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进入机器人时代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进步、自动化趋势如何让机器占领制造业为主的人类工作机会?如何改变人类经济与社会的未来?而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机器人时代》
  马丁·福特 著
  中信出版社
  当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被机器人替代,我们是更有时间思考和创造,还是会因为失业而更悲观?
  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产业。在1960年代,汽车厂商开始用机械手臂取代装配线上的工人,同一时期,美国诞生第一台智能机器人。那时就能依稀看见今日趋势:科技、机器人、智能软件,将从蓝领工人开始,使大批人失去饭碗。未来20年内,这将成为重塑经济与社会结构乃至大众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
  美国硅谷企业家马丁·福特在其著作《机器人时代》深入探讨了这一趋势,他认为是技术进步、自动化趋势让机器开始占领制造业为主的人类工作机会。那么,它将如何改变人类经济与社会的未来,而人类又该如何应对呢?“这是必须正视的危机,当然也意味着机会。”马丁说。
  机器人催化众多产业
  机器人技术最成熟也最广泛而高效的应用是在工业领域。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均已高度实现制造业机器人化。近年来在中国,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逼得很多工厂倒闭,大批企业开始尝试用机器人建立“智能无人工厂”——此举最高可将工人数量压缩90%以上。海尔,沈阳机床,富士康,越来越多的探路者投身工业机器人浪潮。
  不仅仅在制造业。全球的服务业也在改变,食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服务型机器人已不只是吸引眼球的道具。而在文化领域,早就有了能根据素材资料迅速生成文章的写作软件,当技术成熟到一定阶段,“知名机器人作家”诞生并非不可能。美国的律师、医生、白领、记者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机器人带来的冲击。再放眼其他领域,如医疗、科研、智能家居甚至教育领域,机器人都将产生巨大催化作用。就在2015年6月,马云在日本携全球首个情感机器人Pepper亮相,宣布阿里巴巴将与软银、富士康联手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机器人产业,并表示:世界“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
  中国将成机器人产业的中心
  本书作者马丁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深刻洞悉科技颠覆产业的威力。他从技术发展、产业变化、未来趋势等多个角度,结合大量数据与案例来分析机器人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他看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期,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比美国更快。另一方面,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经济形态由制造与投资为主向消费型为主转变,有很多重要产业亟待调整。马丁认为,机器人会成为很多领域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并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红利消失等很多话题产生天然联系。“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产业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马丁预言:在机器人的崛起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变革中,中国很可能会是一个中心。此外,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用工荒的同时,将使企业面临高技术人才用工荒。真正的机器人时代,尽管还隔着从工厂到生活的距离,但我们已然身在其中。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国家创新》
  (美)安尼什·乔普拉 著 何正云 译 中信出版社
  过去20年间,技术颠覆了时代,以及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身为美国第一任国家首席技术官(CTO),本书作者对新技术如何帮助美国政府实现转型进行了生动阐述,包括经济发展、医疗保障、大众就业等多个方面。反观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如何让自己的新技术为政府所用?大众如何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抓住更多机遇?本书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投融资那点事》
  崔凯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做企业,本质上就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有的企业借力资本助推,一飞冲天,创造了商业神话;有的企业牵手资本后,问题迭出,经营每况愈下,最终不欢而散。不了解资本真相,不懂得游戏规则,不把控好市场运营,融资征途将一路艰辛。本书作者基于数年来帮助企业融资的实战经验,告诉在转型过程中有投融资需求的企业家们,如何成为最终赢家。
  《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
  (美)斯蒂芬·赫克(StefanHeck),马特·罗杰斯(MattRogers),
  保罗·卡罗尔(PaulCarroll)著 粟志敏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斯拉电动汽车、Zara服装、页岩气,三者有何相通之处?3D打印、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这三者又将如何改变全世界的工业?人类的前两次工业革命是劳动力革命、资本革命,而这一次,问题出在资源,本书分析了正在进行中的资源革命。作者分别是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美国能源部前顾问,他们从独特角度分析能源短缺时代的商业机会,对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创业者,均有启发。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企业必须赔得起才能赚大钱,而且经常是越辛苦的生  意越赔钱,越潇洒的经营却越赚钱。如同京东上市之前就没赚多  少钱,却不妨碍其成功上市,还让刘强东赚了一个“奶茶妹妹”。  利润最大化的假说,曾经是企业经营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必须赔得起才能赚大钱,而且经常是越辛苦的生意越赔钱,越潇洒的经营越赚钱。如同京东上市之前就没赚多少钱,却不妨碍其成功上市,还让刘强东赚了一个
期刊
不受国企体制束缚  不怕组织内部质疑,一味大胆  从容地追求变革,再难也要扛着——  从这位别具一格的国企领导人身上  释放出的是怎样的变革精神和情怀  一个原本做硬件的工厂,为何能够大胆、从容地向制造业的高地——“云制造”挺进?  其实可以总结出各种原因。但《中外管理》对沈阳机床进行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和访谈之后,深深感到:英雄绝对是推进转型的一个最大因素。  一个声音,一致行动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
期刊
一场刷新工业历史的商业模式创新  令世界机床行业惊叹  可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  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  他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之难,关锡友用地道的东北语调,对《中外管理》诠释他对转型的独到理解。  当下的传统企业,对转型怀揣既想做又不敢迈出艰难一步的复杂心情,而一些迫不及待的企业在工业4.0热潮涌动下,尝试各种各样的“生
期刊
经济学家、教授  看不懂的经济,看得懂的税收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但在中国,二  者之间的关系突然反向背离,到底是为什么?  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具有基本的线性关系。通常认为,税收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当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既能保持宏观税负的基本稳定,也能比较好地体现税收的中性特征。  但在中国,二者的关系好像并不是如此简单,要想看
期刊
i5功能纵然强大,但用户不敢接受  U2U模式也固然超前  但用户还是看不清  看不懂其中的玩法  沈阳机床正在面临这样的难题  何以突破  i5,一个堪称颠覆工业历史的革命性产物,尽管有着强大的功能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尤其是前所未有的智能机床产品不甚了解,何以能够快速地接受它?  沈阳机床正在面临这样的难题。  “现在我们销售i5的时候,用户会问:多少钱一台?我就直接告
期刊
恐怕没有哪个时代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局更大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大数据、云服务、产业互联等技术变革,颠覆和威胁着传统的商业模式。而创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的确,这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时代。  而这个互联网时代,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转型的方向。如去中心化、去中层、把决策权交给一线等,都是要打造无边界组织。这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吗?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必须要打造无边界组织?  组织变革
期刊
在关锡友的计划里  通过“i5”云制造平台  可以整合社会闲置制造资源  不求全民所有,但为全民所用  沈阳机床正在打开一扇  “工业阿里巴巴”的大门。推开它  沈阳机床可以完成由制造商  向服务商的转型  新的盈利模式将层出不穷  如果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在国外,一台智能机床,需要一名技工经过数年专业的培训和半年以上的实际操作,才能做到熟练掌握其工作流程。但现在,在中国上海,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里
期刊
正像工业文明让农业文明时代由于距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失效一样,信息文明也将让工业文明时代由于资源的不对称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失效。互联网时代,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都将改写。  互联网的普及,击穿了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构筑的商业模式,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都将改写。  商业源于信息不对称。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传播业的发达,解决了部分信息不对称。比如:
期刊
最关键时候的放弃,不是懦弱的表现,恰恰是勇者最智慧的选择。  上海四维文化传媒公司在2013年10月16日挂牌新三板。如今,公司的市值达到20多亿元,公司创始人罗险峰占公司40%股份,身价达到8亿。公司40多个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有公司股权,产生了6个千万富翁,十几个百万富翁……  而这样一家在新三板市场获得成功的公司,以前竟是一个小广告公司,以小制作、小设计起家。  传奇发展史  四维传媒成立于19
期刊
一个人首先能够发现自我,然后才能被别人发现。  IBM管连:做自己的伯乐  这世界上的确有才华横溢的人被埋没,但如果他想要把自己展示给别人看,就一定能做到。除非他并非他自认为的那么优秀,或者被某方面的短板所拖累。知名华人设计师包益民写过一本书叫《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IBM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总经理管连而言,尽管他的职业生涯中总是充满变化,从不同的环境到不同的部门与岗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