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概念较多且琐碎,而课时又有限,大多每周只有两课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全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缩短教学周期,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视频教学;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2008602
“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教室”,起源于美国,近几年引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而“翻转课堂”则是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自定进度看“微课”学习,而回到课堂后,师生针对知识点进行交流和实验,遇到困难再由教师进行辅导。生物概念较多且琐碎,而课时又有限,大多每周只有两课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全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针对以上情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既可以有效缩短教学周期,强化教学效果,又可以集中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授课格局,以掌握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先行者,教学回归到以生为本的主体思想,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回到学校,教师再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面对面地讲解,并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巩固,即将学生原有的“学校学习—完成作业—作业检查—习题讲解”这样一个至少需要两天的学习过程缩短为一天,节省了学习周期。翻转课堂教学注重实践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生成,实现了课堂教学从“预定式”向“生成式”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兼顾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与方式来学习,也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多次学习的机会。简单的内容可以一次掌握,不会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高一学生普遍对生物学习不够重视或者没有兴趣。笔者以高一学生为样本,开展了生物学习现状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生物课完全听不懂,2.5%的学生完全不喜欢目前的生物课堂,19%的学生喜欢生物课的程度一般,75.3%的学生非常喜欢生物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事先观看制作好的微课,带着生成的问题回到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非常喜欢生物课的学生比例提高到了89.4%,没有学生完全不喜欢生物课堂。并且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提高了学习成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翻转课堂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策略
就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进行翻转教学,更贴近实际现状的是翻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也就是混合教学,它是把我们面对面的教学与视频教学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在使用视频教学时,要注意做到有选择性地使用、在突破重难点时使用,要和学生的互动相结合,并注重课堂生成。
1.教学设计,突破重难点
视频教学应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来展开。教学的重难点一般是核心知识,不同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并且高中生物教学时间较紧张,教师难以一一面对面地讲解,因此可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视频。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懈怠情绪,适得其反。以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为例,细胞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细胞核、染色体变化过程是本节的重难点之一。教师首先将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过程拆分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放各个时期的动态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最后通过各个时期的模式图展示每个时期的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从而方便学生掌握每个时期的特征。在突破“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一难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染色质变为染色体以及最终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的视频,理解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是如何计算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的,最后设置表格让学生描述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决定观看视频的次数和时间。
2.呈现形式,体现多元化
视频制作不一定局限于新授课,应多元化,比如习题课、实验课和复习课也可以涉及。例如,设计习题型教学视频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层次,筛选题目,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视频。在上实验课时,设计实验视频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也可制作相应的视频。如在讲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时,如果教师事先让学生观看染色质变为染色体以及最终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的动态视频,学生就会对“姐妹染色單体”这个概念有更直观的印象。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视频中融入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如“姐妹染色单体在什么时候形成?什么时候消失?”“染色体数、DNA数随之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部分知识较抽象,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每个时期的模式图以及DNA、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曲线图,从而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同时针对生物知识较琐碎的特点,还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将知识专题化、模块化。此外,复习型教学视频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易混淆和易出错的概念(如细胞板和赤道板、中心体和中心粒的区别等)进行辨析。
视频制作对象也可以多元化,不仅可以由教师录制视频,也可以安排学生来录制视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录制实验操作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做中学”的思想。
[关键词]翻转课堂;视频教学;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2008602
“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教室”,起源于美国,近几年引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而“翻转课堂”则是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自定进度看“微课”学习,而回到课堂后,师生针对知识点进行交流和实验,遇到困难再由教师进行辅导。生物概念较多且琐碎,而课时又有限,大多每周只有两课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全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针对以上情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既可以有效缩短教学周期,强化教学效果,又可以集中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授课格局,以掌握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先行者,教学回归到以生为本的主体思想,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回到学校,教师再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面对面地讲解,并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巩固,即将学生原有的“学校学习—完成作业—作业检查—习题讲解”这样一个至少需要两天的学习过程缩短为一天,节省了学习周期。翻转课堂教学注重实践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生成,实现了课堂教学从“预定式”向“生成式”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兼顾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与方式来学习,也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多次学习的机会。简单的内容可以一次掌握,不会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高一学生普遍对生物学习不够重视或者没有兴趣。笔者以高一学生为样本,开展了生物学习现状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生物课完全听不懂,2.5%的学生完全不喜欢目前的生物课堂,19%的学生喜欢生物课的程度一般,75.3%的学生非常喜欢生物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事先观看制作好的微课,带着生成的问题回到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非常喜欢生物课的学生比例提高到了89.4%,没有学生完全不喜欢生物课堂。并且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提高了学习成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翻转课堂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策略
就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进行翻转教学,更贴近实际现状的是翻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也就是混合教学,它是把我们面对面的教学与视频教学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在使用视频教学时,要注意做到有选择性地使用、在突破重难点时使用,要和学生的互动相结合,并注重课堂生成。
1.教学设计,突破重难点
视频教学应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来展开。教学的重难点一般是核心知识,不同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并且高中生物教学时间较紧张,教师难以一一面对面地讲解,因此可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制作微课视频。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懈怠情绪,适得其反。以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为例,细胞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细胞核、染色体变化过程是本节的重难点之一。教师首先将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过程拆分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放各个时期的动态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最后通过各个时期的模式图展示每个时期的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从而方便学生掌握每个时期的特征。在突破“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一难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染色质变为染色体以及最终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的视频,理解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是如何计算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的,最后设置表格让学生描述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决定观看视频的次数和时间。
2.呈现形式,体现多元化
视频制作不一定局限于新授课,应多元化,比如习题课、实验课和复习课也可以涉及。例如,设计习题型教学视频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层次,筛选题目,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视频。在上实验课时,设计实验视频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也可制作相应的视频。如在讲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时,如果教师事先让学生观看染色质变为染色体以及最终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的动态视频,学生就会对“姐妹染色單体”这个概念有更直观的印象。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视频中融入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如“姐妹染色单体在什么时候形成?什么时候消失?”“染色体数、DNA数随之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部分知识较抽象,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每个时期的模式图以及DNA、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曲线图,从而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同时针对生物知识较琐碎的特点,还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将知识专题化、模块化。此外,复习型教学视频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易混淆和易出错的概念(如细胞板和赤道板、中心体和中心粒的区别等)进行辨析。
视频制作对象也可以多元化,不仅可以由教师录制视频,也可以安排学生来录制视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录制实验操作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做中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