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玺风格是当下箓刻创作的“显流”,但部分创作者对大箓字形比较陌生,为追求视觉效果而任意将文字拆解、变形、挪移,将箓刻变成了一种文字的视觉游戏,给人以生硬狂怪之感。
齐白石《白石吟屋》中的“白”如果严格地按照《说文》的箓法去评判,可能是错字;但同时,这也是箓刻艺术的“错得有道理”。
暑期,被箓刻家们生生搞成了箓刻季:“乾元杯”全国书法箓刻作品展览、“信可乐也——大研堂宽云印展”、曾翔书法箓刻作品展、“印证丝路——丝绸之路沿线地名箓刻展”、中国首届巴林石箓刻艺术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箓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箓刻作品展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举办。不过,眼尖的箓刻家和评论家,又要在箓刻的盛景中“鸡蛋里挑骨头”——箓法的不准确在展览中比比皆是。
古玺风格是当下箓刻创作的“显流”,但部分创作者对大箓字形比较陌生,为追求视觉效果而任意将文字拆解、变形、挪移,将箓刻变成了一种文字的视觉游戏,给人以生硬狂怪之感。有的在选字——本字、通假字和俗体字之间游移不定;有的拼凑箓字、杂糅字形、诸体兼用或大小箓借用;有的将隶楷书体入印甚至生造字法。
箓刻家李刚田在《箓刻箓法百讲》中对箓法有明确界定:一是入印的书体和用字的正误;二是入印文字为适应印面艺术形式或者需要而做的变化。他认为,箓法是箓刻三法中的基础,用字要有出处,变化须合六书,生编滥造或者任意删减是大忌。
这样的原则在国展、兰亭奖展览和全国箓刻作品展览的评审中被贯彻得很彻底:在初评阶段,评委就会对箓刻的用字、字形是否正确做出考量,剔除明显箓法错误的作品;在终评阶段,评委们还会专门拿出时间仔细考察入选和得奖作品在箓法方面的准确性,以免展出后“贻笑大方”。对于此种做法,箓刻家崔志强却不太同意:“作者费了很大劲投稿,因为一两个字就被淘汰,太可惜了,这是评委对作者的不负责任。”他认为,箓刻首先是一门艺术,艺术性的重要性,要超过文字的准确——“为什么非要死抠印面的错字?!”
一如秦玺,很多作者都不能完全认清这些文字,但并不影响他们发现其中的审美。李刚田认为,箓刻家不是古文字学家,创作时可以对印化的文字进行合理变化,但他必须知道字的正确写法,李刚田将之归纳为“主动性”:明白字的缘由,而又追求文字在印面上的变化,这是“错得有道理”。
随着出土文物、印玺的增多,当代箓刻家可以见到的古印越来越多,对于箓刻中箓法、刀法等概念,需要不断在创作和研究中重新审视。箓刻家刘彦湖认为,箓刻虽不能信手而刻,但在几百年的流派印已然走到今天陷入困境的现实下,用石头来描摹金石文字,必然需要做出一些变化和探索。胡兰成曾说“明知故犯,是更高级的东西”,刘彦湖亦认为,箓刻家学古文字,不是学教条,而是为自己的箓刻创作打开一扇窗。
箓刻创作,从金石学、古文字学开始融会平面构成、雕塑、刻字等诸多艺术门类的语言,观念的开放、创作的多元、语言表现的多样化,也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样的创作面目下,箓刻的“技进乎道”——由形式、技巧上升为思想性、哲学性、文化性的过程中,在印面上如何呈现“错”的文字,是一个从审美的深度上去探究其本质的问题了。
齐白石《白石吟屋》中的“白”如果严格地按照《说文》的箓法去评判,可能是错字;但同时,这也是箓刻艺术的“错得有道理”。
暑期,被箓刻家们生生搞成了箓刻季:“乾元杯”全国书法箓刻作品展览、“信可乐也——大研堂宽云印展”、曾翔书法箓刻作品展、“印证丝路——丝绸之路沿线地名箓刻展”、中国首届巴林石箓刻艺术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箓刻艺术院第三届院展……箓刻作品展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举办。不过,眼尖的箓刻家和评论家,又要在箓刻的盛景中“鸡蛋里挑骨头”——箓法的不准确在展览中比比皆是。
古玺风格是当下箓刻创作的“显流”,但部分创作者对大箓字形比较陌生,为追求视觉效果而任意将文字拆解、变形、挪移,将箓刻变成了一种文字的视觉游戏,给人以生硬狂怪之感。有的在选字——本字、通假字和俗体字之间游移不定;有的拼凑箓字、杂糅字形、诸体兼用或大小箓借用;有的将隶楷书体入印甚至生造字法。
箓刻家李刚田在《箓刻箓法百讲》中对箓法有明确界定:一是入印的书体和用字的正误;二是入印文字为适应印面艺术形式或者需要而做的变化。他认为,箓法是箓刻三法中的基础,用字要有出处,变化须合六书,生编滥造或者任意删减是大忌。
这样的原则在国展、兰亭奖展览和全国箓刻作品展览的评审中被贯彻得很彻底:在初评阶段,评委就会对箓刻的用字、字形是否正确做出考量,剔除明显箓法错误的作品;在终评阶段,评委们还会专门拿出时间仔细考察入选和得奖作品在箓法方面的准确性,以免展出后“贻笑大方”。对于此种做法,箓刻家崔志强却不太同意:“作者费了很大劲投稿,因为一两个字就被淘汰,太可惜了,这是评委对作者的不负责任。”他认为,箓刻首先是一门艺术,艺术性的重要性,要超过文字的准确——“为什么非要死抠印面的错字?!”
一如秦玺,很多作者都不能完全认清这些文字,但并不影响他们发现其中的审美。李刚田认为,箓刻家不是古文字学家,创作时可以对印化的文字进行合理变化,但他必须知道字的正确写法,李刚田将之归纳为“主动性”:明白字的缘由,而又追求文字在印面上的变化,这是“错得有道理”。
随着出土文物、印玺的增多,当代箓刻家可以见到的古印越来越多,对于箓刻中箓法、刀法等概念,需要不断在创作和研究中重新审视。箓刻家刘彦湖认为,箓刻虽不能信手而刻,但在几百年的流派印已然走到今天陷入困境的现实下,用石头来描摹金石文字,必然需要做出一些变化和探索。胡兰成曾说“明知故犯,是更高级的东西”,刘彦湖亦认为,箓刻家学古文字,不是学教条,而是为自己的箓刻创作打开一扇窗。
箓刻创作,从金石学、古文字学开始融会平面构成、雕塑、刻字等诸多艺术门类的语言,观念的开放、创作的多元、语言表现的多样化,也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样的创作面目下,箓刻的“技进乎道”——由形式、技巧上升为思想性、哲学性、文化性的过程中,在印面上如何呈现“错”的文字,是一个从审美的深度上去探究其本质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