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车虽然不烧油,但马是吃粮食草料的,吃多少草料?司马迁说“马一匹则百金”,如果用粮食来计算,一驾豪华车的费用,一年为一千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27000斤粮食。将近三万斤粮食,养一部“车”,够一个五口之家十年的吃饭费用了。所以古代能坐得起马车的,大多数还是官员,以及富得流油的商人。 汉朝的副部级干部,每年的薪酬是两千石粮食,但如果养一部“豪华马车”,需要拿出一半俸禄喂马。 为了养车挣面子,有的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车虽然不烧油,但马是吃粮食草料的,吃多少草料?司马迁说“马一匹则百金”,如果用粮食来计算,一驾豪华车的费用,一年为一千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27000斤粮食。将近三万斤粮食,养一部“车”,够一个五口之家十年的吃饭费用了。所以古代能坐得起马车的,大多数还是官员,以及富得流油的商人。
汉朝的副部级干部,每年的薪酬是两千石粮食,但如果养一部“豪华马车”,需要拿出一半俸禄喂马。
为了养车挣面子,有的清官乃至到了吃“糟糠”的地步。当然,为了抵制国家的用车政策,汉朝一位叫贡禹的御史大夫,曾向皇帝建议减掉三分之二的豪华车辆。
選自《民间传奇故事》
其他文献
古代的通缉令,通常是一段文字,用来说明被通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体貌特征等,直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但这个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还很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还能抓到人呢?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差,一个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见得会出现一个陌生人,所以很轻易地就能构建起个人身份证+地方保甲连坐+关卡盘查的三级网格,也就是所谓的“天罗地网”。 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国就推行了照身贴
清朝末年,舒城县城有家济生药房,药房掌柜苏仁德常常带着儿子苏同去大别山深处的猪头岭采药。 这日,苏仁德有事抽不出身,便叫苏同独自去采药。苏同收拾妥当,背起药篓,骑着毛驴向猪头岭出发了。 苏同轻车熟路,采到了满满当当的药材。苏同将药篓担在毛驴背上,牵着毛驴下山。此时天色将晚,他隐隐约约听到有女人的呼救声:“救命,救命呀!” 苏同拴好毛驴循声走过去,拨开树丛一看,眼前是一个深坑,一个年轻女子正在
仙人指点 有一年,天下大旱,各地纷纷闹起蝗灾。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大片,蝗群落到哪里,哪个地方的庄稼就被啃得精光。 新义村本来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但最近一段时间,村里陆续来了好多面黄肌瘦的外乡难民。难民们纷纷诉说:“这天杀的蝗虫太可怕了,僅仅几天工夫,庄稼被吃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让人怎么活呢!” 村民听了非常震惊,后面的话更让所有人感到五雷轰顶。“估计用不了半个月,北边的庄稼
女人可以不爱钱、不爱房子,但一定爱美!今天的女人如此,古代的女人也如此,其疯狂的程度不比现代人逊色。就拿减肥来说,在没有减肥药、瑜伽和普拉提的年代,女人们为了拥有苗条的身材,就纷纷对自己采取“魔鬼手段”──整天整天地饿肚子,结果很多人减肥没成功,却先成了饿死鬼。春秋时期的楚国,就是这样。 楚靈王有个很怪的喜好,即喜欢腰身纤细的人,不管男女,凡看见腰长得粗的,他就嫌烦。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拥有细腰,
姐姐浑身胆 右玉县七十里外有个叫杀胡口的地方。明朝中期,这杀胡口一时成了匪徒杀人越货的发财地。这伙劫匪心狠手辣,从来不留一个活口。当地官府虽然也进行多次围剿,可官兵一动,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官兵一撤,他们又卷土重来。 万历年间,朝廷派王历清到右玉任县令,要他在半年内将劫匪一网打尽,还天下太平,否则,革除官职,以通匪罪名灭九族! 君命不可违,王历清忧心忡忡地到了右玉县。这王历清只是个手无缚鸡
出 门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出远门,从陕西到山西晋城一个叫白沙的地方去下窑井,做苦力。 以前我没做过这种活儿,也没见过煤,小西对我说,那只是个粗活,没啥技术含量,只要有点力气就行了。 小西刚过十八岁就开始下窑井,挣了不少钱,可他总觉得不够。他的对象艾冬梅不想让他去,说是太危险了,要他留在家里和她成亲。他说:“我还没有把楼房盖起来,我还没有把彩电买回来呢,你就想用一根裤带拴住我啊。” 艾冬梅一
一 古时有个人叫张大福,他是地主家的伙夫,每天的工作之一是到河边淘米,每次洗米时都会洒出些米来。河里有一只小蛤蟆,每次都会在张大福洗米时吃他洒出的米粒,张大福有时会故意多洒出些米来喂小蛤蟆,洗米时还会和小蛤蟆说说话来打发乏味的生活。 转眼几载,张大福变成了张老福,在地主家干这几年也攒了些银子,打算回老家看看亲人,在临走之前他到河边,看着那只吃了他几年米的蛤蟆说:“蛤蟆啊蛤蟆,你陪了我这么些年,
曹操率领大军在官渡和袁术对峙的时候,由于军粮匮乏,一个饿得不行的士卒在沼泽中抓泥鳅烧着吃,被以违反军纪的罪名抓来交给曹操处罚。 正当众人以为这个士卒必会受到严重处罚时,曹操却让这个士卒依样烧了两条泥鳅给他吃,曹操吃过泥鳅觉得味道非常鲜美,很高兴,不仅没有处罚这个士卒,反而让他将这道菜推广到全军,并因此解除了这次饥荒。 官渡之战大胜后,曹操再次奖赏这个士卒,并且把这道菜命名为“官渡泥鳅”。 选
民国时期,有一日乡民们清晨早起,见镇边小山上平日空置的“蛮子洞”中有人影晃动,晚些时候里面出来一位白面先生,來到街上溜达。这位先生看起来不像乞儿、流民,蓝布长褂破旧却整洁,反而颇有风度。 这川中乡镇天高皇帝远,镇上少有外来户,大家都颇为好奇。下午时分,闻讯而来的阮镇长便去探问究竟。那先生自称姓李名大章,说是躲避兵祸来到贵宝地,会识文断字,可以教镇里稚子学些文章,不收学费,只求管饭食即可。阮镇长听
大内禁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皇宫之严密,就连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然而,清咸丰年间,却有个卖馒头的小贩,把生意做到了皇宫里。 这个小贩名叫王库儿,十二岁那年随父母到了京城,在猫耳朵胡同租了个店面,开起馒头店。只是店面位置偏僻,生意始终不火。 在十五岁那年王库儿独自挑着蒸笼担子,四处叫卖馒头。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懂得一條简单的道理:哪儿人多就把馒头担子挑哪儿去! 王库儿慢慢找到了人最多、最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