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单介绍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认识,进而介绍此在、在世之在等,着重结合当下实际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 时间 意义
第一次开始对海德格尔产生兴趣是因为“诗意的栖居者”,在他的演讲中他多次提到“诗意的栖居者”。当时就被这个哲学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诗意的栖居者”是来自海德格尔喜欢的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后来在哲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因为很喜欢他,就去了解有关他的著作和他的生平故事。海德格尔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后来又在教会学校念的书。在后来的读书生涯开始学的神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爱上了哲学。后来因《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弗莱堡大学讲师资格。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海德格尔写下了《存在与时间》、《现象学年鉴》等著作,这使得他开始被关注,也开始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存在”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不用更进一步的讨论了。在他看来,“存在”这个概念是了解其它该概念的基础,也是晦涩难懂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必要性在于:首先,“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我们讨论其它的概念都需要以存在为基础来进行。其次,“存在”这个概念不可定义,具有最高普遍性。对于存在是什么,每个哲学家可能都有自己的认识,但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却无法明确进行定义。 再次,“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存在,我们不需要再去论证,它是生而自明的。相应的,我们对其他概念的论证都需要以存在为基础来进行。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存在论不能直接从存在的一般意义开始,它的出发点必须是“存在物”。但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必须是以其他存在物的存在为基础的。因此,对于它的分析才能够导致对一般存在的把握。可以说,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因为其它事物以人的存在为前提。海德格尔以“生存”(existence)来表示人的存在,只有人生存着,这是高于其它生物而存在的一种状态。其他存在物只能通过对于原本意义上的存在,而只有人的生存才能被理解。较一般存在物而言,人是体现存在本源意义的特色存在,海德格尔用“此在”(Dasein)这一名称来表示。 对于什么是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这里的者专指的是人,而不是物)。
“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这个存在者之为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入门。
人的本质由存在过程决定,而其他存在物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是一个类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者。海德格尔之所以把人称作“此在”,意在说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者,除了存在之外,“此在”一无所有。“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属的概念,但“此在”却没有种属。从存在论的角度上看,“此在”不是人类的一员。海德格尔看来,当谈及“此在”时,只能用单称认称代词“我是”、“你是”。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但海德格尔并不否认人的日常生活的公众性。他区分了“此在”的存在的两种状态: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状态。本真的状态是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真的状态是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所掩盖的个人存在。但按照他对现象学的解释,假象也是一种显示;同样,非本真的方式的掩盖同时也是我显示,只不过是不完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显示。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实的条件下,不能离开日常生活来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意味着,只有通过非本真的状态,才能达到本真的状态。
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有所作为,与其他事物“遭遇”,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起来,这样才形成了“世界”的概念。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正是在这种存在方式中,其他事物才显示出来,作为世界中的存在物,彼此联系的存在物。“世界”是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因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世之在”,没有独立于人的存在物。海德格尔力图证明,像“事物”、“整体”、“空间”、“联系”这些概念,都是人在行动中,与人的存在有关的显现物。他把人的显示方式称作“烦忙”,把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称为“打交道”。他列举了“烦忙”和“打交道”的十二种方式:“不得不做某事,放弃某事随它去,承担某事,贯彻某事,查看某事,询问某事,重视某事,讨论某事,决定某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烦,和我们今天人们所说的烦是有着质的不同的。
共在是一种把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共在的关系决定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不可能是非此即彼,但可以是此涨彼消,在消涨中显示出人的“烦神”。“烦神”作为显示“共在”的存在方式,又有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别。非本真的“共在”有两种情况:一是让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一是用自我代替他人。这两种情况都是自我和他人的混淆和两者关系的失衡。消失在他人中的自我是“常人”(they)。“常人”是集体的、匿名的自我。海德格尔描述“常人”的六个特征:服从、平凡、迁就、公众性、不负责任和适应感。这些特征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开始于不太情愿的服从,逐步地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最后与集体的生活方式完全认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获得了机械的、麻木的适应感。至于用自我代替他人的非本真状态,海德格尔借用了一个专用的术语“介入”(leap-in),意思是越俎代庖,操办他人的事务。与“介入”相反的状态是“超越”(leap-ahead),海德格尔认为这才是“共在”的本真状态。在“超脱”的状态中,自我保持了与他人的距离,达到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又能以我为主,回应他人。在当下社会中,他的思想就主要用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上。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6,1310.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 时间 意义
第一次开始对海德格尔产生兴趣是因为“诗意的栖居者”,在他的演讲中他多次提到“诗意的栖居者”。当时就被这个哲学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诗意的栖居者”是来自海德格尔喜欢的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后来在哲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因为很喜欢他,就去了解有关他的著作和他的生平故事。海德格尔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后来又在教会学校念的书。在后来的读书生涯开始学的神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爱上了哲学。后来因《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弗莱堡大学讲师资格。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海德格尔写下了《存在与时间》、《现象学年鉴》等著作,这使得他开始被关注,也开始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存在”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不用更进一步的讨论了。在他看来,“存在”这个概念是了解其它该概念的基础,也是晦涩难懂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必要性在于:首先,“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我们讨论其它的概念都需要以存在为基础来进行。其次,“存在”这个概念不可定义,具有最高普遍性。对于存在是什么,每个哲学家可能都有自己的认识,但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却无法明确进行定义。 再次,“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存在,我们不需要再去论证,它是生而自明的。相应的,我们对其他概念的论证都需要以存在为基础来进行。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存在论不能直接从存在的一般意义开始,它的出发点必须是“存在物”。但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必须是以其他存在物的存在为基础的。因此,对于它的分析才能够导致对一般存在的把握。可以说,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因为其它事物以人的存在为前提。海德格尔以“生存”(existence)来表示人的存在,只有人生存着,这是高于其它生物而存在的一种状态。其他存在物只能通过对于原本意义上的存在,而只有人的生存才能被理解。较一般存在物而言,人是体现存在本源意义的特色存在,海德格尔用“此在”(Dasein)这一名称来表示。 对于什么是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这里的者专指的是人,而不是物)。
“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这个存在者之为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入门。
人的本质由存在过程决定,而其他存在物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是一个类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者。海德格尔之所以把人称作“此在”,意在说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者,除了存在之外,“此在”一无所有。“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属的概念,但“此在”却没有种属。从存在论的角度上看,“此在”不是人类的一员。海德格尔看来,当谈及“此在”时,只能用单称认称代词“我是”、“你是”。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但海德格尔并不否认人的日常生活的公众性。他区分了“此在”的存在的两种状态: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状态。本真的状态是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真的状态是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所掩盖的个人存在。但按照他对现象学的解释,假象也是一种显示;同样,非本真的方式的掩盖同时也是我显示,只不过是不完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显示。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实的条件下,不能离开日常生活来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意味着,只有通过非本真的状态,才能达到本真的状态。
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有所作为,与其他事物“遭遇”,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起来,这样才形成了“世界”的概念。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正是在这种存在方式中,其他事物才显示出来,作为世界中的存在物,彼此联系的存在物。“世界”是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因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世之在”,没有独立于人的存在物。海德格尔力图证明,像“事物”、“整体”、“空间”、“联系”这些概念,都是人在行动中,与人的存在有关的显现物。他把人的显示方式称作“烦忙”,把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称为“打交道”。他列举了“烦忙”和“打交道”的十二种方式:“不得不做某事,放弃某事随它去,承担某事,贯彻某事,查看某事,询问某事,重视某事,讨论某事,决定某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烦,和我们今天人们所说的烦是有着质的不同的。
共在是一种把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共在的关系决定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不可能是非此即彼,但可以是此涨彼消,在消涨中显示出人的“烦神”。“烦神”作为显示“共在”的存在方式,又有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别。非本真的“共在”有两种情况:一是让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一是用自我代替他人。这两种情况都是自我和他人的混淆和两者关系的失衡。消失在他人中的自我是“常人”(they)。“常人”是集体的、匿名的自我。海德格尔描述“常人”的六个特征:服从、平凡、迁就、公众性、不负责任和适应感。这些特征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开始于不太情愿的服从,逐步地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最后与集体的生活方式完全认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获得了机械的、麻木的适应感。至于用自我代替他人的非本真状态,海德格尔借用了一个专用的术语“介入”(leap-in),意思是越俎代庖,操办他人的事务。与“介入”相反的状态是“超越”(leap-ahead),海德格尔认为这才是“共在”的本真状态。在“超脱”的状态中,自我保持了与他人的距离,达到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又能以我为主,回应他人。在当下社会中,他的思想就主要用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上。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6,1310.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