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佛家文化
楼宇烈老师所述涉及儒释道三家学说,九华山费业朝老师在甘露寺由浅入深的讲述了佛学的真谛,瑜伽大家石鉴月老师从禅修、禅定、禅学出发将禅、瑜伽和健身气功纵横剖析,孙泽先老师讲述《归根心理学》的时候也论述了佛教八识与健身气功的关系。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与印度佛教有别的对“禅”“禅定”“禅悟”“禅修”等概念的不同理解。禅修不是为了养生,但客观上具有养生的作用,是谓“不养之养”。在儒释道文化的相互影响下,禅修的很多方法被历代文人修士吸收借鉴,影响和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发展。
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收摄心神的法门,并把由调息而调心的实践和理论发扬至较高水平。调息在佛教中被称为“观呼吸法”,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比丘修习解脱法门的一种重要方法,北传佛教将它与不净观视为通向涅槃的“二甘露门”,在南传佛教中一般将观呼吸法与四界分别观当作比丘最初的修习内容。
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安那般那的一种,天台智大师在《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中详细论述了调整呼吸的方法。《安般守意经》讲“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通过控制数出入息以达“守意”的目的。《童蒙止观》认为“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可见“息”与“呼吸”是有区别的。从广义来讲,一呼一吸就是息;从狭义来看,能达到特定的呼吸要求才是息(如南怀瑾先生主张呼吸之间的停顿才是“息”)。这个特定的要求就是“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守息,心则生定。所以要让息绵绵,调到这种绵绵致细的景象。调息“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童蒙止观》)
健身气功要求动息相随、动缓息长,以逆腹式呼吸为主,注重鼻吸鼻呼,要求呼吸细匀深长、周身一气、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以气运形,所以健身气功练习要以“调息”为中枢来统一调身和调心。在健身气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调息练习阶段”,以调息来摄心,以调息来正形。具体步骤可以借鉴智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把意念和呼吸紧密结合的六个步骤: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南怀瑾大师在《定慧初修》之《禅观研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第二,随。
进入随的情况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
……
佛教、道教为了调身和引导入静,常常提出“观鼻”。《童蒙止观·调和》:“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在缘中,无分散意。”《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而念又注中黄也。……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太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于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于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苏东坡也说:“视鼻端之白,数其息之出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至于数百,则其心寂然,其身兀然。(见《道枢·卷三十五》)很明显,“观鼻”是一种入静的方法。也就是健身气功练习中常讲的“眼观鼻,鼻观心”,练习过程中的“目光内含”、“目视鼻尖”等具体要求。
健身气功将“调心”列为核心要素之一,在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把“调什么?”、“如何调?”“有何用?”等问题明确和细化。
石鉴月老师将“瑜伽”和“健身气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详细对比。瑜伽是佛教的源头之一,佛教去除了瑜伽的调身法,将瑜伽的调息法和调心法更加发扬光大。佛家将“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文殊般若经》)作为十六字心得,将“戒定慧”作为三学,落脚点都在一个“定”上。郭善儒老师在《健身气功入静的科学》的讲座中提到:我们练健身气功为了什么,就是学习在接受外部干扰的氛围中,驾驭“外部信息的干预”,使人体的“意识进行调控”能力得以提高。这就是我一再强调气功修炼的核心内容是训练人的“意识运用”的方法。提高“意识运用”的能力。我曾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之一是“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之二是“再論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就是想表述我对气功修炼主旨的认识。
郭善儒老师用现代科学的“脑电波”和“脑象图”来说明了调心入静以后脑部产生的物理效应。刘天君老师在《三调与三调合一》的讲座中认为:调心是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入气功境界所需要的意识状态。意守是在主观感觉上将意识移置于某一现实事物的心理操作活动。在调心的过程中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松静、动触、快感、虚无。
刘天君老师借用《金刚经》上的“凡有所相皆属虚妄”这句话告诫练习者不要沉迷于入静以后产生的快乐,要舍得要放下要继续往前走。
健身气功在调心这方面与瑜伽和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健身气功通过“意守丹田”、“意守命门”、“意守动作过程”等不同的方法,达到“以一念代万念”和“排除杂念”的效果。比如五禽戏,意在境中是“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猿戏要体现出猿猴灵巧敏捷的动作特点,从意的方面来说,练习者的意要与动作相配合,以达形神贯通之意境。以意导形是指通过五禽的动作意念来引导肢体的变化。意念是主观情致,动作意念的自动化,会导致练习者神韵的变化。通过意想五禽之“意”,以意导形,以形入戏,逐步达到五禽动作、神态的气韵生动。
楼宇烈老师所述涉及儒释道三家学说,九华山费业朝老师在甘露寺由浅入深的讲述了佛学的真谛,瑜伽大家石鉴月老师从禅修、禅定、禅学出发将禅、瑜伽和健身气功纵横剖析,孙泽先老师讲述《归根心理学》的时候也论述了佛教八识与健身气功的关系。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与印度佛教有别的对“禅”“禅定”“禅悟”“禅修”等概念的不同理解。禅修不是为了养生,但客观上具有养生的作用,是谓“不养之养”。在儒释道文化的相互影响下,禅修的很多方法被历代文人修士吸收借鉴,影响和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发展。
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收摄心神的法门,并把由调息而调心的实践和理论发扬至较高水平。调息在佛教中被称为“观呼吸法”,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比丘修习解脱法门的一种重要方法,北传佛教将它与不净观视为通向涅槃的“二甘露门”,在南传佛教中一般将观呼吸法与四界分别观当作比丘最初的修习内容。
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安那般那的一种,天台智大师在《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中详细论述了调整呼吸的方法。《安般守意经》讲“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通过控制数出入息以达“守意”的目的。《童蒙止观》认为“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可见“息”与“呼吸”是有区别的。从广义来讲,一呼一吸就是息;从狭义来看,能达到特定的呼吸要求才是息(如南怀瑾先生主张呼吸之间的停顿才是“息”)。这个特定的要求就是“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守息,心则生定。所以要让息绵绵,调到这种绵绵致细的景象。调息“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童蒙止观》)
健身气功要求动息相随、动缓息长,以逆腹式呼吸为主,注重鼻吸鼻呼,要求呼吸细匀深长、周身一气、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以气运形,所以健身气功练习要以“调息”为中枢来统一调身和调心。在健身气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调息练习阶段”,以调息来摄心,以调息来正形。具体步骤可以借鉴智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把意念和呼吸紧密结合的六个步骤: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南怀瑾大师在《定慧初修》之《禅观研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第二,随。
进入随的情况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
……
佛教、道教为了调身和引导入静,常常提出“观鼻”。《童蒙止观·调和》:“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在缘中,无分散意。”《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而念又注中黄也。……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太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于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于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苏东坡也说:“视鼻端之白,数其息之出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至于数百,则其心寂然,其身兀然。(见《道枢·卷三十五》)很明显,“观鼻”是一种入静的方法。也就是健身气功练习中常讲的“眼观鼻,鼻观心”,练习过程中的“目光内含”、“目视鼻尖”等具体要求。
健身气功将“调心”列为核心要素之一,在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把“调什么?”、“如何调?”“有何用?”等问题明确和细化。
石鉴月老师将“瑜伽”和“健身气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详细对比。瑜伽是佛教的源头之一,佛教去除了瑜伽的调身法,将瑜伽的调息法和调心法更加发扬光大。佛家将“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文殊般若经》)作为十六字心得,将“戒定慧”作为三学,落脚点都在一个“定”上。郭善儒老师在《健身气功入静的科学》的讲座中提到:我们练健身气功为了什么,就是学习在接受外部干扰的氛围中,驾驭“外部信息的干预”,使人体的“意识进行调控”能力得以提高。这就是我一再强调气功修炼的核心内容是训练人的“意识运用”的方法。提高“意识运用”的能力。我曾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之一是“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之二是“再論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就是想表述我对气功修炼主旨的认识。
郭善儒老师用现代科学的“脑电波”和“脑象图”来说明了调心入静以后脑部产生的物理效应。刘天君老师在《三调与三调合一》的讲座中认为:调心是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入气功境界所需要的意识状态。意守是在主观感觉上将意识移置于某一现实事物的心理操作活动。在调心的过程中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松静、动触、快感、虚无。
刘天君老师借用《金刚经》上的“凡有所相皆属虚妄”这句话告诫练习者不要沉迷于入静以后产生的快乐,要舍得要放下要继续往前走。
健身气功在调心这方面与瑜伽和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健身气功通过“意守丹田”、“意守命门”、“意守动作过程”等不同的方法,达到“以一念代万念”和“排除杂念”的效果。比如五禽戏,意在境中是“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猿戏要体现出猿猴灵巧敏捷的动作特点,从意的方面来说,练习者的意要与动作相配合,以达形神贯通之意境。以意导形是指通过五禽的动作意念来引导肢体的变化。意念是主观情致,动作意念的自动化,会导致练习者神韵的变化。通过意想五禽之“意”,以意导形,以形入戏,逐步达到五禽动作、神态的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