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美,都将被点亮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眼中的诗人龙巧玲
  认识山丹诗人龙巧玲,是2018年春天的事,五一放假,我和朋友自驾去焉支山游玩,路过山丹县,通过诗友吴莉介绍,我有幸认识了山丹的几位文学朋友,其中就有龙巧玲。之前读过她的一些作品,真人还是第一次见。她是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个头不高,却显得很有精神,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待人温和又热情。
  我们相距300多公里,很多文学朋友只知道名字,读过他们的作品,却未曾谋面。这次见面,我们自有许多话题。
  星垂大野,山川寂静。傍晚时分,我们在一个叫果子沟的地方喝茶谈诗,诗人们的对话来得清新而自然。茶与酒不是主题,诗歌才是生活真诚的教诲,因为朴实的诗歌,大家都记得大山与河流的恩养……几天来,我们在焉支山的周围游走或交流切磋,我都感受到了诗友们对文学的热情和为人的朴实。
  在祁连山北麓的焉支山下,是有名的山丹军马场,那里有一群默默坚守创作的文朋诗友,他们生活在偏远的河西大地,浸没在日常的工作和琐碎的事务当中,但都抱有一个文学梦,一颗赤子心。龙巧玲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对文学的追求和热情,在这个时代让人感到更加的弥足珍贵。
  其实,早在2007年我就在《星星诗刊》上读到龙巧玲的诗歌《暮晚双桥村》和《窟窿大峡谷》,后又在《北方作家》《甘肃日报》《兰州晚报》等处多次看到她发表的散文和小说。比如《夜焰》《临泽而居》《探访者来》《小巷二胡声》等。
  龙巧玲有一个很富诗意的笔名——弱水吟。弱水,古水名,即是今天由祁连山流经张掖,注入北漠居延海的黑河。关于弱水,在龙巧玲的散文《若水西行》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弱水,是一条河。在山丹,家乡人也叫它山丹河。《水经注》《山海经》等古籍记载:“大禹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后经专家考证,山丹河就是弱水的上游部分。河水在上世纪末干涸后,弱水从行迹上消失,于是“弱水三千”,便在人们的唇齿间相传成一道美丽的风月。由此看来,她这个笔名,可不是随便捡来的。
  龙巧玲是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甘肃省网络作协会员,出版小说集《谁摘走了你的第二颗纽扣》,散文集《春天有双冰翅膀》《向东,向大海》等三部著作。曾获第二届冯梦龙新三言短篇小说奖;第四届、第六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甘肃省金张掖文艺奖等。
  2018年秋天,山丹作协的朋友又邀我们周边县市的文友参加他們的一个文学采风活动,我们又一次相聚了,彼时,龙巧玲刚刚发表的新作《行走在西夏的路上》,自然成了我们谈及的一个话题。我们一起爬焉支山,游大草滩,畅谈交流,并合影留念。
  驰援武汉的护士长龙巧玲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2020年。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和春天,在中国大地上,疫情当前,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心理卫生工作者,龙巧玲主动请缨,递交了请战书。
  2020年2月4日凌晨,已经49岁的龙巧玲和她的7名队友,一起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征程。
  她和朋友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也关注着她的朋友圈。
  她告诉我们,她们的驻地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得出宾馆门,不得互相串房间,只为避免感染的风险。她年龄最大,义务当起了组长,照顾姐妹们的生活,细节和纪律方面给年轻的队员指导帮助。
  甘肃支援武汉医疗队接手的是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设计床位1600张,分4个大病区,其间又分割成若干小病区。他们每天有4个班次,每个班次6小时。每个班次都是提前2小时出发,从宾馆到医院40分钟车程,进出病区穿脱防护服消毒,是确保不被感染最关键的环节。整个时间加起来,基本在10小时或更长。10小时之内,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所以他们每个人上班前,尽可能不吃不喝,还要保证上班有足够的精力。有的队员因为身体单薄而发生低血糖,有的队员只好穿着纸尿裤,忍受10小时的便溺。
  一线医护人员所忍受的痛苦和担负的责任,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龙巧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着眼前的压力和职责,感悟着生命的可贵和真诚。
  她还提及这样一件事。出发前,医院朱成善院长亲自将一枚红苹果交到她手上,她把苹果带到了方舱医院。她觉得,这枚苹果,带着希望和嘱托,带着家乡的气息,也带着全体同事们的牵挂和温度。她说:“我舍不得吃,用消毒湿巾包着它,坚持到胜利。 ”现在,她的微信头像,就是那只红苹果,那是同事们的一份牵挂,也是自己必胜的信念。
  她还说,武汉人民非常支持甘肃医疗队,各方的援助源源不断,他们每天都能吃到武汉人民为他们捐赠的水果、酸奶和牛奶。
  她的文字,都是故事。她的故事,就是她们的故事,就是所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是那么真实而感人。
  一组来自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护士的好诗
  这段时间,网上一组题为《请不要打扰》的组诗,被各平台纷纷转载,这组诗一经出笼,就让读者眼前一亮,短短几天时间,阅读量就达到几十万。而且有好几个公众号接连转发,人们争相传阅,留言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究竟是一组什么样的诗,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高度的关注?
  原来,这组诗歌的作者,就是本文提到的甘肃山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龙巧玲(弱水吟)。她的第一首诗是这样开头的:
  请容我脱下防护服和面罩
  把我的肉身从铠甲抽离
  让我靠一靠身体
  让我平静呼吸
  ……
  多么简单的请求啊!几句话,就写出了一线医护人员的极度疲惫,让人读着心酸心疼。她用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朴素的诗句,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且看几位的跟帖留言:
  高凯:“向诗人护士弱水吟(龙巧玲)致敬,今天她谢绝了澎湃新闻、成都商报的采访,唯独接受了一位诗人的约稿。”是啊,她也是一位很低调的人。   马步升:“大家看看她的这些诗,这是真情的诗,是来自生命体验的诗。在灾难面前,所有的矫情,煽情,滥情,根本原因都在于无情。无情而写诗,尤其写赞美诗,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人,生活需要什么样的诗。
  是的,时代需要歌者,尤其在这个网络文明时代,有人低头默默低吟,有人阔步高蹈狂舞。但不论哪一种方式,人们都不喜欢那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坏品相的诗,而对真情、现实和有良知的诗歌则会抱以内心的敬意。
  也许在病毒面前,诗人最初的反应和其他生命体就没有什么两样,焦虑、恐惧、紧张,这些生命本能的表现是所有人共同的特征,但医者又不一样,她必须有面对疾病的勇气和责任,而诗人也必须有直面人生的担当。二者合一,她行云流水般写出了这组饱含真情的诗歌。
  诗歌是龙巧玲写作的处女地,后来才开始尝试写小说和散文。她的第一首诗《暮晚双桥村》发表于2007年8月的《星星诗刊》,和2008年发表在《诗选刊》的《路上》一样,诗风和语言都与现在的这组抗疫诗有完全的不同。
  比如《暮晚双桥村》一首的开头:
  田埂上一排白杨树,豁开了黄昏这块麦地
  晚霞的嘴唇轻轻嘬着麦香的气息
  蜷缩在麦茬地里一只牛
  没来及叫一声,就被它的黑浸透
  ……
  多么精美而又飽满的比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句子。还比如《路上》:
  一只空啤酒瓶,是另一个人
  在路上,跑
  咣啷啷……咣啷啷,像
  一个掏空了身体的行囊
  跌进栅栏里的土堆旁
  ……
  她的这些诗,也是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却更多了些诗意的想象。语速缓慢,让人回味。而她的抗疫诗,似乎是一股脑儿的快节奏,读者也感觉好像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阅读,让人心跳加速,有点透不过气来。这正符合她当时的心情,也与她争分夺秒的工作环境相匹配。
  诗歌也需要环境。正如她对笔者说的,她曾放下过诗歌,而这次在武汉,又重新找回了诗歌。是的,生活离不开诗歌,我们也不能没有诗歌。
  生活处处充满着艰辛,诗人应该有超乎常人的感受,让自己的目光和身体都回到现实中来。 而一个具有诗人特质的医务人员,在经历了生与死的体验后,她看透了一些,也看淡了一些,才有了对自己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发言权。
  龙巧玲的这些诗,朴素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不华丽,少技巧,甚至还有点儿粗糙,却显得无比真实,更能直戳人心,让人反思。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理性的拷问和存在的意义,所以读者才那么喜欢。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现实性的诗歌,显著的特色是忠实现实,不改造生活。他强调了现实主义诗歌的时代真实性。就像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的医者龙巧玲,她首先没有把自己当做一名诗人,她来到抗疫的最前沿,处在生活的最深处,她成为了一面镜子,只是把生活的原样复制、再现。此时此刻,她找到了诗歌的使命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倪长录,男,笔名雪蝉,作品先后刊发于《诗刊》《星星诗刊》《飞天》《诗选刊》等报刊。作品先后选入《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等十几种选本。2018年获《飞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奖,2019年获《飞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大赛”奖。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其他文献
一块菜地   我想在农村老家建一栋房子,等退休之后,安度晚年。   经风水大师指点,最终选定了我家那片果园。但从公路到果园,要经过一块长六米、宽五米的菜地。于桦桦是菜地的主人。如何弄到那块菜地,便成为建房子的重中之重。   我去镇上买了两瓶浏阳河酒和一条芙蓉王香烟,直奔于桦桦家。几杯酒下肚,我便说起那块菜地。   我说:“给你钱,行吗?”他说:“不行。”   我说:“用两块菜地换,行吗?”他说:“
期刊
熟悉方处长的人都对他的一个嗜好感到奇怪,他总是离不开一副深色墨镜,走路、开车、开会甚至上厕所,也离不开。墨镜简直就是他的命,大家背后叫他“墨镜处长”。有人在探讨,他在家里是否也是这般模样,难道睡觉时也戴着墨镜?   方处长平时不苟言笑,生活中朋友也不多,极少有人到局里来找他,这对于一个负责重点施工项目审批的处长来说,有些令人费解。   他戴着墨镜穿着西装正襟危坐的样子常常使人望而却步,即使是下属来
期刊
湖水藏身进管子  一台小型的水泵机,两天工夫  就完成了  淤泥露出來  泥鳅们绝望地往更深层,扭曲着钻  它们都是  被放生的人,天暖时放进来的  大地多了一处坎坷,一条风回来  像一个人刚刚剪完头发  愣愣地  陌生着去吹没有落完叶子的树  气球还像春天那样飞  孩子们还像  春天那样跑,它们还没有疲惫
期刊
风过草原  驮起白云飘落的忧伤  低伏的牧草  将捧捧绿忆倒向深邃辽远疆域  是那前生的思念  被喊作 四海无际的苍茫  长生天的神鹰啊  它至今孤零地高旋着  西征的铁骑啊 曾  踏碎 孤狼凶悍的头顶  那是谁的父兄  在蒙古马上 一揽  呼伦贝尔的月亮  皮鞭。蒙袍。玉带。长靴  格尔 格尔  马奶酒温热地盛住 乡土暖流  蓝哈达奉出穹顶祖先的真诚  将旷世的泪水扩张成荒野吧  待它
期刊
A  郭定军一直确信,他和叶如知的关系,迟早会有一个质的突破,那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郭定军是一家机关的宣传干事,叶如知是电台的记者,业务上的联系,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郭定军妻子的一次出行,让他对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充满了期待。   有一天,妻子给郭定军打电话,说她们车间要组织去千山游玩,大慨要去三天,费用由车间出。问郭定军让她去吗?郭定军毫不犹豫地说:“去!为什么不去。”她喜出望外地说:“我还
期刊
飞得只剩下一对翅膀,起伏山峦  童年。在这个六月  起伏多少次,才是它的懵懂  固定时光  而留在了对岸。放风筝的人  不会问及缄默的纹理  我也不会舍得在大雨后  取出另一场  对应一只伏在墓碑上的黑色大馬莲  无论它代表了谁的拥抱  脚下都是羞愧的青草  年年长,年年倒
期刊
尽管天已经擦黑,眼前的一切正在被夜的手一层层地涂黑,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是黄友铭还是从大棚风口的缝隙看出来,走在田埂间的那个女人是刘玉秀,他的心立刻“咯噔”了一下。  满棚绿油油的西瓜秧,经过了一个白天太阳的烤晒,在40多度高温的熏蒸下,本已低垂了叶片和龙头,现在,随着太阳的落山和温度的降低,它们又变得蓬勃而富有生机,硕大的叶片和扭曲的枝蔓在努力地张扬着,毛绒绒的龙头高高翘起,齐刷刷的像千万只昂首奔
期刊
树干独立。树冠孤悬。影子间  彼此试探和纠缠  野百合自言自语。潺潺溪流  钻进一枚覆盆子的内部打探消息  蝴蝶的尸体上,残破的翅膀  藏着死亡的秘密  风在林中滑行,引起片片  不安和骚动  碰撞声、嘶鸣声、鸟叫声、应和声……  此起彼伏  似乎每一种生命都想挣脱神秘力量的掌控  朝未知狂奔去  我陷在树林编织的巨大的混响中  欲罢不能  可抬眼望去,哪有什么风声鹤唳  树林安静要深于岁月的安静
期刊
伏雨过后,阳光分裂和背叛  火焰的狞笑,午日里  毒辣地拷问  石子缝里也要榨干  浓度更纯  提炼出水分  另一半,被枝葉遮掩  前辈的诗行分明  样板戏里铿锵的京韵  布下伏兵千百万  于临窗的桌前  打盹  眼前幻化着
期刊
无题  世上谁无梦,天边月一弯。  月圆尤可待,梦去几时还?  春雪  春雪知时节,跟风学拜年。  明知留不住,不让雨争先。  俯瞰兴城温泉河入海口  残雾初消晓镜平,半河半海一桥横。  争流何用风来助,自有潮期定胜名。  上元夜赴兴城灯会  观灯半倾市,攒挤亦游哉。  扑面团团福,随身片片梅。  光昭猶日返,兴起竞谜猜。  莫怨良宵短,东风趁月回。  早游兴城海河公园  不识云生处,岂知天尽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