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优化学生情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也是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切实保护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音乐教师也要积极落实赏识教育,肯定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与音乐鉴赏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综合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本文将从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关注点在于小学生是否可以在音乐课上内化理论知识与基本的音乐技能,甚少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态度,而且比较依赖音乐考试所生成的定性数据,所以有不少学生都并不喜欢音乐,难以以最佳状态去学习音乐知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效益。对此,赏识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以奖励、语言来肯定小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其相信自己,自觉开发个人发展潜能,所以可以很好地优化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必然可以作用于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赏识教育来转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
一、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
常规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小学生难以及时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音乐感悟,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但是,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倡解放学生,小学生也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与情趣感受,切实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小学生有勇气去展现自己,表达自身的音乐态度。
就如在《柳树姑娘》歌曲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二声部的演唱方法,使其掌握了长音、短音的演唱方式,感受歌曲乐句、旋律等要素的表达特点,希望小学生可以使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可喜的是,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特点与节奏特征,有效完成了歌曲演唱任务。对此,笔者使用赏识性语言及时激励了本班学生,使其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本首歌曲的演唱方式,由此产生了优良的学习态度。如此,小学生就会对下一轮音乐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也能自觉调整音乐学习状态,切实优化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了他们的音乐学习行为,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樂学科本身就十分关注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也需要从创新层面入手,让小学生能够及时迁移音乐知识来表达个人想法、记录现实生活,使其学会用音乐“说话”。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让小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使其在音乐创新活动中完成音乐表达与音乐分享,由此提升小学生的素养水平。
就如在《哦,十分钟》歌曲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创编歌词内容,使其以音乐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也希望小学生能够初步进行音乐创造。由于本班学生都很期待课件十分钟的娱乐时间,会竭尽所能利用这一机会去放松身心,与同伴多交流,所以本班学生都自觉进行了歌词创编活动,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娱乐生活,利用《哦,十分钟》这首歌曲本身的旋律进行了歌曲演唱练习活动。对于本班学生的音乐创新表现,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希望小学生能够继续保持高涨的创作热情,自觉利用音乐技能来记录个人生活,表达个人生活。
三、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
众所周知,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通过旋律、音符与歌词来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感、个人思想的听觉艺术,每个听众的人生经历、情感发育情况都会影响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个性解读。对于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也要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使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诚阐述自己的音乐理解与情感变动情况,使其懂得抒发与分享。如此,小学生也可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产生更加深刻的艺术感悟。
就如在《校园多美好》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来阐述歌曲的旋律特点、主旨思想与歌曲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音乐表达。其中,有的小学生认为校园的生活极其美好与幸福,因为团结友爱的同学、温柔亲切的老师会让自己每天都很期待上学;有的学生则表示虽然校园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自己学习成绩较差有可能面对批评,课堂违纪也会面临惩罚,但是这些问题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之情,等等。接着,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演唱了歌曲,很好地完成了音乐表达。对此,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希望小学生可以继续全情投入到音乐鉴赏与表达活动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领域组织丰富的赏识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使其在音乐表达、感受、创新活动中实现综合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赏识教育活动,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构建有效课堂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海颜.尊重与赏识——基于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教育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99.
[2]李雅俊.赏识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6(20):239.
关键词:小学音乐、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关注点在于小学生是否可以在音乐课上内化理论知识与基本的音乐技能,甚少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态度,而且比较依赖音乐考试所生成的定性数据,所以有不少学生都并不喜欢音乐,难以以最佳状态去学习音乐知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效益。对此,赏识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以奖励、语言来肯定小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其相信自己,自觉开发个人发展潜能,所以可以很好地优化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必然可以作用于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赏识教育来转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
一、赏识学生的音乐表现
常规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小学生难以及时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音乐感悟,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但是,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倡解放学生,小学生也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与情趣感受,切实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小学生有勇气去展现自己,表达自身的音乐态度。
就如在《柳树姑娘》歌曲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二声部的演唱方法,使其掌握了长音、短音的演唱方式,感受歌曲乐句、旋律等要素的表达特点,希望小学生可以使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可喜的是,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特点与节奏特征,有效完成了歌曲演唱任务。对此,笔者使用赏识性语言及时激励了本班学生,使其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本首歌曲的演唱方式,由此产生了优良的学习态度。如此,小学生就会对下一轮音乐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也能自觉调整音乐学习状态,切实优化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了他们的音乐学习行为,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樂学科本身就十分关注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也需要从创新层面入手,让小学生能够及时迁移音乐知识来表达个人想法、记录现实生活,使其学会用音乐“说话”。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让小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使其在音乐创新活动中完成音乐表达与音乐分享,由此提升小学生的素养水平。
就如在《哦,十分钟》歌曲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创编歌词内容,使其以音乐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也希望小学生能够初步进行音乐创造。由于本班学生都很期待课件十分钟的娱乐时间,会竭尽所能利用这一机会去放松身心,与同伴多交流,所以本班学生都自觉进行了歌词创编活动,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娱乐生活,利用《哦,十分钟》这首歌曲本身的旋律进行了歌曲演唱练习活动。对于本班学生的音乐创新表现,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希望小学生能够继续保持高涨的创作热情,自觉利用音乐技能来记录个人生活,表达个人生活。
三、赏识学生的音乐感受
众所周知,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通过旋律、音符与歌词来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感、个人思想的听觉艺术,每个听众的人生经历、情感发育情况都会影响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个性解读。对于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也要赏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使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诚阐述自己的音乐理解与情感变动情况,使其懂得抒发与分享。如此,小学生也可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产生更加深刻的艺术感悟。
就如在《校园多美好》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来阐述歌曲的旋律特点、主旨思想与歌曲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音乐表达。其中,有的小学生认为校园的生活极其美好与幸福,因为团结友爱的同学、温柔亲切的老师会让自己每天都很期待上学;有的学生则表示虽然校园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自己学习成绩较差有可能面对批评,课堂违纪也会面临惩罚,但是这些问题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之情,等等。接着,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演唱了歌曲,很好地完成了音乐表达。对此,笔者也及时赏识了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希望小学生可以继续全情投入到音乐鉴赏与表达活动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领域组织丰富的赏识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使其在音乐表达、感受、创新活动中实现综合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赏识教育活动,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构建有效课堂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海颜.尊重与赏识——基于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教育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99.
[2]李雅俊.赏识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6(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