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桥梁经常发生断桩,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需要认真分析,找出引起断桩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098-02
1公路桥梁中常见的断桩形式及影响原因
1.1公路桥梁中常见的断桩形式
从目前公路桥梁的具体情况看,常见的断桩形式有:①基岩和混凝土桩体之间未能凝固。在导管下孔距离孔底过远,或混凝土被某种冲洗液或水稀释时,水灰比例会发生变化,混凝土不能凝固,断桩现象便会出现。②桩身出现混凝土的不凝情况。有时,地下水活动发生变化,泞管封闭不够严密,冲洗液深入其内部,局部混凝土水灰比增大,也能产生断桩现象。③桩身中岩渣发生沉积,使混凝土桩分开。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泞管提升长度过大,混凝土面露出,有时由于主观原因(如停电、待料)造成夹渣现象。④桩身表面出现空洞体。为了简便,灌注时未采用“回顶”法,仅仅通过孔口直接倾倒,使凝固后不够密,容易产生离析,甚至个别地方产生了疏松和空洞。
1.2影响断桩的因素
由于泥浆进入桩基混凝土的某个部分或全部端面段,使整个桩的受理性受到极大的破坏,形成废桩。段桩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但从工程分析,一般是由工程原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恰当所造成的,总体而言,影响断桩的因素有:①水泥初凝时间不够充足;②砂粒中有杂质,骨料粒径太大;③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不好;④未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⑤导管埋得程度不对或发生进水现象;⑥由于各类主观原因,使灌注时间太长。
2断桩产生的各类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断桩是产生严重公路桥梁质量事故的重要诱因,对于导致断桩的种种原因,我们必须结合工程具体状况,在施工开始阶段进行认真分析,彻底清除其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如果发生事故,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
2.1在灌注混凝土时
对已灌混凝土未能标高正确,使导管埋的过浅,拔脱提漏现象导致夹层断桩出现。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钻孔灌注桩后期,由于超压力较小,探测仪出现问题,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是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对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的表面高度进行测量与核对,才能保证其质量。
2.2在进行灌注时
埋置导管的深浅程度是衡量施工情况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由于导管所埋的深度过大,灌注时间较长,导致已灌好的混凝土没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混凝土与导管壁有较强的摩擦,而如果导管使用的是提升阻力较大且十分落后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断桩。
2.3卡管现象出现
一般情况下,出现卡管现象,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这种主观原因包括配料问题、责任问题等,卡管现象容易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出现较大误差,坍落度过大,混合料稀干程度存在问题,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 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由于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 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要克服主观因素,控制混凝土配合和灌注时间,这是有效避免断桩的重要方法。
2.4坍塌现象出现
由于公路桥梁施工地点的地质问题,或者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的主观原因,有时在进行灌注时,井壁发生坍塌,出现流砂、软塑状质,出现类泥砂性断桩现象。这类现象经常发生,很难处理,甚至会导致公路桥梁工程无限期延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损失。
2.5其他原因
由于公路和桥梁施工现场出现导管漏水、停电等问题,造成施工停滞,不能持续作业,都有可能发生断桩现象。因此,在公路桥梁开始之前,需要认真进行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根据断桩经常发生的原因,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一般来说,主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
3.1预防措施
(1)水泥要选择初凝时间不早于2.5 h的,而桩长、桩径大、灌注时间长的,可以采取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的手段。
(2)材料对于工程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准备阶段,应严格控制材料,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等,要按照相关的工程标准和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材料的控制。
(3)有效降低工程施工与试验的差距,施工时要及时检测材料的含水量,并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4)清孔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一般来说,在灌注前需要对孔底沉淀层厚度进行多次测定,进行清孔时,可用灌注导管做吸泥管,然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或对孔底高压射水或射风使沉渣悬浮,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5)在灌注马上结束时,若混凝土顶升困难,可保证漏斗底口高出井孔水面,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将沉淀土掏出。在拔出最后一段导管时要注意速度,防止泥浆进入桩内。
3.2处理措施
3.2.1刚开始灌注时断桩的处理方式
开盘后,如果仅灌注几米就停止,而且在短期内不能进行灌注,则应马上将导管拔出,用气举法将未凝结的混凝土吸出,如果发生断桩时,大量混凝土已在孔内,气举法难以将混凝土吸出,这时可使用割除部分钢筋笼,用冲击钻将混凝土连同钢筋全部冲碎清除,钢筋碎断后可用电磁铁吸除。
3.2.2内套钢护筒,清水接桩
在停止灌注时,混凝土面如果距离孔口不到20 m,可用牙轮钻从混凝土面钻入大概1 m来清除混凝土,接着做一条比所用的护筒小点、而比钢筋笼的直径大点并接近设计桩径的钢护筒,并将其放入孔内,然后让其进入混凝土面。
3.2.3冻结法
利用人工制冷在桩外部钻孔并放冷混凝土,然后将混凝土以上护筒以下的孔壁土体中的水冻结,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冻土帷幕,达到人工处理断面并在干处浇注混凝土的目的。
3.2.4旋喷帷幕法
在桩身进行连续钻孔,然后旋喷灌浆,并在帷幕形成后用小钻头扫除桩经内1 m后混凝土,将泥浆换为清水,并清除余渣,最后在清水中灌注水下混凝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断桩的产生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只有通过综合分析,在实际的工程中找到断桩原因,并进行恰当的处理和预防,便可有效地处理断桩问题,保证公路桥梁的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涛.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分析与处治[J].山西建筑,2005(6)
2 王仁.桥梁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4(4)
Bored off the Highway Bridge Pil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Li Yang
Abstract: Highway bridges often occur off the pile, cut pile have many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in dealing with this situation requires carefu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of the pile caused by broken,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eventive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ticle on this issu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bridge; bored; quality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098-02
1公路桥梁中常见的断桩形式及影响原因
1.1公路桥梁中常见的断桩形式
从目前公路桥梁的具体情况看,常见的断桩形式有:①基岩和混凝土桩体之间未能凝固。在导管下孔距离孔底过远,或混凝土被某种冲洗液或水稀释时,水灰比例会发生变化,混凝土不能凝固,断桩现象便会出现。②桩身出现混凝土的不凝情况。有时,地下水活动发生变化,泞管封闭不够严密,冲洗液深入其内部,局部混凝土水灰比增大,也能产生断桩现象。③桩身中岩渣发生沉积,使混凝土桩分开。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泞管提升长度过大,混凝土面露出,有时由于主观原因(如停电、待料)造成夹渣现象。④桩身表面出现空洞体。为了简便,灌注时未采用“回顶”法,仅仅通过孔口直接倾倒,使凝固后不够密,容易产生离析,甚至个别地方产生了疏松和空洞。
1.2影响断桩的因素
由于泥浆进入桩基混凝土的某个部分或全部端面段,使整个桩的受理性受到极大的破坏,形成废桩。段桩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但从工程分析,一般是由工程原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恰当所造成的,总体而言,影响断桩的因素有:①水泥初凝时间不够充足;②砂粒中有杂质,骨料粒径太大;③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不好;④未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⑤导管埋得程度不对或发生进水现象;⑥由于各类主观原因,使灌注时间太长。
2断桩产生的各类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断桩是产生严重公路桥梁质量事故的重要诱因,对于导致断桩的种种原因,我们必须结合工程具体状况,在施工开始阶段进行认真分析,彻底清除其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如果发生事故,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
2.1在灌注混凝土时
对已灌混凝土未能标高正确,使导管埋的过浅,拔脱提漏现象导致夹层断桩出现。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钻孔灌注桩后期,由于超压力较小,探测仪出现问题,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是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对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的表面高度进行测量与核对,才能保证其质量。
2.2在进行灌注时
埋置导管的深浅程度是衡量施工情况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由于导管所埋的深度过大,灌注时间较长,导致已灌好的混凝土没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混凝土与导管壁有较强的摩擦,而如果导管使用的是提升阻力较大且十分落后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断桩。
2.3卡管现象出现
一般情况下,出现卡管现象,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这种主观原因包括配料问题、责任问题等,卡管现象容易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出现较大误差,坍落度过大,混合料稀干程度存在问题,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 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由于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 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要克服主观因素,控制混凝土配合和灌注时间,这是有效避免断桩的重要方法。
2.4坍塌现象出现
由于公路桥梁施工地点的地质问题,或者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的主观原因,有时在进行灌注时,井壁发生坍塌,出现流砂、软塑状质,出现类泥砂性断桩现象。这类现象经常发生,很难处理,甚至会导致公路桥梁工程无限期延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损失。
2.5其他原因
由于公路和桥梁施工现场出现导管漏水、停电等问题,造成施工停滞,不能持续作业,都有可能发生断桩现象。因此,在公路桥梁开始之前,需要认真进行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根据断桩经常发生的原因,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一般来说,主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
3.1预防措施
(1)水泥要选择初凝时间不早于2.5 h的,而桩长、桩径大、灌注时间长的,可以采取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的手段。
(2)材料对于工程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准备阶段,应严格控制材料,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小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等,要按照相关的工程标准和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材料的控制。
(3)有效降低工程施工与试验的差距,施工时要及时检测材料的含水量,并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4)清孔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一般来说,在灌注前需要对孔底沉淀层厚度进行多次测定,进行清孔时,可用灌注导管做吸泥管,然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或对孔底高压射水或射风使沉渣悬浮,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5)在灌注马上结束时,若混凝土顶升困难,可保证漏斗底口高出井孔水面,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将沉淀土掏出。在拔出最后一段导管时要注意速度,防止泥浆进入桩内。
3.2处理措施
3.2.1刚开始灌注时断桩的处理方式
开盘后,如果仅灌注几米就停止,而且在短期内不能进行灌注,则应马上将导管拔出,用气举法将未凝结的混凝土吸出,如果发生断桩时,大量混凝土已在孔内,气举法难以将混凝土吸出,这时可使用割除部分钢筋笼,用冲击钻将混凝土连同钢筋全部冲碎清除,钢筋碎断后可用电磁铁吸除。
3.2.2内套钢护筒,清水接桩
在停止灌注时,混凝土面如果距离孔口不到20 m,可用牙轮钻从混凝土面钻入大概1 m来清除混凝土,接着做一条比所用的护筒小点、而比钢筋笼的直径大点并接近设计桩径的钢护筒,并将其放入孔内,然后让其进入混凝土面。
3.2.3冻结法
利用人工制冷在桩外部钻孔并放冷混凝土,然后将混凝土以上护筒以下的孔壁土体中的水冻结,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冻土帷幕,达到人工处理断面并在干处浇注混凝土的目的。
3.2.4旋喷帷幕法
在桩身进行连续钻孔,然后旋喷灌浆,并在帷幕形成后用小钻头扫除桩经内1 m后混凝土,将泥浆换为清水,并清除余渣,最后在清水中灌注水下混凝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断桩的产生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只有通过综合分析,在实际的工程中找到断桩原因,并进行恰当的处理和预防,便可有效地处理断桩问题,保证公路桥梁的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涛.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分析与处治[J].山西建筑,2005(6)
2 王仁.桥梁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4(4)
Bored off the Highway Bridge Pil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Li Yang
Abstract: Highway bridges often occur off the pile, cut pile have many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in dealing with this situation requires carefu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of the pile caused by broken,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eventive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ticle on this issu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bridge; bored;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