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习俗:九九消寒图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九九消寒图其实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不管是可口美食,还是动人的传说,无不使冬至这一节气增添了不少百姓生活的情致和趣味,让人们在温暖与喜庆中迎接冬天的到来。
  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转暖,大地回春。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不清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其实“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北方传播较为普遍的“九九消寒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来“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趣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消寒图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圆圈九九消寒图
  最简单的一种: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旁边写上日期,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即待涂完圆圈便是“出九”的春天了。
  文字九九消寒图
  写九,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划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就数完了九。如常用的九个字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字的繁体),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呢!其它的九字还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等,充分体现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梅花消寒图
  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气,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女子一般将其挂在梳妆台边,每天涂胭脂时抹上一瓣,待八十一天过去,冬去春来,素梅也变成了杏梅。如此韵致的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还有人为了手续简便,先在一张纸上画九个大方格代表九九,再把每个方格分成九个小方格,共八十一个小格,每个小方格代表一天。从冬至日起,每过一天,便在一个小方格里用色彩、符号或文字注明天气的阴晴雨雪,每填满九个小格,就过了一个九,填完八十一个小格就出九了。
  九九消寒图的形式多样,鱼形消寒图、娃娃消寒图、葫芦消寒图等等,只要你肯发挥想象,就能创造出十分有趣的图形来。
其他文献
[摘 要]农家书屋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践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重要举措。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笔者就河西街道6个社区居委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得到居民的称赞,给居民阅读求知开通了绿色通道,同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找出对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同时,公益对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公益传播于近年来在实际运用领域逐渐兴起,广泛活跃于各级各类媒介。随着公共文化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创新型的公共文化的服务层出不穷,“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政府公益支持、民间团体公益管理、民众公益参与的三个维度方式作为实践路径,利用图书漂流、电子阅读、摄影展览、亲子环保活动等,创新方式对公益理念进行了
期刊
[摘 要]韩氏家族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元泰定年间,随着家族不断的发展壮大,明代中后期博罗韩氏盛极一时,成为了惠州府乃至广东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明末甲申之变,清军进攻博罗,身为地方望族的韩氏家族英勇顽抗,以致于遭到敌人报复性的屠戮,直接导致韩氏家族的衰败。韩氏家族可以说是伴随明清鼎革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又与此间惠州乃至广东地方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关键词]明末清
期刊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等原因,使一大部分地区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老百姓中未能开展,从而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呈现非均等化状态。正视农村老百姓生存现状、开展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保障农民兄弟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需求 效能  乡
期刊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农历正月十五日谓上元佳节(元宵);农历七月十五日谓中元节,祭祀先人;农历十月十五日谓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下元节本是道教的节日,但它正好迎合了人们祈福消灾的心愿,因而也受到了民间的欢迎。  祭祀水官大帝  “三元”与道教信奉的三官大帝有关。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
期刊
结婚习俗:压床  在安徽五河县,至今流传着男女青年结婚,依然有压床的习俗。  所谓压床,即男女青年结婚前的一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长辈老妇人把新床铺好,然后请小男孩在新床上睡一夜,即为压床。压床实为冲喜,期盼婚后新娘早日怀孕,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压床有讲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为新娘压床的。首先,压床的人须是新郎同辈或晚辈的男孩子,年龄要小于新郎,一般是新郎胞弟、堂弟或表弟。如果在亲属圈内
期刊
人们通常说的“酒令”,是民间宴饮活动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早在后汉时期,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就曾撰有《酒令》一书,可惜早已失传。至今尚能查阅到酒令的专著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等。从这些专著中我们可以窥见酒令形式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射礼、投壶、筹令、牌令、诗词文字令等。特别是与诗词相关的酒令,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期刊
[摘 要]开办免费艺术培训班是广州市文化馆根据时代需求的举措,经过近十年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培训班从面向弱势群体到面向大众,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  [关键词]文化馆 公益培训 公共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也离不开文化馆的作用。“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普及大众艺术、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审美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
期刊
作为土和水合成的泥,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卻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虽然“普及”,但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  宋、明、清三代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
期刊
辛店镇位于山东省惠民县中部,东北靠麻店镇,西北界皂户李乡,西与淄角镇为邻,南与李庄镇接壤,东南隔徒骇河与清河镇相望,总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4.7万。  在该镇境内,有“一溜十八营”。多数村碑已经是破旧不堪、磨损严重,有些村碑后面的文字也已经看不清楚,只能模糊看见“位于乡驻地第三堡村东南多少公里”,“以农为主”等字迹,村碑大部分都是1990年立的,几乎每个村碑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一句话“相传这一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