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梁家辉一个访谈,有一句说:“人生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很是赞同。很怕那种去一个地方,一定要把书上所有景点逛遍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中国人里却又特别容易遇到。想一想,有些人总抱怨生活节奏快,可到了真正可以慢下来的地方,却又不肯慢,也算是我们时代的写照吧!
林芝固然美,但我对那里最美的记忆除了风景,却是因为果断脱离大部队,躲过赶路,慢悠悠地度过了简单的一天。
林芝位于西藏江南,海拔没那么高,又因植被丰富,被誉为“高原氧吧”。要来到这个美丽地方,却是非常不易,即使今天,也只能在成都或重庆乘一天一班的清晨飞机前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芝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想起《桃花源记》的地方。在林芝经过了变化莫测的旅途,高原纯净的空气和蓝天,让人们有太多关于神圣的幻想,但我知道它依然在人间。如果心境不在,美也就不在。
停下来——悠闲一日之尼洋河
那天,住在八一镇一家酒店简单的房间里,清晨醒来,强烈的日光让人有种虚幻感。同行的朋友是个美食家,来过这里,我不用费心去研究该去哪里,再说小镇很小,没几步就会走完,这里蓝天白云远山映衬,空气清新,对于一个来自雾霾严重的北京人,这里已足够美。
况且还有美食。墨脱石锅近年虽被炒得过热,但还是得尝一尝的。朋友带我信步走去一家,叫了一个石锅,一盘番茄炒鸡蛋,一盘笋,番茄鸡蛋一上来,尝一口就知道,这里的食物有自然的味道,我们吃到了原汁原味的东西。
朋友说黄昏时的尼洋河很美,打算傍晚去看。可高原天气的表情十分戏剧性,忽而晴天,忽而下雨。终于雨过天晴,走出房间,踱过几条街到了河边,碧绿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另一侧有山峦起伏,让我想到《A River Runs Through It》(国内应该译作《大河之恋》,一位美国大学英文系教授70岁时写的第一本小说)。我在美国中部上学时,偶然读到了这本小说,一下子非常入迷。也许当时也置身在美国孤寂偏僻的中西部,对于拓荒者的故事特别有共鸣。
现在想来,它所描写的美国边远地区的自然生活,有一种陌生、遥远而沉静的力量,那种沉静的力量,是在烦乱的城市里感受不到的。而今天,在林芝,在尼洋河,夕阳下的河水粼粼发光,整个河堤路上,除了我们几乎再没看到一个人,除了景色的相似,也是这种孤寂之美,让我想到那本小说,而那本小说所描写的地方和气质,也正是类似林芝的蒙大拿州,一个人烟稀少、自然之美能让人从中学到很多的地方。
沿着河慢慢走,朋友用镜头追逐着夕阳最美的光线,我用手机随意乱拍。看到一家藏族人在林子中野餐,太阳就在这散步间,慢慢落到山后面去了,短暂的美丽更让人感到珍惜。告别了河岸,再慢慢走回镇子吃重庆鸭汤火锅,喝点酒,聊聊天,庆幸没有跟大部队去大峡谷,才能体会到此刻的美。
关于野生美味
到林芝来的机缘,其实是“林芝松茸美食文化旅游节”。为期三天,每年8月中在巴松措举办,“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巴松措是一个很美的高原湖,水色碧蓝。这里每天早上都是云雾缭绕,到了午后才退去,然后整个风景完全变脸,清晰明朗。
到食材原产地去看看美食的究竟,可能自从看了彼得·梅尔的《French Lessons》之后,就让我生发出的兴趣之一。
松茸作为一种珍贵而有益健康的食材,早就受到日、韩食客的追捧,近年来也在国内名声鹊起。在京城的餐厅,也不时遇到来自云南的松茸品尝。而松茸的珍贵,在于它对生物环境的要求很高,也无法人工培育。听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族松茸研究专家做了一个“林芝松茸特点和可持续生长环境”的介绍,植物学家的焦虑溢于言表。原来松茸的生长需要松茸长大后,开放出孢子,孢子四下飘落,才会长出新的松茸。如果采摘者不等开出孢子就将松茸采摘,那么第二年的松茸就会减少,长此以往,松茸会慢慢消失。
我不是绝对主义者。松茸作为一种顶级食材,还没到绝种保护的地步。另外,作为食客,到底该如何对待野味?同行的美食家飞哥一再呼吁,作为一种顶级食材,烹饪时最好以保留它的香气为主,否则就是暴殄天物。我们对于美味的态度,不该是无休止去寻觅野味,而是恭敬对待日常菜蔬、米面、蛋奶,把地种好,把一碗米一碗面做出它们最好的味道,毕竟那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其实,旅行也是一样。
遇见历史
当然,即使在林芝,也不可能逃避文明。第一天从重庆飞到林芝机场,我们就径直被拉上了4000米的苯日神山,在苯日神山顶,并没有庙,人类的痕迹是经幡,人们的朝拜方式是转山,留下经幡。这多少也算是一种更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吧!在八一镇的酒店房间里悠闲的那个下午,我拿出杂志和书翻翻,蜻蜓点水地了解到了一些本地历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为汉地进藏第一站,这个地区与拉萨及内地的关系很微妙,一直有“站队”问题,家族势力的起伏,无不跟大的历史时代相关(顺便要说,“八一镇”顾名思义,是个很现代的镇子,建筑商完全看不出藏族文化的味道)。
而就在这大时代中,一个汉人的自传进入了我的视野。
此人是个传奇人物,横跨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人称湘西王的陈渠珍。但我不知道他在西藏还有段传奇。对他略有印象,还因为沈从文自述早期经历,在陈渠珍的部队里做小兵,后来在陈手下做书记。沈从文笔下的陈渠珍,是典型的民国儒将,据说,“每天天不亮即起床,平时极好读书,以曾国藩自诩,看书与治事时间几乎各占一半,往往读书至深夜还不睡觉。平时,会议室就由沈从文留住。军部会议室里放置了五个大楠木橱柜,柜里藏有百来幅自宋及明清绘画,几十件铜器古瓷,十来箱书籍,一大批碑帖和一套《四部丛刊》”。沈从文后来讲到,带了这么多书行军的长官实在罕见, 更何况“每个日子治学的时间,似乎便同治事的时间相等”,“全不与我三年前所见的军队相像。一切都得那个精力饱满的统领官以身作则,掰画一切,调度一切,使各人能够在职务上尽力,不消沉也不堕落”。可以说,沈从文后来治学中国文物,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奠定的基础。却原来陈还与西藏有段渊源,且他本人也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陈渠珍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任职于湖南新军,加入同盟会。后来经同乡介绍投奔川边大臣赵尔丰。1909年英军入侵西藏,十三世达赖向清军求援,促成了陈渠珍的入藏。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到西藏后,进藏川军中的哥老会组织积极响应,其部属还杀死了协统罗长琦。陈渠珍为同盟会员,脑子很清楚,在旧朝代一夜之间倒塌,新政权换了新势力之际,知道作为清军军官大事不妙,策动手下湘、黔籍官兵115名逃回内地。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返回内地,可想而知一群汉人走荒路且没有高原生存的技能,幸存的概率很小。他们绝地辗转七个多月,直至民国元年(1912)6月方到达西宁,仅七人生还。
这其中他在林芝遇到并结为夫妇的藏女西原,跟他一起走出藏区,可以说是他的救命恩人,可惜却在等待归家的西安生病去世。1936年,在终于将西原的灵柩接回凤凰之后,正值赋闲在家的他将西藏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全书为文言文,让人一窥那个时代一代儒将的文字修养,而现在也有人把它翻译成了白话文出版。记得胡适先生特别号召大家写回忆录,这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必然的呼吁。今天能看到清末民初经历大时代狂潮的传奇人物自己写的回忆觉得尤其珍贵。今天为人提起多因为与藏女的一段缘分,但我看得最惊心动魄处还是驻藏清军在政府交替中的乱象,西藏本地人士与清朝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历史见证。
这也是旅行常常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有时,不走万里路,你真的不会去读万卷书。林芝的收获之一,是让我与这本从时代封尘中走出的书的偶遇。风景背后,此时此地的过往,也慢慢清晰了一点。
林芝固然美,但我对那里最美的记忆除了风景,却是因为果断脱离大部队,躲过赶路,慢悠悠地度过了简单的一天。
林芝位于西藏江南,海拔没那么高,又因植被丰富,被誉为“高原氧吧”。要来到这个美丽地方,却是非常不易,即使今天,也只能在成都或重庆乘一天一班的清晨飞机前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芝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想起《桃花源记》的地方。在林芝经过了变化莫测的旅途,高原纯净的空气和蓝天,让人们有太多关于神圣的幻想,但我知道它依然在人间。如果心境不在,美也就不在。
停下来——悠闲一日之尼洋河
那天,住在八一镇一家酒店简单的房间里,清晨醒来,强烈的日光让人有种虚幻感。同行的朋友是个美食家,来过这里,我不用费心去研究该去哪里,再说小镇很小,没几步就会走完,这里蓝天白云远山映衬,空气清新,对于一个来自雾霾严重的北京人,这里已足够美。
况且还有美食。墨脱石锅近年虽被炒得过热,但还是得尝一尝的。朋友带我信步走去一家,叫了一个石锅,一盘番茄炒鸡蛋,一盘笋,番茄鸡蛋一上来,尝一口就知道,这里的食物有自然的味道,我们吃到了原汁原味的东西。
朋友说黄昏时的尼洋河很美,打算傍晚去看。可高原天气的表情十分戏剧性,忽而晴天,忽而下雨。终于雨过天晴,走出房间,踱过几条街到了河边,碧绿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另一侧有山峦起伏,让我想到《A River Runs Through It》(国内应该译作《大河之恋》,一位美国大学英文系教授70岁时写的第一本小说)。我在美国中部上学时,偶然读到了这本小说,一下子非常入迷。也许当时也置身在美国孤寂偏僻的中西部,对于拓荒者的故事特别有共鸣。
现在想来,它所描写的美国边远地区的自然生活,有一种陌生、遥远而沉静的力量,那种沉静的力量,是在烦乱的城市里感受不到的。而今天,在林芝,在尼洋河,夕阳下的河水粼粼发光,整个河堤路上,除了我们几乎再没看到一个人,除了景色的相似,也是这种孤寂之美,让我想到那本小说,而那本小说所描写的地方和气质,也正是类似林芝的蒙大拿州,一个人烟稀少、自然之美能让人从中学到很多的地方。
沿着河慢慢走,朋友用镜头追逐着夕阳最美的光线,我用手机随意乱拍。看到一家藏族人在林子中野餐,太阳就在这散步间,慢慢落到山后面去了,短暂的美丽更让人感到珍惜。告别了河岸,再慢慢走回镇子吃重庆鸭汤火锅,喝点酒,聊聊天,庆幸没有跟大部队去大峡谷,才能体会到此刻的美。
关于野生美味
到林芝来的机缘,其实是“林芝松茸美食文化旅游节”。为期三天,每年8月中在巴松措举办,“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巴松措是一个很美的高原湖,水色碧蓝。这里每天早上都是云雾缭绕,到了午后才退去,然后整个风景完全变脸,清晰明朗。
到食材原产地去看看美食的究竟,可能自从看了彼得·梅尔的《French Lessons》之后,就让我生发出的兴趣之一。
松茸作为一种珍贵而有益健康的食材,早就受到日、韩食客的追捧,近年来也在国内名声鹊起。在京城的餐厅,也不时遇到来自云南的松茸品尝。而松茸的珍贵,在于它对生物环境的要求很高,也无法人工培育。听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族松茸研究专家做了一个“林芝松茸特点和可持续生长环境”的介绍,植物学家的焦虑溢于言表。原来松茸的生长需要松茸长大后,开放出孢子,孢子四下飘落,才会长出新的松茸。如果采摘者不等开出孢子就将松茸采摘,那么第二年的松茸就会减少,长此以往,松茸会慢慢消失。
我不是绝对主义者。松茸作为一种顶级食材,还没到绝种保护的地步。另外,作为食客,到底该如何对待野味?同行的美食家飞哥一再呼吁,作为一种顶级食材,烹饪时最好以保留它的香气为主,否则就是暴殄天物。我们对于美味的态度,不该是无休止去寻觅野味,而是恭敬对待日常菜蔬、米面、蛋奶,把地种好,把一碗米一碗面做出它们最好的味道,毕竟那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其实,旅行也是一样。
遇见历史
当然,即使在林芝,也不可能逃避文明。第一天从重庆飞到林芝机场,我们就径直被拉上了4000米的苯日神山,在苯日神山顶,并没有庙,人类的痕迹是经幡,人们的朝拜方式是转山,留下经幡。这多少也算是一种更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吧!在八一镇的酒店房间里悠闲的那个下午,我拿出杂志和书翻翻,蜻蜓点水地了解到了一些本地历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为汉地进藏第一站,这个地区与拉萨及内地的关系很微妙,一直有“站队”问题,家族势力的起伏,无不跟大的历史时代相关(顺便要说,“八一镇”顾名思义,是个很现代的镇子,建筑商完全看不出藏族文化的味道)。
而就在这大时代中,一个汉人的自传进入了我的视野。
此人是个传奇人物,横跨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人称湘西王的陈渠珍。但我不知道他在西藏还有段传奇。对他略有印象,还因为沈从文自述早期经历,在陈渠珍的部队里做小兵,后来在陈手下做书记。沈从文笔下的陈渠珍,是典型的民国儒将,据说,“每天天不亮即起床,平时极好读书,以曾国藩自诩,看书与治事时间几乎各占一半,往往读书至深夜还不睡觉。平时,会议室就由沈从文留住。军部会议室里放置了五个大楠木橱柜,柜里藏有百来幅自宋及明清绘画,几十件铜器古瓷,十来箱书籍,一大批碑帖和一套《四部丛刊》”。沈从文后来讲到,带了这么多书行军的长官实在罕见, 更何况“每个日子治学的时间,似乎便同治事的时间相等”,“全不与我三年前所见的军队相像。一切都得那个精力饱满的统领官以身作则,掰画一切,调度一切,使各人能够在职务上尽力,不消沉也不堕落”。可以说,沈从文后来治学中国文物,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奠定的基础。却原来陈还与西藏有段渊源,且他本人也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陈渠珍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任职于湖南新军,加入同盟会。后来经同乡介绍投奔川边大臣赵尔丰。1909年英军入侵西藏,十三世达赖向清军求援,促成了陈渠珍的入藏。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到西藏后,进藏川军中的哥老会组织积极响应,其部属还杀死了协统罗长琦。陈渠珍为同盟会员,脑子很清楚,在旧朝代一夜之间倒塌,新政权换了新势力之际,知道作为清军军官大事不妙,策动手下湘、黔籍官兵115名逃回内地。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返回内地,可想而知一群汉人走荒路且没有高原生存的技能,幸存的概率很小。他们绝地辗转七个多月,直至民国元年(1912)6月方到达西宁,仅七人生还。
这其中他在林芝遇到并结为夫妇的藏女西原,跟他一起走出藏区,可以说是他的救命恩人,可惜却在等待归家的西安生病去世。1936年,在终于将西原的灵柩接回凤凰之后,正值赋闲在家的他将西藏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全书为文言文,让人一窥那个时代一代儒将的文字修养,而现在也有人把它翻译成了白话文出版。记得胡适先生特别号召大家写回忆录,这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必然的呼吁。今天能看到清末民初经历大时代狂潮的传奇人物自己写的回忆觉得尤其珍贵。今天为人提起多因为与藏女的一段缘分,但我看得最惊心动魄处还是驻藏清军在政府交替中的乱象,西藏本地人士与清朝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历史见证。
这也是旅行常常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有时,不走万里路,你真的不会去读万卷书。林芝的收获之一,是让我与这本从时代封尘中走出的书的偶遇。风景背后,此时此地的过往,也慢慢清晰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