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 兴趣激励 教学模式 课堂活动 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的,在生活中,情感上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从而影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状态和效果。所以,大学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去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为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为和谐活跃的课堂活动做好情感铺垫,这样学生才可以心情愉悦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感知过程不受阻碍,同时也使记忆、思维能力得到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各种障碍,从而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掘学习英语的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看似和课堂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而影响到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兴趣激励,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最好工具。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同时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也随之变化,对说话的兴趣有所下降,显得不像中學时期那么积极主动了。根据这些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当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1)通过先介绍课文背景材料,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讲解;(2)通过情节较强的故事,慢慢导入课文的讲解;(3)通过提问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4)通过一则幽默笑话、一句名人名言、一首经典英文歌曲、一段精彩的电影剪辑、热门的时事话题等展开课文的讲解。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享受课堂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把头浸泡在水中,才能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21世纪是高科技、强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外语方面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传授英语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师多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而现在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作出改变,走出演讲的角色,未来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学生以“学”为重心,把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正确使用英语交际学习法。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流的工具,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交际法”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愿意开口说,杜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学生在不断的英语训练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得到新的目标激励,说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与保持。
四、激活英语课堂,丰富课堂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同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励、鼓励、评价都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对看过的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进行讨论,或者通过上台表演短剧、上台给同学讲课等方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对他们作出相应的正面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正面的角度去夸奖、赞扬,鼓励、激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使大家精神振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大家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景,使英语教学场景现实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是不可分离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时,离不开社会语言环境。然而,这也正是所有外语学习者感到最薄弱的一块——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缓解这一不足之处。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触境生话”。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播放并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情景,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材料,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英语是一门技能型课程,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多练、多实践,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降低了学习难度,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消除了个别学生的羞怯心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同时,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而英语文化的内涵又是包罗万象的,小到饮食、问候,大到风俗习惯、宗教、历史、政治等,无不渗透到语言中。学习英语语言,也并不只是学习几个单词、几句话或几篇文章,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因此,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些知识上面更直观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通过多媒体观看西方著名影片,可以给学生提供视角上的享受,可以让他们直接看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场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兴趣;用多媒体展示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单词,还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西方文化,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实的图片展示,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比较流行、行之有效、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使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有益于人们将教诲式学习转向体验式学习,突破了传统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的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双向交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
大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社会,发展能力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增长知识、了解自然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活泼性。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享受丰硕的英语学习成果。同样,大学英语的学习,除了课堂这一大块,大学生课后的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课外自学的能力,及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检查、督促,采取不同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使大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课后自学习惯。只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自强.英语教学与学生心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1995(04).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黄廷慧.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
(作者杨青锋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生,作者夏常利系南昌大学英语研究生)摘要: 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兴趣激励教学模式课堂活动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的,在生活中,情感上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从而影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状态和效果。所以,大学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去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为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为和谐活跃的课堂活动做好情感铺垫,这样学生才可以心情愉悦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感知过程不受阻碍,同时也使记忆、思维能力得到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各种障碍,从而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掘学习英语的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看似和课堂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而影响到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兴趣激励,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最好工具。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同时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也随之变化,对说话的兴趣有所下降,显得不像中学时期那么积极主动了。根据这些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当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1)通过先介绍课文背景材料,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讲解;(2)通过情节较强的故事,慢慢导入课文的讲解;(3)通过提问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4)通过一则幽默笑话、一句名人名言、一首经典英文歌曲、一段精彩的电影剪辑、热门的时事话题等展开课文的讲解。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享受课堂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把头浸泡在水中,才能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21世纪是高科技、强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外语方面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传授英语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师多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而现在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作出改变,走出演讲的角色,未来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学生以“学”为重心,把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正确使用英语交际学习法。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流的工具,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交际法”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愿意开口说,杜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学生在不断的英语训练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得到新的目标激励,说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与保持。
四、激活英语课堂,丰富课堂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同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励、鼓励、评价都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对看过的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进行讨论,或者通过上台表演短剧、上台给同学讲课等方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对他们作出相应的正面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正面的角度去夸奖、赞扬,鼓励、激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使大家精神振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大家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景,使英语教学场景现实化
语言是一種社会现象,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是不可分离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时,离不开社会语言环境。然而,这也正是所有外语学习者感到最薄弱的一块——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缓解这一不足之处。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触境生话”。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播放并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情景,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材料,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英语是一门技能型课程,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多练、多实践,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降低了学习难度,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消除了个别学生的羞怯心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同时,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而英语文化的内涵又是包罗万象的,小到饮食、问候,大到风俗习惯、宗教、历史、政治等,无不渗透到语言中。学习英语语言,也并不只是学习几个单词、几句话或几篇文章,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因此,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些知识上面更直观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通过多媒体观看西方著名影片,可以给学生提供视角上的享受,可以让他们直接看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场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兴趣;用多媒体展示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单词,还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西方文化,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实的图片展示,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比较流行、行之有效、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使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有益于人们将教诲式学习转向体验式学习,突破了传统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的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双向交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
大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社会,发展能力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增长知识、了解自然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間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活泼性。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享受丰硕的英语学习成果。同样,大学英语的学习,除了课堂这一大块,大学生课后的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课外自学的能力,及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检查、督促,采取不同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使大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课后自学习惯。只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自强.英语教学与学生心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1995(04).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黄廷慧.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
(作者杨青锋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生,作者夏常利系南昌大学英语研究生)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 兴趣激励 教学模式 课堂活动 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的,在生活中,情感上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从而影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状态和效果。所以,大学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去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为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为和谐活跃的课堂活动做好情感铺垫,这样学生才可以心情愉悦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感知过程不受阻碍,同时也使记忆、思维能力得到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各种障碍,从而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掘学习英语的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看似和课堂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而影响到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兴趣激励,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最好工具。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同时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也随之变化,对说话的兴趣有所下降,显得不像中學时期那么积极主动了。根据这些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当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1)通过先介绍课文背景材料,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讲解;(2)通过情节较强的故事,慢慢导入课文的讲解;(3)通过提问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4)通过一则幽默笑话、一句名人名言、一首经典英文歌曲、一段精彩的电影剪辑、热门的时事话题等展开课文的讲解。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享受课堂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把头浸泡在水中,才能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21世纪是高科技、强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外语方面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传授英语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师多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而现在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作出改变,走出演讲的角色,未来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学生以“学”为重心,把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正确使用英语交际学习法。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流的工具,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交际法”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愿意开口说,杜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学生在不断的英语训练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得到新的目标激励,说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与保持。
四、激活英语课堂,丰富课堂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同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励、鼓励、评价都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对看过的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进行讨论,或者通过上台表演短剧、上台给同学讲课等方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对他们作出相应的正面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正面的角度去夸奖、赞扬,鼓励、激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使大家精神振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大家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景,使英语教学场景现实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是不可分离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时,离不开社会语言环境。然而,这也正是所有外语学习者感到最薄弱的一块——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缓解这一不足之处。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触境生话”。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播放并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情景,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材料,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英语是一门技能型课程,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多练、多实践,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降低了学习难度,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消除了个别学生的羞怯心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同时,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而英语文化的内涵又是包罗万象的,小到饮食、问候,大到风俗习惯、宗教、历史、政治等,无不渗透到语言中。学习英语语言,也并不只是学习几个单词、几句话或几篇文章,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因此,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些知识上面更直观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通过多媒体观看西方著名影片,可以给学生提供视角上的享受,可以让他们直接看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场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兴趣;用多媒体展示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单词,还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西方文化,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实的图片展示,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比较流行、行之有效、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使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有益于人们将教诲式学习转向体验式学习,突破了传统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的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双向交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
大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社会,发展能力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增长知识、了解自然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活泼性。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享受丰硕的英语学习成果。同样,大学英语的学习,除了课堂这一大块,大学生课后的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课外自学的能力,及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检查、督促,采取不同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使大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课后自学习惯。只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自强.英语教学与学生心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1995(04).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黄廷慧.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
(作者杨青锋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生,作者夏常利系南昌大学英语研究生)摘要: 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兴趣激励教学模式课堂活动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学的,在生活中,情感上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从而影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状态和效果。所以,大学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去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为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为和谐活跃的课堂活动做好情感铺垫,这样学生才可以心情愉悦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感知过程不受阻碍,同时也使记忆、思维能力得到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起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各种障碍,从而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掘学习英语的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看似和课堂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而影响到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兴趣激励,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最好工具。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起主导作用,同时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也随之变化,对说话的兴趣有所下降,显得不像中学时期那么积极主动了。根据这些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当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1)通过先介绍课文背景材料,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讲解;(2)通过情节较强的故事,慢慢导入课文的讲解;(3)通过提问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4)通过一则幽默笑话、一句名人名言、一首经典英文歌曲、一段精彩的电影剪辑、热门的时事话题等展开课文的讲解。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享受课堂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把头浸泡在水中,才能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21世纪是高科技、强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外语方面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传授英语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师多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而现在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作出改变,走出演讲的角色,未来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学生以“学”为重心,把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正确使用英语交际学习法。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流的工具,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交际法”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愿意开口说,杜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学生在不断的英语训练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得到新的目标激励,说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与保持。
四、激活英语课堂,丰富课堂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同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励、鼓励、评价都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对看过的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进行讨论,或者通过上台表演短剧、上台给同学讲课等方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对他们作出相应的正面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正面的角度去夸奖、赞扬,鼓励、激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使大家精神振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大家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景,使英语教学场景现实化
语言是一種社会现象,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是不可分离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时,离不开社会语言环境。然而,这也正是所有外语学习者感到最薄弱的一块——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缓解这一不足之处。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触境生话”。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播放并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情景,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材料,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英语是一门技能型课程,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多练、多实践,学生在精彩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降低了学习难度,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消除了个别学生的羞怯心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同时,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而英语文化的内涵又是包罗万象的,小到饮食、问候,大到风俗习惯、宗教、历史、政治等,无不渗透到语言中。学习英语语言,也并不只是学习几个单词、几句话或几篇文章,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因此,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些知识上面更直观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通过多媒体观看西方著名影片,可以给学生提供视角上的享受,可以让他们直接看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场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兴趣;用多媒体展示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单词,还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西方文化,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实的图片展示,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比较流行、行之有效、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使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有益于人们将教诲式学习转向体验式学习,突破了传统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的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双向交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
大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社会,发展能力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增长知识、了解自然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間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活泼性。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享受丰硕的英语学习成果。同样,大学英语的学习,除了课堂这一大块,大学生课后的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课外自学的能力,及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检查、督促,采取不同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使大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课后自学习惯。只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自强.英语教学与学生心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1995(04).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黄廷慧.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
(作者杨青锋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生,作者夏常利系南昌大学英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