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那个朝纲大乱、权威丧失、追逐名利的朝代,孟浩然以恬静冲淡、固穷守节的人格魅力,拯救了蒙元文士徘徊挣扎的心理状态,给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文人们精神慰藉。本文以元人对孟诗的接受为线索,全景式审视了蒙元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文士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借此来整体梳理蒙元文士们的精神层面。
关键词:蒙元文士 孟诗 接受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从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到1368年灭亡,统治中原九十二年,与唐、宋、明、清几朝相比,统治时间虽短暂,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时代面貌。元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均显示出鲜明的异族色彩,对非蒙古民族实行歧视压迫政策。但在文化上采取十分宽松的政策,因而此时的文学发展相对自由。大批的汉族文士在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情形下大都选择寄情山水,所以元朝隐逸之风尤盛。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孟浩然因此自然受到元代文人的推崇,他们失意闲居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孟诗的沾溉。元人对孟浩然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形式,即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在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以孟入元诗,元杂剧中的孟浩然。
一、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
元代诗歌选本,相比宋代对唐代诗歌流变上的溯源、体例的编排都更趋于完善。本文以《瀛奎律髓》和《唐音》对孟诗的录入情况为例,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专门编选了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且方回在每首诗后,附以评估判定。其中收录了孟诗共十一首,分布在登览类、节序类、晴雨类、雪类、闲适类、送别类、释梵类七种类别之下。而杨士弘《唐音》,成书于1344年,是《瀛奎律髓》以外另一部尤为重要的唐代诗歌选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独特的认识价值。此集选编孟诗于《正音》卷共四十四首:五、七言古诗二十二首,五、七言律诗十七首,还有五言绝句五首。《唐音》择录的孟诗数量比《瀛奎律髓》多出三十三首。且《唐音》是除了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文苑英华》(92首)以外,对孟诗编选最多的选集,主要是因为:元代时期的选本对孟诗的接受情况趋于统一性。元初中统、至元之朝,理学兴盛,理学家往往兼善诗文并有“诗宗盛唐”之说,而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先驱者必然备受瞩目。
二、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胸怀天下,在仕途困顿、悲痛欲绝之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隐世终身。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写道:“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1}可见孟浩然洒脱清淡的精神境界一直被后世文人所肯定,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元代文士也不例外。陈绎曾在《文筌》中追溯孟诗之源流:“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澹中有壮逸之气。”{2}孟浩然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精髓,并突破了应诏吟咏的狭窄境界,率性洒脱地倾吐着一己襟怀,为开元时期的诗坛迎来了一丝清新之气,成为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翁评论古今诗人》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3}孟诗最大的特点便是淡。孟浩然将诗歌冲淡弱化,均匀地散落在诗作的各个角落,淡到令人质疑诗是否存在。《须溪诗跋》亦云:“孟诗如雪,虽淡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态。”{4}由宋入元的诗人家铉翁在《跋浩然风雪图》中写道:
此灞桥风雪中诗人也。四僮追随后先,苦寒欲号,而此翁据鞍顾盼,收拾诗料,喜色津然贯眉睫间,其胸次洒落,殆可想矣。虽然,傍梅读《易》,雪水烹茶,点校《孟子》,名教中自有乐地,无以冲寒早行也。{5}
风雪中孟浩然骑着驴,虽有四个书童为伴,但情景颇为凄寒。这段话还凸显出孟浩然在穷困交迫的局势下,亦能安于贫穷、平静冲淡地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乐。
三、以孟入元诗
蒙元文士崇拜孟浩然,并向他学习心灵与艺术的追求,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艺术格调深深影响着元代文士,便有不少的文人以孟入诗。以孟浩然入元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对孟浩然形象之典型化;对孟浩然造诣之追慕。
1.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
孟浩然兼济天下苍生的伟大理想抱负始终没有可以施展拳脚的平台,其仕途坎坷崎岖,曾积极奔波于宦途,失意后乐居山水之间,但他一生都徘徊在求官和归隐之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元朝这个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掠夺性质的时代,文士们长期忍受着心灵上的高压与仕途上的失意。就在这种状态下,元代文士们与洒脱冲淡的孟浩然产生了心靈共鸣,便出现了许多与孟浩然相关的诗歌。如仇远在《同室》中吟咏道:
同室过百指,一官四年。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6}
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诗人一直以陶渊明、孟浩然为精神导师,学习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浩然的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仇远还在《用韵答萧济翁》中吟咏道:
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林泉短褐凄树老,斋馆孤灯耿不眠。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7}
诗中表达了人生在世何必欲壑难填,应学习孟浩然潇洒放逸、俯视一切、淡泊超然的品性,自有后世为其著书立说。诗人在劝说友人之时,又何曾不是对自己凄凉落魄处境的影射。再看袁桷作《金主画孟浩然骑驴图》(其一):“生前明主已遭嗔,身后君王为写真。家国总缘诗句废,灞陵犹胜蔡州尘。”{8}诗中记叙的金主对其画像的事迹无疑是对孟浩然的肯定与推许,诗人在此表达的真才人就算现世得不到发现与重用,千百年后自有伯乐来寻,同样是对自己,对后人的勉励。刘诜在《题寒汀小雪二首》中写道:“几树萧萧疏密雪,一汀澹澹有无烟。江空雁落寒如此,只欠吟诗孟浩然。”{9}诗人在雪窖冰天之时,心中自然而然地忆起孟浩然,可想而知孟浩然在诗人心中是多么的铭心刻骨。如上诗句多矣,不一一列举。千千万万的元代文士为孟浩然冲淡自然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他们意气消沉、万念俱灰的心灵因此得到了一丝慰藉。 2.对孟浩然形象之典型化
王维是第一位为孟浩然画像之人。后世绘制孟浩然像宋朝有三家,元朝有一家,而画像的创作直接影响着后来诗人对孟浩然典型形象的描摹与刻画。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远远高于生活。”一切虚构与想象都具有其现实渊源。元代题画诗尤盛,亦存在着大量的题孟浩然像诗,戴表元《题孟浩然霜晓吟行图》描写道:“霜风飒飒搅吟鞍,童怖驴愁作许难。便使玉堂遭遇去,朝参更是五更寒。”{10}诗歌描绘了林寒洞肃的清早,孟浩然骑着驴慢行,虽有书童相伴左右,但景象之间还是散发着凄冷幽寒之气。随后诗人宽慰,如果悲惨当了官,五更上朝议事,岂不更加冰冷。元代文人在题孟浩然画像时,多描写雪天中的情境,诗作也趋于统一性。例如同恕《浩然南归图》:“前日襄阳孟浩然,灞陵风雪袅吟鞭。而今书剑南归日,依旧飞花落絮天。”{11}吴师道《孟浩然跨驴图二首》,其一:“风雪萧萧破帽欹,玉堂回首梦应非。鹿门松径寒门里,拥鼻微吟定忆归。”其二:“直语无因住禁垣,清游随意蹋寒原。风流郑五虽相似,应愧诗庸位转尊。”{12}王挥《孟浩然灞桥图》:“金銮消息远相招,雪满吟鞍过灞桥。处士本无经世志,强将诗句杜清朝。”{13}这首诗记叙了孟浩然因诗放还的事件,以哀景抒哀情也表现了对诗人的同情同感。刘仁本在《题孟浩然骑驴画》中说道:“贾岛苦吟冲大尹,淮阴驮醉谪神仙。雪中一段清奇事,输与襄阳孟浩然。”{14}此诗以贾岛骑驴苦吟和李白饮酒骑驴的两个典故与孟浩然雪中骑驴的事迹进行对比,突显了诗人情感的天平已然向孟浩然倾斜。而“雪中骑驴”的典型形象产生于题画诗对孟浩然诗人形象的刻画,然后从写实过渡到写意到统一的形象,当遇到相似的人物形象自然令人联想到孟浩然。最初人们怀念孟浩然才记起“雪中骑驴”的形象,发展至今,当遇到风雪交加的景象或骑驴孤行的诗人,孟浩然的形象便浮上心头。因此这个典型形象已经与孟浩然融为一体,所以雪中骑驴的形象经常会出现在后世缅怀孟浩然的诗文之中,本文不再多加介绍。
3.对孟浩然造诣之追慕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孟浩然尤为敬佩,孟浩然的《岳阳楼》诗对杜甫《洞庭湖》诗有着一定的启发引导的作用,他的一些绝句与孟诗很是相似。元代诗论家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收录孟浩然《临洞庭湖(一作岳阳楼)》时,评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球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15}由此推断,各代作《岳阳楼》的诗人,只属孟浩然与杜甫的造诣可比肩。并且方回在《孟浩然雪驴图》的诗文中也表达了对孟浩然的高度认可:
往年一上岳阳楼,西风倏忽四十秋。诗牌高挂诗两首,他人有诗谁敢留。其一孟浩然,解道气吞云梦泽。其二杜子美,解道吴楚东南坼。浩然诗不多,句句尽堪传。天下诗人推老杜,老杜又专推浩然。我亦尝遨江汉边,梅花腊月犹年年。一句新诗学不得,谩饱槎头缩项鳊。雪天谁写诗穷状,冻合吟肩神气王。短褐长夜死不朽,貂蝉何必凌烟上。偶随故人直玉堂,龙鳞不顾婴君王。李太白、贺知章,三郎不识放归云水乡。子美先生饿欲僵,浩然先生不直内一疋马,可是蜀栈骑驴山路长。{16}
这首诗记叙了千百年来岳阳楼上只有两首诗,就是孟诗和杜诗,从诗人把孟浩然与杜甫比肩,便可看出孟浩然在诗人心中分量有多重。“句句尽堪传”出自于杜甫礼赞孟诗:“清诗句句尽堪传”。诗人游历汉江时,便想起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典故。最后,列举了几位诗人进行对比,突出孟浩然的洒脱恬静,并以诗人雪中骑驴的事迹结尾。本诗的字里行间无不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衷心的推崇。亦如蒋易在《赠方韶父处士》中赞叹道:
蜀郡苏明允,襄阳孟浩然。成名兼二子,得句诧群贤。口绝人间事,身如物外仙。卓然能有此,未信独无传。{17}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确定了孟诗不事雕饰、自然浑成、韵致流溢、富有超妙自得的情趣,注定会千载不违。在元代文士的诗作中,常常提及孟浩然。约有二十九位诗人为《孟浩然诗集》、孟浩然画像题诗;为其阅历、形象做传;对孟诗感动兴发;或以孟诗为中心进行再创作等。尽管这些诗作数目并不庞大,但如果将这些零散的作品整合,还是可以发现其包揽了孟浩然的事迹、诗歌和他广为流传的典故,更建构了孟浩然流传千古的典型人物形象。
四、杂剧中的孟浩然
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其他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而孟浩然的身影也出现在具有元代特色的新形式中,如马致远《踏雪寻梅》:
【尾】……黄门官云:孟浩然你听圣人的命惟尔,浩然贤士文章德行,皆能为士。甘贫守志孤高节操纯清,文若董生班固,诗如何逊阴铿,值此岁寒高节清如玉盎凝水……”{18}
在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杂剧中亦有孟浩然的存在,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元代文士非常肯定孟浩然的地位。亦如费唐臣《贬黄州》:
【滚绣球】我怕不文章似韩退之,史笔如司马迁。英俊如仲宣、子建,豪迈如居易、宗元。风骚如杜少陵,疏狂如李谪仙。高洁如谢安、李愿。德行如闵子、颜渊。为不学乘桴浮海鸱夷子,生扭做踏雪寻梅孟浩然。困煞英仙。{19}
许多才思俊逸的著名诗人,偏偏就想成为踏雪寻梅的孟浩然。这里踏雪寻梅是一个典故,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20}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孟浩然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默等待的执着与专注,深深地感染了压抑黑暗状态下的元代文士。
五、結语
在那个朝纲大乱、权威丧失、追逐名利的朝代,孟浩然以恬静冲淡、固穷守节的人格魅力,拯救了蒙元文士徘徊挣扎的心理状态,给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文人们精神慰藉,促使他们与几百年前的孟浩然心照神交。另外随着诗学发展的日趋成熟及诗学观的转变,元人对唐代诗歌的源流、变迁,体例、时期的划分都比宋代文人更加独到老练,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孟浩然诗歌的接受情况。所以孟诗的接受情况与历朝历代的诗学发展进程也有着紧要密切的联系。 {1}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 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7页。
{3}{4} (元)佚名,《南溪笔群贤诗话》(续集),明刻本。
{5}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36页。
{6}{7} (元)仇远:《金渊集》,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三,卷四。
{8}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第十五),四部丛刊景元本。
{9} (元)刘诜:《桂隐诗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元)戴表元:《刻源集》(卷三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元)同恕:《榘庵集》(卷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12} (元)吴师道:《礼部集》(卷九),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 (元)王恽:《秋涧集》(卷第二十五),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
{14} (元)刘仁本:《羽庭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 (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上册),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16} (元)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元)蒋易:《皇元风雅》(皇元风雅卷之五),元建阳张氏梅溪书院刻本。
{18} (元)马致远:《踏雪尋梅》,明脉望馆钞校本。
{19} (元)费唐臣:《贬黄州》,民国孤本元明杂剧本。
{20} (明)张岱:《夜航船》,李小龙整理,中华书局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 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2] 梁归智,周月亮.元代文人心迹追踪[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王水照.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6] 王凯旋.中国科举制度[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
[7]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 梁归智,周月亮.元代文人心迹追踪[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作 者:朱 君、刘 伟,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蒙元文士 孟诗 接受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从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到1368年灭亡,统治中原九十二年,与唐、宋、明、清几朝相比,统治时间虽短暂,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时代面貌。元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均显示出鲜明的异族色彩,对非蒙古民族实行歧视压迫政策。但在文化上采取十分宽松的政策,因而此时的文学发展相对自由。大批的汉族文士在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情形下大都选择寄情山水,所以元朝隐逸之风尤盛。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孟浩然因此自然受到元代文人的推崇,他们失意闲居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孟诗的沾溉。元人对孟浩然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形式,即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在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以孟入元诗,元杂剧中的孟浩然。
一、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
元代诗歌选本,相比宋代对唐代诗歌流变上的溯源、体例的编排都更趋于完善。本文以《瀛奎律髓》和《唐音》对孟诗的录入情况为例,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专门编选了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且方回在每首诗后,附以评估判定。其中收录了孟诗共十一首,分布在登览类、节序类、晴雨类、雪类、闲适类、送别类、释梵类七种类别之下。而杨士弘《唐音》,成书于1344年,是《瀛奎律髓》以外另一部尤为重要的唐代诗歌选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独特的认识价值。此集选编孟诗于《正音》卷共四十四首:五、七言古诗二十二首,五、七言律诗十七首,还有五言绝句五首。《唐音》择录的孟诗数量比《瀛奎律髓》多出三十三首。且《唐音》是除了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文苑英华》(92首)以外,对孟诗编选最多的选集,主要是因为:元代时期的选本对孟诗的接受情况趋于统一性。元初中统、至元之朝,理学兴盛,理学家往往兼善诗文并有“诗宗盛唐”之说,而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先驱者必然备受瞩目。
二、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胸怀天下,在仕途困顿、悲痛欲绝之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隐世终身。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写道:“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1}可见孟浩然洒脱清淡的精神境界一直被后世文人所肯定,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元代文士也不例外。陈绎曾在《文筌》中追溯孟诗之源流:“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澹中有壮逸之气。”{2}孟浩然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精髓,并突破了应诏吟咏的狭窄境界,率性洒脱地倾吐着一己襟怀,为开元时期的诗坛迎来了一丝清新之气,成为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翁评论古今诗人》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3}孟诗最大的特点便是淡。孟浩然将诗歌冲淡弱化,均匀地散落在诗作的各个角落,淡到令人质疑诗是否存在。《须溪诗跋》亦云:“孟诗如雪,虽淡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态。”{4}由宋入元的诗人家铉翁在《跋浩然风雪图》中写道:
此灞桥风雪中诗人也。四僮追随后先,苦寒欲号,而此翁据鞍顾盼,收拾诗料,喜色津然贯眉睫间,其胸次洒落,殆可想矣。虽然,傍梅读《易》,雪水烹茶,点校《孟子》,名教中自有乐地,无以冲寒早行也。{5}
风雪中孟浩然骑着驴,虽有四个书童为伴,但情景颇为凄寒。这段话还凸显出孟浩然在穷困交迫的局势下,亦能安于贫穷、平静冲淡地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乐。
三、以孟入元诗
蒙元文士崇拜孟浩然,并向他学习心灵与艺术的追求,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艺术格调深深影响着元代文士,便有不少的文人以孟入诗。以孟浩然入元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对孟浩然形象之典型化;对孟浩然造诣之追慕。
1.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
孟浩然兼济天下苍生的伟大理想抱负始终没有可以施展拳脚的平台,其仕途坎坷崎岖,曾积极奔波于宦途,失意后乐居山水之间,但他一生都徘徊在求官和归隐之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元朝这个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掠夺性质的时代,文士们长期忍受着心灵上的高压与仕途上的失意。就在这种状态下,元代文士们与洒脱冲淡的孟浩然产生了心靈共鸣,便出现了许多与孟浩然相关的诗歌。如仇远在《同室》中吟咏道:
同室过百指,一官四年。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6}
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诗人一直以陶渊明、孟浩然为精神导师,学习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浩然的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仇远还在《用韵答萧济翁》中吟咏道:
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林泉短褐凄树老,斋馆孤灯耿不眠。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7}
诗中表达了人生在世何必欲壑难填,应学习孟浩然潇洒放逸、俯视一切、淡泊超然的品性,自有后世为其著书立说。诗人在劝说友人之时,又何曾不是对自己凄凉落魄处境的影射。再看袁桷作《金主画孟浩然骑驴图》(其一):“生前明主已遭嗔,身后君王为写真。家国总缘诗句废,灞陵犹胜蔡州尘。”{8}诗中记叙的金主对其画像的事迹无疑是对孟浩然的肯定与推许,诗人在此表达的真才人就算现世得不到发现与重用,千百年后自有伯乐来寻,同样是对自己,对后人的勉励。刘诜在《题寒汀小雪二首》中写道:“几树萧萧疏密雪,一汀澹澹有无烟。江空雁落寒如此,只欠吟诗孟浩然。”{9}诗人在雪窖冰天之时,心中自然而然地忆起孟浩然,可想而知孟浩然在诗人心中是多么的铭心刻骨。如上诗句多矣,不一一列举。千千万万的元代文士为孟浩然冲淡自然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他们意气消沉、万念俱灰的心灵因此得到了一丝慰藉。 2.对孟浩然形象之典型化
王维是第一位为孟浩然画像之人。后世绘制孟浩然像宋朝有三家,元朝有一家,而画像的创作直接影响着后来诗人对孟浩然典型形象的描摹与刻画。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远远高于生活。”一切虚构与想象都具有其现实渊源。元代题画诗尤盛,亦存在着大量的题孟浩然像诗,戴表元《题孟浩然霜晓吟行图》描写道:“霜风飒飒搅吟鞍,童怖驴愁作许难。便使玉堂遭遇去,朝参更是五更寒。”{10}诗歌描绘了林寒洞肃的清早,孟浩然骑着驴慢行,虽有书童相伴左右,但景象之间还是散发着凄冷幽寒之气。随后诗人宽慰,如果悲惨当了官,五更上朝议事,岂不更加冰冷。元代文人在题孟浩然画像时,多描写雪天中的情境,诗作也趋于统一性。例如同恕《浩然南归图》:“前日襄阳孟浩然,灞陵风雪袅吟鞭。而今书剑南归日,依旧飞花落絮天。”{11}吴师道《孟浩然跨驴图二首》,其一:“风雪萧萧破帽欹,玉堂回首梦应非。鹿门松径寒门里,拥鼻微吟定忆归。”其二:“直语无因住禁垣,清游随意蹋寒原。风流郑五虽相似,应愧诗庸位转尊。”{12}王挥《孟浩然灞桥图》:“金銮消息远相招,雪满吟鞍过灞桥。处士本无经世志,强将诗句杜清朝。”{13}这首诗记叙了孟浩然因诗放还的事件,以哀景抒哀情也表现了对诗人的同情同感。刘仁本在《题孟浩然骑驴画》中说道:“贾岛苦吟冲大尹,淮阴驮醉谪神仙。雪中一段清奇事,输与襄阳孟浩然。”{14}此诗以贾岛骑驴苦吟和李白饮酒骑驴的两个典故与孟浩然雪中骑驴的事迹进行对比,突显了诗人情感的天平已然向孟浩然倾斜。而“雪中骑驴”的典型形象产生于题画诗对孟浩然诗人形象的刻画,然后从写实过渡到写意到统一的形象,当遇到相似的人物形象自然令人联想到孟浩然。最初人们怀念孟浩然才记起“雪中骑驴”的形象,发展至今,当遇到风雪交加的景象或骑驴孤行的诗人,孟浩然的形象便浮上心头。因此这个典型形象已经与孟浩然融为一体,所以雪中骑驴的形象经常会出现在后世缅怀孟浩然的诗文之中,本文不再多加介绍。
3.对孟浩然造诣之追慕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孟浩然尤为敬佩,孟浩然的《岳阳楼》诗对杜甫《洞庭湖》诗有着一定的启发引导的作用,他的一些绝句与孟诗很是相似。元代诗论家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收录孟浩然《临洞庭湖(一作岳阳楼)》时,评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球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15}由此推断,各代作《岳阳楼》的诗人,只属孟浩然与杜甫的造诣可比肩。并且方回在《孟浩然雪驴图》的诗文中也表达了对孟浩然的高度认可:
往年一上岳阳楼,西风倏忽四十秋。诗牌高挂诗两首,他人有诗谁敢留。其一孟浩然,解道气吞云梦泽。其二杜子美,解道吴楚东南坼。浩然诗不多,句句尽堪传。天下诗人推老杜,老杜又专推浩然。我亦尝遨江汉边,梅花腊月犹年年。一句新诗学不得,谩饱槎头缩项鳊。雪天谁写诗穷状,冻合吟肩神气王。短褐长夜死不朽,貂蝉何必凌烟上。偶随故人直玉堂,龙鳞不顾婴君王。李太白、贺知章,三郎不识放归云水乡。子美先生饿欲僵,浩然先生不直内一疋马,可是蜀栈骑驴山路长。{16}
这首诗记叙了千百年来岳阳楼上只有两首诗,就是孟诗和杜诗,从诗人把孟浩然与杜甫比肩,便可看出孟浩然在诗人心中分量有多重。“句句尽堪传”出自于杜甫礼赞孟诗:“清诗句句尽堪传”。诗人游历汉江时,便想起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典故。最后,列举了几位诗人进行对比,突出孟浩然的洒脱恬静,并以诗人雪中骑驴的事迹结尾。本诗的字里行间无不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衷心的推崇。亦如蒋易在《赠方韶父处士》中赞叹道:
蜀郡苏明允,襄阳孟浩然。成名兼二子,得句诧群贤。口绝人间事,身如物外仙。卓然能有此,未信独无传。{17}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确定了孟诗不事雕饰、自然浑成、韵致流溢、富有超妙自得的情趣,注定会千载不违。在元代文士的诗作中,常常提及孟浩然。约有二十九位诗人为《孟浩然诗集》、孟浩然画像题诗;为其阅历、形象做传;对孟诗感动兴发;或以孟诗为中心进行再创作等。尽管这些诗作数目并不庞大,但如果将这些零散的作品整合,还是可以发现其包揽了孟浩然的事迹、诗歌和他广为流传的典故,更建构了孟浩然流传千古的典型人物形象。
四、杂剧中的孟浩然
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其他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而孟浩然的身影也出现在具有元代特色的新形式中,如马致远《踏雪寻梅》:
【尾】……黄门官云:孟浩然你听圣人的命惟尔,浩然贤士文章德行,皆能为士。甘贫守志孤高节操纯清,文若董生班固,诗如何逊阴铿,值此岁寒高节清如玉盎凝水……”{18}
在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杂剧中亦有孟浩然的存在,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元代文士非常肯定孟浩然的地位。亦如费唐臣《贬黄州》:
【滚绣球】我怕不文章似韩退之,史笔如司马迁。英俊如仲宣、子建,豪迈如居易、宗元。风骚如杜少陵,疏狂如李谪仙。高洁如谢安、李愿。德行如闵子、颜渊。为不学乘桴浮海鸱夷子,生扭做踏雪寻梅孟浩然。困煞英仙。{19}
许多才思俊逸的著名诗人,偏偏就想成为踏雪寻梅的孟浩然。这里踏雪寻梅是一个典故,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20}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孟浩然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默等待的执着与专注,深深地感染了压抑黑暗状态下的元代文士。
五、結语
在那个朝纲大乱、权威丧失、追逐名利的朝代,孟浩然以恬静冲淡、固穷守节的人格魅力,拯救了蒙元文士徘徊挣扎的心理状态,给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文人们精神慰藉,促使他们与几百年前的孟浩然心照神交。另外随着诗学发展的日趋成熟及诗学观的转变,元人对唐代诗歌的源流、变迁,体例、时期的划分都比宋代文人更加独到老练,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孟浩然诗歌的接受情况。所以孟诗的接受情况与历朝历代的诗学发展进程也有着紧要密切的联系。 {1}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 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7页。
{3}{4} (元)佚名,《南溪笔群贤诗话》(续集),明刻本。
{5}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36页。
{6}{7} (元)仇远:《金渊集》,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三,卷四。
{8}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第十五),四部丛刊景元本。
{9} (元)刘诜:《桂隐诗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元)戴表元:《刻源集》(卷三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元)同恕:《榘庵集》(卷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12} (元)吴师道:《礼部集》(卷九),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 (元)王恽:《秋涧集》(卷第二十五),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
{14} (元)刘仁本:《羽庭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 (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上册),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16} (元)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元)蒋易:《皇元风雅》(皇元风雅卷之五),元建阳张氏梅溪书院刻本。
{18} (元)马致远:《踏雪尋梅》,明脉望馆钞校本。
{19} (元)费唐臣:《贬黄州》,民国孤本元明杂剧本。
{20} (明)张岱:《夜航船》,李小龙整理,中华书局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 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2] 梁归智,周月亮.元代文人心迹追踪[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王水照.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6] 王凯旋.中国科举制度[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
[7]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 梁归智,周月亮.元代文人心迹追踪[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作 者:朱 君、刘 伟,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