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逐渐在各地区的博物馆得到推广和普及,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质量,但在文物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技术手段单一、专业人才不足等,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手段,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对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16-02
  一、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作用
  (一)可对文物进行完整化、全方位展示
  文物大部分都属于从古代延续到当今的珍贵历史文化财富,其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洗礼,因此很容易出现损毁问题,尤其是在进行保障和运输的时候,整体难度是比较大的,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文物交流、展览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多地区博物馆中的文物都只能固定在本馆进行展示,而无法运输到其他地方,显然,这对文物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借助VR等数字化技术则能实现对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这样一来就顺利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全国各地区甚至全球各个角落的人都能看到文物的全貌,进而增进大众对文物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了解。
  (二)可实现文物的科学修复和还原
  博物馆的一大重要职责就是对馆内的藏品进行全面而有效的保护,这里所谓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文物提供简单的看护,而是采取适当的举措确保文物在不会受到进一步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对其的最大化还原和修复。当前,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和改进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可在电脑中编制科学合理的文物修复和还原计划,并借助数字化模拟的形式不断尝试,结合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计划加以调整和完善,进而实现修复还原效果的最大化提升。现阶段,我国一些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问题,如部分古籍文物存在封面褪色、页码缺漏等现象,借助数字化处理技术,可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使其最大化趋近于本来的面貌,如此一来,人们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些文物,对我国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实现文物资源的实时有效共享
  以往的博物馆由于受到环境、场地、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展示效果通常不是很好,观众也只能亲自到博物馆才能进行文物的参观,这就给研究人员造成了诸多不便。不仅如此,很多库房中的精品文物往往無法第一时间展示给大众,最终给参观者带来遗憾,博物馆服务质量也因此而大打折扣。运用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可对文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有效地收集、分析和整理,依托三维虚拟技术和信息化交互平台,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三维模型全方位、交互性展示,全世界所有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都能借助网络进行文物信息的有效浏览,进而建立起一个开放性、共享化的虚拟交互平台,使文物资源得到共享。此外,通过构建信息资源库,还能给博物馆文物研究工作者提供便利条件。
  二、当前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对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藏品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博物馆往往过于看重信息化展示技术的运用,存在滥用声、光、电的情况,虚拟数字展示通常只是虚有其表,相关内容并不充实,往往只是把实景图片简简单单堆砌起来,认为这就是展览的数字化,显然,这与数字化展览的本质是相去甚远的,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技术和文物藏品真正的价值。
  (二)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交互性偏差,技术手段过于单一
  现阶段,我国很多学者都较为重视文物数字化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反,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案例的关注却比较少,且文物保护活动十分简单,大多为拍摄、复制和记录相关资料等,真正进行深入研究的非常少,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交互性程度较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十分单一,很难真正满足人们在数字化展示上的需求。部分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和真正实现在家就能顺利观看文物展览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不具备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优秀人才
  当前,我国很多博物馆对外包公司的依赖性较强,且科技公司本身在技术水平上就高低不一。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科技部分通常需要外包公司参与其中,技术方面的问题大都是交给外包公司进行协调解决的。在文物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文物工作人员与科技公司的相关人员在理解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需求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另外,科技公司由于受制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在技术上也经常面临“供不应求”的问题。
  (四)共享性有待提升,数字化保护各行其是的现象较为突出
  尽管我国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验收,然而,部分博物馆与科技公司依然存在根据自身的相关规范与习惯进行操作的问题,导致很多研究数据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文物的真实状况,文物数据的共享程度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整体利用率较为低下。
  三、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策略
  (一)加深文物研究的深度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促进文物研究工作的深入化开展,在实际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时,工作人员必须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这一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方便快捷,可大大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对现有的资料信息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未来一段时间的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能得到顺利开展。此外,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的多样性,而应当注重对展览内容的丰富和拓展,使广大观众真正从文物参观中学习到相关知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不单单只是停留在外观的好看上。   (二)创建实用性的文物展示网站
  在进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时候,必须对博物馆本身的特色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尽可能为大众提供多样化的观赏角度,尤其是在文物展示平台网页的设计方面,必须充分凸显出网站的吸引力,凸显出其精彩纷呈的特点,充分彰显出博物馆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时候,应积极将视频、图像、声音等多样化的形式融合起來,确保馆内所收藏的文物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可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不同地区文物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对检索网站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确保能实时接收民众提出的反馈意见,并能对各种文物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进而保证博物馆之中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增进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
  (三)构建文物数字化专业研究机构,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博物馆应通过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构建文物数字化专门研究机构,适当加大对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形成具备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研究团队,从而为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博物馆可采取定期安排文物保护和管理人员参与学习培训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者的数字化保护意识,提高其信息化工作实力。此外,博物馆还可与当地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办学,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并通过提供良好的工资待遇留住高校的优秀实习生,进而壮大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人才队伍。
  (四)打造数字化管理系统
  传统博物馆在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部分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通过引入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系统,可将文物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充分展现出来,确保广大观众能利用网络平台对文物形成全面的了解,不单单能了解文物的相关文字信息,同时也能借助视频、图片、声音和新闻资料等对文物的来源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另外,博物馆的内部机构设置也能朝着现代化、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博物馆始终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保持同步。
  (五)建立健全博物馆控制体系
  将数字化技术和博物馆内部文物管理系统相结合,可做到对文物的科学有效保护,进而实现文物的长远性、持续性保存。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依托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打造一整套完整的控制体系,将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举措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应通过互联网的连锁效应,将博物馆内部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源发布到网上,从而实现资源的持续化、高效化供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是其陈列、展览的主要对象,而要确保文物展览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博物馆来说,除了继承传统博物馆的尤以管理经验意外,还必须进行适当创新,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物保护和管理过程中。目前,虽然我国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引入了数字化管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文物研究的深度,做好文物展示网站的设计创建工作,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旭.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探讨[J].人文之友,2020,(17):75.
  [2]张文庆.浅析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J].神州,2020,(22):13,15.
  [3]张辰.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J].管理学家,2020,(2):159-160.
  [4]赵治瑞.浅析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116-117.
  [5]杨姣.浅析基层博物馆精品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以高台县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101.
其他文献
【摘要】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地区时,留下了大量的宣传标语。这些标语真实且生动地记录了红军在贵州时期所进行宣传的内容以及革命斗争的历程。长征时期的标语在每一阶段所展现的内容都不尽相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标语;演变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12-02  基金项目:2018年度贵州省大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以与人体部位相关的古壮字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整理与人体部位有关的字,挖掘其中蕴含的特色壮文化。文章把人体部位相关的古壮字按头部、身体和四肢三大系列进行分类辨析,解释其中蕴含的壮族歌圩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自然崇拜。  【关键词】古壮字;壮民族;《古壮字字典》;文化  【中图分类号】H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
期刊
【摘要】自从人类文明开始就出现了文化传承活动。在中国古代,女性参与文化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約,虽然男尊女卑、家国内外是中国传统性别文化和性别分工的主流,对女性从事文化活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但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女性在有限的社会空间里,以促进民俗、民风的改善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播事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传统女性;文化活动;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2
期刊
【摘要】贵州省建制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方偏僻,发展落后,文教不兴。王阳明来到贵州之后,真切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质朴和热情,由衷发出了“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的感慨,并进而形成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民族教化思想。王阳明在贵州两劝安贵荣,平息潜在的隐患,建立龙冈书院、执教文明书院,充分实践了他的民族教化思想,对贵州地区的安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体系的不断变化,城市化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复杂化、多元化,因此对于基层文化活动品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内涵作为研究出发点,并且结合其发展现状,总结出当下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设计是人们改造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行为活动,更是帮助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设计的根本价值以及设计存在的意义,进而满足人们在当前生活、生产中的各类不同精神需求。找到其对于审美的要求,才能够对现代美术设计进行进一步的重塑,以便增加其自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为现代的美术设计融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这是现代美术设计中价值的取向以及塑造。  【关键词】现代美术设计;价值取向;塑造分
期刊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既集中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诗学造诣,也是诗人心灵情感的诗化呈现,同时在古典诗词中有大量和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有关的诗句、创作背景或其他相关元素。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文学原典的阅读与体味,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也能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提升其人文素养,建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古典诗词 节日文
期刊
【摘要】 “长城汉语”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规划、组织、研发、运营的重点项目,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新型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教材中词汇出现的频率和词性进行统计,总结“长城汉语”在词汇上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给出建议。  【关键词】长城汉语;词汇;调查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22-02  “长城
期刊
【摘要】 《鼠疫》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代表作,正如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一样,每当石头推上山顶石头便会滚到山底,而西西弗斯只有重复这日复一日的灾难,人们面对鼠疫也同样如此。主人公里厄大夫认为其他都没有意义,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根本的意义。而小说中还有两种代表:一是试图掩盖事实,二是选择自我麻痹。小说赞扬了里厄大夫这类人的做法,并对英雄主义进行了定义。  【关键词】 《鼠疫》;荒诞;英雄主义
期刊
【摘要】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拥有漂泊不定、辗转不休的一生。他曾弃医从文,创作了若干小说与剧本。《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作品对人性的解剖发人深省。本文通过研究《月亮和六便士》中人性的复杂与人物形象背后作者的深意,探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关键词】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