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西坝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坝老了,就在我的眼皮子下老了。五十多年前的西坝,在我的眼里是那样青葱而色彩斑斓,在我的心里是那样有趣而引人入胜。
  每年的春天抑或冬日,只要天气晴好,我就会从大南门河滩上我们家里的吊脚楼上溜下来,沿着河滩向上走,在镇江阁下面的沙滩上撒欢儿。西坝和镇江阁之间有一条小河,听老辈人叫三江,但冬天的时候几乎细小得没有流动。那些勤劳的西坝人或者这边街上的人,傍着小河的两岸,种满了萝卜白菜,芫荽葱蒜。河泥是沉淀下来的长江上游最肥美的土壤,因此那些萝卜白菜长得很有看相。特别是红萝卜,大半头钻出地面,红扑扑地挺立在沙地里。我们当然是忍不住的,一伸手就把那些萝卜拽出一个,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句俗话:“沙田的萝卜——一带就出来了。”把萝卜的尾巴一掐断,顺着裂口一拉,萝卜皮就把红萝卜里面白净净的萝卜暴露出来了。脆生生地咬一口,甜甜的萝卜汁儿就钻进了我们的心坎坎儿里了。因为粮食少,那些萝卜让我们觉得真是美好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觉得萝卜真是好东西,又饱肚子又解渴,所以只要瞄准机会,我们就会到那里去。当然风险也是有一些的,有时候萝卜的主人们会大声威胁我们,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有惊无险,他们叫喊几声,让我们不过于贪心,他们也不会动真格地驱逐我们。
  春天的西坝小河又是一番景象。这时的小河里的河水开始丰满了一些,为了方便行人往来,西坝上的人就用石头在河里搭起了一个个跳蹬,中间的河水深一些,人们就把几根木料绑到一起,做成木跳,在小河的两旁支起大一些稳当一些的石头,把木跳放上去,人们过来过去就方便多了。河两岸没有了萝卜白菜,但是却种满了豌豆胡豆,也有人种了油菜小麦,这个时节的西坝小河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的图画。油菜花金灿灿地黄着,胡豆花昂昂地紫着,豌豆花则如大家闺秀,小心地藏在泛白的叶子里,悄悄地演绎着自己粉红淡紫或者柠檬色的心思。我们没有兴趣和能力去鉴赏那些画面或者色彩,但是我们却时时关注着这些豌豆胡豆,因为不要几天,我们就可以享受吃的快乐了。
  河水也会在沙滩的低洼处形成一个个小潭,许多个小潭连到一起就是一个大的水潭,里面就有鱼儿游动。春天桃花开的时候,小潭里居然也有桃花鱼。过去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桃花鱼只在我的老家归州才会有,因为归州人都说桃花鱼是昭君娘娘的眼泪幻化而来的,每年春暖桃花开,昭君娘娘思念故乡到极致时,就以桃花鱼的形象回家省亲。关于桃花鱼的记载,归州极少文字记载,只有清代诗人林鸣莺留有吟咏桃花鱼的诗作一首:“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后来我专门为桃花鱼写过一首歌,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是一朵梦里的桃花,你是一个凄美的传说;你是一段铭心的记忆,你是一曲千古的恋歌。桃花鱼,你从大漠边塞来,马蹄声碎,长调蹉跎;桃花鱼,你从历史深处来,懿行高洁,星汉仰慕。故乡潭水深千尺,春风为你荡碧波;桃红柳绿去千年,年年昭君花一朵!”在西坝小河里看到桃花鱼,我的心情当然激动得超过了对豌豆角胡豆角的喜爱。后来我在写作散文《最后一朵桃花鱼》时,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桃花鱼作为淡水水母,目前极为稀有了,只在屈原故里秭归有,在宜昌西坝小河和宜昌胭脂坝也有少量发现。”
  那时的我们对西坝的喜欢已经多了一份乡情的亲切。后来因为生活的窘迫,我们舍弃了那个风雨飘摇中的吊脚楼,回到了归州老家。再见到西坝时,我成了别人的新郎。孩提时代吃了那么多的西坝萝卜和豆角,却从来没有胆量到过西坝的街上。在新娘的指引下,我穿过一条条幽深的小巷,在向家牌坊四十六号小院前停了下来。新娘告诉我,这是她幼年曾经寄居的地方,她在这里上了几年幼儿园。她还告诉我,在穿越那些古老的小巷时,因为青石板湿滑,有一次还摔断了腿子,几个月不能行走,很痛苦很痛苦,说得我的心一下子不由得也痛了起来。这里为什么叫“向家牌坊”?新娘说,她也不知道。我问了左邻右舍,大家觉得我有点奇怪,向家牌坊就是向家牌坊,怎么还要问为什么呢?想想也是,爱自己的爱人,何必“爱屋及乌”,把她仅仅寄居过几年的地方名字弄个一清二楚吗!
  但是对西坝的兴趣我却越来越浓厚了。长江从格拉丹东一路狂野,裹挟着金沙江、嘉陵江,破夔门,切开巫峡,撞开西陵峡,威风凛凛扑向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南津关,浩浩汤汤,不可阻挡。可是不可一世的长江偏偏在长江中心的一个沙洲前放缓了脚步,岂止放缓了脚步啊,完全是温软下来。这个长不到四千米,宽不到一千米的沙洲就是西坝。别看它是一个小小的沙洲,根基却极为牢固。地质学家和舆志学家们很惊讶地考证,西坝的地质地貌至少在长达一万年的时间里,任由长江冲刷而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出入川江的船舶把西坝当作了理想的栖息地,自然也成为了物资集散地,西坝的繁荣也就顺理成章了。明朝万历年间,公安派的重要成员、进士雷思霈为西坝作有《西洲杂咏》,描绘西坝风景:“面面皆江水,层层是峡山。人烟丛树里,麦浪古城湾”。还展示了西坝人的生活场景:“渔妇荡尾桨,渔翁撒细网。网得鲤鱼见,卖与客船上”。清朝雍正十三年,宜昌被改名东湖县。《东湖县志》上专门有描绘西坝的图画。画面上清晰地描绘了西坝低丘石坎、田畴房舍、庙宇祠堂、高树低草、轻舟白帆等重要景观。
  今天的西坝明显老了,但是即使如此,我们行走在西坝的青石板古巷里,依然可以看到“伏波宫”憔悴后的恢弘。作为湖南商会的会馆,在一百多年前就设计建造有四层之高,足见其“巍峨”与霸气!我们无法看到“伏波宫”内部的格局,也无法见识当年的熙来攘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当年出入其间的一定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皂角树巷、杨柳巷里居住的绝大多数肯定是寻常百姓家,他们的民居也气度非凡。每家的大门都是高两米有余,厚三四十公分的青石做门框,门槛石被岁月打磨得油光闪亮却未见破损。高高的马头墙上,卷花造型依然在,已经乌黑了的青瓦井然有序地覆盖着烧制精细的青砖。那一门一框,一砖一瓦,一石一墙,都是需要金银细软作支撑的。
  我曾经在西坝向家牌坊四十六号里多次住过。不大的门面后面是很深的后院。整个房屋结构是峡江地区最典型的“穿架子”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对木料的需求是很多的,对木材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是很高的。所谓“穿架子”是用很结实且“条直流线”的木料做支撑,立起整个房屋的“架子”,再用大小不一的木料从搭起来的“架子”中穿来穿去,使房屋形成一个完整而稳定的建筑结构,最后用不会变形的木板作为“外墙”包裹起来。楼上是厚实耐踩踏的木地板,楼下是用木板做隔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中的“小木屋”,实际上却严丝合缝,没有半点儿缝隙可以让风雨占到便宜。在我住过几十年之后,我在丙申年冬天再次造訪时,看到向家牌坊四十六号依然迎风而立,风采卓然。
  无论是在皂角树巷,还是在向家牌坊,家家户户都在为春节准备腊货。一块块五花肉,一条条草鱼青鱼,一只只鸡子鸭子,腌得恰到好处,被挂到冬日的阳光里迎风而舞,上面的辣椒粉和花椒红着黑着吸引人的眼。据说这些人家都要搬迁了,但是他们说一天不搬,我们还要过一天的日子,这不是可以马虎的事。问他们舍不舍得搬走?他们说石头也可以捂热乎,何况在这里住了几辈人,所有的感情和记忆都在这里,怎么会舍得呢?他们指着房顶和墙壁说,这些房子过去确实不错,可是现在还是老了,估计坚持不到几年了。国家要把西坝建设得更好,给我们的政策也很优惠,我们不支持国家说不过去,我们自己也需要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过日子了。舍得,舍得,只有舍,才有得,所以我们是舍不得也要舍,舍了再求得。
  我们说到了与西坝比邻而居的葛洲坝。当年的葛洲坝比西坝小,更没有西坝繁荣。为了国家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小小的葛洲坝被挖了个底朝天,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葛洲坝却用自己的奉献,让长江第一次被腰斩,让中国有了当年最大、最现代化的水利枢纽工程,让宜昌城市实现了第一次凤凰涅槃,让全世界知道了葛洲坝,知道了宜昌。
  站在新建的至喜长江大桥上看西坝,谁都会承认西坝是真的老了。虽然那些百年老屋曾经辉煌过,但是老了就是老了,冬日的风让那些老房子上的草瑟瑟地抖动着,随时都有折断的可能;老房子里依然飘散着炊烟,但是炊烟的香气中裹夹着的废气让人局促不安;小巷中的青石板曾经脆脆地留下了诗意的足印,但是岁月的坑洼已经让青石板力不从心;三江里的渔舟依然咿呀着赤矶钓艇的优雅,最终也会泊岸收桨,因为年轻人不会到渔舟上去演绎“渔舟唱晚”的意境,他们需要火热沸腾的生活。
  西坝老了。它一定会向它的小弟弟葛洲坝学习,在时代的大潮中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涅槃。蓝图已经描绘,西坝人已经表现出大度的胸怀,机遇就在眼前,小兄弟葛洲坝早已做出了表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西坝一定会喷薄而出,光耀大地!
  在我眼皮子底下一天天老去的西坝,一定会在我的注视和关切中一天天返老还童,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责任编辑:邓雯雯
其他文献
摘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科学理解绿色发展时代内涵、科学构建绿色发展的多维评价体系对于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梳理绿色发展的文献脉络,定义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时代内涵,构建绿色发展的多维评价体系,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内各行政单元的绿色发展进行系统性测算评价,提出了建设绿色发展美好安徽的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本文采用海南18个市县的调研数据,使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精准扶贫的成效。研究表明:生态保护扶贫、教育扶贫富有成效,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贫困户增收的几率比分别提高40.16%、40.73%;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与贫困户增收的关系为正,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精准扶贫的成效有待进一步检验;特色产业扶贫、健康扶贫与社保兜底扶贫不能促
期刊
摘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深感理论建设严重不足,面向广大民众传播唯物史观的任务尤为紧迫。李达的《社会之基础知识》一书就是在此背景下撰写的早期唯物史观大众化的重要著作,它依据唯物史观解剖近代社会、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考察中国革命诸问题,论述了社会进化之原理、近代社会之解剖、社会问题、民族问题、世界之将来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之基础知识》最早面向大众传播了唯物史观,开启
期刊
摘要:在论人性来源的先天领域,《易传》开创了以天道论人之善性的方法,提出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和“继善成性”的主张。天道主要表现为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融合。在修德成善的后天领域,《易传》提出了“成性存存”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主张,“至于命”也即合于天道。《易传》在性天关系的探究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庸》、孟子的人性与天命相统一的思想。《易传》实现天道与人性相贯通的范式,为汉初儒者进一步考察天赋
期刊
一  滦河,是哪位神仙从天上剪下的一段恩泽,为冀北、冀东写下了一段福祉?古濡水源自河北丰宁,经龟口流入迁安,流到城北向东绕城而过名三里河,其主流在城西而居。滦河像一条巨大的蓝色飘带在此打了个结,过橡胶坝向南而去,在龙山头与三里河会师,奔腾流入渤海。迁安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害河为利河,用汗水和智慧打造出一个幽美的休闲乐园。滦河水,你流出了一个著名的北方水城,你托起了迁安人的城市梦想。  水是生命的源泉
期刊
摘要:实质性证据规则作为一种对事实认定的审查标准,是美国行政法体系中最为稳定且令人满意七大司法审查规则之一。实质性证据规则既是法院应如何对待行政机关所作事实认定的范本,又与其项下的支撑性制度相辅相成。我国司法实践中虽无明确的实质性证据规则,但是却在具体案件关于合理性事实认定的部分中体现出与其高度的契合性。文章对美国经验与中国司法实践的契合度予以分析,总结出实质性证据规则对我国司法实践的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八行(组诗)  ◎赵少琳  八行:无题  布料裁剪下来的时候  木匠正举起斧子  一声鸟鸣  一盒乌亮的鞋油  链条打磨出边角  农人露出体重  惊蛰工整。  是一声鸟鸣  八行:目录  沙漠被风吹拂成女人的身体  女人的体温。月光蓝格滢滢的  讲述着沙漠骤然的花期和密布的俳句  就有沙漠的头发漫过了生铁  空气静静的  仿佛在门槛上坐着  当风暴又一次来临的时候  沙漠仍教着我们在风暴里取暖  
期刊
五月七号  鱼儿有洁癖,将自己浸泡在水里  无时无刻,都在洁净着自己  肥皂也有洁癖,每天洗涤自己  以致越洗越瘦  提诺,是不是将诺言提在手上  对心爱之物,我愿意将它攥在手心  你说:不要胡乱猜度这个世界,好不好  不要那么复杂  一个娇妻,一份爱情,就不会觉得世道艰难  但我不再这么看。还有很多人,也不会这么看  要让一个女人对你死心塌地  需要你多完美,需要这个世界多完美  上帝不说话,万
期刊
公司扩展业务,所以决定提拔一个市场总监,贾总现在非常犯愁,他过滤着市场部这些人,觉得这些人确实太平庸了,没有斗志,安分守己,虽勤勤恳恳,却业绩平常。怎样才能发掘出合适的人选呢?苦思冥想的他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吃过早饭刚上班,他就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写了一个启事,决定让大家竞聘上岗。  下班的时候,启事贴到了职工食堂,大家立即围拢过来,议论纷纷。贾总站在员工后面,悄悄地听大家说话。他感觉这次尝试有可能
期刊
为了紧跟国际潮流,提升科技含量,东方机械加工厂马厂长站得高看得远,决定从欧洲引进一套全世界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管控系统!  但这套设备太先进,厂里几个资历很老的技术专家都不愿去碰。马厂长想了想,专门派出青年骨干小肖,到欧洲的设备生产厂家进修。  小肖回国后,这套设备才正式启动。可别说,自从运行这套设备,加工厂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财源滚滚来,乐得马厂长脸上笑成一朵花。  但这套设备似乎很“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