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庙灭蝗灾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人指点
  有一年,天下大旱,各地纷纷闹起蝗灾。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大片,蝗群落到哪里,哪个地方的庄稼就被啃得精光。
  新义村本来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但最近一段时间,村里陆续来了好多面黄肌瘦的外乡难民。难民们纷纷诉说:“这天杀的蝗虫太可怕了,僅仅几天工夫,庄稼被吃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让人怎么活呢!”
  村民听了非常震惊,后面的话更让所有人感到五雷轰顶。“估计用不了半个月,北边的庄稼吃完了,蝗虫要往这里飞了,你们快做点准备吧。”
  蝗灾的消息很快报到知县欧阳明那里,欧阳明听了马上上报朝廷,又拿出自己的俸禄在县衙门口支起了救灾的粥铺,接济灾民。接着,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翻阅一摞又一摞的书籍,想从中找出治蝗虫的良方。
  欧阳知县查遍了典籍,就是找不出一点顶用的办法。苦思冥想中,突然想到了施王道观里的真人知识渊博,或许有良法。
  他乘着一顶小轿来到道观,低头急匆匆地往里走,突然和一个年轻道人撞了个满怀。
  那道人微笑着对他说:“先生别急,建猛将庙可治蝗也。”
  “猛将?是何方大神?”
  “此人是‘灭蝗神’,上天封为‘天曹司上天王’,此次蝗灾来势汹汹,非此人此庙治不了。”
  欧阳明依稀记起书中有记载“灭蝗神”,只是自己当时只当民间传说,没有细看。正当惊疑不定时,面前的年轻道人已如一缕轻烟直上青天。
  欧阳明知是碰到仙人指点迷津,连忙一揖到地,说:“仙人慢走,请明示如何建庙请神!”
  半空中传来声音:“庙址须建在百乡的中心位置,此处向东南方向三里便是。用百家砖、百家木,齐百心一起建庙。”
  欧阳明按仙人指点,在百乡的中心位置找到了一块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决定把猛将庙建在这里。
  当地的乡绅、村民得到了欧阳明的指令后,不敢怠慢,迅速行动起来。杨家拆来自家大门,作为庙门;老李头砍倒了门前的百年榆树做梁;阿大拆了小屋,背上青砖瓦片匆匆赶来……一时间,乡间小路上,一人背、二人担、四人抬,来往的全是运送建庙材料的村民。
  村里的泥工和木匠更是一人不缺,全部来到了猛将庙址,这个砌墙、那个刨梁,分工协作。
  村里的巧手媳妇聚在了一起,整理各家送来的竹子,裹上香木粉,做成一支“百家高香”。
  而几个负责雕刻猛将老爷的巧匠却犯难了,这个“灭蝗神”猛将爷谁也没见过,凭空可雕不出来啊!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杨家乡绅给大家指了一下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欧阳明,只见欧阳知县眉清目秀,腰悬宝剑,气度不凡,加上他在乡里官声一直很好,能为民做主,是不可多得的好官。那几个巧匠一下子开窍了。
  七日后,当大家把欧阳明手书的“猛将庙”牌匾挂到新建成的庙门中央时,怪事出现了。只见一片五彩祥云破开密布的乌云,从西方急急飘来,落到猛将庙上空时“轰隆隆”一声惊雷,五彩祥云从中裂开,一道彩霞直射佛像。说来也奇怪,这本来泥塑木雕的猛将爷被神光沐浴后,双目有了神采,犹如活了一般。
  仙人灭蝗
  猛将庙落成后,本来田间四窜的小股蝗虫顷刻不见了踪影。哪知,没高兴多久,北方的蝗虫大军遮天蔽日般地杀到了。村民们带着鸡、鸭、水果等贡品,在庙前跪倒一大片,求猛将老爷灭虫。
  但村民们有所不知,从远处看,这座猛将庙正在散发着若有若无的五彩霞光,死死压制着蝗群的气焰,使得蝗虫不敢落下来吃庄稼。
  然而这蝗群越聚越多,蝗虫翅膀扇动的“嗡嗡”声让人心惊胆战。一股股胆大的蝗群已经飞入田间,“咔嚓咔嚓”开始啃起庄稼来了。
  正当形势危急时,欧阳知县骑着快马飞奔而来,边跑边大声叫着:“快点上‘百家香’!”
  机灵的村民听到后,马上手脚麻利地把贡在猛将像前的“百家香”抬出点着。
  说也奇怪,“百家香”点起后,一股清烟如飞龙直冲天空,冲散了黑压压的蝗群,然后又化成了无数的小烟令箭,如下雨一般插在了田头,正在田间啃得欢的蝗虫一下子全部化为灰烬。
  看到庄稼保住了,村民们好高兴啊。哪知没多久,刚被驱散的蝗虫又聚集起来,黑压压一片,恍如末世。万亿蝗虫一起用力扇着翅膀,扇起的大风吹得田头的小烟令箭飘摇不定,几近溃散。
  欧阳明带着心胆俱寒的村民们纷纷跪地,祈求神仙眷顾。
  村民的祈求再一次应验了,只见庙里的猛将老爷双目中发出耀眼的五彩光芒,一下子射在了门口的“百家香”上,那炷香立即升腾起水缸粗的烟柱,大家发现烟中有一个仙风道骨、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左手托官印、右手执剑,正随烟冲向天空中的蝗群。这人面孔分明就是庙里的猛将爷。而在欧阳明看来,这人就是前几日在道观前碰到的仙人。
  只见猛将爷右手挥剑,把右边天空中的蝗群尽数斩灭,左手官印往天空中一抛,化作一张巨网,把左边的蝗群一股脑儿兜在网里,手指尖轻轻一点,巨网直坠黄海,把所有的蝗虫淹死在海里。
  灭了蝗灾后,天空中的猛将爷回头看了一下大地,点头向欧阳明微笑了一下,然后向庙前的所有人说道:“尔等齐心灭蝗感天动地,所以上天派我前来助你们渡此一劫,望众生百年齐心,好自为之,可保百世安康。”
  说完,清烟化作五彩霞光直上九天而去。
  选自《山海经》
其他文献
崔炜头脑灵活,从山村到城里打工,很快拉起个工程队,赚了一笔钱。谁知手里一有钱,他就沾染上赌博的毛病,把赚的钱赔个精光,还欠了十万赌债。催债如催命,崔炜东躲西藏,最后想回老家躲一阵再说。  可当他回到小山村破旧的老屋前,大吃一惊,只见大门挂着把大铁锁,门口石缝里长出了杂草,显然许多日子没有人住了。“爷爷,爷爷!”崔炜使劲儿敲了几下门,没有人答应。  就在这时,一辆沾满黄泥的黑色奥迪车颠簸着开到老屋场
期刊
崇祯皇帝在位时,一天,他在后花园散步,无意中听到自己最宠爱的田贵妃在独自弹琴。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子是不学琴艺的,弹琴往往是穷苦人家的女孩为了能在青楼谋生才学的技能。崇祯皇帝听了田贵妃的琴声后,心里就开始怀疑田贵妃在进宫之前会不会是青楼女子。他问田贵妃,琴艺是跟谁学的,田贵妃实话实说,告诉崇祯皇帝是跟着母亲学的,自己出身高户,母亲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崇祯皇帝当即派人用马车把田贵妃的母亲接
期刊
最近,母亲的头晕病又犯了,秦淮城操碎了心。他带着母亲从市医院跑到省医院,从彩超到CT,全身检查了个遍,就是查不出病因。医生开的药堆成了山,母亲还是经常捂着头,说是天旋地转,不敢出门。  就在秦淮城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家火锅城没有消防设施就开了张,需要秦淮城去处理。秦淮城连忙去了火锅城,这里人口密集,又有火源,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秦淮城是消防局长,他让火锅城老板关门整改,等消防设施符合安全
期刊
天空下着微雨,绿柳成行,喜鹊在树梢欢呼,又是一年春天。  沈家大院里,正召开着家庭会议。沈员外时而坐着,时而站着,看上去有些不安,似乎在忍住脾气。他环顾自己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倒是说话啊,怎么都哑了呢?”  沈家四个儿子低着头,不敢接话。沈员外的夫人看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说:“老头子,也别着急,办法总是能想出来的。”  原来,沈员外有个女儿,叫沈凝,年方二八,出落得水靈灵的,肌肤雪白,落落大方
期刊
半途而废  旧时商号的招牌都是横写的,酒店里虽然有竖写的“太白遗风”,但那是广告,不算招牌。可是,严州府的大街上却有一板(爿)商号的招牌是竖写的,那就是由两江总督书写的元利酱园。  说起这块竖写的招牌,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那还是清道光年间的事情。有一年,严州的元利酱园里来了一个徽州小伙计。小伙计姓陈,不仅手脚勤快,人也挺聪明,大家都很喜欢他。只是这个小伙计很喜欢看书,常常一个人读书读到深更半夜
期刊
一  唐太宗李世民與长孙皇后的二女儿城阳公主,是长孙皇后的第五个孩子,她前面有三个哥哥李承乾、李泰、李治和一个姐姐长乐公主。后面有两个妹妹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视城阳公主为掌上明珠,从小就对她疼爱有加。父皇的疼爱,让城阳公主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恪。  城阳公主长大之后,嫁给了宰相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杜荷是凌烟阁功臣的儿子,又是皇帝的女婿,本来有大好前途,却想谋杀皇帝。杜荷谋反失败,唐
期刊
陈州城东门里偏南的内湖中,有一座单孔石桥,小巧精致,青石雕花栏杆,桥孔近水之处,又有红石雕龙一条,头北朝南,活灵活现,故而人称金龙桥。  据传宋仁宗时,陈州大旱三年,哀鸿遍野,路有饿殍,皇帝命曹太后之弟四国舅到陈州粜米,但他大斗进,小斗出,米里掺沙,刮民膏血,敛财聚富,强占民女,百姓叫苦不迭,后來,四国舅用御授紫金锤打死饥民张老汉,其女张桂英进京告状,开封府尹包拯受理此案。包公乔装打扮,私访查寻,
期刊
成立于1995年7月10日的天河监狱,又名北京市外地罪犯遣送处,担负着将在京犯案的外地服刑人员遣送回原籍服刑的任务。20多年来,他们跨越了30个省份,累计行程超过百余万公里,遣送过近16万人次。  清身检查避危险  2019年12月4日下午6点,载有数十名同省级服刑人员的列车,缓缓从北京西站开出。10多个小时后,他们将随列车返回家乡,进入当地的监狱服刑。这是北京天河监狱的“常规动作”,除去春运、暑
期刊
古代的通缉令,通常是一段文字,用来说明被通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体貌特征等,直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但这个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还很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还能抓到人呢?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差,一个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见得会出现一个陌生人,所以很轻易地就能构建起个人身份证+地方保甲连坐+关卡盘查的三级网格,也就是所谓的“天罗地网”。  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国就推行了照身贴
期刊
清朝末年,舒城县城有家济生药房,药房掌柜苏仁德常常带着儿子苏同去大别山深处的猪头岭采药。  这日,苏仁德有事抽不出身,便叫苏同独自去采药。苏同收拾妥当,背起药篓,骑着毛驴向猪头岭出发了。  苏同轻车熟路,采到了满满当当的药材。苏同将药篓担在毛驴背上,牵着毛驴下山。此时天色将晚,他隐隐约约听到有女人的呼救声:“救命,救命呀!”  苏同拴好毛驴循声走过去,拨开树丛一看,眼前是一个深坑,一个年轻女子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