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非洲西部的贝宁人民共和国,虽说面积仅有11.2622万平方公里,但地形狭长,除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脉外,全境分上贝、下贝两大平原,气候炎热多雨,河流、湖泊众多。在四百多万人口中,有六七万人生活在湖面上。他们以湖为家,在湖面上安营扎寨,建起一座座非洲水上茅舍和阁楼,形成独特的非洲水上村庄景观。这样的水上村庄,在贝宁大约有三十多个,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水上村庄,就数冈维埃水上村庄,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非洲威尼斯”。慕名来观光的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
笔者在非洲任记者期间,曾有幸与同事游览了这一举世罕见的景观。
一
冈维埃水上村庄,坐落在距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西北18公里处、方圆几十公里的诺奎埃湖上。那天,我们从科托努出发,开车只用半小时就到达了冈维埃水上村庄的湖畔。当时,那里正值旱季,烈日炎炎,晴空万里。远远望去,宽阔的湖面上,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一望无际,水鸟儿不时飞起飞落;一艘艘独木舟及各色小船,或运物载人,或撒网捕鱼,或悠然划行,颇有一番中国江南水乡的情趣。
我们乘游艇向湖中心的冈维埃水上村庄缓缓驶去,游艇在茫茫水草间穿行,一阵阵清风拂面,来时的炎热,顿时全然消失,完全置身于凉爽之中。游艇轻快地在湖面穿梭,不多时,一座座错落有致的高脚屋便映入眼帘。那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用木桩托起的茅舍,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还有的呈椭圆形,形成式样各异的“水上阁楼”。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映在水中的茅舍和“阁楼”的倒影,犹如一幅幅水墨画。
从湖岸到水村约有七公里,游艇行驶半小时即可到达。除了偶尔传出阵阵非洲鼓声外,冈维埃水上村庄平时静悄悄的,少有喧闹。水乡居民非常热情好客,看到游艇向村庄驶来,人们很远就与我们打招呼,并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就连小孩也向你不停地摆着小手,以示友好。水上居民性格开朗奔放,热情地请我们到他们的茅舍做客,好客的女主人会为你放声高唱非洲歌曲,活泼的小姑娘还会伴着欢快的非洲鼓声,跳起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蹈。非洲人的热情好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水上村庄的茅舍,与陆地上的茅舍建筑有所不同。水上茅舍是用树桩、粗壮的树干或粗粗的竹棍夯入水中做支柱,在高出水面约一米处铺设木板,作为茅舍的地面。茅舍的墙壁和屋顶,是用棕榈叶或椰树叶编织而成的。房屋的正面都有一个木梯连接水面,拾阶而上,是一个平台,其作用类似于陆地上的院子,用来乘凉、晾晒衣物、做饭和孩子们玩耍。有些比较讲究的茅舍,还分有卧室、起居室、厨房等。水上村庄布局合理,一条条水巷犹如陆地上的街道,游艇、独木舟穿梭其间,人们十分礼让,水上交通有条不紊,外出非常便利。
水上人家多以捕鱼为生,船是水上居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惟一交通工具,家家户户必备。他们把捕到的鱼用船运到集市,换回他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驾船是这里男男女女特有的技能。男子汉就不必说了,就是妇女和儿童,个个也都是熟练自如。特别是妇女,身背小孩,手握船桨,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穿梭往返,动作轻松自如。白天,在水村很少能见到成年男子的踪影,他们有的上岸工作,晚上回来,“水陆两栖”;多数男子则凭借好水性,去邻国做生意;也有少数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定居市区,过着与祖辈截然不同的陆上生活。
水上村庄还有自己独特的水上集市。这里每天都云集着大大小小的木船,货物满舱,进行着水上交易。船上货物琳琅满目,有日用百货,有柴米油盐,有蔬菜瓜果。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这里是清一色的妇女天地,妇女们带着孩子,驾驶一叶扁舟,穿行于货船之间,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这里没有叫卖声,也没有讨价还价的喧嚣声,货船和扁舟,虽显得拥挤,但大家互相礼让,秩序井然。
二
据导游介绍,冈维埃水上村庄形成于17世纪初。当时,北方的阿波美王国不断发动战争,南下侵扰。南方居民为躲避战乱,被迫迁徙,逃到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但沼泽地水草丰盛,树木葱郁,居民们便将树木拦腰砍断,在木桩上钉上木板,打造成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面用竹、木、茅草、棕榈叶为材料,搭起一座座高脚茅舍。就这样,他们利用水域作为天然屏障,苟安图存下来。后来这里洪水泛滥,沼泽地变成了湖泊,于是形成了现在的水上村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已习惯了水上生活,不愿再回到岸上。三百多年过去了,他们祖祖辈辈在湖上繁衍生息,靠捕鱼为生,世世代代默默地守护和建设着他们的水上家园,使水上村庄由小变大,设施越来越齐全,规模越来越大。
“冈维埃”在当地土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得救”,二是“崇拜雄鹰”。据民间传说,当时被迫迁居的这些居民,是在一只雄鹰的引导下来到这片沼泽地的,他们因此幸免于难。在湖面上安营扎寨,或结网捕鱼,或驾船贩运,一直过着靠水吃水的日子。
1960年贝宁获得独立,政府曾多次动员水上居民上岸居住,但他们不肯离开养育他们的这片湖水,始终没有搬迁。政府很尊重水上居民的选择,于是,贝宁的许多水上村庄能一直保留至今。
为改善水上居民的居住条件,贝宁政府做了不少努力,办了不少实事。如在村里建立了小学,孩子们不出水村,就可以上学读书;办起了诊疗所,一般疾病也不用出村;还修建了商店和酒吧,水上居民购物和娱乐活动方便多了。为使居民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政府还将自来水通到村里,使这里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笔者在非洲任记者期间,曾有幸与同事游览了这一举世罕见的景观。
一
冈维埃水上村庄,坐落在距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西北18公里处、方圆几十公里的诺奎埃湖上。那天,我们从科托努出发,开车只用半小时就到达了冈维埃水上村庄的湖畔。当时,那里正值旱季,烈日炎炎,晴空万里。远远望去,宽阔的湖面上,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一望无际,水鸟儿不时飞起飞落;一艘艘独木舟及各色小船,或运物载人,或撒网捕鱼,或悠然划行,颇有一番中国江南水乡的情趣。
我们乘游艇向湖中心的冈维埃水上村庄缓缓驶去,游艇在茫茫水草间穿行,一阵阵清风拂面,来时的炎热,顿时全然消失,完全置身于凉爽之中。游艇轻快地在湖面穿梭,不多时,一座座错落有致的高脚屋便映入眼帘。那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用木桩托起的茅舍,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还有的呈椭圆形,形成式样各异的“水上阁楼”。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映在水中的茅舍和“阁楼”的倒影,犹如一幅幅水墨画。
从湖岸到水村约有七公里,游艇行驶半小时即可到达。除了偶尔传出阵阵非洲鼓声外,冈维埃水上村庄平时静悄悄的,少有喧闹。水乡居民非常热情好客,看到游艇向村庄驶来,人们很远就与我们打招呼,并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就连小孩也向你不停地摆着小手,以示友好。水上居民性格开朗奔放,热情地请我们到他们的茅舍做客,好客的女主人会为你放声高唱非洲歌曲,活泼的小姑娘还会伴着欢快的非洲鼓声,跳起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蹈。非洲人的热情好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水上村庄的茅舍,与陆地上的茅舍建筑有所不同。水上茅舍是用树桩、粗壮的树干或粗粗的竹棍夯入水中做支柱,在高出水面约一米处铺设木板,作为茅舍的地面。茅舍的墙壁和屋顶,是用棕榈叶或椰树叶编织而成的。房屋的正面都有一个木梯连接水面,拾阶而上,是一个平台,其作用类似于陆地上的院子,用来乘凉、晾晒衣物、做饭和孩子们玩耍。有些比较讲究的茅舍,还分有卧室、起居室、厨房等。水上村庄布局合理,一条条水巷犹如陆地上的街道,游艇、独木舟穿梭其间,人们十分礼让,水上交通有条不紊,外出非常便利。
水上人家多以捕鱼为生,船是水上居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惟一交通工具,家家户户必备。他们把捕到的鱼用船运到集市,换回他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驾船是这里男男女女特有的技能。男子汉就不必说了,就是妇女和儿童,个个也都是熟练自如。特别是妇女,身背小孩,手握船桨,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穿梭往返,动作轻松自如。白天,在水村很少能见到成年男子的踪影,他们有的上岸工作,晚上回来,“水陆两栖”;多数男子则凭借好水性,去邻国做生意;也有少数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定居市区,过着与祖辈截然不同的陆上生活。
水上村庄还有自己独特的水上集市。这里每天都云集着大大小小的木船,货物满舱,进行着水上交易。船上货物琳琅满目,有日用百货,有柴米油盐,有蔬菜瓜果。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这里是清一色的妇女天地,妇女们带着孩子,驾驶一叶扁舟,穿行于货船之间,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这里没有叫卖声,也没有讨价还价的喧嚣声,货船和扁舟,虽显得拥挤,但大家互相礼让,秩序井然。
二
据导游介绍,冈维埃水上村庄形成于17世纪初。当时,北方的阿波美王国不断发动战争,南下侵扰。南方居民为躲避战乱,被迫迁徙,逃到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但沼泽地水草丰盛,树木葱郁,居民们便将树木拦腰砍断,在木桩上钉上木板,打造成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面用竹、木、茅草、棕榈叶为材料,搭起一座座高脚茅舍。就这样,他们利用水域作为天然屏障,苟安图存下来。后来这里洪水泛滥,沼泽地变成了湖泊,于是形成了现在的水上村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已习惯了水上生活,不愿再回到岸上。三百多年过去了,他们祖祖辈辈在湖上繁衍生息,靠捕鱼为生,世世代代默默地守护和建设着他们的水上家园,使水上村庄由小变大,设施越来越齐全,规模越来越大。
“冈维埃”在当地土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得救”,二是“崇拜雄鹰”。据民间传说,当时被迫迁居的这些居民,是在一只雄鹰的引导下来到这片沼泽地的,他们因此幸免于难。在湖面上安营扎寨,或结网捕鱼,或驾船贩运,一直过着靠水吃水的日子。
1960年贝宁获得独立,政府曾多次动员水上居民上岸居住,但他们不肯离开养育他们的这片湖水,始终没有搬迁。政府很尊重水上居民的选择,于是,贝宁的许多水上村庄能一直保留至今。
为改善水上居民的居住条件,贝宁政府做了不少努力,办了不少实事。如在村里建立了小学,孩子们不出水村,就可以上学读书;办起了诊疗所,一般疾病也不用出村;还修建了商店和酒吧,水上居民购物和娱乐活动方便多了。为使居民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政府还将自来水通到村里,使这里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