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有效英语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知识的传递能否有效达成,学生思维能力能否充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取决于能否构建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民主、平等、愉悦的英语课堂,营造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
  
  一、注重角色切换,激发创新欲望
  
  曾几何时,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新课程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学生的生命状态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话来说,就是要求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课堂应成为师生间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舞台,师与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核任务。杜威早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后边;教师不是学生的向导,这就是说,教师应改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主动地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同时相应地把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升”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同时扮好三种角色。
  1.“派工员”的角色。课前可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问题,交给不同的学生去解决。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5,这个单元主要涉及日常行为的词汇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教学时可让每一学生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学生自由组合成3-5人,相互提问,把答案记录在表格中。教师将设计优秀的表格贴在教室供学生学习。简而言之,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做的,我们尽量少插手,只须分配好角色,让学生有时间和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创造和实践运用。
  2.评论员的角色。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一旦交给学生具体的任务,教师就要当好评论员的角色。既要让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能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不足,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欲望,使其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好学生的标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对的学生,而是那些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学生。教师应把好标准,及时客观地评价。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尽管一个班有50多个学生,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时都会敢于开口,不怕出错。
  3.主持人的角色。因为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交给了学生,相应地要依靠每一个教学活动来完成任务。教师便要当好一个主持人的角色,既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活动之间的连接,又要密切关注课堂活动进展情况,以便适时给予指导和调整,使课堂内容多而紧凑。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当中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情感交流的提供者,师生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二、重视任务驱动,培养语言能力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界,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最佳教学法。《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构建以活动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追求。因此,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曾经设计了多种运用任务的方法:英语竞赛、英语表演、英语情景剧、用英语作调查、用英语制作贺卡等。例如在读完一篇短文后,我常常要求学生阅读完以后进行情景剧表演。上课开始后,学生们马上开始自觉地阅读文章,一边看,一边读。有的学生遇到不会的马上举手问老师,积极性很高。我有时并不一一解答,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录音,部分学生不会,我再带读一两遍。然后自由分组,进行准备练习。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上台的学生就是演员,坐在下面的学生就是评委。有的组表演得惟妙惟肖,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掌声不断,表演者体会到了成功;有的组表演时声音既小,又不流利,观众就觉得无趣,表演的学生也觉得失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个学生都体会了说英语的感觉。可见,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動。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三、挖掘教材资源,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后,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跨文化”的意视,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其文化与交流模式的适应性。忽视文化差异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会,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如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如中国学生见到老师往往说:“老师,早上好。”但如果说“Good morning teacher.”就显得不妥,因为在西方国家,Teacher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英语可说“Good morning,Sir/Madame.”。所以,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就可以适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蕴育心灵、人格和生命的尊严、自由与高贵。
其他文献
摘要: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掌握程度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流运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中,词汇学习一直是学习者及教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词汇,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词汇的长时记忆,成为外语教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学习策略 联想记忆法 求比法 被动刺
摘要: 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 兴趣激励 教学模式 课堂活动 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
摘要: 进出口贸易实验室模拟操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技巧。文章结合当前的外贸形势和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物模拟实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 校内模拟实习 思考与总结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经贸和其他涉外企事业的管理和实务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