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贯穿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全篇的感情线索。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一方面表现出朱自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朱自清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虽苦闷、彷徨,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更主要的方面,抒写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的心理。
关键词:超然挣扎彷徨苦闷安宁梦幻世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154-0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一开头就道出了他当时的心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也是贯穿全篇的感情线索。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一方面表现出朱自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朱自清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虽苦闷、彷徨,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更主要的方面,抒写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的心理。
1“超然”与“挣扎”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2 彷徨苦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走》)。文章开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样的“不宁静”呢?他在《一封信》(九月二十七日)里写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读了上面的话,就比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在前一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种种,不都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吗?可见《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悠闲者的自我消遣。细读文章,“我”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对待象征圣洁、光明的荷花、明月,赏心悦目,抒发个人淡淡的喜悦,借以消除“不宁静”的心情,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
文末“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是画龙点睛,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
3 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令他心驰神往的世界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先生是写景的高手。这段描写可以说是有远有近,有总有分,动静结合,形神兼备。那么作者的感情呢,并没有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融化在具体的景物描绘之中了。我们回过头去再体会一下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就不难体会作者融会于景物描写中的是那份憧憬,那份陶醉。景物是清纯的,色彩是淡雅的,氛围是朦胧的,环境是静谧的,而这不就是作者企盼见到的“另一番样子”吗?这不正是作者寻找的“另一世界”吗?这不正是可以使他“颇不宁静”的心境得到暂时的宁静地方吗?理想的破灭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再也见不到《绿》中那种柔美、明快的感情,生机勃发的精神了。
梦境难圆,颇不宁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使他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悲叹;遥想六朝采莲盛事,怀古伤今,又使他内心充满“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惆怅。而使他的梦境彻底消失的是最后的一句话:“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又回到了令人“心里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里了。朱自清先生的理想世界显然是一种梦幻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孝全.朱自清传,十月文艺出版社.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
[3] 语文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超然挣扎彷徨苦闷安宁梦幻世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154-0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一开头就道出了他当时的心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也是贯穿全篇的感情线索。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一方面表现出朱自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朱自清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虽苦闷、彷徨,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更主要的方面,抒写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的心理。
1“超然”与“挣扎”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2 彷徨苦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走》)。文章开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样的“不宁静”呢?他在《一封信》(九月二十七日)里写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读了上面的话,就比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在前一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种种,不都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吗?可见《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悠闲者的自我消遣。细读文章,“我”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对待象征圣洁、光明的荷花、明月,赏心悦目,抒发个人淡淡的喜悦,借以消除“不宁静”的心情,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
文末“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是画龙点睛,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
3 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令他心驰神往的世界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先生是写景的高手。这段描写可以说是有远有近,有总有分,动静结合,形神兼备。那么作者的感情呢,并没有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融化在具体的景物描绘之中了。我们回过头去再体会一下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就不难体会作者融会于景物描写中的是那份憧憬,那份陶醉。景物是清纯的,色彩是淡雅的,氛围是朦胧的,环境是静谧的,而这不就是作者企盼见到的“另一番样子”吗?这不正是作者寻找的“另一世界”吗?这不正是可以使他“颇不宁静”的心境得到暂时的宁静地方吗?理想的破灭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再也见不到《绿》中那种柔美、明快的感情,生机勃发的精神了。
梦境难圆,颇不宁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使他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悲叹;遥想六朝采莲盛事,怀古伤今,又使他内心充满“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惆怅。而使他的梦境彻底消失的是最后的一句话:“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又回到了令人“心里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里了。朱自清先生的理想世界显然是一种梦幻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孝全.朱自清传,十月文艺出版社.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
[3] 语文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