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天津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天津;大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赵欣(1964-),男,陕西富平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李美丽(1986-),女,山东威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2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019-03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决定人的创造性实践,而创造性实践又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创新和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当代青年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天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掌握大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研究”为题,从当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面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八所高校的1020名在读大学生、35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60份,回收1020份,有效问卷1019份。
1.教师调查
对教师的调查,主要是创新教育的理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创新教育的落实程度三方面。
(1)落实可能性。65.4%的教师认为创新教育可以部分落实,21.8%的教师认为很少能落实。
(2)重视程度。49.3%的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5.9%的教师非常重视,31.2%的教师一般重视。
(3)理论了解度。70%的教师对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理论有一些了解,23.8%的教师了解不多。
(4)学生创造力满意度。41.9%的教师基本满意,28.9%的教师比较满意,27.5%的教师不满意。
(5)原理方法了解程度。53.8%的教师有些了解,38.8%的教师知之有限,4.2%的教师非常清楚,3.1%的教师一无所知。
(6)创新能力构成要素。56.9%的教师认为是创造思维,29.5%的教师认为是综合能力。
(7)创造思维构成要素。62.9%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者结合,24.6%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
(8)知识作用。81.3%的教师认为知识对于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创造能力与精神对比。51%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与创造精神同等重要,30%的教师认为创造精神更重要,17.8%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更重要。
(10)措施有效性。54.1%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太明显,38.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效。
(11)障碍。37.1%的教师认为最主要的障碍是考评方式落后,28.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方法死板,20.7%的教师认为是教学内容陈旧,12.7%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观念有偏差。
(12)创新能力培养目标。58.4%的教师有时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目标,27.5%的教师较少涉及,11%的教师明确列出。
(13)学生提问。61.8%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30%的教师有时鼓励,6%的教师有时允许,2%的教师没有时间。
(14)不同见解。47.6%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2.5%的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15)成绩评定。给学生评定成绩时,52.7%的教师考虑他们的创新能力,22.9%的教师经常考虑,22.7%的教师很少考虑。
(16)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48.4%的教师比较重视,31.4%的教师非常重视,16.7%的教师有时要求。
(17)科研成果的介绍。55.2%的教师有时介绍,18.4%的教师经常介绍,而22.7%的教师很少介绍。
(18)指导课外创新。32.3%的教师偶尔指导,26.3%的教师指导过但未获奖,21%的教师指导并获过奖,20.4%的教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19)课外联系。49.6%的教师在课外同学生们有专业上的联系,40.8%的教师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20)教材作用。44.8%的教师认为现行教材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42.2%的教师认为作用不明显。
下面是教师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
(1)教师专业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文法专业20人,经管专业32人,人文专业35人,理工专业224人)。
文法—理工,在知识对创造力的形成重要性、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方面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重视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选取文法专业的教师人数相对于理工专业少得多,调查的结果不排除片面性。
人文—理工,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为重视。
人文—经管,没有呈现差异。
由于教师专业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上。通过数据发现,相对于文学专业,理学专业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龄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10年以内187人,10到20年85人,20年以上81人)。
10年以下—10~20年,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差异显著。从数据看,教龄10~20年的教师比起10年以内的教师,更多地指导过学生的创新活动,但总体来说,这两个教龄段的教师指导的频率都不太高。
10年以下~20年以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创新活动,课外与学生专业上的联系方面差异显著,而且是极为显著。教龄长的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显现出较为丰富的经验。
10~20年—20年以上,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评定学生成绩时是否考虑他们的创新水平,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与学生课外专业上的联系密切度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教龄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中。教龄长的教师更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性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造思维的构成要素,创造能力同创造精神孰重孰轻,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科研成果的频率,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性别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概念的理解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上。男教师在创新教育具体实施上更有经验。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其自身因素的差异,如专业教龄、性别等,会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影响。调查发现教师的教龄及性别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有比较大的影响。
2.学生调查
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意义理解,平时对创新活动的关心程度以及学校、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等。
(1)创新培养意义的理解。63.3%的学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有点了解,19.3%的学生理解较深,17.4%的学生不大了解。
(2)创新能力的重要性。69.7%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发展非常重要,29%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仅有1.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
(3)科技创新活动。51.7%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44.1%的学生有时参加。
(4)竞赛活动。66%的学生有时参加各种竞赛活动,27.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
(5)科技创新兴趣。52.5%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一般,39.6%的学生很感兴趣,仅有7.9%的学生不太感兴趣。
(6)创新灵感及行动。61.5%的学生有过创新灵感并付诸于实际行动,32.4%的学生从来没有,6.2%的学生经常有灵感并行动。
(7)个人创新能力。6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32.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7.2%的学生认为很好。
(8)创新素质的了解。56.7%的学生对创新素质了解一点,36.8%的学生不大了解,6.6%有较深的了解。
(9)学术讲座。71.8%的学生有时参加,15%的学生经常参加,13.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
(10)开设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科的重要性。79.4%的学生认为十分必要,17.5%的学生无所谓,3.1%的学生认为不必要。
(11)不同意见的提出。当有不同意见时,66%的学生认为心里明白就行并不提出,24%的学生会立即提出,1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提出。
(12)捷径完成任务。51.5%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时喜欢找捷径,44.5%的学生经常喜欢找捷径,4%的学生没有过。
(13)冒险尝试。在完成任务没有把握时,67.6%的学生有时敢于尝试一下;29%的学生经常尝试;3.3%的学生从不冒险。
(14)课外制作。63.5%的学生喜欢有时搞课外制作,如课件、网页、艺术品等;22.4%的学生从来没有;14.1%的学生喜欢经常搞。
(15)坚持己见。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同别人不一致时,48%的学生敢于坚持己见,42.8%的学生在心中保留自己的意见,9.1%的学生同多数人一致。
(16)师生关系对创新的影响。66.5%的学生感觉自己同教师的关系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29.8%的学生感觉无所谓,3.7%的学生感觉有消极影响。
(17)与教师不同观点。56.5%学生的认为教师鼓励其提出或保留与教师不同的观点,39.9%的不反对,3.6%的限制。
(18)教学方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6.8%的学生不清楚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18%的学生认为有利,35.2%的学生认为不利。
(19)跨系、学科选课。69.3%的学校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22.8%的学生不清楚是否允许,7.8%的学校不允许。
(20)创新课程。学校是否开设了专门的创新课程,47.6%的学生不清楚,29.4%的学生希望开设,22.9%的学生其所在学校有开设。
(21)教师创新成果。45.9%的学生的教师有时向其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38.9%的学生的教师没有介绍过,15.2%的学生的教师经常介绍。
(22)创新训练。48.8%的学生表示学校有时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43.3%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来没有,7.8%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对其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
(23)信息环境。59%的学生表示学校为其提供的信息环境一般,23.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够了一个很好的信息环境,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4)学术氛围。53.3%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学术氛围一般,34.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5)考核方式。52.4%的学生认为目前學科考核的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35.4%的学生不清楚,12.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学生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造成的差异。
(1)性别差异(男生452人,女生567人)。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及积极性高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男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敢于尝试,也更善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女生在学习中则更重视教师的作用;相对于男生,女生对学校提供的创新氛围更为满意。
(2)年级差异(大一274人,大二307人,大三286人,大四75人)。
大一—大四,参加各种竞赛,教师在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积极。
大一—大二,提不同于教师意见的敢为性,跨系学科选修课程,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对学校的学术氛围更为满意,其教师更经常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大二学生更敢于提出不同于教师的意见。
大一—大三,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开设培养创新能力学科的重要性,教师鼓励提出不同意见的程度,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有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三的教师更多地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
大二—大三,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更为关心。
大二—大四,坚持己见的程度,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比大四学生感觉更好。
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级低的学生比起年级高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2)考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多教师评定成绩会考虑学生的创新水平,但并未普及,因此要完善考评方式,增进创新水平的测试。
(3)师生交流开放程度欠缺。教师在课上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观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学生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榜样。
2.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把生活中闪现的灵感记录下来,并努力付诸于行动。
(2)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欠缺。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引导,这就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于课堂。在与教师的意见相左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心里保持自己的想法,这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相长。
(3)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度不够。实践出真知,学生多参加创新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能力。
四、对策
(1)在各高校开设创新课。加强学科建设,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考试模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列入教学大纲。
(2)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一个导师管3~5个学生,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鼓励学生发明创造。设立专门的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的奖学金,调动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申请专利,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4)在高校建立创新基地。创新基地的建立会为高校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学生置身其中会不自觉地被带动起来,积极参加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并使学生得到更多教师指导和与同学交流的机会。
(5)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挑战杯”意在促进大学生之间创新交流,了解当前创新能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战君,潘瑞.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2] 黄晓波,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
[3] 胡艳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方法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6).
[4] 赵娅.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关键词:天津;大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赵欣(1964-),男,陕西富平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李美丽(1986-),女,山东威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2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019-03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决定人的创造性实践,而创造性实践又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创新和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当代青年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天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掌握大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研究”为题,从当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面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八所高校的1020名在读大学生、35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60份,回收1020份,有效问卷1019份。
1.教师调查
对教师的调查,主要是创新教育的理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创新教育的落实程度三方面。
(1)落实可能性。65.4%的教师认为创新教育可以部分落实,21.8%的教师认为很少能落实。
(2)重视程度。49.3%的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5.9%的教师非常重视,31.2%的教师一般重视。
(3)理论了解度。70%的教师对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理论有一些了解,23.8%的教师了解不多。
(4)学生创造力满意度。41.9%的教师基本满意,28.9%的教师比较满意,27.5%的教师不满意。
(5)原理方法了解程度。53.8%的教师有些了解,38.8%的教师知之有限,4.2%的教师非常清楚,3.1%的教师一无所知。
(6)创新能力构成要素。56.9%的教师认为是创造思维,29.5%的教师认为是综合能力。
(7)创造思维构成要素。62.9%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者结合,24.6%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
(8)知识作用。81.3%的教师认为知识对于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创造能力与精神对比。51%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与创造精神同等重要,30%的教师认为创造精神更重要,17.8%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更重要。
(10)措施有效性。54.1%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太明显,38.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效。
(11)障碍。37.1%的教师认为最主要的障碍是考评方式落后,28.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方法死板,20.7%的教师认为是教学内容陈旧,12.7%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观念有偏差。
(12)创新能力培养目标。58.4%的教师有时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目标,27.5%的教师较少涉及,11%的教师明确列出。
(13)学生提问。61.8%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30%的教师有时鼓励,6%的教师有时允许,2%的教师没有时间。
(14)不同见解。47.6%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2.5%的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15)成绩评定。给学生评定成绩时,52.7%的教师考虑他们的创新能力,22.9%的教师经常考虑,22.7%的教师很少考虑。
(16)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48.4%的教师比较重视,31.4%的教师非常重视,16.7%的教师有时要求。
(17)科研成果的介绍。55.2%的教师有时介绍,18.4%的教师经常介绍,而22.7%的教师很少介绍。
(18)指导课外创新。32.3%的教师偶尔指导,26.3%的教师指导过但未获奖,21%的教师指导并获过奖,20.4%的教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19)课外联系。49.6%的教师在课外同学生们有专业上的联系,40.8%的教师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20)教材作用。44.8%的教师认为现行教材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42.2%的教师认为作用不明显。
下面是教师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
(1)教师专业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文法专业20人,经管专业32人,人文专业35人,理工专业224人)。
文法—理工,在知识对创造力的形成重要性、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方面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重视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选取文法专业的教师人数相对于理工专业少得多,调查的结果不排除片面性。
人文—理工,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为重视。
人文—经管,没有呈现差异。
由于教师专业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上。通过数据发现,相对于文学专业,理学专业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龄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10年以内187人,10到20年85人,20年以上81人)。
10年以下—10~20年,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差异显著。从数据看,教龄10~20年的教师比起10年以内的教师,更多地指导过学生的创新活动,但总体来说,这两个教龄段的教师指导的频率都不太高。
10年以下~20年以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创新活动,课外与学生专业上的联系方面差异显著,而且是极为显著。教龄长的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显现出较为丰富的经验。
10~20年—20年以上,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评定学生成绩时是否考虑他们的创新水平,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与学生课外专业上的联系密切度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教龄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中。教龄长的教师更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性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造思维的构成要素,创造能力同创造精神孰重孰轻,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科研成果的频率,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性别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概念的理解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上。男教师在创新教育具体实施上更有经验。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其自身因素的差异,如专业教龄、性别等,会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影响。调查发现教师的教龄及性别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有比较大的影响。
2.学生调查
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意义理解,平时对创新活动的关心程度以及学校、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等。
(1)创新培养意义的理解。63.3%的学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有点了解,19.3%的学生理解较深,17.4%的学生不大了解。
(2)创新能力的重要性。69.7%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发展非常重要,29%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仅有1.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
(3)科技创新活动。51.7%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44.1%的学生有时参加。
(4)竞赛活动。66%的学生有时参加各种竞赛活动,27.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
(5)科技创新兴趣。52.5%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一般,39.6%的学生很感兴趣,仅有7.9%的学生不太感兴趣。
(6)创新灵感及行动。61.5%的学生有过创新灵感并付诸于实际行动,32.4%的学生从来没有,6.2%的学生经常有灵感并行动。
(7)个人创新能力。6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32.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7.2%的学生认为很好。
(8)创新素质的了解。56.7%的学生对创新素质了解一点,36.8%的学生不大了解,6.6%有较深的了解。
(9)学术讲座。71.8%的学生有时参加,15%的学生经常参加,13.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
(10)开设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科的重要性。79.4%的学生认为十分必要,17.5%的学生无所谓,3.1%的学生认为不必要。
(11)不同意见的提出。当有不同意见时,66%的学生认为心里明白就行并不提出,24%的学生会立即提出,1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提出。
(12)捷径完成任务。51.5%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时喜欢找捷径,44.5%的学生经常喜欢找捷径,4%的学生没有过。
(13)冒险尝试。在完成任务没有把握时,67.6%的学生有时敢于尝试一下;29%的学生经常尝试;3.3%的学生从不冒险。
(14)课外制作。63.5%的学生喜欢有时搞课外制作,如课件、网页、艺术品等;22.4%的学生从来没有;14.1%的学生喜欢经常搞。
(15)坚持己见。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同别人不一致时,48%的学生敢于坚持己见,42.8%的学生在心中保留自己的意见,9.1%的学生同多数人一致。
(16)师生关系对创新的影响。66.5%的学生感觉自己同教师的关系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29.8%的学生感觉无所谓,3.7%的学生感觉有消极影响。
(17)与教师不同观点。56.5%学生的认为教师鼓励其提出或保留与教师不同的观点,39.9%的不反对,3.6%的限制。
(18)教学方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6.8%的学生不清楚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18%的学生认为有利,35.2%的学生认为不利。
(19)跨系、学科选课。69.3%的学校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22.8%的学生不清楚是否允许,7.8%的学校不允许。
(20)创新课程。学校是否开设了专门的创新课程,47.6%的学生不清楚,29.4%的学生希望开设,22.9%的学生其所在学校有开设。
(21)教师创新成果。45.9%的学生的教师有时向其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38.9%的学生的教师没有介绍过,15.2%的学生的教师经常介绍。
(22)创新训练。48.8%的学生表示学校有时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43.3%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来没有,7.8%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对其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
(23)信息环境。59%的学生表示学校为其提供的信息环境一般,23.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够了一个很好的信息环境,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4)学术氛围。53.3%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学术氛围一般,34.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5)考核方式。52.4%的学生认为目前學科考核的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35.4%的学生不清楚,12.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学生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造成的差异。
(1)性别差异(男生452人,女生567人)。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及积极性高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男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敢于尝试,也更善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女生在学习中则更重视教师的作用;相对于男生,女生对学校提供的创新氛围更为满意。
(2)年级差异(大一274人,大二307人,大三286人,大四75人)。
大一—大四,参加各种竞赛,教师在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积极。
大一—大二,提不同于教师意见的敢为性,跨系学科选修课程,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对学校的学术氛围更为满意,其教师更经常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大二学生更敢于提出不同于教师的意见。
大一—大三,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开设培养创新能力学科的重要性,教师鼓励提出不同意见的程度,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有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三的教师更多地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
大二—大三,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更为关心。
大二—大四,坚持己见的程度,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比大四学生感觉更好。
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级低的学生比起年级高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2)考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多教师评定成绩会考虑学生的创新水平,但并未普及,因此要完善考评方式,增进创新水平的测试。
(3)师生交流开放程度欠缺。教师在课上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观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学生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榜样。
2.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把生活中闪现的灵感记录下来,并努力付诸于行动。
(2)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欠缺。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引导,这就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于课堂。在与教师的意见相左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心里保持自己的想法,这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相长。
(3)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度不够。实践出真知,学生多参加创新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能力。
四、对策
(1)在各高校开设创新课。加强学科建设,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考试模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列入教学大纲。
(2)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一个导师管3~5个学生,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鼓励学生发明创造。设立专门的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的奖学金,调动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申请专利,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4)在高校建立创新基地。创新基地的建立会为高校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学生置身其中会不自觉地被带动起来,积极参加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并使学生得到更多教师指导和与同学交流的机会。
(5)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挑战杯”意在促进大学生之间创新交流,了解当前创新能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战君,潘瑞.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2] 黄晓波,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
[3] 胡艳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方法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6).
[4] 赵娅.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责任编辑:苏宇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