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40例,分析两种营养支持后患者身体各指标差异。结果: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肠内营养组组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在免疫指标水平上,肠内营养组患者要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营养组为2.5%,肠外营养组为17.5%,p<0.05。结论:胃癌术后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速术后恢复速度。
【关键词】 胃癌术后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营养状态
胃癌属于临床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由于疾病影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同时由于手术创伤与禁食等,会导致机体营养缺乏,机体功能下降。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改善营养状态,控制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提升术后恢复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40例,肠内营养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2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2.4±4.1)岁;其中远端胃切除者19例,全胃切除者21例;肠外营养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44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0.7±3.9)岁;其中远端胃切除者17例,全胃切除者23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肠内营养组在术前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在术中将营养管置入到与屈氏韧带下距离20cm位置的空肠处,术后24h输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次日输入500ml能全力,其中含有20g蛋白质,19.5g脂肪,61.5g糖与7.5g纤维素,进行36至40℃输液泵做匀速加热输入,速度控制在50至60ml/h,如果能量缺乏可以进行糖源静脉输入补充,如果患者不存在腹胀与呕吐感,可以将输入量提升到每天1500ml至2000ml,术后3至4d逐步转化为全肠内营养支持,持续7至8d,当转化为经口饮食后可以将输入量降低,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时停止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支持通过颈内静脉置管,运用与肠内营养组等标准的肠外营养剂,进行8.5%乐凡命、20%力能脂肪乳剂、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与葡萄糖液做输入,在持续7至8d后转化为经口饮食。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免疫指标观察营养支持前后的CD3+、CD4+、CD8+等指标;并发症主要观察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与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通过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情况
如表1所示,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肠内营养组组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指标情况
如表2所示,在免疫指标水平上,肠内营养组患者要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见表3,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营养组为2.5%,肠外营养组为17.5%,p<0.05。
3 讨论
胃癌术后可以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在于消化道术后麻痹主要是胃部与结肠,胃功能需要在术后1至2d逐步恢复,大肠功能在术后3至5d逐步恢复,然而小肠功能可以在术后几小时内快速恢复,因此可以由此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由于禁食,营养无法有效通过肠道吸收,同时手术创伤以及机体所存在的高分解代谢状况,会导致术后产生机体急性消耗,导致营养不良问题更为严重,从而制约术后恢复效果。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减少分解代谢所需时长,从而有助于组织快速修复,及时纠正营养不良问题,其效果显著,适用性广[2]。
腸内营养支持可以让营养物直接被肠道吸收,直接促进胃肠黏膜组织营养功效,避免肠道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其次,肠内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门静脉系统达到对肝脏的营养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内胆汁淤积所引发的肝脏受损。其三,肠内营养支持操作便捷,成本低,并发症较少,适用性广[3]。
参考文献
[1] 戴江峰,王文强.117例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3):303-305.
[2] 刘昭晖,苏国强,张思宇等.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1063-1066.
[3] 李志红,皮亚平.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8):1739-1740.
【关键词】 胃癌术后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营养状态
胃癌属于临床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由于疾病影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同时由于手术创伤与禁食等,会导致机体营养缺乏,机体功能下降。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改善营养状态,控制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提升术后恢复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40例,肠内营养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2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2.4±4.1)岁;其中远端胃切除者19例,全胃切除者21例;肠外营养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44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0.7±3.9)岁;其中远端胃切除者17例,全胃切除者23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肠内营养组在术前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在术中将营养管置入到与屈氏韧带下距离20cm位置的空肠处,术后24h输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次日输入500ml能全力,其中含有20g蛋白质,19.5g脂肪,61.5g糖与7.5g纤维素,进行36至40℃输液泵做匀速加热输入,速度控制在50至60ml/h,如果能量缺乏可以进行糖源静脉输入补充,如果患者不存在腹胀与呕吐感,可以将输入量提升到每天1500ml至2000ml,术后3至4d逐步转化为全肠内营养支持,持续7至8d,当转化为经口饮食后可以将输入量降低,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时停止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支持通过颈内静脉置管,运用与肠内营养组等标准的肠外营养剂,进行8.5%乐凡命、20%力能脂肪乳剂、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与葡萄糖液做输入,在持续7至8d后转化为经口饮食。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免疫指标观察营养支持前后的CD3+、CD4+、CD8+等指标;并发症主要观察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与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通过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情况
如表1所示,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肠内营养组组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指标情况
如表2所示,在免疫指标水平上,肠内营养组患者要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见表3,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营养组为2.5%,肠外营养组为17.5%,p<0.05。
3 讨论
胃癌术后可以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在于消化道术后麻痹主要是胃部与结肠,胃功能需要在术后1至2d逐步恢复,大肠功能在术后3至5d逐步恢复,然而小肠功能可以在术后几小时内快速恢复,因此可以由此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由于禁食,营养无法有效通过肠道吸收,同时手术创伤以及机体所存在的高分解代谢状况,会导致术后产生机体急性消耗,导致营养不良问题更为严重,从而制约术后恢复效果。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减少分解代谢所需时长,从而有助于组织快速修复,及时纠正营养不良问题,其效果显著,适用性广[2]。
腸内营养支持可以让营养物直接被肠道吸收,直接促进胃肠黏膜组织营养功效,避免肠道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其次,肠内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门静脉系统达到对肝脏的营养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内胆汁淤积所引发的肝脏受损。其三,肠内营养支持操作便捷,成本低,并发症较少,适用性广[3]。
参考文献
[1] 戴江峰,王文强.117例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3):303-305.
[2] 刘昭晖,苏国强,张思宇等.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1063-1066.
[3] 李志红,皮亚平.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8):1739-1740.