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武汉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迄今是一个较新的课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武汉高职教育中创业教育面临着提高认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创业教育支持力度不足和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入手,加强创业师资力量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开创创业教育的新格局。
[关键词]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91-03
1 武漢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武汉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到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武汉高等职业教育也日益呈现出不适应社会、企业和学生需求的状况,其突出表现在其教育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对学生的职业的迁移性,上升性和可塑性关注不够,更注重学生初次就业岗位的竞争力培养。特别缺乏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厘清教育的思路,更不用说将创业作为学生未来职业一种选择的思考和教育的实践。因此,创业教育在武汉高职院校中开展得较为薄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很有必要在教育体系中重建和完善这方面的内容。
1.2 开展创业教育是武汉高职院校学生的迫切要求
根据我们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船舶职业学院近500名学生进行的随机性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商贸类学生占60%,工科类学生占30%,其他类学生占10%,尽管受访者专业有差异,但关于创业认同度达959%;在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否有作用方面,受访者中认为有作用的占用60%,认为非常必要占26%;在关于是否认为自己具备创业能力方面,有89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欠缺创业方面的认识,认为有必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吸取这方面的知识。从这些调查的结果可以分析出武汉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期盼。
1.3 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创业活动对创业者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此,英国人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创业是指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既指向目标达成,有时也指向“创造性破坏”。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传授创业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另外,创业需要创业教育提供基础,即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准备,使未来创业者具备战略眼光,良好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优秀的营销公关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并具备较高的情商。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学校教育中的学术知识和养成的能力加以应用和检验,学以致用,促成学生的快速成长。历史经验证明最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创办谷歌时,布林25岁,佩奇25岁;创办苹果时,乔布斯21岁,沃兹尼亚克26岁;创办微软时,盖茨20岁,艾伦22岁;创办Facebook时,扎克伯格20岁;创办沃尔玛时,沃尔顿26岁。创业教育中的创业活动的开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延展和重要组成部分。
2 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文献调查方式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船舶职业学院与创业教育相关的部门、院系、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解,综合起来目前武汉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2.1 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相分离
武汉高职院校目前尚未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尽管也有一些院校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课程,也是游离在现有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创业教育未纳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创业教育与学历正规教育相脱节的状况。特别是创业教育的理念没有融入各专业学科尤其是商贸类专业教育之中,没有纳入专业建设的日程,教学大纲中无从体现,创业教育基本处于零散自生自灭状态,基本属于第二课堂进行的延展性的“业余教育”,或以选修课进行的非强制性的拓展兴趣的教育。在武汉高职院校中形成的“重课堂讲授,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形式上偏重模拟,缺乏实操支撑,很大一部分院校以创业计划大赛和商业策划书比赛代替实践,但对其可操作性及后续的项目的真实运作缺乏跟踪与扶持,导致创业教育最终流于书面表达而已。这种缺乏统筹,缺乏连续性,浅层次的创业教育很难对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多少帮助,更不用说期望结出创业的硕果了。
2.2 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创业实践相关支持薄弱
武汉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创业支持缺乏相关支持,具体表现为在学生学时,学分管理,跨专业课程进修等方面没有灵活性;创业教育与创业工作领导部门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国家相关创业政策落实不够。学生从创业动机的产生到开始创业,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十分需要适宜的创业环境。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受到的制约更多,除了面临普通创业者常会面临的一些瓶颈例如资金,经验等问题之外,更受到一些特有矛盾的困扰,创业与课堂学习时间上冲突;创业与考试安排冲突;创业与学校规定的集体活动要求冲突等。而各院校出于学生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导致学生在创业时感到十分为难。另外,各院校的学生主管部门往往由学校某些职能部门担纲,有的是由招生与就业部门主办;有的由学生工作部门主办,有的由共青团组织主办;有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系部承担,由于这些部门自身职能所限,无法处理需要处理学生在创业中的问题,也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统筹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更多时候疲于上传下达,组织一些创业比赛和讲座;无法给学生创业提供实质帮助,在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无法从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层面作出实际贡献。国家和地方相应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尚未落到实处,并未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太多有用的帮助,特别是在开办企业登记注册,户口档案,银行贷款,税费减免等环节依然有许多难以如人意之处,大学生创业门槛和成本太高。 2.3 创业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学校资源配置不足
由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社会上传统的创业意识缺乏,反映在高校层面则是对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创业教育的整体思考欠缺,资源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创业教育的责任领导和部门不明确,未能实现教学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招生与就业部门的统筹联动,未能提供大学生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缺乏既懂得创业教育理论和富有教学经验,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未能设计出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紧密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环境及设施投入不足;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引入社会资源方面的工作严重不足。
3 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进对策
3.1 强化创业思想渗透学历教育课程
武汉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相当大一部分院校将创业教育归于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没有认清创业教育对激发大学生潜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大作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是根据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偏好选择的,可以在学生萌生创业意识并真正进行创业实践后自行完成,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基,从指导思想上阻碍了创业教育与传统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创业教育起步晚而且处于浅显的创业知识传播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选修及课外辅导的方式进行,且受教育学生群体范围褊狭小,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与相关专业学科联系不紧密。为此建议:对于商贸类专业应开设“创业学”等相关的必修课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业意识。通过实际或模拟创办某一类型的企业贯穿整个大学专业课程的全过程,使之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对于工科类和其他类的专业在开设“创业学”等必修课程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选修,辅修与创业相关的商贸类专业课程,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上,借助武汉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近年来创业教育的实践,以能力与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六业一师”(产业,行业或企业,专业,学业,就业,创业,创业导师)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探讨创新武汉高职创业教育培养工作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创业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建设作用。所谓“六业一师”融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参与创业教育培养的主体(学校,行业,企业,创业导师,学生),以学生创业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和创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和保障机制等,并形成具有一定针对性和贯通性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运作方式。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理念多维综合性;二是就业和创业需求的导向性;三是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四是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兼容开放性;五是创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融通互补性;六是创业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其课程开发上,可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启蒙教育课程),SIYB(初级教育课程)和EYB(高级教育课程)组织教学;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等。创业教育是个性与共性并存的教育,既要面对全体又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不能偏废,尤其是学生亲身实践至为关键。在学生创业实践指导上,产业选择可根据产业分类,高等院校自身优势与本校优势联系紧密的行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专长,首选服务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创业。行业选择根据创业个体的兴趣,爱好,专业背景,乡土资源背景,所在地区区位,消费群体特征等不同而区别进行,不求一致。改革学生学业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入创业实践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3.2 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强化创业教育保证
创业教育质量如何由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决定。承担创业教育队伍,既要有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型教师,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在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一对一”的创业导师跟踪指导学生创业实践,随时解答创业实践中的问题。
3.3 引入社会资源,为创业教育搭建平台
要利用好政府关于创业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扶持创业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年度考核任务之一,因此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有利于创业的政策扶持措施,如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全民创业办公室就是统揽武汉市创业工作的重要政府服务机构,它既有政策措施,也有相关扶持资源,诸如资金,智力等,都可作为创业教育的校外支撑;本校毕业的校友,其中不乏创业成功人士,也可适当引入;另外,社会上创业风险投资家,创业家,企业家,以及各类商会,行业协会都是有效的创业教育资源。关键是要整合好这些资源,有序纳入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中以期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2008(5).
[2]吴重涵,赵观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六大误区——兼谈高校创业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3]周营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1).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重心的改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1(10).
[5]高宏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研,2012(1).
[6]王扬铭.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战略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关键词]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91-03
1 武漢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武汉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到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武汉高等职业教育也日益呈现出不适应社会、企业和学生需求的状况,其突出表现在其教育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对学生的职业的迁移性,上升性和可塑性关注不够,更注重学生初次就业岗位的竞争力培养。特别缺乏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厘清教育的思路,更不用说将创业作为学生未来职业一种选择的思考和教育的实践。因此,创业教育在武汉高职院校中开展得较为薄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很有必要在教育体系中重建和完善这方面的内容。
1.2 开展创业教育是武汉高职院校学生的迫切要求
根据我们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船舶职业学院近500名学生进行的随机性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商贸类学生占60%,工科类学生占30%,其他类学生占10%,尽管受访者专业有差异,但关于创业认同度达959%;在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否有作用方面,受访者中认为有作用的占用60%,认为非常必要占26%;在关于是否认为自己具备创业能力方面,有89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欠缺创业方面的认识,认为有必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吸取这方面的知识。从这些调查的结果可以分析出武汉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期盼。
1.3 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创业活动对创业者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此,英国人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创业是指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既指向目标达成,有时也指向“创造性破坏”。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传授创业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另外,创业需要创业教育提供基础,即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准备,使未来创业者具备战略眼光,良好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优秀的营销公关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并具备较高的情商。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学校教育中的学术知识和养成的能力加以应用和检验,学以致用,促成学生的快速成长。历史经验证明最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创办谷歌时,布林25岁,佩奇25岁;创办苹果时,乔布斯21岁,沃兹尼亚克26岁;创办微软时,盖茨20岁,艾伦22岁;创办Facebook时,扎克伯格20岁;创办沃尔玛时,沃尔顿26岁。创业教育中的创业活动的开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延展和重要组成部分。
2 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文献调查方式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船舶职业学院与创业教育相关的部门、院系、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解,综合起来目前武汉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2.1 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相分离
武汉高职院校目前尚未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尽管也有一些院校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课程,也是游离在现有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创业教育未纳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创业教育与学历正规教育相脱节的状况。特别是创业教育的理念没有融入各专业学科尤其是商贸类专业教育之中,没有纳入专业建设的日程,教学大纲中无从体现,创业教育基本处于零散自生自灭状态,基本属于第二课堂进行的延展性的“业余教育”,或以选修课进行的非强制性的拓展兴趣的教育。在武汉高职院校中形成的“重课堂讲授,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形式上偏重模拟,缺乏实操支撑,很大一部分院校以创业计划大赛和商业策划书比赛代替实践,但对其可操作性及后续的项目的真实运作缺乏跟踪与扶持,导致创业教育最终流于书面表达而已。这种缺乏统筹,缺乏连续性,浅层次的创业教育很难对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多少帮助,更不用说期望结出创业的硕果了。
2.2 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创业实践相关支持薄弱
武汉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创业支持缺乏相关支持,具体表现为在学生学时,学分管理,跨专业课程进修等方面没有灵活性;创业教育与创业工作领导部门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国家相关创业政策落实不够。学生从创业动机的产生到开始创业,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十分需要适宜的创业环境。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受到的制约更多,除了面临普通创业者常会面临的一些瓶颈例如资金,经验等问题之外,更受到一些特有矛盾的困扰,创业与课堂学习时间上冲突;创业与考试安排冲突;创业与学校规定的集体活动要求冲突等。而各院校出于学生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导致学生在创业时感到十分为难。另外,各院校的学生主管部门往往由学校某些职能部门担纲,有的是由招生与就业部门主办;有的由学生工作部门主办,有的由共青团组织主办;有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系部承担,由于这些部门自身职能所限,无法处理需要处理学生在创业中的问题,也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统筹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更多时候疲于上传下达,组织一些创业比赛和讲座;无法给学生创业提供实质帮助,在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无法从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层面作出实际贡献。国家和地方相应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尚未落到实处,并未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太多有用的帮助,特别是在开办企业登记注册,户口档案,银行贷款,税费减免等环节依然有许多难以如人意之处,大学生创业门槛和成本太高。 2.3 创业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学校资源配置不足
由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社会上传统的创业意识缺乏,反映在高校层面则是对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创业教育的整体思考欠缺,资源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创业教育的责任领导和部门不明确,未能实现教学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招生与就业部门的统筹联动,未能提供大学生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缺乏既懂得创业教育理论和富有教学经验,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未能设计出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紧密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环境及设施投入不足;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引入社会资源方面的工作严重不足。
3 武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进对策
3.1 强化创业思想渗透学历教育课程
武汉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相当大一部分院校将创业教育归于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没有认清创业教育对激发大学生潜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大作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是根据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偏好选择的,可以在学生萌生创业意识并真正进行创业实践后自行完成,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基,从指导思想上阻碍了创业教育与传统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创业教育起步晚而且处于浅显的创业知识传播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选修及课外辅导的方式进行,且受教育学生群体范围褊狭小,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与相关专业学科联系不紧密。为此建议:对于商贸类专业应开设“创业学”等相关的必修课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业意识。通过实际或模拟创办某一类型的企业贯穿整个大学专业课程的全过程,使之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对于工科类和其他类的专业在开设“创业学”等必修课程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选修,辅修与创业相关的商贸类专业课程,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上,借助武汉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近年来创业教育的实践,以能力与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六业一师”(产业,行业或企业,专业,学业,就业,创业,创业导师)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探讨创新武汉高职创业教育培养工作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创业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建设作用。所谓“六业一师”融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参与创业教育培养的主体(学校,行业,企业,创业导师,学生),以学生创业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和创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和保障机制等,并形成具有一定针对性和贯通性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运作方式。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理念多维综合性;二是就业和创业需求的导向性;三是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四是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兼容开放性;五是创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融通互补性;六是创业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其课程开发上,可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启蒙教育课程),SIYB(初级教育课程)和EYB(高级教育课程)组织教学;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等。创业教育是个性与共性并存的教育,既要面对全体又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不能偏废,尤其是学生亲身实践至为关键。在学生创业实践指导上,产业选择可根据产业分类,高等院校自身优势与本校优势联系紧密的行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专长,首选服务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创业。行业选择根据创业个体的兴趣,爱好,专业背景,乡土资源背景,所在地区区位,消费群体特征等不同而区别进行,不求一致。改革学生学业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入创业实践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3.2 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强化创业教育保证
创业教育质量如何由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决定。承担创业教育队伍,既要有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型教师,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在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一对一”的创业导师跟踪指导学生创业实践,随时解答创业实践中的问题。
3.3 引入社会资源,为创业教育搭建平台
要利用好政府关于创业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扶持创业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年度考核任务之一,因此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有利于创业的政策扶持措施,如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全民创业办公室就是统揽武汉市创业工作的重要政府服务机构,它既有政策措施,也有相关扶持资源,诸如资金,智力等,都可作为创业教育的校外支撑;本校毕业的校友,其中不乏创业成功人士,也可适当引入;另外,社会上创业风险投资家,创业家,企业家,以及各类商会,行业协会都是有效的创业教育资源。关键是要整合好这些资源,有序纳入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中以期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2008(5).
[2]吴重涵,赵观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六大误区——兼谈高校创业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3]周营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1).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重心的改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1(10).
[5]高宏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研,2012(1).
[6]王扬铭.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战略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