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鹤舞——沙溪镇
这可是珠江三角洲腹地辖属的区域!粤语方言重重包围下的沙溪,“隆都话”为何至今仍保存完好?这究竟是谁的故乡?
这就是谜一样的“隆都话”。
隆都是现在大涌南村与沙溪的旧称,“隆都话”则是沙溪人说的方言。经方言研究者鉴定,“隆都话”属福建闽南语系。据镇志记载,远在唐代,隆都先祖多从闽南沿海顺流漂来但这部分最先落脚隆都的飘泊者只是隆都人的一部分。至宋末,乃至元明时期,大量中原人士经南雄珠玑巷涌入,这些后来者为了与先来者交流沟通,语言慢慢向先来者靠拢,直至继承他们的语言,
而那批从闽南沿海顺流而来的漂泊者,后来又走了。他们并未在隆都长留,至今未发现他们的后裔。或许最早的隆都人已经重回闽南或者继续他徙。他们只留下这谜一样的语言,让后来者传承。
舞龙舞狮是广东常见的民间艺术,凤舞和鹤舞则属鲜见,特别是鹤舞,被认为是研究鹤文化的“活化石”。而广东境内唯一的鹤舞之乡就在沙溪。
沙溪的申明亭村是隆都祖先800年前落脚的地方,是“鹤舞”的发祥地。来到沙溪,不能不看的是那里的凤鹤舞。“海淘天空鹤飞至,沙滩草坛觅沙鱼,饱食鱼虾岩石企,骚身整羽睡须臾……”鹤歌伴着鹤舞用“隆都话”演唱,往往成为斗歌,非常热闹。
实际上,沙溪不仅仅有鹤舞,它还以群众性的龙、狮、凤等民间舞蹈艺术著称,是“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的龙狮,鹤,凤等舞蹈都可上溯至600多年前,据说都是随着南来的先民落户于沙溪的,如今享誉四方。
现在沙溪各村姓氏始迁族多来自中原,还有相传延续了三百多年的“浴佛节”,在游人看来,与其说是一种节日 不如说是一种纪念,纪念先祖的故园。和古隆都人的“凤鹤舞”一样,都是漂泊者的艺术。
沙溪镇人文荟萃。散落在村落中的文物古迹不可不看,比如龙瑞村的“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大石兜村的虎逊“岩石碑”,圣狮村的“期颐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村的“龙山书院”等。圣狮村还有狮山海蚀遗址,该遗址属500年前地壳变化而成的古海地貌,其海蚀洞、海蚀崖等成为珠江三角洲现存海蚀遗址中最完整的地质标本。
沙溪的龙、狮、鹤、凤舞只在一些重大节度日才有,四月初八或者正月十五都是个好时机。平时可以参观誉为“隆都传统文化缩影”的隆都民俗馆。
沙溪还有独特而又富历史色彩的三稔包如果渴了,不妨喝喝凉茶,别忘了,这里是老字号“沙溪凉茶”的故乡。
咸水歌——坦洲镇
中山是民歌之乡,居住在沿海大沙田区的疍民(水上居民)流行咸水歌大罾歌高堂歌,居住在民田地区,操闽语的隆都人流行鹤歌,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流行山歌等。其中以成水歌和高堂歌最有特色,有中山民歌“双璧”之誉。反映封建社会婆媳关系的高堂歌《新抱仔》,至今脍炙人口:生动风趣的高堂歌《钓鱼仔》百听不厌,简单易唱的咸水歌《对花》,更成为歌手们的传统节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山民歌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位。著名的民歌手何福友梁容胜等多次赴京出席文代会,为国家领导人演唱。
旧时,咸水歌是中山大沙田人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等地方或自娱自乐,或恋爱约会时无伴奏的歌种。在表现形式上,长句咸水歌的唱法比较讲究采用不同的音律 用有张有弛,高低快慢相结合的唱法,一气呵成,达到较为激昂,抑扬顿挫的效果。相对来说,短句咸水歌的表现形式则较为自然,其唱法上张驰不大,一问一答对唱,听起来抒情悠扬,是大沙田地区人们较喜欢采用的唱法。
高棠歌和咸水歌一样,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民歌。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中载: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祀神时,均“歌唱以导其情日歌堂……记述了高堂歌的特有环境和歌词内容,过去,这里的婚宴,多在祠堂或祖屋的大堂、禾堂(晒谷场、天井)等地方举办,有拜高堂和坐高堂的习俗。沙田区的青年男女在谈恋爱,认识异性时多有唱咸水歌的习惯,到谈婚论嫁拜高堂时,亦同样以唱歌的形式出现。这种以唱民歌来表现的形式和音律就称为“高堂歌”了。在点燃龙凤烛、拜天地、拜公婆、夫妻对拜时都唱高堂歌、姐妹、伴娘、陪郎等亲朋问也用高堂歌对唱。
中山水上人家还流行一种以叹情音律为主的民歌,习惯上称为姑妹歌,亦称为“叹家姐”。这种形式称为“哭嫁”,由于这种民歌也以咏叹调和叹情为主旋,又哭着而歌,所以在丧事中同样采用,称为“哭丧”。
流传了几百年的中山民歌,从古到今都洋溢着浓郁的乡情乡音和民间艺术气息,可以说是中山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积淀,是中山的文化遗产。
“哪里有大沙田,哪里就有成水歌”。坦洲、横栏、港口、板芙等大沙田地区,原是成水海滩,经珠江水经年累月冲积形成,旧日每于冬末春初,沙田地区受成潮影响,故称成田地带。成水歌的称谓源于此。
中山民歌最负盛名的就是坦洲镇,这里的人自幼爱唱成水歌。河网交织处,总有乐韵飘飘。有”金斗湾”美誉的大沙田区坦洲镇,每年都举办一次水上欢乐节,充分利用坦洲地区近百年来民歌手人才辈出的优势,在坦洲河面上,用船搭成两个斗歌台,让镇内和镇外的民歌手斗歌,成为中山的一大文艺盛事。如果有兴趣作采风游,双夏大忙后的农闲期间来此最热闹。
坦洲成水歌历史陈列馆——坦洲咸水歌历史陈列馆分为文字、图片、民歌手稿与视听展示、歌手介绍等四大板块。
三坊飘色——黄圃镇
所谓飘色,是由童男童女饰扮历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在一个色柜上,由人扛抬,辅以乐曲在街上游行表演的一种艺术。香山志载,黄圃飘色始于清光绪年间,过去每隔三年举行飘色游行一次,蔚为民间传统习俗。
飘色很美,玲珑飘逸,每版飘色的色梗上支撑着一个幼女,叫“色心”,色梗下还坐着一个小童,叫“色脚”。每版飘色的色心和色脚的扮相,服装都依色版故事而设计,所以,每版飘色都是民间艺术珍品。
清代,黄圃飘色属鼓楼坊,灵会坊和三社坊。每坊各包括飘色十一版,锣鼓柜一个,故又称三坊飘色。
黄圃的麒麟舞也由来已久,明代的史料里已有记载。黄圃的麒麟头肖龙,相对窄长,犄角如鹿,以八音伴奏,借用《大开门》,《将军令》等广东音乐,以武术鼓谱相间伴奏,产生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效果,显得祥和吉庆,欢快活泼。麒麟舞鼎盛时,家有婚嫁喜庆,都会邀请麒麟舞队过来贺喜,在街道上经常能听到麒麟伴着唢呐声迎来送往。
1999年,黄圃镇成为“广东省民族民问艺术之乡”,2004年,黄圃镇成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荣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殊誉。
黄圃飘色,闻名遐迩。三社社区即为黄圃飘色的发源地。沿着黄圃观仙路前行,培红小学校园内,有栋古色古香的小房子,这就是黄圃飘色馆,里面保存着从民国到现在的不少飘色版本。出色日期为国庆节期间。
每年农历立秋之后,是制作腊味的季节,也是“中国腊味食品名镇”黄圃最为繁忙的时候。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圃人在广州市就开设了“沧洲”、“八百载”等烧腊店,广州著名的“皇上皇”、香港的“荣华”烧腊味店,也专聘黄圃师傅坐案,历代相传。黄圃腊味是黄圃人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这可是珠江三角洲腹地辖属的区域!粤语方言重重包围下的沙溪,“隆都话”为何至今仍保存完好?这究竟是谁的故乡?
这就是谜一样的“隆都话”。
隆都是现在大涌南村与沙溪的旧称,“隆都话”则是沙溪人说的方言。经方言研究者鉴定,“隆都话”属福建闽南语系。据镇志记载,远在唐代,隆都先祖多从闽南沿海顺流漂来但这部分最先落脚隆都的飘泊者只是隆都人的一部分。至宋末,乃至元明时期,大量中原人士经南雄珠玑巷涌入,这些后来者为了与先来者交流沟通,语言慢慢向先来者靠拢,直至继承他们的语言,
而那批从闽南沿海顺流而来的漂泊者,后来又走了。他们并未在隆都长留,至今未发现他们的后裔。或许最早的隆都人已经重回闽南或者继续他徙。他们只留下这谜一样的语言,让后来者传承。
舞龙舞狮是广东常见的民间艺术,凤舞和鹤舞则属鲜见,特别是鹤舞,被认为是研究鹤文化的“活化石”。而广东境内唯一的鹤舞之乡就在沙溪。
沙溪的申明亭村是隆都祖先800年前落脚的地方,是“鹤舞”的发祥地。来到沙溪,不能不看的是那里的凤鹤舞。“海淘天空鹤飞至,沙滩草坛觅沙鱼,饱食鱼虾岩石企,骚身整羽睡须臾……”鹤歌伴着鹤舞用“隆都话”演唱,往往成为斗歌,非常热闹。
实际上,沙溪不仅仅有鹤舞,它还以群众性的龙、狮、凤等民间舞蹈艺术著称,是“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的龙狮,鹤,凤等舞蹈都可上溯至600多年前,据说都是随着南来的先民落户于沙溪的,如今享誉四方。
现在沙溪各村姓氏始迁族多来自中原,还有相传延续了三百多年的“浴佛节”,在游人看来,与其说是一种节日 不如说是一种纪念,纪念先祖的故园。和古隆都人的“凤鹤舞”一样,都是漂泊者的艺术。
沙溪镇人文荟萃。散落在村落中的文物古迹不可不看,比如龙瑞村的“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大石兜村的虎逊“岩石碑”,圣狮村的“期颐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村的“龙山书院”等。圣狮村还有狮山海蚀遗址,该遗址属500年前地壳变化而成的古海地貌,其海蚀洞、海蚀崖等成为珠江三角洲现存海蚀遗址中最完整的地质标本。
沙溪的龙、狮、鹤、凤舞只在一些重大节度日才有,四月初八或者正月十五都是个好时机。平时可以参观誉为“隆都传统文化缩影”的隆都民俗馆。
沙溪还有独特而又富历史色彩的三稔包如果渴了,不妨喝喝凉茶,别忘了,这里是老字号“沙溪凉茶”的故乡。
咸水歌——坦洲镇
中山是民歌之乡,居住在沿海大沙田区的疍民(水上居民)流行咸水歌大罾歌高堂歌,居住在民田地区,操闽语的隆都人流行鹤歌,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流行山歌等。其中以成水歌和高堂歌最有特色,有中山民歌“双璧”之誉。反映封建社会婆媳关系的高堂歌《新抱仔》,至今脍炙人口:生动风趣的高堂歌《钓鱼仔》百听不厌,简单易唱的咸水歌《对花》,更成为歌手们的传统节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山民歌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位。著名的民歌手何福友梁容胜等多次赴京出席文代会,为国家领导人演唱。
旧时,咸水歌是中山大沙田人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等地方或自娱自乐,或恋爱约会时无伴奏的歌种。在表现形式上,长句咸水歌的唱法比较讲究采用不同的音律 用有张有弛,高低快慢相结合的唱法,一气呵成,达到较为激昂,抑扬顿挫的效果。相对来说,短句咸水歌的表现形式则较为自然,其唱法上张驰不大,一问一答对唱,听起来抒情悠扬,是大沙田地区人们较喜欢采用的唱法。
高棠歌和咸水歌一样,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民歌。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中载: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祀神时,均“歌唱以导其情日歌堂……记述了高堂歌的特有环境和歌词内容,过去,这里的婚宴,多在祠堂或祖屋的大堂、禾堂(晒谷场、天井)等地方举办,有拜高堂和坐高堂的习俗。沙田区的青年男女在谈恋爱,认识异性时多有唱咸水歌的习惯,到谈婚论嫁拜高堂时,亦同样以唱歌的形式出现。这种以唱民歌来表现的形式和音律就称为“高堂歌”了。在点燃龙凤烛、拜天地、拜公婆、夫妻对拜时都唱高堂歌、姐妹、伴娘、陪郎等亲朋问也用高堂歌对唱。
中山水上人家还流行一种以叹情音律为主的民歌,习惯上称为姑妹歌,亦称为“叹家姐”。这种形式称为“哭嫁”,由于这种民歌也以咏叹调和叹情为主旋,又哭着而歌,所以在丧事中同样采用,称为“哭丧”。
流传了几百年的中山民歌,从古到今都洋溢着浓郁的乡情乡音和民间艺术气息,可以说是中山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积淀,是中山的文化遗产。
“哪里有大沙田,哪里就有成水歌”。坦洲、横栏、港口、板芙等大沙田地区,原是成水海滩,经珠江水经年累月冲积形成,旧日每于冬末春初,沙田地区受成潮影响,故称成田地带。成水歌的称谓源于此。
中山民歌最负盛名的就是坦洲镇,这里的人自幼爱唱成水歌。河网交织处,总有乐韵飘飘。有”金斗湾”美誉的大沙田区坦洲镇,每年都举办一次水上欢乐节,充分利用坦洲地区近百年来民歌手人才辈出的优势,在坦洲河面上,用船搭成两个斗歌台,让镇内和镇外的民歌手斗歌,成为中山的一大文艺盛事。如果有兴趣作采风游,双夏大忙后的农闲期间来此最热闹。
坦洲成水歌历史陈列馆——坦洲咸水歌历史陈列馆分为文字、图片、民歌手稿与视听展示、歌手介绍等四大板块。
三坊飘色——黄圃镇
所谓飘色,是由童男童女饰扮历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在一个色柜上,由人扛抬,辅以乐曲在街上游行表演的一种艺术。香山志载,黄圃飘色始于清光绪年间,过去每隔三年举行飘色游行一次,蔚为民间传统习俗。
飘色很美,玲珑飘逸,每版飘色的色梗上支撑着一个幼女,叫“色心”,色梗下还坐着一个小童,叫“色脚”。每版飘色的色心和色脚的扮相,服装都依色版故事而设计,所以,每版飘色都是民间艺术珍品。
清代,黄圃飘色属鼓楼坊,灵会坊和三社坊。每坊各包括飘色十一版,锣鼓柜一个,故又称三坊飘色。
黄圃的麒麟舞也由来已久,明代的史料里已有记载。黄圃的麒麟头肖龙,相对窄长,犄角如鹿,以八音伴奏,借用《大开门》,《将军令》等广东音乐,以武术鼓谱相间伴奏,产生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效果,显得祥和吉庆,欢快活泼。麒麟舞鼎盛时,家有婚嫁喜庆,都会邀请麒麟舞队过来贺喜,在街道上经常能听到麒麟伴着唢呐声迎来送往。
1999年,黄圃镇成为“广东省民族民问艺术之乡”,2004年,黄圃镇成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荣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殊誉。
黄圃飘色,闻名遐迩。三社社区即为黄圃飘色的发源地。沿着黄圃观仙路前行,培红小学校园内,有栋古色古香的小房子,这就是黄圃飘色馆,里面保存着从民国到现在的不少飘色版本。出色日期为国庆节期间。
每年农历立秋之后,是制作腊味的季节,也是“中国腊味食品名镇”黄圃最为繁忙的时候。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圃人在广州市就开设了“沧洲”、“八百载”等烧腊店,广州著名的“皇上皇”、香港的“荣华”烧腊味店,也专聘黄圃师傅坐案,历代相传。黄圃腊味是黄圃人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