒的情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韵味或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婉转而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这种情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但是《花未眠》这篇散文的精要却不是抒情而是说理,作者把生活中一个很感性的现象“花未眠”上升到“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样一个理性的高度。我给学生介绍了“审美”和“审智”的区别,指出学习“审智散文”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也就是作者的观点。
2.关于知识短文的学习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2003年版)的第一单元附了一篇知识短文——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但是全文讲的是读诗对培养文学兴趣的重要性,至于怎样读诗、怎样运用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却只字未提,这样的知识短文对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读诗知识,如怎样从意象的分析、语言的品味入手学习。当然合理的知识短文我们仍可以借鉴。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2004年版)第三单元的戏剧教学附了一篇《现当代戏剧鉴赏》,它就比较集中地介绍了戏剧冲突、怎样鉴赏剧本等知识,并且在介绍每一种方法时都引入了例文来分析。这样的短文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鉴赏剧本。
3.隐性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也可以把知识化到练习中去,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这些知识。
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从林冲和林黛玉身上分析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影响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要他造反是不容易的。小说通过“岳庙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让他与环境发生强烈的冲突,一步一步走上梁山。这充分显示了环境对人物行动的制约、决定作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是环境造成的。她自小读诗书,才思敏捷,使她善于思考;幼年失去母亲,礼教的约束相对少一些,使她有了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寄居贾府之后,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造成了她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不利的环境使她敏感的神经常常产生种种不祥的预感,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凄苦与孤独,她便常常“临风落泪,对景伤情”。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小说中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的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