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新气象,“与‘课标’同行”也翻开了新的篇章。从本期起,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另两个高中课改实验区——山东和宁夏,分别邀请宁夏的教研员杨宏轩老师和山东的一线教师王爱胜与我们同行。而在文章内容上,也将由记录实验初期的摸索逐渐转向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期待您继续与我们携手同行。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上学期的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高中必修模块在36课时内讲不完。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全新理念,使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成了“新手”。如果我们再像以前那样孤军奋战,就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了。
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培训不足,许多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不到位,重视程度也不够。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学时对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关注较多,而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等方面考虑则相对欠缺。我们在评课中发现,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只看到“信息”两个字,就信口讲了一节课,第二节课让学生上机,说是学校即将举办Flash作品比赛,让学生练练……自始至终既不依“课标”,也不使用教材。这种情况在走访的其他学校中也有存在。
面对存在的问题,银川市的6所高级中学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是:从新课程实施开始,6所学校协商,每所学校重点备1章教材(银川市使用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必修模块共6章)。每个单周的周四,各校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备课;双周则由自治区、市教研员参与组织,6所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备课。在校际集体备课时,根据教学进度,由主备学校介绍备课方案和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全体参与讨论,取长补短,制定出比较完整的备课、教学方案,每一位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的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全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银川市的教师上的几节观摩课得到了国家“课标”组李艺教授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参加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的3节课都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高度评价。
(作者单位:1 宁夏教育厅教研室 7500042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 7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