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诗歌教学大致有“读”“析”“赏”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熟读成诵,音读,意读,情读,美读而朗朗成诵。第二层次,析,理解把握,感受形象,领悟意旨,赏析技巧。第三层次,赏,玩象入境,玩味意象,神游意境。
  【关键词】形象;意旨 ; 技巧;意象 ; 意境
   教材选编那么多精美的诗篇,目的正在于培养学生的纯正的文学趣味。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呢?我以为,诗歌教学大致有如下“读”“析”“赏”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熟读成诵。第二层次,析,理解把握。第三层次,赏,玩象入境。
  第一层次,读,熟读成诵。音读,读正音韵节奏;意读,读懂大致内容;情读,读出情感意味;美读,读出美感。四读而至于能朗朗成诵,达到“腹有诗书”这个最基本的要求,要认识到“学诗而不能背诵,几乎等于没读”。这点不值多言。
  第二层次,析,理解把握。我喜欢以“象”“意”“辞”三字为纲领,来指导自己的诗歌教学。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要点:感受“形象”、领悟“意旨”、评析“辞技”。
   感受“形象”:诗的载体—— “形象”,大致可分为:“景象”,“人象”,“事象”,“物象”。
  “景象”,写景诗中往往描绘景物以寄寓情感,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人象”,诗人往往塑造人物形象来寄情言志,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死不肯过江东的楚霸王。
  “事象”,叙事咏史诗多概述历史事件为升华之依凭,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物象”,咏物诗往往先描绘某物特征而托物言志,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的石灰。
  当然,这些形象不是绝对独立的,往往互相结合而以某一方面的形象为主,以其他为陪衬。清楚准确地把握形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领悟“意旨”:诗的主旨主要包括“情”“志”“理”“趣”四个方面。
  “情”,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的,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甫的《春望》反映离乱的痛苦 。“思乡怀人”的,羁旅愁思的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的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的,如:王昌龄《闺怨》。长亭送别的,依依不舍的留念 的,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情深意长的勉励 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的,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志向、理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道理、智慧”:借诗歌表达领悟的哲理,宋代的说理诗尤为突出。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
  “趣味、情趣”: 借诗歌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特别感受和对生命意趣的领悟与别样的追求。如:陶潜的山水田园诗以抒发的隐逸之趣;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的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的,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 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的,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 的,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自然,一首诗的意旨往往不是单一的,也是多方面的结合而以某一方面为主旨。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是理解诗歌的核心。
  赏析“技巧”:赏析诗的形式特色,主要指“字句”,“修辞”,“技巧”,“风格”四个方面。
  “字句”: 即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炼意,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还要进一步把握总体的语言特色,比如: 清新、绚丽、明快简洁、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
  “辞格”: 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所取得的表达效果。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运用这些手法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也需要认真领会。
  “技巧”: (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二)结构形式特征: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三)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
  “风格”: 古代诗词中常见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这一层次是最重要的环节,因其比较实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所在。
  第三层次,赏,玩味意象,神游意境。这是诗歌欣赏中较高层次,也易为不少师生忽略。
  意象,即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形象。意象,鲜明生动突出简洁,饱含诗人的“情志理趣”,意味无穷,永远赏玩不足,如醇酒,历久弥香;似永不凋谢的鲜花,永远艳丽芬芳。意象,全息地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因而往往成为一首诗作的标志。
  意境,指诗歌借助意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意境,也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可以说,意境只能存在于欣赏过程中,即主观想象和客体物象的交互作用中。就意象与意境的联系而言,意境是意象得以成为意象的必不可少的背景氛围;失去意境的滋养,意象就如花朵失去土壤而必失去娇艳芬芳而沦为残败的物象。意境就是意象得以存活的“艺术的场”。
  明了意象与意境的紧密联系,玩味意象时,即可凭借诗中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去体味去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去创造去丰富自己的情感艺术的世界,从而达到情感共鸣陶冶性情潜移默化的“诗教”效果。
其他文献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当今社会,个性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的研究重点。因为在人的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的创造力、社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我国素质教育提出
期刊
【摘要】 本文对英语含蓄否定进行了归纳,总结了11种含蓄否定用法。  【关键词】 否定;含蓄否定   MyhumbleViewaboutimplicitNegation  Tian Fangrong  【Abstract】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implicit negation and summarizes eleven kinds of implicit n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学生学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对于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去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反比例时,书上例3、例6的范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正反比例;意义;教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在学生学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对于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去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反比例时,书上例3、例6的范例教学采取的方式很明显与正、反
期刊
那些小学阶段数学能考八、九十分的学生,升入初中后怎么不见了许多?家长抱怨,教师困惑,究其原因,过渡工作没做好。  本文试图从教学内容处理上的过渡、教学方法的过渡、学习方法的过渡、角色的转变四个方面作些尝试。  1 教学内容处理上的过渡  1.1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探讨。到初中,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手段不同
期刊
作文教学素称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论在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赋分都超过总分的三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花在作文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与之是不相称的。每每考试或作文竞赛优秀作文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却不少。这与作文教学过程“走过场”和“不到位”是不无关系的。很多人都慨叹学生的作文“一代不如一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构建了
期刊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计算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理解计算法则,不要求死记文字条文。介于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应该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体会和运用。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多给学生创设能帮助他们理解运算意义及计算法则的现实情境。  在进行西师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上期“分数除法”的教学时,我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
期刊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环节,阅读教学必须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创造性的使用好课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同行者参考。  1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课堂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期刊
【摘要】教师应善于运用问题设置法,尤其在云南省将要进入新课改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就更为重要了。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立足于新教材,就问题设置的方法、原则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问题设置  1 问
期刊
1 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
期刊
【摘要】运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运动选材只是刚刚起步 ,遗传工程应用于运动选材的前景广阔而紧迫 ,美国学者J·S·Maiman预测 2020年将实现基因选材。但由于目前基因工程研究的艰难 ,在基因定位、基因控制方面诸多原理和方法尚未明了 ,基因遗传学科的研究现状制约了或尚不足以在运动选材领域广泛应用。但基因遗传工程应用于运动选材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 ,它必将从根本上引起运动选材理论和方法的革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