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培养技能、模塑社会成员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并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纲领性要求既表达了国家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诉求,又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个体素质的全面要求。就高等教育而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如果说,这种概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方向,那么,在厘定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注重凸显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需要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一 提高文化自觉性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觉性”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次高级研讨班的发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强调文化自觉性,既不是简单地完成文化回归或者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文化自觉性,强调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应当对自身所处的文化谱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具备相当的自主能力;既非随波逐流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非简单地固守文化传统,不与变化的环境进行与时俱进的对话,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在透彻的文化考量之中,“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文化自觉性,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教育活动的文化功能,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提高文化自觉性。高校是培育文化人才的摇篮,是传承文化薪火的讲坛,是生产文化精品的主要基地,是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高校的一个基本的职能是文化传承,通过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现一种文化和作为文化的人格的传递。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需要传递知识,更需要传递人生理念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即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所谓“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使人的个体特质和潜能得以充分实现和发挥;而“自由”则指人超越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束缚、能主动“驾驭”这些关系的状态。如果所有社会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解放,社会也会更加富有生气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教育目标才能实现个性和社会性、人性与工具性、文化性和功利性的统一。与此同时,对教育目标的追寻,从来不是绝对而抽象的,“它总是被具体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绝不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以外的东西”。教育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因此,对特定教育目标的描述,或是对其间文化自觉性意义及涵义的探讨,都必须放置在具体的历史阶段和场景中给以讨论。
第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自觉性建设提出了内在需求。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稳居世界第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占9.9%。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在人力资源指标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将达到19500万。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之下,接受高等教育从以往的一种生活机遇转变为如今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化向度上,高等教育活动更加直面鲜明的生命,成为提升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成为提升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建设从注重规模发展到追求内涵的提升。而人的素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整体性特征。其中,人的素质的社会性意味着“一种文化一经创立,便形成一定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和文化心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构成一种超我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对人发生影响”。
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文化承载着更加独特的价值,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明确提出,目前的世界纷争,其症结并不在于经济利益的争夺,而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冲突;在貌似全球化的外衣下,多元文化仍然长期并久远地存在和生长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一方面,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模式的崛起势必打上悠久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的烙印。在这一形势下,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需要更加理性地面对全球化趋势,从民族性文化根基中汲取营养,寻找自身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与价值。
第三,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意识缺失,在客观上迫切需要进一步强调文化自觉性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大学生虽然在主流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形成了以多元化和多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出现了后现代思潮的种种特征,如去“中心化”、强调叙事与解读、要求在对话和互动中表达观点等倾向。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建设缺乏明确的意识和手段。如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高校将文化自觉性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或者开设国学课程,缺乏对这一问题从理论高度和管理制度上的探讨等。因此,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寻找有效方法,以相当的文化自觉性为指导,引导大学生在诸多选择面前,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给以有力的统摄。
二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主要着力点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重点和着力点应当落实在信念、操守和能力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大学生坚守信念的意志与能力。进入2l世纪,人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在速度背后,是急剧增长的信息与知识、是差异的呈现与错位、是对契约的接纳与承受、是对风险的体识与管理、是全球化的沟通与联系……。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承载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是指在现代社会特有的对信息高度依赖的面前,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
第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德,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后现代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应当体现为不盲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放置在全球化背景下,给以更深刻、更高远的反思。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第三,明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性与渊源,更好地获得终 身学习的能力与素养。提高文化自觉性首先是指大学生要形成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下增进知识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与传统,这样才能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世界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同时,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也应当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它包括注重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之在现代社会进一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注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总结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横向比较研究中,进一步突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进行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在全球化趋势下,既保持中国特色,又有效吸取国际经验,在宣传、比较、学习中,进一步突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三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的策略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是要传播全面的知识,在思考中培养文化自觉性意识。舍勒曾经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对人的本质进行哲学思考,认为作为个体的人,虽然和植物、动物一样,以极其有限、渺小的范围与世界发生着局部的联系,不同的是,人总能想见到其所处环境之外的“世界”,所谓“精神的基本活动”。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更多具备这一层次的精神之美。全面的知识可以向人们打开理解世界的不同通道,帮助人们超越“小我”,以更开阔的心胸接纳多元纷呈的社会现实,为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夯实知识基础。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国学知识的汲取,因为它可以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
二是要突出教育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强化文化自觉性建设。与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在心智发育上已日趋成熟,传统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在后现代语境下获得重构。而且面对迅速变迁的社会,人们的学习模式已经进入了“后喻时代”。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作为“后喻文化”重要载体的主体性的发挥,突破居高临下的说教模式,以更平等的对话方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同时,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为实现在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目标提供制度保障。这里的制度建设,不仅包括大学内部制度的完善,协调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等部门的职责与运行,也包括从制度上完善多部门合作,构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支持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文化格局与秩序的重建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承载着独特的价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策略,应当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使大学生在全面知识的汲取中,在富有主体性的实践中和具有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中,对中华文明以及当今社会风貌有着更多纵深的理解和跨文化的关照,进一步明确自身文化属性及历史使命。无疑,具有完善的道德水准和充分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才可能真正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必需的人力和智力支持。这也是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文化自觉性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 提高文化自觉性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觉性”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次高级研讨班的发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强调文化自觉性,既不是简单地完成文化回归或者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文化自觉性,强调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应当对自身所处的文化谱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具备相当的自主能力;既非随波逐流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非简单地固守文化传统,不与变化的环境进行与时俱进的对话,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在透彻的文化考量之中,“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文化自觉性,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教育活动的文化功能,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提高文化自觉性。高校是培育文化人才的摇篮,是传承文化薪火的讲坛,是生产文化精品的主要基地,是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高校的一个基本的职能是文化传承,通过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现一种文化和作为文化的人格的传递。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需要传递知识,更需要传递人生理念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即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所谓“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使人的个体特质和潜能得以充分实现和发挥;而“自由”则指人超越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束缚、能主动“驾驭”这些关系的状态。如果所有社会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解放,社会也会更加富有生气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教育目标才能实现个性和社会性、人性与工具性、文化性和功利性的统一。与此同时,对教育目标的追寻,从来不是绝对而抽象的,“它总是被具体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绝不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以外的东西”。教育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因此,对特定教育目标的描述,或是对其间文化自觉性意义及涵义的探讨,都必须放置在具体的历史阶段和场景中给以讨论。
第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自觉性建设提出了内在需求。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稳居世界第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占9.9%。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在人力资源指标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将达到19500万。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之下,接受高等教育从以往的一种生活机遇转变为如今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化向度上,高等教育活动更加直面鲜明的生命,成为提升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成为提升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建设从注重规模发展到追求内涵的提升。而人的素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整体性特征。其中,人的素质的社会性意味着“一种文化一经创立,便形成一定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和文化心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构成一种超我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对人发生影响”。
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文化承载着更加独特的价值,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明确提出,目前的世界纷争,其症结并不在于经济利益的争夺,而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冲突;在貌似全球化的外衣下,多元文化仍然长期并久远地存在和生长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一方面,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模式的崛起势必打上悠久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的烙印。在这一形势下,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需要更加理性地面对全球化趋势,从民族性文化根基中汲取营养,寻找自身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与价值。
第三,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意识缺失,在客观上迫切需要进一步强调文化自觉性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大学生虽然在主流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形成了以多元化和多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出现了后现代思潮的种种特征,如去“中心化”、强调叙事与解读、要求在对话和互动中表达观点等倾向。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建设缺乏明确的意识和手段。如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高校将文化自觉性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或者开设国学课程,缺乏对这一问题从理论高度和管理制度上的探讨等。因此,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寻找有效方法,以相当的文化自觉性为指导,引导大学生在诸多选择面前,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给以有力的统摄。
二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主要着力点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重点和着力点应当落实在信念、操守和能力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大学生坚守信念的意志与能力。进入2l世纪,人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在速度背后,是急剧增长的信息与知识、是差异的呈现与错位、是对契约的接纳与承受、是对风险的体识与管理、是全球化的沟通与联系……。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承载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是指在现代社会特有的对信息高度依赖的面前,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
第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德,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在后现代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应当体现为不盲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放置在全球化背景下,给以更深刻、更高远的反思。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第三,明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性与渊源,更好地获得终 身学习的能力与素养。提高文化自觉性首先是指大学生要形成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下增进知识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与传统,这样才能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世界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同时,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也应当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它包括注重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之在现代社会进一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注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总结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横向比较研究中,进一步突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进行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在全球化趋势下,既保持中国特色,又有效吸取国际经验,在宣传、比较、学习中,进一步突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三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的策略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是要传播全面的知识,在思考中培养文化自觉性意识。舍勒曾经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对人的本质进行哲学思考,认为作为个体的人,虽然和植物、动物一样,以极其有限、渺小的范围与世界发生着局部的联系,不同的是,人总能想见到其所处环境之外的“世界”,所谓“精神的基本活动”。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更多具备这一层次的精神之美。全面的知识可以向人们打开理解世界的不同通道,帮助人们超越“小我”,以更开阔的心胸接纳多元纷呈的社会现实,为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夯实知识基础。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国学知识的汲取,因为它可以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
二是要突出教育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强化文化自觉性建设。与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在心智发育上已日趋成熟,传统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在后现代语境下获得重构。而且面对迅速变迁的社会,人们的学习模式已经进入了“后喻时代”。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作为“后喻文化”重要载体的主体性的发挥,突破居高临下的说教模式,以更平等的对话方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同时,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为实现在人才培养中提高文化自觉性的目标提供制度保障。这里的制度建设,不仅包括大学内部制度的完善,协调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等部门的职责与运行,也包括从制度上完善多部门合作,构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支持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文化格局与秩序的重建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承载着独特的价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策略,应当加强文化自觉性建设,使大学生在全面知识的汲取中,在富有主体性的实践中和具有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中,对中华文明以及当今社会风貌有着更多纵深的理解和跨文化的关照,进一步明确自身文化属性及历史使命。无疑,具有完善的道德水准和充分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才可能真正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必需的人力和智力支持。这也是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文化自觉性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